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坂上之云 第三部》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坂上之云 第三部》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坂上之云 第三部》经典观后感10篇

  《坂上之云 第三部》是一部由Taku Katô / Takafumi Kimura执导,本木雅弘 / 阿部宽 / 香川照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一):那些《坂上之云》难以启齿的维新窘境

  刚看《坂上之云》时,常常被它辽阔的视野和激昂的旋律所感动,不知不觉中也接受了司马辽太郎的历史观——明治是光明的时代,雪飘而明治逝。但是,历史最忌只听信一家之言,更何况司马辽太郎还只是一位历史常识比较好的历史小说家,他对于明治时代的描写更多的是基于小说创作,所以存在着站立场和漏报的问题。真正的明治时代是怎样的?恐怕不能只从《坂上之云》管中窥豹。接下来的文字都是从历史的角度入手,诉说那些连《坂上之云》都难以启齿的维新窘境。

  一,“国权尤重,民权尤轻”

  这句话是司马在书中提出来的,可见,司马并不是没有看到这个问题。但是纵观全片,这个困扰着日本几代人的难题却是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

  “国权尤重,民权尤轻”的状况出现在江户幕府末年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人们进行倒幕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民主和自由,而是为了富国强兵。倒幕的力量主要分为三支——武士、农民和商人,其中武士是主力军,而武士中最强的倒幕力量是西南强蕃的外样大名。与其说外样大名倒幕是为了社会变革,不如说是为了改朝换代——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推翻德川幕府,重建武士政权,黑船来袭不过是一剂催化剂。伏见鸟羽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的以长州萨摩两蕃为核心的明治政府,先天就是代表天皇来治理日本的统治阶级,而不是民主政府。

  二,从藩阀政治到政党政治——换汤不换药的政治游戏

  早期的明治政府是由三股势力组成的,一是以长州、萨摩、土佐藩为主的倒幕派,二是以公卿为主的试图恢复贵族政治的公议政体派,三是以归附的尾张、越前藩为主的亲幕派。通过官制改革和人事调动,最终倒幕派掌握了政府实权。

  但是,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渗透,民间也逐渐有了要求开国会、制宪法的声音。不过以日本的尿性,民间的草根随便喊喊是不可能真正拿到权力的,真正能促成日本社会变革的绝对是上层精英——这里必须要感谢一个人,他在自由民权运动中的活跃表现最终使得日本开了国会,他就是倒幕派的实力者,板垣退助。

  如果不是板垣退助在“征韩论”论证中失败,从而被迫退出明治政府的权力中心,日本的政党政治不会那么快来临。促使日本民主向前行进一大步的自由民权运动,本身就有失意政治家为了重回政治中心,向政府手中夺权而强行推行民主的性质。

  披上了政党政治的皮,日本政治家玩得还是派阀政治,这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党内党派林立,各自有着不同的施政方针,党内人才的更新换代缓慢,而且多呈现父子亲属相传的趋势,如:首相岸信介的弟弟是首相佐藤荣作,尽管两人属于不同的派阀;女婿是外相安倍晋太郎,继承了岸信介的派阀,成为安倍派首领;安倍晋太郎的儿子又是首相安倍晋三。日本的世袭政治就在派阀和党派的包装下,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牛奶杯中的明治维新

  常常有人拿改革开放和明治维新作对比,但改革开放不是明治维新的翻版,可以说,明治维新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饱含着日本的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内涵过于丰富,但是从牛奶杯中却可以看出一二。在传统日本文化中,人们是不吃牛的,因为牛是他们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牛奶也几乎没人去喝。但在明治维新的推动下,这种情况完全得到了改观。日本人像西方人一样的去食用牛肉和牛奶,只在几年之间,全国就兴起了一股“牛奶热”,甚至还有“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

  我们感慨这种翻天覆地般的改变,主要是感慨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效率。反观中国,从鸦片战争到现在,走过了比日本还长的路,但是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仍然比不上日本。当时一心移风易俗的日本,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尚未进入文明领域的国家来看待的,所以必须在各个领域都要向西方看齐,即使自己无法接受西方的某些观念和行为,也要去效仿——不过,在这种渴望成为文明国家的背后,存在着一种否认自身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仅仅从明治维新中牛肉牛奶的普及程度,就可以看出当时有多少日本人存在这种自我蔑视的心理。

  这种自我蔑视的心理,在数百年强盛的国势下就变成了极端膨胀的民族自尊感。明治维新没有从制度和教育的角度根治这种心理,反而利用和强化这种心理去服务富国强兵的目标,无疑是短视的。

  《坂上之云》中表现出来的大多是日本人在面临时代变革时的主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可否认,这在历史中绝对是存在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在时代中沉浮的平民百姓,这种高尚的情怀离他们很远,他们只有被政府强征税款买军舰的痛苦、被政治家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无奈、被买办资本家压榨劳动力的辛酸。明治时代灿烂的微笑真的存在于每一个明治人的脸上吗?司马辽太郎说是的,如果没办法理解日本人在剧痛中的狂欢,就没有办法理解明治这个时代。或许,上面所说的明治维新的窘境,司马辽太郎都是知道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立场。历史就是这样,多面而有趣,不过大多数人看不到历史是复调的,因为历史就像一个大染缸,把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全部染成一个颜色,供后人单调的去评判。恰如司马辽太郎的卷尾语,雪飘而明治逝。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二):无上佳作

  “海战”这个词,在中日韩三国的人民心中,应该是有着复杂的滋味。是爱?是恨?有喜?有悲?因为对于这三个国家来说,都有一次重大的海战,左右了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

  而日俄对马海战,更是意义非凡,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政治角度,都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坂上之云》全剧十三集,用于展现对马海战的就用了两集,可见该海战戏份之重,地位之高。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迎战远隔重洋而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并以极小的代价,几乎全灭地击败俄国舰队。从而取得日俄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战斗的过程,影片中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和刻画,重要的是,对战事的还原度也非常高,无论是战前的多方准备,战斗时间线的铺陈,以及历史真实的电报、信件、语录,都按足记载来演绎。

  对马海战终结了日俄战争,无论从战果上,还是从影响力看,这场海战应当时日本历史上最辉煌最伟大的胜利,没有之一。

  日本最终打败了国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罗斯帝国,作为唯一一个跻身列强的亚洲国家。

  本剧主创班底十分强大——原作出自司马辽太郎的《坂の上の云》,编剧监制导演不多说了,BGM制作有国民作曲家久石让,主题曲“Stand Alone”演唱者为莎拉•布莱曼,旁白则是渡边谦。

  主演:

  本木雅弘 (《入殓师》啊,别的不用说了。有人说他像织田裕二吗?)

