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部 第一部》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局部 第一部》经典影评10篇

2017-10-20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部 第一部》经典影评10篇

  《局部 第一部》是一部由谢梦茜执导,陈丹青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一):艺术启蒙短篇

听完第一集,关于那幅十八岁的天才画下的千里江山图。才发现陈老师述说绘画解读,已经远远超越了教科书般的解释。也许就那一句两句,点出了关于绘画和艺术的真谛,从一个大师的眼光来看。

陈老师总是说,以我看来,以我的无知,以我个人的喜欢世界上没有不带偏见的客观的评论,永远会带着个人的立场。作为听众,我们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而我想了解的,作为大师,他怎么看绘画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

春节连着几天一气看完了十六集。艺术是直觉是本能,是可贵的无知。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捶胸顿足都无法企及的境界。而所有的天才,必须要有一个黄金时代的配合,要有那个契机。历史是会为天才让路的,或被天才带去新的境界。

上千几百年留下来的那些画作,珍贵的不是那个历史,不是当初的技巧,而是传递了当时作者的情感和他的视野。以物传神,作为现今的我们,是否能够读懂和看到。

短短的十六集,陈老师借某一个画作,某一位画家或某一个流派,每每点出关于绘画和艺术的真知灼见。比如关于欣赏画作的环境,比如印象派的发生和发展,比如中西画的差别,比如画作的未完成,比如移动观看的长卷,比如捕捉画作当中的次要讯息,比如艺术的民族性表达和世界性表达,比如怎么样的才叫做好画,比如如何去看,画作当中的神性和人性欲望和情感。

在第15集中,调皮的请鲁迅先生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以现实的眼光去看待的静穆伟大,也许是当时的绚丽灿烂。所以欣赏艺术,关键要看你想从艺术的欣赏当中或者创作当中获得什么。

  《局部 第一部》影评(二):一些总结,不成体系

1、国画没有光源之说,
2、国人对痛苦记忆,多选择闭口不提,比如蒋兆和的画(他眼神真好看)
3、梵高的憨劲儿有意思
4、陈丹青说话有意思,即使讨厌都是一样的语调
5、国画多为多点透视、西方多为单点透视
6、好喜欢巴齐耶的画,纯净美好~~
7、男画裸女带有欲望,跟女画家笔下的画作区别很大
8、大家都看到了,而最先表达出来的,便是艺术的进步
9、对贝托鲁奇电影画面的解析,让视觉享受递进一层
10、湿壁画是个新认知的种类
11、有些作品看着会走神,有些作品看着会惊叹,还有一些作品,看着会静穆
12、所有雄强的艺术、饱满的艺术、聚精会神的艺术,从来就是不知道他方,不管他方的。我们活在现在,现代人不免比较,我们活在一个比较的年代
13、古埃及、巴比伦、还有兵马俑,是坟墓的艺术,只有古希腊是人的艺术
14、放弃画画的杜尚简直是个传奇
15、我们活在一个不是绘画的时代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三):人和神的比例

这里没有胜败,没有沉思,没有哲学,没有静穆,没有诗,全是人和人、人和狮子,人和巨蟒在搏斗。雕刻家在同一块块大理石搏斗。
希腊真是无可争辩,此后几百年,再没有人那样懂得人,懂得肌肉和生命
罗丹和摩尔知道,自己当然不能和古希腊比,就是米开朗基罗也不行!
古希腊人活在人类的儿童时代,他们天地宇宙的孩子单纯、率性,热烈,还有初生的那么一点点野蛮无畏
古埃及、古巴比伦、兵马俑全是坟墓的艺术,只有古希腊人呈现了活生生的美,将人塑造成神灵。
艺术真的没有进步这件事。看着希腊雕刻,听着古典音乐,你只能哑口无言。
鲁迅的见解真是敏锐:
例如希腊雕刻罢,我总以为它现在之见得“只剩一味醇朴”者,原因之一,是在曾埋土中,或久经风雨,失去见锋棱和光泽的缘故,雕造在当时,一定是崭新的,雪白,而且发闪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希腊之美,其实并不准是当时希腊人之所谓美,我们应该悬想它是一件新东西。
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复原的亚历山大石棺,鲜红、猛蓝、大黄,耀眼甚或刺目,真才是当时的模样。
所有雄强、饱满,聚精会神的艺术,从来就不知道他方,也不管他方的,可惜,现代的知识就是比较的知识。我们回不去的,只能比较,只能发呆,出神,观望。
希腊雕塑完美地呈现了人和神的比例,而今看着派格蒙美术馆里的观众,你说这雕像和他们相比,究竟是人和人的比例,还是人和神的比例?

