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史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史读后感10篇

  《日本史》是一本由詹姆斯·L.麦克莱恩 (James L.McClain)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史》读后感(一):值得思考的日本历史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如此顺利?

  从这本书看到的一点中日之间的区别是日本具备君主立宪的基础。日本天皇和德川幕府之间的关系导致日本过渡到君主立宪不需要从天皇手中剥夺权利。而中国的皇帝原本就垄断了军政大权,要改革就必须从皇帝手中分权。即使如此,日本君主立宪的民主制度也并非一部到位。从权力主要掌握在上议院到下议院的过渡,从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到天皇的仪式化,都是在十年到百年的时间磨砺出来的。

  为什么日本会发动战争?

  战争的起源会有很多原因。这本书从制度角度提供了另一个观点。新帝国主义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民主化进程都晚于英法美,但在民主化进程还没进行到民众对于政府有足够的监督,政府对于军队有足够控制的时候,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件和中日战争?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教育我们侵华战争的日本里有一个统一的阴谋家。但是看看这本书就会发现,从1930到1945年,日本首相有超过10个。试想在这么频繁换首相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阴谋在指导战争的策划和扩张。对于日本对外战争的起源,有军队的自主性,天皇的自我膨胀,政客们杠杆早期胜利的冲动,政府对内的信息审查,媒体的默契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书中的记述,九一八事件更像是关东军的自我主张。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将卢沟桥事件描述成日本扩张侵华的借口事件。而事实更应该是,国军政治军事实力的扩张,以及西安事变的影响,导致中国在那个时间有意向对日宣战。

  我并不认为抗日战争具备任何值得正当化的意义,但是了解真实的历史能够让我们更理性的批判政治,从中成长,而不是在对日本的憎恨中无法自拔。

  《日本史》读后感(二):今天,我们地球对面的人来了

  1、近日读网上介绍日本的文字,常常感觉缺乏历史厚重感。仅仅凭一些自己的游览感受,或者道听途说,就即兴成文,凭自己的想像力作一番解说。这样的方式,用于写游记、写散文是可以的。但是,用于解说一个国家,特别是解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根源,却是单薄的,不负责任的。因为许多作者是国内对年轻人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因此,这样的文字常常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写一个国家,一定要有历史感,有历史材料,有相关的背景交待。即使作出判断,也是要有依凭的,不可以信口开河。错了,也要错得有根据。

  2、其实,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幕府就向美国与欧洲派遣了七个使团。当时,著名教育家、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就曾经在这七个使团中的三个先后任过随行翻译。福泽谕吉开始是学习荷兰语,并且通过荷兰语大量学习西方文明,并且翻译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只是后来随着进一步学习与了解,才知道,西方的学问并不仅仅是荷兰介绍的那一些。而且荷兰语在世界上并不流通,真正的世界语是英语。因此,半路出家的福泽谕吉又改学英语,并且精通英语。

  3、明治政府之前的十年之内,即有数百名日本人在美国与欧洲求学,还有数量更多的日本人在国外生活,后来这些人有许多被日本明治政府聘请为专家学者。用他们学习来的行政管理知识、医学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哲学和科学技术、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为日本社会改造出力。

  4、当1860年日本第一个使节团乘坐“咸临丸”号前往美国的时候,担任使节团的翻译就是福泽谕吉,这个使节团的到来,惊动了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的沃尔特.惠特曼(代表作——《草叶集》)特意为这个使节团写了一首名为《百老汇大街上一支壮观的行列》的诗。这也是美国人第一次看到亚洲黄色人种的日本人列队走在纽约街头的情景。诗是这样写的:

  这时我也站起身来,

  回答着,

  走下人行道,

  卷进人群里,

  同他们一起注视着。

  容貌壮丽的曼哈顿哟!

  我的美利坚伙伴哟!