  阿部宽(日剧男神,不过我没有看过他其他剧作,倒是在电影《罗马浴场》中,看到他充满喜感的表演。)

  香川照之(《鬼子来了》中的花屋小三郎、《浪客剑心》、《拉贝日记》都有他的身影)

  还有一堆女神甘当绿叶——松隆子、菅野美穗、石原里美……你还有不看的理由吗?

  本剧制作精良,画面构图可谓下足力气。战争场面气势恢宏、外景色彩美轮美奂、场景布置精致细腻、角色造型写实带感

  本剧秉持着日本历史剧一贯的细节考据风,场景和服饰的还原自不用说。人物造型用心。只要是实名的人物,造型都与历史照片极度相符, 细节考据讲究,武器、战舰都符合时代,没有穿越(……)连我天朝广电总局也有参与摄制......

  观此剧,除了看海战场面爽快刺激外,更多的,我看到了,一群仁人志士,因国家贫弱落后而忧愁,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争。这些人,这些事,与我国清末民初的各位仁人志士有有何差别?只是日本取得了胜利和成功,我国则走了更多的弯路而已。

  除制作精良外,对待历史的态度也较为公正客观。全剧除讲述明治维新四十年的变化发展外,同时伴随着反省与思量。真没什么军国主义的东西。我国能够跟《坂上之云》相并肩的,我想应该是《走向共和》一剧了。两部剧反映的时代相同,制作也同样精良,口碑也一样好,可以并行观赏,供我们借鉴思考。

  最后,无论是想了解明治时期的历史,想学习日本文化和日语,还是单纯想看高质量的战争片,《坂上之云》都是一部无上佳作,值得去看看。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三):坂上之云