  《局部 第一部》影评(四):如何看待陈丹青的《局部》

今天继续说说陈丹青的《局部》,这次是增补版。我准备分集好好说一说,可能在说的过程中,如果有偏题的行为,请见谅。
《局部》出了11集,我现在看到第八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浅显易懂的美术节目,我暂时还不知道如何形容这节目,至少它不是娱乐、综艺类节目,而人文方面也不是很强。姑且把它定性为美育类节目。
和其他节目相比,陈丹青在讲美术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用一种近乎于低的方式来谈,在谈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美术理念和美术想法在里面。我们从第一集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第一集、
《局部》的第一集题目叫:千里江山图。我第一次看时,以为陈丹青就是讲画,因为我负责了一档美术类微信,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在说日本的设计、西方美术史,一般不敢涉及我们国家的美术。仔细看这节目,陈丹青讲《千里江山图》时,在读完题跋后,会顺带说一下,断句如果不准确,希望国学家海涵之类的话。这并非陈丹青的谦辞,而是我们国家的美术提倡书画一体,古人写东西,没有标点符号,今人在解读时,会从字到画,整个解读,所以断句不准确,影响很大,陈丹青在讲这幅画时,并没有放开来讲。
不过这毕竟是第一讲,有些生疏也是一定的,我们看后面的节目就知道,他越来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不说这个,继续说节目内容。我们国家的美术是不好讲的,其原因无非就是一些考证、主旋律、画作分析等等,都不好讲。除了这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撕逼太严重。有个词叫:文人相轻。这个词用到绘画上也是一样,艺术这东西,在我们国家很难说谁谁谁最牛逼,谁谁谁就是大师。就算是知道,写出来,也会有人去扒他们的黑历史。这里就不详细说了。陈丹青在《局部》的第三集里面已经提到,感兴趣的看了这一期节目,想要详细了解那幅《流民图》的,可以去网上查资料。
第一集,陈丹青其实是借《千里江山图》引出王希孟,表达的是年轻人在绘画上的天赋,列举一系列西方在艺术成就上非常牛逼、年轻有为的画家、音乐家、作家等等。从个人感触方面来说,陈丹青一是在鼓励年轻人,要有思想,要敢想敢做,当然这并不是说像一些互联网上一些90后那样吹牛逼,艺术与创业开公司是有非常大的差别。艺术可以是个人,企业必须全盘考量。
这里可以扩展一下,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学美术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年轻人能画出伟大的作品?如果看过陈丹青在《锵锵三人行》上的演讲,我们会知道,他其实非常不喜欢讲美术,而一讲,便对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不满。你会从他的语言里会听到「学美术没什么用」、「画这么好干嘛,已经有摄像机,根本就没必要拥有这么多画家」等等。只要讲美术,他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他之所以不喜欢孩子学美术,最大的一点就是那些孩子不是真心喜欢画画,只为应付考试(也就是艺考),还有一点就是,画得好真的没用,画家并非比武,靠技艺取胜,而是靠纯粹美和思想。这一点他在《局部》后面几集里讲梵高,最为强烈。借用他自己说的,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是反艺术的。
我们不能说整个国家出不了美术人才,出不了伟大的画家。或许更多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关于艺术的培养是有问题的。
最后说一下,关于王希孟这个人,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是,这个人在史书中是没有记载的,而《千里江山图》没有其本人的款印,画上的题跋是蔡京所著。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美术难讲了吧!
第二集、
死亡到底是什么?在第二讲里,陈丹青讲了名叫《死亡的胜利》的一幅画。大多数时候,《局部》的标题可以忽略不计,陈丹青在讲一集时,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比如讲死亡,会涉及到中西美术的对死亡的看法,会涉及到美术的培养和教育,会涉及到战争等等。
说我们是一个破坏的国家,或许不那么为过,如果《死亡的胜利》这幅壁画出现在我们国家,被破坏成碎片后,会有人去修复吗?当然这幅画并不会出现在我们国家,因为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是《千里江山图》,并非《死亡的胜利》。大多数画寄情山水和人物,很少涉及死亡的命题。就算涉及死亡和鬼魂之类,中西方之间在绘画上的差异也会很大。比如在灵魂表现上,西方在表现灵魂时,会是赤裸裸,会用一杆称来称灵魂的重量,太重的就下地狱,轻的就上天堂。而我们国家会忽略这些逻辑,鬼魂是能穿上衣服的,这在西方美术是看不见的。
节目里讲到,《死亡的胜利》这幅壁画可以和敦煌壁画相媲美,那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许多历史原因,如果要了解,可以去看一本叫《美的历程》这本书,书里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各个层面讲诉了魏晋时期的书法、绘画、诗词等。一个时代它艺术形式的出现和产生,有其必然性,敦煌壁画之所以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也是如此。就正如节目中所说,梵高不可能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一样。