  毕竟,东方人向我们走来,

  向我们,我的城市。

  这儿我们的大理石和钢铁的高髻美人们

  在两旁罗列着,

  让人们在这当中的空间行走,

  今天,我们地球对面的人来了。

  5、这些使节团,先后在美国与欧洲多次参观世界博览会。比如,1867年幕府使节团参观了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明治政府成立之后,于1877年举办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名称为“内国劝业博览会”,其实是世界博览会。当时国内外人员前来参观的博览会的人数达16000人之多。天皇与皇后也出席了这次博览会。展览出来的工业用品发明创造物包括当时的风车、蒸汽机等近10万件物品。而这样的博览会,在中国直到2010年,在上海才得以举办。以当时日本人的视野,中国人当时是无法相比的。中国人当时虽然也在洋务运动之中,但是,所持的主导思想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搞洋务的目的,只是立足于坚船利炮,并且用这些坚船利炮保护大清江山与落后的专制制度,以及落后的儒家文明。

  6、在这些使节团中,最值得一说的是明治三年之后的1871年的岩仓使节团。这个团由明治政府右大臣(相当于首相)岩仓具视率领,最大年龄就是右大臣岩仓具视,时年46岁,最年轻的才22岁,平均年齡仅30岁。副大使伊藤博文当年作为日本明治工业部部长(工部大辅),只有30岁,是当时副使节以上的人员中唯一懂英语的人,他也是这次使团的重要翻译,与洽谈代表。使团有近50名政府高级官员,这个数量占了日本当时明治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近一半。此外还带了58名学生,其中包括5个6—15岁的女孩子。说明日本当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女孩子读书留学的问题。他们已经认识到女孩子不读书,没有文化,作为母亲教育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国具有同样认识与相应措施则是在1920年代初期,与日本相比已经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

  7、与中国的目前仍然流行的考察团,名为考察,实为公费旅游不同。日本人的考察团,是真正的学习团。他们内部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到人。分别去欧美国家的监狱、警察局、学校、法庭、议会、博物馆、铸币厂、商会、造船厂、纺织厂、制糖厂等等参观访问,其学习精神简直堪称一绝。

  根据当时使团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精英具有怎样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不要说当时的满清王朝,即使是现在的中国也还差得远。

  他们到了美国简直可以说是争分夺秒,马不停蹄。

  火车一到,我们刚把行李卸在旅馆,行程就开始了。白天我们从一地转向另一地,观看会去皮的机器和轰鸣的机车。我们站在钢铁呛人的气息中,周围烟雾蒸腾,身上落满了煤烟和尘土。黄昏时分回到旅馆,几乎还没有来得及脱掉脏衣服,晚宴的时间又到逼近了。宴会上我们不得不保持威仪。如果受邀去剧院,我们不得不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注意舞台上上演的剧情。所有这一切使我们筋疲力尽。夜晚我们刚就寝天就亮了,派过来的卫队就要带我们去参观工厂。

  岩仓使节团,原来打算只在美国学习7个月就回国,但是,他们感觉了解得不够细致,因此,又延长了一年整,直到1873年才结束美国之行,然后去欧洲又是一年多时间。这个使节团总共在欧美学习考察两年零七个月时间。

  这个使节团当时给日本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西方国家是怎样达到了这个文明水平的?为什么欧美国家会有如此的财富、力量与文化成就?第二,作为美国地球对面人的日本,怎样才能够像西方一样进入现代化国家?使节团副团长的木户孝允从美国致信国内,承认自己以前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他劝告日本人:“日本现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我们现在的开化也不是真正的开化。”日本走现代化之路是不可避免的必然之路,任何企图逆转的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日本使节团还认识到,欧美文明的中心是英国,标志在巴黎,从巴黎出发越往东走就越远离现代文明,越浅陋。而日本只有打开国门,大量引进国外的产业、技术、知识与人才,就能够不断缩小日本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而这些要素中,日本的政治改革与工业化是问题的核心。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在人的精神价值层面对日本国民有较大的变革。而这必须大力兴现代教育。这就是当时日本人的共识。

  早在1870年代欧洲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穆勒、边沁、斯宾塞、托克维尔、卢梭关于公民与自由、天赋人权、功利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著作已经大量被翻译成日文引进日本。后来鲁迅留学日本从事翻译工作,也是受日本当时翻译风气影响而产生的。这些翻译人物中,福泽谕吉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他精通的外语数量多,而且他多次作为使节团翻译出访,购回了大量的外文原版书籍,并且借助这些翻译的书籍开办现代学校,庆应大学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还有后来的大隈重信创办的著名的早稻田大学。