  用了四天时间看完了三部,每一部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后面的对于战争的描述比较多,前面主要指第一部对于明治前期和三个人的早年奋斗的刻画是我所喜欢,和感动的。现在想想,在东京,英语并不是很好的,甚至可以说用可笑来形容的秋山真之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对英国人喊出:一个绅士应该锄强扶弱,伸张正义......那里面,就是一种精神,可以说是不畏强敌,明知不敌,却可以勇敢坚持自己所想,勇敢地走上前那一步,正像司马辽太郎刻画的那个时代的日本,被嘲笑成猴子,吃了无数的亏,也要坚持追赶先进的西方的所作所为一样。那个时代的人,至少是决定社会走向的大部分也是有着那样自强的朝气的吧。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性格、许许多多不同的人身上都体现着那个关键的东西。秋山好古,最后官至陆军大将,在东京上军校时候和真之住在一起,不是因为穷,好古的解释是“简简单单”,进一步地,人要有一个目标,而人生就是要去实现它,去实现它,城市里、向下间,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朝气蓬勃的围着那一个目标奋斗,可以说,虽然面对极端的不利,外界的讥讽嘲笑,日本人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众志成城,人潮如同潮水般,步伐坚定一致,那多美好的天边的云彩就是所谓的近代化吧,人们呼吸着青草的香气,暖人的微风拂面,虽然伤痕累累食不果腹,人们心中有种力量,那个力量就是前进的动力,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四国岛的松山是个小地方,剧情随着三个主人公的足迹和眼界,扩展到了东京,再从东京延伸到世界各地:英国、露西亚、美国、法国、清国......接着这篇历史的卷轴才渐渐让观赏者看清楚她的原貌,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审视一件事情,相比较小的舞台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像站的越高便能看得更远,在山坡上朝着山顶奔跑,当我们偶尔停下来回头望的时候,出发时的村庄是渺小的,接着随着自己的视线,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日本在近代化的扩张过程中,我认为面临过三次赌上国运的生死抉择,第一次日清战争,以清国作为对手,第二次日露战争,一路西亚作为对手,第三次二战,以美国作为对手,到第三部截止位置,日本经历了前两次,也是这一批随着明治维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完成i的事业,对手一次比一次强大,直到挑战世界第一的强国,而且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实力都是远远逊于对手的,就像俾斯麦在实现小德意志统一的的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时的奥地利在德意志帮国内实力首屈一指,是强于德国的,俾斯麦带着毒药抱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战场。我想日本在每一次生死抉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伟大国家的崛起的过程中在我们后人看来,其中蕴含了许多的偶然,我们常常愿意设想没有这些偶然的存在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历史,然而历史的深处永远都是那些必然在主导,看看那些胜利的国家,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有我想说的日本,那些国家的人民的作为和他们的风骨,stand alone是现在在单曲循环的片尾曲,催人泪下的女高音,那份日式的音乐旋律,总是那么的煽情。再说说站在更高的历史层面日本崛起的意义,那就是开始扭转了自从世界连结起来后一直延续至日本崛起的西方占主导的世界,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是将露西亚描述成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的确,但却不可否认的一条是俄国也被描述成一直横亘在亚欧大陆上的八爪鱼,八爪所指的方向便是其扩张的方向,野心勃勃的想要将亚欧大陆的腹地纳入其势力范围,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强大力量,而日本在战争中将其完胜,包括在陆地战场与海上战场两线开花,虽然不可否认,就像是片中所说,日本人第一次尝到了近代化所带来的残酷的一面,不管是国力上面,这个支撑国际较量的根本实力还是军事力量技术装备上的硬件实力的差距,这些差距都是相当大的,就是在抓住一次次的微弱优势,并将其定格在完胜的结果上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偶然累积起来的扩张史中是否也看到了就存在在那里的必然呢?中国人的历史中,愤懑的是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在中国领土上,但却没有提到,日清战争(中国大陆称之为甲午战争)为什么发生在朝鲜的领土上,就像我们根本忽视朝鲜领土这个概念的时候,当年的日俄双方是否也想更早些时的日清两国一样都没有认为所谓那些领土主权的存在是不值得考虑的呢?感动的是这样一个奋斗的过程,那个过程不仅深深改变了日本,也理所当然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亚洲许多国家,当然,我所指的是积极意义上的(那些消极的相机历史课本),中国人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来说,那个首先倡导白话文的鲁迅,就是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日本是个学渣,本职根本没学好,想当医生根本就没门,现在的人们说得好听点就是:看到了治病救不了中国人,所以要弃医从文,诸如此类云云。我想鲁迅那些用来医治中国人的那一套愤青思想和那些白话文就是取自与日本的吧,日本从平安看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之后经历了想当时间的封闭自由的发展,早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虽说不是一如既往的奉中国大陆政权为师,但也断断续续学习到了1853打开国门的时候,1868年明治维新,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短短不到两代人,乾坤巨变,昔日的老师要想自己学习,昔日的侵略者再也不敢小瞧自己,实际上从近代很多中国风云人物都是日本留学生出身这一点看来,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事实上起着帆布中国文化的作用,其中包括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白话语言,还有有次发展起来的大陆的简体字,都受着日本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的革命家和第一代的军事将领都是有留日经历的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回到中国发动革命,建立民族工业,建立黄埔军校,在风云变幻的那一百年间,在中国流着血的时候,不至于倒下。实际上,我注意到了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民众的狂热战争倾向,那种席卷全社会的情绪的泛滥,是日本近代化的转折点吧,之前的战争可以说是含有着淡淡古代武士风度的,这里说说旅顺大屠杀,大陆官方历史教材上记录屠杀平民上万人,但事实上旅顺当时居民只有六千人,战争期间很难想象都能够踏踏实实呆在自己家里面,嗯,古代武士风范,那些在艰难战争期间长大起来的日本下一代,在接受展示舆论时候已经渐渐失去判断力了,日本的胜利背后自己也犯了许许多多致命的错误和失误,如黄海海战分兵进攻强于自己的北洋舰队队,这是一种十分不利的战术,要不是北洋舰队已经腐败老化到不能不能发挥其原有战斗力,联合舰队恐怕在1894年就要死的很惨了,在日俄战争的旅顺,乃木希典实际上采取了十分愚蠢的战术,而与此相对的第三军的将士的肉弹般的进攻,让人不得不对于这种专属东方有信仰民族的疯狂忠诚肃然起敬,在奉天,俄国人的实力也同样是远在日本人之上的,两国都消耗着自己的国力,这种恶性不可逆的消耗战都在透支着双方的国本,双方都有可能在相持中同归于尽,但是浮在必然表面的偶然适时地发生了。所谓的军国主义的兴起已经是明治后第二代人的事情了,他们成长在战时舆论下,并深深相信,以至于形成了以此为核心的世界观,想起秋山好古对读报纸的秋山真之训斥道:尚未形成自己观点的时候读报纸是有害的。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伏笔呢,日后的下一代日本人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当着成为整个社会行为的时候,那将是可怕的。那些人成长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成长为了发动兵变的少壮派军官,这又将是一段长长的故事,一段说不完的故事。偶然间,看到武汉会战期间,在江西万家岭唯一一次在中国战场险些遭到全歼的106师团,在师团建制中大佐参谋长就姓秋山,这是不是一个巧合还是其他什么,他后来阵亡了吗?他的命运如何?秋山们的命运如何?历史是个浩浩荡荡的洪流,所谓伟人就是那些掀起漂亮浪花的人,而所有的浪花都已不再,最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后代的口口相传传中、厚重史书的字里行间,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亲近每一个得以一探究竟的机会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四):最终回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细节

  1 维多利亚涂装真丑

  红色水线,黑色窗体,白色船舱,鹅黄色烟囱和桅杆的维多利亚涂装用来涂轮船看着还可以,但是涂军舰丑的不是一般,而且不利于隐蔽。我本科学过光学仪器的设计,人眼对黑黄色的对比是最为敏感,所以黑船黄烟囱最大的意义在于便于敌人瞄准自己。

  我记得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前是采用这种涂装的,后来也许发现太容易被瞄准了,才改的跟日本人一样的鼠灰色涂装。日俄战争里,俄国人的舰队也是这种涂装而且一直没改,很难让人理解。跟中国不一样,俄国人即使发现不了自己容易被瞄准,俄罗斯好歹也是创造了惊人艺术的国度,从审美的角度也应该纠正过来。

  2 boardside firing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做出了很多努力,除了硬件和训练之外,管理组织的软件方面也有个革命性的变化:boardside firing,主炮副炮并非自行决定射击诸元而是统一根据炮术长的指令射击同一目标。前两个方面的努力是通过每一门火炮命中率的提高来实现总体的改进,而后者可以通过集中火力和优化射击诸元计算实现对敌的杀伤加倍。

  这一做法是当时的加藤宽治中佐的发明,并且推广到了联合舰队。炮术长在舰桥上下达射击命令,而向数十门火炮传达射击命令的实现方法也很有意思:军舰的军乐队在战时往往负责搬运炮弹,现在他们又多了传令的任务。在电视剧里还可以看到,为了在炮声隆隆的背景下有效传达命令,还是用了表盘和看板的图像传达。表盘用时针分针指示距离。看板来书写命令,很像《银魂》里很萌的伊丽莎白(对,就是我的头像),哈哈哈哈哈。

  到了一战的时候,军舰上加装了更多的电子设备可以让炮术长直接给各炮下达命令了,说句题外话,军舰上的电气电子设备还是普及的很早,19世纪末的军舰就用上电灯,像电话、电梯、冰箱什么的也都是二十世纪初就装到船上了。所以如果穿越不到一百年左右,日子没那么苦逼。

  3 对马海峡?津轻海峡?

