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向上吧!诗词》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0-17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精选10篇

  《向上吧!诗词》是一部由真人秀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17-08-13(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一):不足很多,希望越做越好

当下的综艺节目不是唱歌选拔就是一群明星在那过度自我消费,这类的传统文化节目相对来说比较冷门,一般也就是央视出资主办,无意中看到地方卫视主办的这个节目感觉很是新颖就看了看,个人平时对于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觉得在当下xxx去哪、xx好声音、xx吧兄弟等低俗综艺横行的圈子这类节目无疑是股清流,能让更多的人去接触传统的文化。

但是看了一期后感觉和央视主办的还是有不少差距。

首先整个节目的氛围还是与一般的选秀节目相似,一连串的题外对话二十多分钟过去选手真正答了四个题,中间要么和主持人侃谈,要么和对战团侃谈,废话太多

其次中间的广告插播太频繁,作为赞助方允许你打广告,但是别整场每个人说话都不离六个核桃

整体格调不够严谨,个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该严肃的地方就得严肃,几位评委老师都挺给力的,毕竟是专业学者出身,谈吐之间和一般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整场节目也就从他们身上感觉到了诗词的气息。

不得不说地方卫视主办这类节目收视率肯定没一般的无聊综艺高,不管主办方是出于什么目的,对这类节目还是鼎力支持,今后可以参照央视的模式不断完善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二):诗词虽好,分量却少

第一次看综艺发现吐槽的地方如此之多,一直坚信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在《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红火了一阵之后,觉得在综艺的领域去探索文化传播,是可行的。但是《向上吧,诗词》借着浙江卫视的大平台,却没有达到它该有的效果。以下简单说一下我的吐槽:首先,选手客气话未免太多, 每次面对一位对手,都要先夸赞一番,有的时候场面很尬,最奇葩的是后期制作人员竟然选择了保留。其次,选手一道题占时太久,就显得答题量不够,甚至很多选手的答题环节会以快速回闪的方式略过,由此整个节目的诗词体量不够,而闲谈套路太多,没有把节目真正的内容做出来,显得头重脚轻了。最后吐槽一下人员配置的问题,主持人男女搭档还好,可是三位老师,镜头几乎是刘震宇的,纪连海和蒋方舟的镜头少之又少,再加上主持人康老师的话多,太多时候感觉两个人戏太多,互唱对手戏的即视感。总而言之,诗词虽好,但是节目没有把握住精华,无聊尴尬的场景实在是多~~看了两集之后,弃了。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三):爱诗小札

一、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二、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四):古韵悠扬,呼吁诗词代表的古文化回归

从节目的形式上来看,其实做的是很不错的。本身诗词这种具有古典韵味的文化产物,携带者丰富的内涵。这个特点,跟综艺所代表的娱乐本身是冲突的。然而,节目在娱乐之余,重点在于凸现我国古代的诗词文化,形式上应该是成功的。

类似的节目之前也出现过,这个节目除了继承了以往的一些特点,优秀的地方在于对诗词的解读,这些解读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少有接触的,很通俗易懂,拉近了我们和诗词的距离,希望诗词作为中国古文化之瑰宝,走进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我为这节目叫好的原因有两点,其实毫无疑问,现在是一个充满娱乐的年代,但凡综艺节目,很多都是纯娱乐性质的,娱乐可能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文化底蕴和深度的缺失恰恰是可怕的。在娱乐的势头无法抑制的情况下,把充满文化底蕴的诗词和娱乐综艺相结合,给人全新的体验,这是很有意义的。

喜欢诗词的都知道,诗词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结晶那是多么灿烂。不论是诗酒上清天,还是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充满意境和美感,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各领风骚。宋词一直是我很喜爱的文学,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李清照,凄凄惨惨凄凄,陆游,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或是苏轼,千里共婵娟。这些意境,这些情感,这些文学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缺失的,精神文化的追求其实是匮乏的,而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化这丰富的资源是可以用来滋养疲惫的精神,而古文化也需要崛起,中国风需要弘扬。从这层意义上出发,这样的节目绝对是要提倡和鼓励的。