节目中提到的美术的教育问题,对此我是赞成的。对美的追求如同读书,需要人去引导。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识字,也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纯粹的美。读书之所以要人引导,是因为现在阿猫阿狗,无论是谁都能出一本书,读多了那些人写的书并不好。美也是这样,需要人去引导,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就没人去引导过如何认识美,接触美。如果有谁提起美,就是土豪、牛逼之类的语言脱口而出,仿佛学美术就高人一等,其实不是这样。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去对待美术,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陈丹青讲美术,我想就在上一堂美育课。
第三集、
中国美术,是一件蛮难的事情,这件事可以从政治、社会、历史等等各方面去总结、归纳。我们国家的美术喜欢撕逼,喜欢遮遮掩掩。陈丹青没有,于是第三集他讲了蒋兆和的《流民图》。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书里有一句画说的很妙:一幅画对于一个文盲的意义,好比一本书对一个识字的人的意义。我们每次去看美术展览,尤其是自己国家举办的展览,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展览都是在讲抗战,讲那些很壮烈的故事。借用陈丹青的那句话:我们国家的主旋律是《千里江山图》,而不是《死亡的胜利》。现今很少有人知道蒋兆和的《流民图》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时候,去看美术史,会很有趣,比如画家画画,都是谁要求他画?谁出钱包养他们?为什么埃及金字塔里的壁画脸谱型那么严重,而到了希腊,又那么的光华璀璨,文艺复兴又那么喜欢抠细节,搞得那么繁复……这一一切的一切看下来都非常有意思,如果再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美术史,对比之下,会发现西方永远在寻求变化,在寻求逻辑,在寻找自我。我们国家大多寄情于山水和人物,很少将画作投向底层人物,千百年来出一个,却又被活生生扼杀。
《流民图》到底怎样,我们这里不去评价,借用孟德斯鸠的一句话: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
一个人,从一个时代、一个世纪去看一幅画、一系列画,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画家有时候并不完全在画画,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点
第四——八集、
第四集和第八集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我一起讲了。个人觉得这几集最有意思的是陈丹青说的两个问题:梵高的画为什么那么好看?一幅画怎样才算画完?
先说第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喜欢梵高的画,但为什么喜欢,没人能说清楚。大部分人一说梵高的画好,就说他用色喜欢用对冲的颜色,并且用的非常漂亮。要么就说《向日葵》,说他很大胆的把向日葵摆在画的正中间,大片大片的黄涂抹上去,令人着迷。无论怎么描述,梵高画的魅力,迄今为止,我没见人说清楚明白过。
陈丹青讲梵高,也没讲清楚。这并不是说他不知道,而是内心感受,已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他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憨」。在我看来,或许用纯粹美更好一些。梵高这一辈子画画,是真喜欢,他生平没靠画画赚过钱,没开过影展,更没人要求他去画画,去改画。他只是喜欢画,仅此而已。也就是是喜欢到纯粹的地步,使得他的画,美的自然,也正是纯粹的爱,才让他永远拥有一种孩童般的眼光看世界,孩童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梵高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不多不少,不增不减,老老实实。
很多画家终其一生都在追逐这种纯粹美。陈丹青也是,可惜很难达到。可以说这是画家一种终极追求,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很好笑,觉得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也能画画。要明白的是,画家在经过不断的绘画训练后,再走回原点,和就在原地踏步的人,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对美追逐的过程,除他自己,别人无法感受。
之后再说第二个问题,一幅画怎样才算画完。我当初看陈丹青讨论这个问题时,很惊讶,在我的印象里,画总有画完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完就拿出来了。后来才发现,他所说的完,已经上升到一种哲学上的高度,类似于人是怎么来的,人应该去哪儿等等。
美术到了「印象派」这一阶段,就变得无法琢磨,因为这一帮子人画画,基本上都是画给自己看的,画山、画水、画人等等,都是自己画着玩儿。他们不会为了谁去改画,就是为了单纯的快乐,当然这也导致他们过得都很清贫。
那一幅画到底怎样才算画完?没有答案,也可能有答案。不过我更多的相信,一幅画无论是画完,还是没画完,在每个艺术家看来,都有他特别的意义所在。我们不需要去纠结这个问题,太过于痴迷,反倒会把自己变得模糊。