  这个是个赌博。波罗的海舰队的战略任务确切的说不是打赢战争或者歼灭日本联合舰队,沙皇下达命令的里最核心的是“到东方去”。他们的使命就是开到旅顺,可惜半道上旅顺陷落,就改成海参崴,然后,如果有然后的话,以海参崴为基地大闹日本海。

  作为一个官僚系统,他们的行为也都是围绕去海参崴,而非打赢战争展开的。实际上他们在南中国海,和东海上暴露自己方位给日本人的时候,已经给东京的股市和生产造成了恐慌。他们完全可以在附近中立国港口进行补给,通过类似游击战实现对日本的封锁和绞杀。但他们还是忠实拥护中央指示,一门心思前往海参崴。联合舰队虽然很担心俄国人搞绞杀战,但他们理解俄国的体制问题,所以还是判断出俄国人即使知道怎么封锁日本,但他们还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海参崴的。

  对俄国体制的理解让联合舰队确认了俄国人的路径只有两个九州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对马海峡和本州岛北海道岛之间的津轻海峡。其他的更有想象力的可能性,比如绕过北海道北的拉彼鲁兹海峡甚至萨哈林岛再进入日本海,可以被排除,这是基于对续航力的分析和波罗的海舰队的运煤船留在了上海的情报。

  虽然联合舰队和它的参谋们犹豫了很久在哪里拦截俄国人,但是东乡平八郎一直认定俄国人会走对马海峡,而非日本人更难拦截的津轻海峡。东乡给人的感觉一直有点缺乏机灵,但是这个判断是非常符合人性的:“走了18,000海里,罗杰斯特温斯基精疲力尽了,他恨不能早一秒钟到达海参崴,他为什么要绕路?...我要是罗杰斯特温斯基也会拼命闯对马海峡。”

  东乡的话仔细想想没啥道理。行军路线应该是大军出发之前就定下来的,在那时做决策18,000海里和20,000海里还是没什么大区别的。(这个看似很矛盾,但是的确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经济学上有类似的例子:你是愿意在今天拿到100块钱还是明天拿101块?你是愿意明年的今天拿100块还是明年的明天拿101块?这俩问题问同样的人群,收获的答案统计起来是很不同的,说明:明年的你会不同意今天的你,今天的你也会不同意明年的你,甚至你今天就知道今天的你不同意明年的你。)但是即使当初计划走一个让日本人出其不意的路线,俄国人在最后也会改成走更近的对马海峡。一方面是由于沙皇要他们去东方,越快越好,另外不管怎么说走了18,000海里之后多走一米都不愿意。甚至后者的推动力更大一些,我深有体会:当初从匹兹堡一个人开车去洛杉矶的时候,四千多公里的远征最后的一百公里痛苦异常,比我在堪萨斯那种公路笔直到天边的地方超速都多。

  就是这样,急着赶路的俄国人甚至在对马海战的时候都是一副急着赶路不认真作战的样子,结局也容易猜了。剧透一下:日本赢了。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五):《坂上之云》观后感

  看完大河剧《坂上之云》感触硕多。此剧以明治维新到日俄战争之间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3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轨迹,反映了明治时代日本国民的乐天精神和顽强意志。秋山真之:日本海军名将,天才参谋,足智多谋,日俄战争时提出沉船闭塞旅顺港、敌前大转向、七段击等制敌方案,成为日本联合舰队胜利的第一功臣。秋山好古:真之兄长,日本骑兵之父,陆军大将,日俄战争期间以机关枪大破沙俄哥萨克骑兵,为人慷慨豪爽,提倡简单朴素的生活作风。正冈子规:明治时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变革俳句、短歌等旧有的短诗型,日本诗歌中兴之祖,身患绝症却笔耕不辍。

  本人网上看完后首先感叹众星云集,剧中演员大多是往年大河剧的主要演员。其次感到非常可惜:这类励志型的电视剧在中国为何寥寥无几?(“最优秀”的只有手撕鬼子兵了)

  “先有个人的独立,才有一国的独立。”这是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也是秋山好古的人生信条,出自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劝学篇》。3个主人公中,我最喜欢的倒不是出场最多的秋山真之,而是其兄好古。秋山好古自幼贫苦,身为武士却不得不到附近的澡堂打工维持家用。好古的父亲认为如果祖辈过于杰出的话,家中晚辈就会骄傲自满,也会有很大的压力。于是一家之主不思上进,全家的生计重担几乎全都落在年轻的好古身上。好古虽然出身微寒,但是非常向往出人头地,17岁时前往大阪学习,随后又考进陆军士官学校,并且留学法国。父亲告诉秋山兄弟:“古今英雄豪杰,皆出身寒微。”清苦的生活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逆境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机遇。出身寒门的好古一生提倡简单的生活方式,和弟弟真之一起在东京寄宿佐久间家的时候,两人合用一只碗和一双筷子过活。用好古的自己的话说:“只有一只碗并不是因为家里穷。一个男人的一辈子能把一件事真正做成就足够了。为此,身边应该总是简简单单。”