  福泽谕吉的著作可谓是卷帙繁多、文字透彻,其全集共有22卷。所有的著作,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脱亚入欧”。具体的表述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比较日本人和西方人在文学、技术、商业或工业方面的知识,事无巨细,我们无一能胜过他人。除了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之外,无人会说我们的知识或商业与西方国家同等。谁能拿我们的手车与他们的机车,或我们的刀剑与他们的手枪相较?以日本目前的情形和西方相比,我们无以为傲,日本唯一可以自豪的是它的风景。”与这种公开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的坦荡心胸与急迫的学习精神相比,张之洞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就显得狭隘、浅陋与迂腐了。

  9、福泽谕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看到了日本与欧美在物质方面的差距,而且还看到了日本国民精神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他认为一个国家在物质层面上学点西方文明并不难,难的是其精神内核。1872年,福泽谕吉这样写道:“学校、工业和海陆军不过是文明的外部形态,并不难以产生,所需的一切无非是钱。然而还存在一种无形之物,看不见、听不到,无法买卖、难以借贷。它遍及整个国家,影响力强大。如果没有它,学校或其他外部形态将毫无用处。这一极其重要之物,我们必须名之为‘文明的精神’”。根据这一认识,结束日本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去做敞开胸怀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新公民。他最著名的那句话,早已经在日本家喻户晓:“天不造人上人,也不造人下人”。自由、平等、博爱,才是日本新公民的精神内核。

  《日本史》读后感(三):近代日本的演变(读书笔记+全书脉络整理)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日本近代史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信息量足够。

  接下来是全书脉络整理。

  全书分五个部分

  【一】传统的日本

  1. 日本政治(权力)格局的演变

  1) 天皇与武士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封建社会。大化改新确定了大和系的最高权力,但是并没有出现中国式的“削藩”:贵族和地方势力仍然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豪强保有武力,而国家政权却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征兵体系,导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需要招募战士,武士阶层由此兴起。天皇虽然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力,但实质上必须兼顾/平衡地方势力诉求。在没有中央武力作为后盾,天皇对地方控制力随年衰减,更由于最早塑造的“天照神”形象以及主持富有宗教色彩的祭祀而更多作为一个神权象征存在。

  2) 将军(幕府)

  由于没有统一的军事体系,武力成为最高权力的钥匙。自“平源之争”起,地方豪强开始争夺权力核心,天皇被架空。拥有军事力量的将军建立了幕府来接管中央政府的部分职能。经过多年战乱,德川家康在17世纪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得到了天皇的承认。

  3) 德川幕府的统治

  较之前日本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政权,德川幕府的统治最为有效之处在于:

  -无可匹敌的武装力量:这建立在长达半个世纪,对敌对武力的残酷清洗

  -政权的财务基础:拥有全日本四分之一的田地,管理重要港口、城市、矿藏。

  -对朝臣的约束:《禁中并公家诸法度》

  -管理宗教:限制僧人发展武力

  -管理大名:亲疏分制(按封地的富饶程度),分封权。部分大名可参与政权分享权力。幕府与大名相互依存,互相照顾,但并没有消灭大名的全部武力。作为交换,每个地方藩主必须将原配夫人和部分子女留在幕府总部(江户)作为人质。

  -政治体制完善:法令,政治参与(家臣,维护幕府城镇秩序)

  -效仿天皇:宗教化,对德川家康的处理(日光的陵墓),仪式化

  -有意引导文化:新儒学在日本的兴起,藩学的兴起

  -锁国:主要是为了“限制贸易,防止金银外流”,“避免外界干涉“”减少管理上的漏洞”。我猜测还有一点儿就是日本可能是经济政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愿意费心思和外人打交道。