最后,美术史没完,我只是抛装引玉,希望你能对美术感兴趣。谢谢你能看到最后。
---------------------------------------------------------------------------------------------------------------------------------------------
昨夜翻阅张佳玮所写《莫奈和他的眼睛》,看完后久不能眠,思前想后甚觉堵得慌,只因这本书吊书袋子太过严重,书中对莫奈及印象派所写知识,甚为潦草。
1、
莫奈生平比较简单,以前做微信,曾有幸查阅资料,得知他是印象派代表人物,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启蒙美术老师布丹,结婚两次,妻子卡米耶、爱丽丝,有一帮印象派的好哥们,晚年眼病,死于1926年,一生所画500多幅画作,无非如此。
莫奈生平就同一杯白开水样,倒是张佳玮用吊书袋子的办法东平西凑,将它扩展开来,只是这种扩展方法,太过草草,对整个印象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学背景、演变过程以及莫奈的绘画技法都了解得略为肤浅,不够深入透彻,甚至有些断章取义,春秋笔法的意味在里面。
对于莫奈及印象派那帮老哥们我了解得不多,也未在现实生活中看过真迹,如果要粗略的了解莫奈生平,个人建议上维基百科查阅就好,若要了解印象派绘画技法,最好的方式是看原画,自己去感受,不要被太多华丽的形容词所误导。张佳玮所写莫奈的传记,我是不敢苟同,也不推荐阅读的。
一部好的个人传记,从个人角度来说,要么是根据史料有所发挥和研究,要么就本本分分记录人物。如果充满大量形容词并配以不够深入的历史背景加以发挥阐述,甚至揣摩每个人的内心戏,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不足为信。
不过印象派的发展确实历经磨难,书中所言不假,用陈丹青在《局部》里的话说,这帮人走得太过前卫,以至于很苦,促使学院画派瞧不起他们。
只是现在西方对学院画派所犯下的错误几乎闭口不谈,不知为何。
2、
看完书本,闲来无事,我所幸翻出剩下4集《局部》看,陈丹青说是讲画,倒不如说在讲自己的喜好,历史,文学以及内心感受。他坐在那里,讲俄国列宾、苏里科夫,说俄国家画手大气粗,是饱含历史的画作,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现在大多数人在谈美术史时,从西方,美英法德等国入手,甚至在西方的美术馆里,都很难见俄国画家的画。这是文化霸权主义?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陈丹青在视频里不想用这种词,说一用便落了下乘。不过我倒觉得俄罗斯19世纪后对文化输出确实弱掉很多,至少我们国家西化倾斜是不言而喻的事。说文化霸权,还是俄国文化有些太过拘谨,或不如西方百花齐放有趣。
3、
之后说看画,去美术馆看过画的人,对一幅画的感受,与电脑和书本上看来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我以前看《蒙娜丽莎》,对着电脑和书本,以为是幅大画,后来翻美术史,书里写达芬奇无论在哪儿都带着《蒙娜丽莎》,心里总有不妥,直到在网上看见罗浮宫里的展出,才发现那不过是很小的画。当然,米开朗基罗在教堂墙壁上画的《创世纪》更为惊人。一幅画在现场看,位于何种位置,对于欣赏者来说,都有不可思议的感受。
我个人既爱,又恨在美术馆看画,爱是迫不得已,恨是一幅画与美术馆的场景不合,像一场面宏大悲伤的作品,配上白色的墙面,挂在那里,隐隐有不舒服之感。若遇到一些雕塑,摆放位置狭小,无法转圈看,也是一大损失。不过全世界大多数的美术作品都已不在原位,希腊的在英法德都有,中国长卷画若太长,无法完整呈现,也不行。唯有那些西方教堂和东方古建筑里,人走进去能看见一幅幅漂亮的壁画,基督教,佛教的画,历经岁月,虽微有裂痕,却古朴的摆放在那里,使人静穆。
4、
在《局部》倒数第二集,有个观点非常有趣:超越。透过电脑屏幕我第一次看见一组名为《巨人的战役》的雕塑,镜头里那些遒劲的肌肉、挣扎的面孔透露出来的胆魄与气势,时隔千年,经久不衰。
真正的艺术家心里知道,希腊雕刻家的胆魄和能力,自己是无法超越的。无论是有人将罗丹比作伦勃朗,还是亨利·摩尔与希腊雕刻家相提并论,谦逊的艺术家们会慎重告诫别人,提醒自己,前人之作无法超越。那种伟大,是一种虔诚的佩服。
这不禁令我想到文学,古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真正的文学,有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或许真正的文学家,在心里也会有几位无法超越的前者吧。
5、
最后说说现代艺术,我去年差不多去川美看过几次美术展,九大美院的作品来罗中立美术馆展出,我也跑去看过,看时只觉处处惊喜,欢喜不已,整个美术展可以呆一天,一幅一幅画仔仔细细的看。有的巧藏机关,如发现,会心一笑,有的甚为不解,像小时候做奥数题,抓头挠耳,看明白后哈哈大笑,看不明白则暗自伤叹。
现代艺术很不好讲,仔细说来,何谓现代艺术,有的人觉得塞尚死后,也就是从1907年算是现代。有的人则认为从杜尚开始算作现代艺术。从表现上来说,艺术已抛开雕刻、绘画,已如行为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等等百花齐放的种类。我就看这些一件件从眼前闪过,猛然惊醒,恍然明白去年在各大美术学院所看的作品,无不有这些艺术的痕迹在里面,走过一圈,回到原点,内心悲喜交织,到最后到底是伤心失意多过欢喜,那一刻也明白拾人牙慧的含义。
 现代艺术已超过了绘画和雕塑。它是前进还是倒退姑且不论(现在也没法论,或者很难论),但绘画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已在退去,人们不必去看一幅画明白佛祖或者耶稣在传什么教义,也不必因为彰显家中气氛购买一幅画。现在也几乎很少人靠绘画或雕刻为生。一切的种种,都意味着这个时代,已经不太需要绘画,它正在被边缘化。
那艺术该何去何从?陈丹青没说,也没法说。或许,我想,一切都应交给时间这把公平的尺子,它自会引导艺术向前走。