  好古身为军人,认为家庭会成为负担和牵挂,于是迟迟没有结婚,直到35岁才告别单身。他的妻子多美是上级武士出身的佐久间家千金,好古在东京学习时便寄宿在佐久间家的偏房。日久生情,多美逐渐对好古产生好感。一次好古、真之、子规三位主人公在一起搞庆祝,但是没有好的下酒菜。身为千金小姐的多美亲自下厨,送上一道佳肴。好古认为如果因为没钱而去麻烦别人,会令人抬不起头来,于是拒绝了多美的好意。身为大小姐的多美,也许从来没有被人拒绝过。虽然她当时很生气,不过事后还是被这名男子的骨气所打动。剧中对于主人公的情感经历虽然描写并不多,但是却非常感人。即使原本应该缠绵感人的情感戏也折射出很多令人振奋的时代精神。真之和青梅竹马的阿律告别时,所谈论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互相勉励对方要坚强并且自立,也就是好古的那句信条:“先有个人的独立,才有一国的独立。”

  日俄战争是剧中的重头戏,第二、三部的内容基本上全部围绕着这场战争。相对于强盛的沙俄帝国,日本是一个仅有农业的小国。在维新改革30余年后,日本居然敢于挑战列强之一的沙俄。当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将会惨败,但是日本居然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在日俄战争海陆战场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战果。秋山真之作为联合舰队的参谋,制定计划,全歼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如今的日本深受泡沫经济所困扰,需要的正是一种令人奋发向上的国民精神。于是一部又一部以励志为题材的大河剧搬上了银幕,《坂上之云》正是其中之一。

  当日本的NHK电视台每年至少制作一部励志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中国的电视剧却在大搞言情化,连历史正片也是朝着言情方面发展。面对国内社会问题,国民需要的不是精神上的鸦片,而是可以看到美好未来的希望与动力。我并不是反对拍摄言情片,而是希望中国的电视台在拍摄历史剧的时候,至少每年制作出一部像样的正片,少一些儿女情长,多一些豪情壮志。日本有催人泪下的偶像剧,但是也有鼓舞人心的励志片。影视作品应该多元化发展,而不是仅仅偏重言情因素。

  《坂上之云》中当日俄在中国的东北开战的同时,观众也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但是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中国人在战争中形同路人,并非主角。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国人已经远离战争的硝烟。真刀真枪的兵器战与我们渐行渐远,绵里藏针的文化战已然在生活中上演。随着时代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充斥在国人的生活中。当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竞相争逐中国舞台的时候,中国的本土文化也正像日俄战争中的国人一样,形同路人。肩负宣传文化重任的中国媒体难辞其咎。当本土的动画片水平赶不上日本的时候,一些中国的孩子们喜欢上了日本的动漫作品;当本土的电视剧乏善可陈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迷恋上了日本的大河剧;当本土的电玩游戏起步较晚的时候,日本“光荣”公司的游戏早已吸引了大批中国玩家。笔者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度过的。

  野蛮的人用枪炮去征服世界,文明的人以笔锋来引领世界。当今的世界逐渐向文明开化的时代迈进。过去用武力去消灭一个民族的手段已经不合时宜,现今大规模扩张本国影响力更为可行的方法是在文化上影响并同化其他民族。硬实力虽然依然不可忽视,但是软实力的较量则更为文明且相对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有足以让国人骄傲的文化积淀,但是在如今繁忙的社会中,在业余时间还有心情钻研典籍的并不在多数。大多是资金和时间相对充裕的富人才有时间深度钻研学问。而普通老百姓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媒体的宣传。中国的媒体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自己有时间等到那一天。看完这篇文章,一定会有人说我哈日。其实我“哈”的不是日本的文化,而是日本影视作品中的顽强精神。正因为国内同类作品中缺乏这种精神,我才不得不从日本作品中寻求这些东西。我想以《坂上之云》片尾曲歌词的中译文作为本文的结尾:“微薄的光芒,照亮了走过的路。希望的花蕾,一直注视着远方。越是迷茫烦恼,人便更能掌握力量。怀揣梦想,凛然地,我踏上旅途,向着那一朵云彩。”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六):不雷不黑的励志历史剧

  久仰司马辽太郎大名,果然名不虚传。整部作品以日俄战争前后做背景,着重刻画了日本开化期独有的“明治精神”。全片歌颂着有志青年为国强盛忘我奋斗的爱国精神,同时冷静地指出了帝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对交战双方军民带来的伤害与悲哀,将日本沉甸甸的近代史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同时,适时地表达出作者自己对于战争本身的否定态度。

  日俄战争对于亚洲现代史乃至世界现代史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从军事上讲,对马海战是近现代海军史上前无畏级战列舰之间第一次实战交锋,标志着巨舰大炮时代的到来。政治而言,日俄战争打破了白人引领世界的既有事实,证明了肤色与人种优劣无关。遗憾的是由于立场的原因,中国的历史课本上对于此一事件的介绍明显少于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的篇幅。希望本片的播放能够唤起些许中国历史宅们对于20世纪初这场发生在中国领土上两大帝国撕逼战争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还想称赞一下的是司马辽太郎稳重严谨的历史观:日本虽然赢了,作者却冷静地指出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乃木希典的“二愣子冲锋”战法,伊藤博文的和平外交不利都在作者的笔下现出了原型。而作为敌对国老大的尼古拉二世,以及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的李鸿章、丁汝昌等对手作者却给予了正面的刻画,俨然让观众感受到作者的一种绅士风度。“敌人也是人,敌人也很强,但我们胜利了。”这种正视敌我,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值得国内某些一味妖魔化敌人,娱乐化历史尽拍雷人剧误导观众的制作团队学习与借鉴。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七):灿烂的镶着金边的云彩