  2. 德川时期日本的城市和商业

  1) 城市商业的出现及基础

  -自德川幕府以来,日本出现了战国以后难得一见的长期和平时期,而这又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促使很多原本在战乱期间以武士身份糊口的人们转向经商。三井家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最初的城市是围绕藩主所修筑的城堡所形成的,商人/手工业者主要服务于武士阶层(附属于藩主),典型的如江户(东京)、京都、大阪,其中江户是幕府总部,京都是皇权意义上的首都,大阪之前也是堡垒,战后转型为商业物流中转中心。日本的城市是以服务统治阶层为核心向外辐射发展的,和欧洲的自由城市不同。

  2.商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反过来激发藩主(大名)出台各种“促进商业”的政策(有利可图)。大量城市人口的需求下,农业的商品化开始了(相应的也出现了专业化和集约化趋势),物流(交通)也有了发展。对外贸易也有发展,并非完全闭关。

  -在商业文明的发展大潮中,幕府的身份(等级)制度开始瓦解,消费社会开始形成,武士阶层和尚武精神逐步没落,明显的贫富差距开始出现。

  3) 生活水平

  -商业发展和和平极大提升了日本人民普遍的生活水平。19世纪中叶,日本人的家庭生活条件可以和工业革命前夕的英美两国相比。甚至部分优于同时期的美国。

  3. 日本独特文化在德川时期的发展

  1) 武士道

  宫本武藏的武士道:取胜是终极目标,强调个人的生活秩序要为目标服务(功利化)。作为完成人生任务的一个途径,应该努力现时现世地实现征服,获取荣耀(世俗化)

  山鹿素行的武士道:偏儒家,强调“诚”“仁”“善”,看重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忠诚的无限性(包括自我牺牲)

  山本常朝的武士道:反智识,蔑视艺术,尚武,强调无条件的忠诚,以及体面的死(自杀文化)

  武士道最终融入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2) 儒学

  -平民道德起源于民办私塾(包括寺子屋)。在儒学及实用知识的灌输下成长起来的平民一代,对德川幕府等级化制度的不满。

  -石田梅岩的心学:相信自我身上的道德力量(回归自我),理解“理”并帮助社会正常运转(集体化),以及和佛教禅宗的融合(修行)

  3) 商人和农民

  商人道:辛勤工作,“怠惰永无益处”(过劳死的文化基础),强调谨小慎微避免失败(“一朝失误,自身受穷,先人辛劳将付诸东流,非土殃及妻室儿女,身且为人耻笑”-创新精神被谨慎压制)。认可政治权威(商人无力反抗)

  农民理想与二宫尊德:美德源于劳动,失德来自懒惰。农业的科技/专业化,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我们的财富有赖于父母的积善”“子孙的财富取决于我们的劳动和努力”。强调亲族关系,一定程度上漠视个体主观能动性。

  4) 性别

  女性:舆论普遍认为妇女地位依附于丈夫而存在。视夫君为主人,侍奉之。模范妻子的义务等等。在底层社会并不尽然,妇女需要承担一定经济/劳动任务。社会有一定的相对灵活性,允许主流之外的妇女(比如不婚,结婚后分居)的存在,主要基础在于社会体制相对松散,不存在绝对主导的思想及力量。

  5) 群体与个人

  -相比中国古代的宗族乡土社会的严密,日本古代农村社会体系是相对松散的“家庭”共同体“五人组”。

  -日本存在“非人”“秽多”,身份世袭,等级较为严厉。

  -底层人民对官方的抗议,官方对底层人民抗议行为的容忍。底线:即使在暴力抗议活动中,人们也没有对幕府和大名的政权合法性提出挑战。

  -合法性来源:仁慈公正的统治,不为一己私利而治理

  6)共性

  共同的宗教,相似的食物,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思想。日本人旅行到日本各地的交流,以及出版业对日本各地风俗物产的描写,促进了社会融合。

  【二】革命时代的日本

  1.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1) 经济/社会/思想动荡

  -德川幕府的和平时期开始后,武士的收入(俸禄)并未随之调整。商业大发展带来商人阶层收入的提高,未转变职能的武士反而饱受贫穷之苦。且身份等级的固化使得上升无望,加重不满情绪。