  《局部 第一部》影评(五):东西方绘画

陈丹青在最后总结时说:绘画是没落的艺术,但它又永远不会消失。艺术前辈的点滴进步已经结晶于艺术史中,嵌入人的审美意识,并时不时对人造成影响。这个总结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哲学。任何能被符号化的、未灭绝的文明成果,无一另外都是这样的结局。摄影诚然能够取代绘画的写实功能,其拍摄出来的是毫无差别的客观世界。每个成功的画家,其秘密隐藏在他初期的习作中---------这是陈丹青一直强调的。原因在于这个世界对每个人呈现的方式是独特的,画家能将他所见的独特世界呈现出来。而这种独特的视角是后天无法训练出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会在习作中展现。也由于此,绘画出现了写实、印象、立体、抽象主义等不同风格。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它是永不会消失的,承担着世界再发现的作用。

同个人隐秘的源头一样,不同文化在张开眼睛看世界的刹那,就决定了其后来的走向。透视技法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并没有凸显出来。而是通过文艺复兴后再的发现,才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写实主义流派。其原理也催生了照相技术的萌芽;而中国的散点透视,一直在这种语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过新近出现的“全景照相”应该是很好的呼应了东方这种审视世界的方式。如果从电影艺术来看,中国的”移步换景”的动态审美,从源头伊始就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直到目前依然如此:电影胶片是一帧帧的,而中国的卷轴画中间没有任何间隔,观看的逻辑不会轻易被停顿。