  用了四天时间看完了三部,每一部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后面的对于战争的描述比较多,前面主要指第一部对于明治前期和三个人的早年奋斗的刻画是我所喜欢,和感动的。现在想想,在东京,英语并不是很好的,甚至可以说用可笑来形容的秋山真之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对英国人喊出:一个绅士应该锄强扶弱,伸张正义......那里面,就是一种精神,可以说是不畏强敌,明知不敌,却可以勇敢坚持自己所想,勇敢地走上前那一步,正像司马辽太郎刻画的那个时代的日本,被嘲笑成猴子,吃了无数的亏,也要坚持追赶先进的西方的所作所为一样。那个时代的人,至少是决定社会走向的大部分也是有着那样自强的朝气的吧。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性格、许许多多不同的人身上都体现着那个关键的东西。秋山好古,最后官至陆军大将,在东京上军校时候和真之住在一起,不是因为穷,好古的解释是“简简单单”,进一步地,人要有一个目标,而人生就是要去实现它,去实现它,城市里、向下间,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朝气蓬勃的围着那一个目标奋斗,可以说,虽然面对极端的不利,外界的讥讽嘲笑,日本人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众志成城,人潮如同潮水般,步伐坚定一致,那多美好的天边的云彩就是所谓的近代化吧,人们呼吸着青草的香气,暖人的微风拂面,虽然伤痕累累食不果腹,人们心中有种力量,那个力量就是前进的动力,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四国岛的松山是个小地方,剧情随着三个主人公的足迹和眼界,扩展到了东京,再从东京延伸到世界各地:英国、露西亚、美国、法国、清国......接着这篇历史的卷轴才渐渐让观赏者看清楚她的原貌,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审视一件事情,相比较小的舞台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像站的越高便能看得更远,在山坡上朝着山顶奔跑,当我们偶尔停下来回头望的时候,出发时的村庄是渺小的,接着随着自己的视线,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市。日本在近代化的扩张过程中,我认为面临过三次赌上国运的生死抉择,第一次日清战争,以清国作为对手,第二次日露战争,一路西亚作为对手,第三次二战,以美国作为对手,到第三部截止位置,日本经历了前两次,也是这一批随着明治维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完成i的事业,对手一次比一次强大,直到挑战世界第一的强国,而且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实力都是远远逊于对手的,就像俾斯麦在实现小德意志统一的的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时的奥地利在德意志帮国内实力首屈一指,是强于德国的,俾斯麦带着毒药抱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战场。我想日本在每一次生死抉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伟大国家的崛起的过程中在我们后人看来,其中蕴含了许多的偶然,我们常常愿意设想没有这些偶然的存在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历史,然而历史的深处永远都是那些必然在主导,看看那些胜利的国家,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有我想说的日本,那些国家的人民的作为和他们的风骨,stand alone是现在在单曲循环的片尾曲,催人泪下的女高音,那份日式的音乐旋律,总是那么的煽情。再说说站在更高的历史层面日本崛起的意义,那就是开始扭转了自从世界连结起来后一直延续至日本崛起的西方占主导的世界,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是将露西亚描述成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的确,但却不可否认的一条是俄国也被描述成一直横亘在亚欧大陆上的八爪鱼,八爪所指的方向便是其扩张的方向,野心勃勃的想要将亚欧大陆的腹地纳入其势力范围,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强大力量,而日本在战争中将其完胜,包括在陆地战场与海上战场两线开花,虽然不可否认,就像是片中所说,日本人第一次尝到了近代化所带来的残酷的一面,不管是国力上面,这个支撑国际较量的根本实力还是军事力量技术装备上的硬件实力的差距,这些差距都是相当大的,就是在抓住一次次的微弱优势,并将其定格在完胜的结果上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偶然累积起来的扩张史中是否也看到了就存在在那里的必然呢?中国人的历史中,愤懑的是日俄战争为什么发生在中国领土上,但却没有提到,日清战争(中国大陆称之为甲午战争)为什么发生在朝鲜的领土上,就像我们根本忽视朝鲜领土这个概念的时候,当年的日俄双方是否也想更早些时的日清两国一样都没有认为所谓那些领土主权的存在是不值得考虑的呢?感动的是这样一个奋斗的过程,那个过程不仅深深改变了日本,也理所当然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亚洲许多国家,当然,我所指的是积极意义上的(那些消极的相机历史课本),中国人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来说,那个首先倡导白话文的鲁迅,就是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鲁迅,在日本是个学渣,本职根本没学好,想当医生根本就没门,现在的人们说得好听点就是:看到了治病救不了中国人,所以要弃医从文,诸如此类云云。我想鲁迅那些用来医治中国人的那一套愤青思想和那些白话文就是取自与日本的吧,日本从平安看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之后经历了想当时间的封闭自由的发展,早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虽说不是一如既往的奉中国大陆政权为师,但也断断续续学习到了1853打开国门的时候,1868年明治维新,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短短不到两代人,乾坤巨变,昔日的老师要想自己学习,昔日的侵略者再也不敢小瞧自己,实际上从近代很多中国风云人物都是日本留学生出身这一点看来,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事实上起着帆布中国文化的作用,其中包括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白话语言,还有有次发展起来的大陆的简体字,都受着日本文化的影响,近代中国的革命家和第一代的军事将领都是有留日经历的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回到中国发动革命,建立民族工业,建立黄埔军校,在风云变幻的那一百年间,在中国流着血的时候,不至于倒下。实际上,我注意到了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民众的狂热战争倾向,那种席卷全社会的情绪的泛滥,是日本近代化的转折点吧,之前的战争可以说是含有着淡淡古代武士风度的,这里说说旅顺大屠杀,大陆官方历史教材上记录屠杀平民上万人,但事实上旅顺当时居民只有六千人,战争期间很难想象都能够踏踏实实呆在自己家里面,嗯,古代武士风范,那些在艰难战争期间长大起来的日本下一代,在接受展示舆论时候已经渐渐失去判断力了,日本的胜利背后自己也犯了许许多多致命的错误和失误,如黄海海战分兵进攻强于自己的北洋舰队队,这是一种十分不利的战术,要不是北洋舰队已经腐败老化到不能不能发挥其原有战斗力,联合舰队恐怕在1894年就要死的很惨了,在日俄战争的旅顺,乃木希典实际上采取了十分愚蠢的战术,而与此相对的第三军的将士的肉弹般的进攻,让人不得不对于这种专属东方有信仰民族的疯狂忠诚肃然起敬,在奉天,俄国人的实力也同样是远在日本人之上的,两国都消耗着自己的国力,这种恶性不可逆的消耗战都在透支着双方的国本,双方都有可能在相持中同归于尽,但是浮在必然表面的偶然适时地发生了。所谓的军国主义的兴起已经是明治后第二代人的事情了,他们成长在战时舆论下,并深深相信,以至于形成了以此为核心的世界观,想起秋山好古对读报纸的秋山真之训斥道:尚未形成自己观点的时候读报纸是有害的。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伏笔呢,日后的下一代日本人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当着成为整个社会行为的时候,那将是可怕的。那些人成长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成长为了发动兵变的少壮派军官,这又将是一段长长的故事,一段说不完的故事。偶然间,看到武汉会战期间,在江西万家岭唯一一次在中国战场险些遭到全歼的106师团,在师团建制中大佐参谋长就姓秋山,这是不是一个巧合还是其他什么,他后来阵亡了吗?他的命运如何?秋山们的命运如何?历史是个浩浩荡荡的洪流,所谓伟人就是那些掀起漂亮浪花的人,而所有的浪花都已不再,最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后代的口口相传传中、厚重史书的字里行间,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亲近每一个得以一探究竟的机会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八):最后半集怎么回事?