节目中有孩子,有老外,有博士,让人觉得诗词好像在现在不仅中国人都在学,连老外也在学,尴尬的是,现实中对于大众而言,诗词可能并不卖座,娱乐的狂潮是对传统文化的侵袭。这个跟节目没有什么关系,只证明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是有些紧急了,而且这样的节目恰恰是值得提倡的。

最后,作为批判,节目跟传统的知识类节目一样。考察的是选手的记忆量和知识积累量,其实这对于一种文体的领会还是作用不大,应该深刻理解诗词精髓,背会多少不见得多厉害,真正能理解才能品出味道。其实,中国人学诗词这么多年还是一直在背诵,而不是创作,诗也好,词也好,其实完全可以在懂一些古文学的基础上创作,尤其宋词,其实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真正我们可以自己创作了,才会乐在其中,才能弘扬诗词文化。

  《向上吧!诗词》观后感(五):人设可以设,但别太假行吗

初看这个节目时有两个不佳的印象,一是广告太生硬,二是设计痕迹太重,嘉宾表现不自然。 第一点表现在插入式广告的痕迹极其生硬。且不说嘉宾出场前都要跟“XX核桃”来个奇怪的互动,就说其中一个镜头,给了在坐席上猛喝了一口“XX核桃”还陶醉得哈了一口气的外国妞,这个特写我给五毛。 第二点则是假,这也是让人最看不下去的原因。以17-8-13期第一个选手赵镭为例,第一关难度太低却还强行营造惊险刺激氛围。虽然这一关对手是小孩子,但连“润物细无声”是否正确都要卖关子,作为一个成年选手还要作苦思冥想状,说“好紧张”,也太做作了。 之后,赵镭摇摆不定然后选择求助的过程看着也太假……先是喃喃自语答案A,又连说多个“不不不”改选答案B,最后在主持人提示倒计时还有5秒时早有准备地举个手说“我选择求助”,也太故弄玄虚了。不用看就知道求助答案肯定是正确的,不然选手也不会愿意冒这个风险制造这个悬念吧,结果果不其然。 再之后,赵镭在嘉宾康震老师解释“司勋”时把“勋绩”听成“审计”,强行说因为选项里有“李审计”,事实上那个选项是“杜审言”。用这个“误听”加“误记”体现自己的紧张,可以说是非常哗众取宠了。 相对而言,下一个选手,小伙子卫庆港就好多了。虽然台风还略显青涩,也许对答如流中也有一些设计的成分,但至少这个人设的废话少多了。用蒋方舟的话说,属于有“安静的气魄”。 到最后一个选手,不知道9岁小选手杜若祎的“少年老成”是否本色,但不论是低调的回应,还是机敏的思考,看起来都很自然,还是算一个比较成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设的。 节目的出彩点也有,嘉宾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的。在答题环节之间的解释部分,纪连海、刘震云、蒋方舟讲得还是很好的。像蒋方舟比较有新颖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时,主持人康震说这是指与男人相比,女人掉进情感的漩涡,就无法挣脱出来了。但蒋方舟就一直摇头,说她认为男人谈恋爱是经验主义,其实一直在寻找初恋的影子;而女人是总认为更好的恋爱是下一段。再例如,在最后一个小选手答李清照的词时,她总结选手与李清照具有着“打破世人偏见”的共性。 另一个优点是,层层挑战的挑战团的人群分类比较有特点,分别是萌娃团、国际团、博士团。萌娃团里的小孩很多,从他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一些孩子是精心选拔过的,诗词素养和台风都很出色。而让普通选手与小孩子比、与歪果仁比,也让实力层级变得难以量化,让比赛有了悬念,还是有些看点的。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