整个这16集的内容,每个主题都有中西比较,在不同的视域中切换,变换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这种编排让人以更加全面的的目光和稳健的心态对待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局部 第一部》影评(六):无关好坏,有料有趣

朋友因我之前吐槽一本关于影视欣赏的教科书而推荐了陈丹青讲述的《局部》,是2015年梁文道策划制作的视频脱口秀节目“看理想”的一个部分。《局部》共16集,每集大概20分钟,主要讲绘画艺术的欣赏,也聊到其他艺术形式。陈丹青没有按正统美术史讲法(时间,流派,代表画家和作品),而是以点发散,关注的是大历史里的小细节(比如他会挑梵高一幅画不下去的练笔画来展开好几个话题,用蒋兆和《流民图》来聊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同类作品的评价差异),和这些小细节带给他本人的审美感动,所以我觉得节目名字“局部”太贴切了。我是艺术尤其绘画的门外汉,小时候学校里美术课勉强及格那种,所以无法评论他观点的正确性,只有被科普的份,但有几点却触动了我。 一、元气满满。这是陈丹青评价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时的话,后来他又在多处使用,比如瓦拉东作品,梵高早期习作,以及古希腊雕塑等。他解释何为“元气”使用了木心的说法“孩子气”,也就是孩子似的不管不顾,青春的朝气、勇敢,以及原始野性之美。这种美怎样从画里看出来我真不知道,但日常中倒是喜欢那些还葆有这些特质的人,大概“元气”这种东西都是先天带来,随着世俗成熟慢慢都会被消耗掉,所以犹为稀缺可贵。有“元气”的人不一定周全,但一定真诚;不一定稳妥,但一定奋进。这种真实而朝阳的人,有趣。 二、讯息与景别。这是其中某集的标题,在这集里陈丹青花了很大篇幅讲电影的镜头和场景调动,来对比解读绘画里的群像以及场景安排。相信朋友是因为这集而推荐我看的。我固然被里面的技术解读震撼,但却想到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让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姑娘们聚在一起商量给惜春多长假期,其中宝钗的一大段道理真是把场景安排的难度说了个透“非离了肚子里头有些丘壑的,如何成画?”(原文好长一段,有兴趣的参看四十二回的最后几页)。现实里胸中有丘壑的人,也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讯息,用于构建自己的画卷,绚烂或淡泊的随画卷生活。这种看世界的视角独特而大气的人,有趣。 三、打开的作品(openwork)。这是陈丹青讲到自印象派开始,绘画的成品变得没有明确的定义,是否画完,没有公认的依据,而全凭画家自己判断。所以称其为打开的,是针对印象派之前的画,有明确的完成标准,是个封闭系统。开放性带来的好处是绘画自由了,“一幅画可以永远画下去”。画家们最头疼的就变成了不知道啥时候算画完了,陈丹青也终于明白了吴作人给他们上课时说的“应当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要知道画,也要知道不画”。我瞬间想到了“知止”。《大学》第二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南怀瑾曾解读过 “知止”的一层含义是认清自己征服自己,深以为然。人能做到的总比自己以为的多,而比自己想要的少,所以各种迷茫和焦虑。但总有些人,不疾不徐,走在自己的时间点,一会儿慢,一会儿快,但清醒而坚定,因为知道要去何方。这种“知,止,定”的人,同样有趣。 王尔德有句话“人不应该分为好人坏人,应该分为有趣和无趣”,既然无法判断好坏,那努力做个有趣的人总是件有趣的事吧。拿着剧中局部的词句发散出我自己觉得有趣的想法,也算对《局部》的致敬。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17.06.17

王希孟,1096—1119年,北宋人,23岁英年早逝。

我并不懂中国画,只是觉得诗书画结合很美,比如看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再去看他的手稿,就特别的亲切,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就写成《前赤壁赋》,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则是他一年以后写成送朋友的手稿,他让朋友小心保存,不要让别人又当成文字狱来陷害他。

苏轼的文字,他并不是用来卖,也不是用来传世,所以即便是有错别字,打几个点,重新再写,就有种真性情。而如今,作家是一个职业,也许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读者而写作,也许作家就不那么真诚,不再愿意写自己心底的想法。

就如同备受诟病的李后主和宋徽宗,李后主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优点则是真诚,他写词并不是为了传世,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情。蜀后主刘禅亡国被俘后,说道:“此间乐,不复思蜀”,就保全了性命。而李后主在亡国后还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就导致了他被宋太宗毒杀。