  第一季的故事性很好,张弛得当,当励志片看要给4星;不过,若作为战争片看就只值2星了。

  第二季意图全景展示明治时代的远东地缘政治格局,以及日本的外交策略与军事准备。但节奏过于缓慢,仅有的海战场面也是蜻蜓点水,用一些廉价的布景与模型敷衍了事,可看性不佳。

  第三季,自打那位病秧子死后,节奏明显加快,陆战场面比较给力;旁白也更有内涵(或许是翻译换了?)。但二次海战场面,还是露怯,既无法用镜头表达对马海战扣人心弦的总体进程(如抢占T自横头的全景场面),也没有夺人眼球的人物或战事特写,只能靠语焉不详的旁白来说明之,全然没有大片的风范;按我儿的说法,“大概置景预算不足,拍来拍去就是那部舰桥楼梯(不管是三笠舰还是后来的苏沃洛夫公爵号)”。再结合《男人们的大和》看,战争片,日剧还是要被好莱坞大片甩出三条横马路来。

  令人纳闷的是,全剧最后半集,一方面透过真之的言语表达对于战争的厌恶;与此同时,又借一群文人之口对军人大加赞赏,为军费占政府预算一半强的明治时代贴金(谓之国家与民众最美好的年代),难道是想为军国主义喊冤招魂吗?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片头与片尾的音乐非常优美感人,只可惜与全剧的格调并不匹配。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九):一生俯首拜阳明

  《坂上之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以至于13集要分成三部在三年时间里陆续制作完毕播出,并据说鼓舞了很多当时低迷经济下的日本民众。故事的线索也有很多,比如对明治维新时期那一代日本人性格的刻画、对日俄战争的描述等。然而宏大的历史事件一旦落到了纸上,就再也不是事情本身的那个样子了,比如它对乃木希典在旅顺战役中战术的批判,实际上本身是存在很大争议的。所以,看完这个片子,我最想说的是人本身。

  秋山真之,光看简历就是一个小说男主角的样子,长相英俊、留学美国、联合舰队天才参谋,战争结束后却一度想出家,醉心宗教,49岁就离开人间。而扮演他的本木雅弘,有着硬朗的外形和温柔的眼神,后期留了小胡子穿上洁白的海军军装,简直。。。(快拉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司马辽太郎的笔下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秋山真之一生最受三个男人影响,我在剧中各挑他们的一句话来谈:

  1、大哥秋山好古:生活要简洁明快。这句话是他一生的信条,为了实践这个信念,他和真之在东京求学期间长期两个人用一个碗吃饭,并长期坚持独身主义。

  2、父亲秋山久敬:要把胜利保留到最关键的战斗,欲速则不达。淳(真之的昵称)一直略偏急躁,父亲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3、东乡平八郎:一旦有了拔刀的决议,剩下的就是为之战斗的决心了。东乡是日本的海军战神,似乎他的那句“一生俯首拜阳明”更加有名。

  这三句,淳的一生都没有完全做到,我觉得他有自己的那一句,在片中没有,直到我翻看东乡的《联合舰队解散之辞》,我才发现找到了这句话: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从没遇过轻松的任务,我们战风斗浪,敌寒御暑,与顽敌死战以争夺海权;而今回顾,这只是总战略里的一次演习而已,我们于此获得的启发带来的快乐,战争的劳苦与之相比是那么无意义。我深深觉得淳的信念在于事物本身,在于探求规律本身,他好奇的是海军作战的规律,好奇的是怎么样做好一个指挥官,怎么样去体味和感知生命。所以,后来他说百发百中之一炮,能够对抗百发仅一中之敌炮百门;所以他说军人有事则发挥战力,无事则修养之,始终一贯,唯尽其本分而已;所以他后来厌倦战争对生命的吞噬,郁郁寡欢醉心宗教。