  -在19世纪早期,连年歉收导致了“天保大饥馑”(1833-1838),饥饿和疾病动摇了社会秩序,有组织的大规模叛乱开始出现。

  -兰学兴起,一小部分日本人开始关注西方科技及文化。

  -以天理教为代表的宗教运动在的“经济混乱和社会不和谐,饥荒和原初工业化引起的经济混乱”背景下席卷底层社会。

  -天保期间,幕府和几位大名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大名和幕府出现了裂痕,平民开始对政府失去信心。

  -外来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俄国,英国。幕府排斥外国势力,但是在鸦片战争中国遭受英国侵略的事实传来后,幕府对原有的强硬政策进行了修改,避免激怒外国势力。

  2) 美国强迫日本开国

  -美国扩大贸易的需要:贸易伙伴,去往中国给养中转站

  -美国商人和宗教领袖都认为西方文明的好处可以造福日本,传播文明

  最终,佩里两次登陆,并在第二次登陆时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3) 尊王攘夷论兴起

  -强行开国和不平等条约激起对外国的仇视。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兴起,代表性人物为水户藩主德川齐昭和下级武士吉田松阴。后者办学,教出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这样的学生。

  -另一种思想认为顽固排外会导致日本失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所以需要开国进行贸易以自强,并加强军备。

  4) 中央(幕府)地方(强藩)矛盾

  -井伊直弼与外国人签订条约,避免激怒外国。一方面对内强硬镇压反对签订条约的大名及贵族

  -禁门之变后,幕府和西方列强对排外反幕势力进行了打压,“尊王攘夷”运动一度低落

  -幕府的自强运动:军事现代化

  -在幕府与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处于战争边缘时,开国后外国商品和货币涌入后失控的经济,谷物歉收以及随之而来的底层暴乱,严重削弱了幕府的影响力。

  -幕府讨伐长州失败,萨摩/长州联盟建立,最终在战争中击败幕府军并重新统一全国

  2. 明治维新

  1) 革命?

  明治维新,最初实际上仅仅是夺权:从幕府手上夺取全国政权,和朝廷组合成以“天皇”为象征的新政权。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实际上是“奉还版籍”,实质是将封建化的日本重新中央集权化。为了减少反对,施行了华族政策以补偿失去领地的大名和贵族们。

  2) 学习西方

  -建立全国统一的征兵政策,不再依赖于武士阶层,取消武士俸禄引起了反叛,很快被平息。武士阶层退出历史舞台。

  -地租改革,统一地税

  -出使西方:岩仓使节团(日本当时主要的政治精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在国外逗留一年有余,对西方工厂、政府组织、社会团体进行广泛调研。

  -在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努力下,大量西方译作开始被日本人阅读和接受

  3) 政府主导下的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四年小学义务教育,实用文理学科设置

  -西化:服饰,食品,建筑,商业

  3. 政治体制改革(立宪)

  -关于宪法的讨论,以及议会的地位,在高层引起的争议和分裂。

  -自由民权运动兴起,政府开始对政治团体的集会进行控制,遏制有关代议制政府的情愿

  -政府仿效普鲁士(德国)开始起草宪法。由于经济上的“紧缩”政策引起的经济萧条,出现了底层暴乱,政府迅速果敢的进行惩罚,并重用强硬派人物顺势瓦解民权运动(驱逐,逮捕)。

  -宪法制定,以君主立宪为核心,权力集中于内阁,议会具有部分权力。同时开放底层执行官员的选举权,以培养民众的忠诚感。但政策制定权力仍由上层把控。

  -总的来说:立宪制的确立,政府主要是通过让步,以合法(包括制定新法律法规)手段进行压制,在思想意识上进行劝导等方式(软硬兼施)来瓦解反对者势力,从而达到目的。

  4. “殖兴产业”

  1) 明治初期,大量外国商品涌入,日本本国经济受挫。日本政府实行国家干预政策,建设支撑工业化的交通(铁路)和通信设施(电报、邮局、电话),不惜举债(在伦敦出售政府债券)。

  2) 现代银行/货币体系的建设

  3) 官营工业成效甚微。在通货膨胀以及政府财政愈发沉重之时(政府赞助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军事/行政财政开支),政府不得不转向货币紧缩政策,以及鼓励私有化,以便政府退出(对比90年代朱镕基的国企改革)。短期内经济一路低迷,但长期而言则是有利于经济健康的。