也如同曹雪芹《红楼梦》传世一样,曹雪芹经历了大家族的衰亡,写《红楼梦》并不为了卖钱,只是为了赎罪,所以才得传世。

中国的山水画能给我感动,这是现代的美学,尤其是现代画不能带给我的。虽然我说不上来哪儿好,但是能够让我心理安静,就足够了。

中国画上的湖山之美,是现代的高楼不能带给我的宁静。我现在越来越少看西方的绘画,是因为我并不了解西方的宗教、历史,那么我看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只是觉得画得好,但是没有任何感动。

但是我读了诗词,到过西湖,到过苏州园林,就能明白中国山水画之美。因为西湖是中国仅剩的一千年基本没有大变的地方。山水画中的西湖,现在的西湖,差不太多。而其他地方,比如到西安很难找唐朝的辉煌。相比在日本奈良倒还有些唐朝的样子。

宋画里的人都很小,只是那么一小点,这是我很喜欢的。人毕竟很渺小,大自然才值得佩服。

朋友说起王希孟的早逝,有些唏嘘。人生就是如此吧,不会因为人有才气,就一定长寿;人坏事干尽,就一定短命。这就是命吧。偶尔我会看点佛学或者庄子,让我知命,而不认命吧。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不能带给我的。

  《局部 第一部》影评(八):浅谈《局部》

《局部》,估计是取“绘画的局部中蕴藏着无数的细节”之意,是陈丹青的一档评述绘画(也包括其他雕塑等艺术)的节目。虽用了“浅”字,但来“谈”这个节目我还是诚惶诚恐的。我并没有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对于绘画雕塑的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即使看完全集,我也无法装模作样地对艺术侃侃而谈。我只是觉得,这实在是一档有趣得紧又为我打开全新世界大门的节目。对于我这样的艺术门外汉,能如此舒适恣意地听一个丰富而有意思的人谈绘画艺术和人文历史,也不困乏也不费力,心里还涌满新奇和激动,真是少有而美好的体验。
       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绘画也是非常广阔的一个领域。所以从“局部”来谈,而不是全然灌输,这可能也代表了陈丹青的一种教育理念。集与集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除了陈老可能觉得没说完再补充着说一期,每一集都好像是由突然的灵感而来,讲一个人,讲一种态度,讲一种观念,或是讲绘画价值的演变。陈丹青真是个顶顶有意思的人,有深厚的才识,有绘画等经验,对艺术、历史和政治有敏锐的感觉,思考得多也敢说,好像有一股倔劲,并不在乎别人的评说,又有着独特的幽默感,偶尔自嘲,偶尔抨击,说话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还带着上海口音。可他又是个顶顶认真的人,每集节目都会有一板一眼写好的稿子,找到绘画艺术中被忽略的人物、画作种类和存在的问题,尊重事实,认真评述总结,虽然经常提到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却总是加句“全是胡扯,不可全信”。节目也是一样认真,认真对待节目材料,提供丰富的补充信息和备注,让观众得以更好地理解。
       印象深刻的有很多,不容易详述,文末会有简短的节目摘记,可供浏览。这里就简单谈谈绘画的价值吧。在《谁在养艺术家》一集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为谁作画。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画作都是订件,是需要完成的,并有一定的内容和质量要求,大多是为了政治、宗教而作。所以这时候的绘画,很多是精妙绝伦的,有些因为其宗教意义、政治意义、时代意义而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比如洋洋洒洒的《千里江山图》,比如浩浩荡荡的《南巡图》,再比如圣马可教堂里平整的湿壁画。而在文艺复兴之后,很多画家成了自由职业艺术家,也就是说他们的画不再是被指定的,而是自画自的。像中国的文人画,就自有一番韵味,格局很高。而西方的绘画世界则像是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进入了新的天地。不得不提的是印象派,一群巴黎的青年开始在光与影的奇妙中展开绘画的新篇章。马奈的潇洒和丰润,毕沙罗的朴厚,徳加的神经质、穿透力,莫奈的变幻无穷,以及梵高的憨笨,各放其彩。再到毕加索的荒诞派,杜尚的现代艺术,艺术形式更加变幻无穷。
       然而在《杜尚的决定》一集中,陈丹青也说到,这不再是个需要艺术绘画的时代。杜尚说他不欠这个社会一幅画。这个时代不再需要绘画了吗,或者说,这个时代不再需要艺术了吗?在这个被各种热搜和段子占据的时代,在这个综艺迭出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忙忙碌碌又怅然若失的时代,不需要艺术了吗?我不知道。可能一般人觉得艺术仍然是奢侈品吧,但就像曾经看到有人这么说“做饭是艺术,带孩子是艺术,把事儿整美了,都是艺术”,那么,仍然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可以抓紧的吧。
节目摘记:
王希孟 北宋 《千里江山图》
绘画是手绘的,手艺第一,手艺之上,又是眼光第一。这个眼光,分两层,一是指观察之眼,一个是指一边画着,一边你怎么判断自己这幅画,属于经验范畴。而观察之眼,不可学不可教,所谓天份天份,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因为你在同一片风景,你给庸才看,你给天才看,画出来是不一样的。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18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就死了。
 