  想到这里,脑中忽然奔出几个词:格物致知,内圣外王。难道说来说去,还是那句一生俯首拜阳明么。

  《坂上之云 第三部》观后感(十):不是影评只是心得

  “1595年,弗罗里欧出版蒙田散文译本。自此以后,天下事已无定论,人们呼吸的是怀疑的气息。马洛是马基雅维利第二,莎士比亚则是蒙田的化身。当智者怀疑之时,青年却在策划将来。假如天堂已在哲学疑云中迷失,那么年轻人就应下定决心接受这个枯燥无味的人生,和采纳不管致命与否的各种真理,不管多么短暂的美丽,不管有害与否的各种权力。马洛就这样创造了浮士德及坦伯连大帝两个角色。

  “就是这种整理旧思想,及这种热烈发表新希望、新梦想的心灵自由,才使伊丽莎白港的英国值得吾人去追念。我们何必关怀其政治敌对,其宗教纷争,其海战胜利,其渴求黄金,假如以上述这些事为内容的文学不能反映每个时代有思想的人的希望、迟疑及决心呢?那个激动时代的各种影响促成伊丽莎白王朝的狂欢;征服及发现的航行扩大了地球、市场及心智,中产阶级的财富扩大了企业的范围与目标、异端文学与艺术的启示、宗教改革的兴起,英国扬弃教皇的势力,无意中引导人类放弃教条归向理性的神学辩论,教育发达及书本和戏剧的拥有广泛观众,长期有利的和平,然后是引起挑战,和对西班牙令人狂喜的胜利,对人力及思想日益增强的信心,这些是导致英国伟大的因素,这些是使英国因有莎士比亚而伟大的因子。自乔叟以来历经两个默默无闻的世纪,现在她终于迸发了散文、诗歌、戏剧及哲学的热情火花,勇敢地面对着这个世界。”

  我觉得这两段话我觉得只要把里面的人名地名换一换,就可以用来描述日本的明治时代。

  记得在《坂上之云》里面,日本人用“开化”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明治时代,在描述自己帝国扩张的时候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野蛮的事情,不过是西方国家16、17世纪做的事情。

  能够承认自己曾经是“不开化”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而明白自己“开化”的过程不过是西方国家几百年前经历过的,则又是一种对于历史的清醒。既谦虚又自尊、自信的态度,真的很可贵。

  另一点心得是,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整体,这种历史剧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不断的取时代的横截面为我们所观赏,允许我们从其中每一个人或每一类人,他们的困惑、努力和情感羁绊上去观察整个大时代。

  这样的历史离我们不是遥远的。过去国内的一些影视剧总是希望塑造一些能力超群、道德超群的人物供人崇拜,现在看来越来越显得适得其反了吧。事实上我们都很容易喜欢上广濑武夫这样的角色,他是完整的、可爱的,日本人喜欢他,俄国人也喜欢他,爱情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友情也是,这种人跟他打一架还是朋友,但是有些主旋律剧里面的人却是让人无法直视,只能远远膜拜。

  还有一个细节令自己印象深刻: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银行家高桥是清在伦敦辗转为国家融资,由于俄国强大,日本相对弱小,只有一位犹太人银行家肯借钱给高桥是清。

  该犹太银行家对高桥是清说,在俄国有500万犹太人,他们被俄国人所屠杀,他给俄国钱希望他们不要迫害犹太人,俄国人还是要迫害。于是他愿意把钱借给正在与俄军作战的日本。

  高桥是清感慨说,世界真复杂啊。

  世界真复杂啊。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当很多人在数落过去、计较伤痕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在为未来、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这个国家,每年无数的人努力挤进旧体制,每年也有无数的人离开去往海外,体制自身也在不断革新自己以求不重蹈各种旧王朝的覆辙。

  电视里还是放着许多流意识形态的东西,每天都能见到荒唐的报道,网络上却也能够接触到国外最新鲜的想法,包括这些影视作品。

  中国人总是强调帝国主义对中国百姓造成的伤害,却很少强调自己的国家机器以及恶政对自己人民造成的损害。后者恐怕是千万倍于前者的。

  曾经的中国只知道派留学生赴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日本送他们的留学生去学习法律和制度,日本在明治之后变得强大,尽管走上了二战的邪路,战后依然能快速复兴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直至今日,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以及对现代政治文明的了解程度,恐怕也比不上几十年前的日本,但是这个泱泱上国是不会放下面子承认自己还不曾“开化”的。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人在努力的学习西方的制度。

  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强大,或者人均GDP的数字,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冈子规这样的人以及他们的人生能够为人们所尊敬。诚如英国为莎士比亚而骄傲。

  秋山真之在英国人欺负日本老板的时候,用发音标准的英文(而不是日剧里面常见的那种日式英文)背出了那段“英国绅士富有博爱精神,锄强扶弱,富有法治精神,憎恨犯罪和坏事,贯彻正义”,自己觉得非常了不起。我们从小学了很多年英文,却只是学习生活日常,考试考些问路啊、面试啊、买东西之类的用法,而不能借其了解一些真正优秀的思想,也许是一种遗憾吧。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有那么一些年代,也许存在的问题无数、很多方面都不令人满意,有时甚至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但是,那些日子往往在回忆中美丽的让人心碎,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活在一种进取的状态之中。

  秋山兄弟和子规三人的求学与奋斗,其实也是那个国家无数青年的生活写照,在那种每个人都奋勇前进的年代里,纵使有无数的痛苦,诚如子规所忍受的病痛,真之手下士兵的死亡给他带来的痛苦和迷茫,国民所忍受的重税,以及旅顺要塞死去的数万士兵……这些承受到最后也许我们都可以用开头引述威尔·杜兰的那些“何必在乎”去概括。

  有些痛苦若是装点了一个值得夸耀的上升年代,那我们大可以对其忽略不计。

  秋山真之和正冈子规爬山的那段路是他们两人决定人生志向的路,真之决定退学去当海军,而子规决定毕生从事俳句写作。

  多么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如果山顶正有一朵白云在闪耀,那就望云爬坡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