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母亲》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母亲》影评精选10篇

2022-05-26 02:09: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母亲》影评精选10篇

  《母亲》是一部由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执导,Vera Baranovskaya / Nikolai Batalov / Aleksandr Ch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亲》影评(一):无法过时的蒙太奇和主题

  电影在1968年被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加上音效,主要是配乐和音响,不包括对白。60年代末和70年代,这个制片厂把苏联许多默片都加上了音效、保存,并加上各种语言的字幕,在世界范围内集体推广。这种严谨地保存和推广本民族影像资料的做法值得中国音像资料馆学习。

  《母亲》是一部世界级的电影经典。这部电影与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一起,探索了蒙太奇的各种表达手段。所有这些表达手段在后来都成为了电影的基本语言,在每一部影片中广泛使用。就像我们学中文一定要背生字、学英语一定要背单词一样,每一个电影导演都要学习这些蒙太奇。

  这就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之所在。所谓大师,绝不是说永远不会被超越;而是说,当你超越他们之前,你一定要先经过他们。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悲哀地看到,《母亲》中的主题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居然还没有过时。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压迫和反抗。在弱势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中,他们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

  弱势阶层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付出的代价是鲜血,乃至生命。在既得利益集团那里,代价不过是少赚一些钱算了。这个规律适用于任何国家和民族。不管是1905年前后的俄罗斯工人阶级,还是30年代的英国工党,50年代的美国工会,和今日的中国拆迁户、血汗工厂公司煤矿,这种博弈的代价依然没有改变。

  弱势阶层付出了自己的自由(违反社会治安被关)、健康、流血,乃至生命,比如过劳死……等等代价,才能阻止贪婪的资本进一步失控。

  我不同意某些人的看法,说《母亲》是政治宣传片。

  我同意,《母亲》是一部世界级的电影经典。就像它的电影语言永远不会过时一样,它的主题也一样不会过时。虽然我无比地希望这类主题早已过时。

  《母亲》影评(二):母亲 教材汇编

  导演创作97页 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电影创作 在自己的主体创作中融入了强烈的革命激情 有了这样独特的作品 导演创作227页 一片中已不是单独的镜头内部造型形象的并列 , 而是组构在一个蒙太奇段落中 , 片尾段:沙皇时代工人罢工游行 母亲行走在游行队伍 宪兵镇压 母亲拿起旗帜前进 这是社会现实的空间景象 与之并列交替出现的自然景象里 春天的河流 冰块解冻后翻腾着流去 工人游行与宪兵出现的自然景象里 工人游行与宪兵警察冲突 河流冰块撞击木桥桥柱 陈旧朽败 普多夫金以大自然春天的生命气息与冰块撞击桥柱并列暗喻革命的生机与不可阻挡

  导演创作281页 隐喻法 冰河解冻 撞击木桩 喻义人民觉醒的革命洪流将冲毁沙皇统治 冰块的河流被赋予了人民觉醒的人格化涵义

  《母亲》影评(三):【161】《母亲》——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研究样本

  《母亲》 Мать 年代:1926年 / 国家:苏联 / 导演: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 / 主演:瓦娜萨·布拉诺斯卡娅、尼古拉·巴塔洛夫

  就算你喜欢看特效满天飞的超级英雄电影,但我们不得不说,那样的片子无法触及电影的本源,真正能够进入电影经典殿堂的,其实还是应该在电影本体方面做出创新和探索的作品。举个例子,上世纪20年代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导演们,就是电影史中绕不过去的里程碑意义的巨匠。其中,普多夫金就是主要旗手之一,他十分强调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尤其是强调叙事功能,跟爱森斯坦相比,他更尊重观众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影习惯,毕竟注重抒情性,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他的代表作品就是《母亲》。虽然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改编,但是他做了较大规模的取舍,只保留了母亲因疏忽泄密,以及后来加入革命行列的主要事件,这也是成为了影片的一大问题,即在刻画母亲思想转变上深度不够,没有体现她扭转觉悟的深层原因。但是在技术上,本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它的蒙太奇在渲染气氛方面尤为突出,比如喝醉了的符拉索夫拿挂钟时,大面积的阴影就表现出母亲内心的恐惧。而片中一些具有深刻隐喻性的镜头,也不乏诗意化的处理,“冰河开化”更是教科书级别的蒙太奇。正因为如此,研究电影的人一定要看这部电影,尽管无声默片总是显得那么晦涩。

  经典

  第68分钟,这是影史上一组经典的平行蒙太奇。导演把涅瓦河的冰块逐渐融化的镜头,穿插在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的画面中,用“冰河开化”来比喻人民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像冰河一样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这种言外之意的隐喻,也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独创出来的,跟《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三个石狮子镜头所蕴含的寓意如出一辙。

  《母亲》影评(四):联想蒙太奇分支

  苏联蒙太奇理论的一个分支,区别于艾森斯坦的“蒙太奇是冲突”的概念,强调蒙太奇服务于叙事。艾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强调“冲突”,会为了制造冲突而忽略单一镜头内部的含义和内容。普多夫金创立了“联想蒙太奇”把蒙太奇用于抒情,强调叙事。

  另外一个特点是这片子的叙事结构。在组织罢工和监狱越狱时是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平行进行。不过那时候的导演还不习惯多线并进,最终会于一个事件点上。想起《一个国家的诞生》著名的一分钟营救,也是两个线并进。

  本片中,有些段落会脱离主情节,展开联想。类似狱中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普多夫金的特点。相比较同时期的艾森斯坦,他更注意演员的表演、故事的完整、情节的紧凑。

  他其实和格里菲斯更接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