博纳米科·布法马克 意大利 14世纪 《死亡的胜利》
欧洲最好看的画,是湿壁画。就像中国最好看的话是那些魏晋唐宋的工笔重彩画。
 
蒋兆和 中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画家,最杰出的人物画家 《流民图》
直到今天,还有上一代权威的画家,认为他有历史问题。这什么历史问题呢?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历史大有问题。
 
梵高 初习的作品 憨厚 笨 大巧若拙
 
巴齐耶 《巴齐耶的画室》
死于一战,印象派初期画家,对于光影的把握很好,造型方面接近徳加,但更理智更温和,能画人物组像。《画室》明亮、亲切、温和、宁静,是巴黎那群青年最美好的时光。
印象派几个重要人物,比方马奈那种潇洒和丰润,然后毕沙罗那种朴厚,徳加那种神经质、那种穿透力、敏感度,然后像莫奈那种变幻无穷,还有一位西斯莱是一个英国人,就小范围的这种绚丽多彩,大部分来说相对风格化,相对偏于激情,各有各的激情的一个出口,只有巴齐耶比较理性,他是兼于科学和诗意的一种性格。
 
谁在养艺术家
订件 vs 自由艺术职业家
 
未完成 一幅画,可以不画完,一幅画,也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
毕加索:一幅画配了框子,挂上墙就死掉了。
塞尚,openwork,所有画都是未完成。
 
苏珊・瓦拉东 人体画(裸体画)。女性视角,非常自然亲昵,却没有男画家的欲念。
静物画,风景画也都很好,很纯粹,出自内心。
 
中国女画家:
元代管道升 《烟雨从竹图卷》
明朝元淑 《萱石图》 马守真顾眉
民国女画家 关紫兰,胆气 邱堤,静物画尤佳,立体主义,素心。
 
长卷画
传统《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江山揽胜图》(王振鹏,元)《南巡图》
散点透视,古代观看方法为移动观看
《南巡图》清 宫廷长卷画 徐扬 大型文献史诗纪录片
南巡记忆 乌镇
 
讯息和景别
《八又二分之一》
 
俄罗斯的冤屈
俄罗斯油画,民族化,叙述性非常强。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意大利
二楼有安吉里柯的画,湿壁画,宗教化,兼具神性和人性。黎明的曙光。
安吉里柯画画,简朴,刚正,他的天性就像小禅房里很平整的湿壁画一样。
 
巨人的战役 希腊雕刻
朱光潜,西方美术史,静穆之美
例如希腊雕刻罢,我总以为它现在之见得“只剩一味醇朴“者,原因之一,是在曾埋土中,或久经风雨,失去了锋棱和光泽的缘故,雕造的当时,一定是崭新,雪白,而且发闪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希腊之美,其实并不准时当时希腊人之所谓美,我们应该悬想它是一件新东西。
——《“题未定”草》鲁迅
 
马塞尔・杜尚 1912年放弃画画,投入现代艺术 标志《泉》,《L.H.O.O.Q》
“我不在于艺术这个词,因为艺术早已声名狼藉。”
他不在乎是否被接受,是否被理解,凡事总是笑眯眯的。一张聪明透顶的老脸。什么都无所谓。他也不强调,他也不反对,他也不赞同,也不太解释,晚年他说,他重视呼吸胜于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