  4) 日本民营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原初工业化、粮食增产、以及提供的劳动力,极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工业:出口主力棉纺织业出现巨头,控制大量公司和产业的“财阀”开始形成。

  5) 工业化

  -工业进步的代价高昂:劳动者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恶劣。冶金化工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尽管早有公众呼声,政府很晚才采取行动。

  -不可逆转的经济/工业结构变化已经展开,日本的经济/工业现代化开始。

  5. 新生活

  1) 工人生活

  -纺织厂女工的情况:工厂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都很恶劣。女工过劳和遭受性骚扰很普遍,伙食普通,职业病(肺炎等)发病率较高,这引起女工的不满和相应的罢工。

  -男性熟练工人:工资较女工高,工作环境差不多,有一定自治权,可自由流动,有议价权。

  -总之,工人的地位比较低下,大多数工人生活在贫困中。

  2).家庭关系

  明治时期的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第一次强化了妇女在家庭中的“零件”地位,强化了日本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制和父权主义。这主要由于保守派人士在法典制定中的重要影响力,法典是对保守势力眼中“正常的家庭关系”的映射。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贤妻良母成为日本妇女的最高理想。但是这种规定并没有遏制女性权利和意识的崛起。

  3) 教育

  -明治政府一开始时雷厉风行地推广了现代教育:义务教育制度,编撰西方历史、科学、哲学教材。

  但是,儒家传统主义和保守主义很快占了上风,培养支持政府的忠实公民成为教育的新核心,最终表现在《教育敕语》中。“今后教育原则,应为培养帝国所需之忠勇臣民”,道德/伦理教育被强化,公立学校的课程和教科书受政府管束。

  -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培养了合格的现代工商业人口,一方面标准化课程扼杀了独立思考和个体能动性。

  -教育的不公平:女性受教育比例较低;女子中学的课程旨在将学生训练成模范妻子和母亲,而不是现代职业女性;这些都引起了批评和关注。

  4) 宗教

  -明治政府将神道教置于国家宗教生活重心,提高其地位,并致力于使普通日本人加入到宗教活动中,试图通过宗教建立人民之间的纽带。也许是受到西方统一的宗教势力对国家文化形成的启示,日本明治时期领导人试图通过推广神道教来凝聚日本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作为国家宗教的神道教成功地将政府意志与教义进行了融合,开创了宗教教条和国家意识形态协力劝说普通男女遵从政府方针政策的可能性。

  明治政府开创了利用法律、教育、宗教等社会工程来补充政治、经济改革,一步步强化现代国家意识的先河!

  【三】新世纪的日本

  1. 日本帝国主义

  背景:19-20世纪,整个世界盛行国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国争夺殖民地和倾销市场的行径一度公开化,军备竞赛盛行,弱肉强食蔚然成风。所谓生存空间理论深入民心,国家和人民都急切希望扩张领土,争夺尽可能多的资源/市场。此为日本帝国主义崛起之背景,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这一论断所针对的现实基础。

  1) 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

  -日清战争起源于朝鲜的冲突。之所以日本占领朝鲜,一方面是考虑到“战略缓冲”,另一方面,则是朝鲜市场有着直接而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朝鲜是中国的保护国,且中国不愿放弃朝鲜,因此日清冲突不可避免。甲午清朝惨败,日本通过胜利证明了自己,赢得了列强(英国)的尊重,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而且获得了宝贵了赔款(资本)。从此,日本人开始拥有自我优越感。

  -日俄矛盾起源于“三国干涉还辽”。根本问题在于,俄国希望获取中国和朝鲜的不冻港(扩张势力),而这与日本的“国家利益”有冲突。日清战争后,俄国势力开始在朝鲜和中国扩张,增加了日本的不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半的会战,虽然日军占优,但双方都无力彻底击溃对方,最终靠谈判结束。

  -两次战争胜利后,日本的实力基本被列强认可,被接纳入“世界体系”。

  2) 殖民

  -对朝鲜的殖民统治:朝鲜离日本较近,因此日本对朝鲜控制较强。朝鲜的军政经大权均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鼓励向朝鲜移民,开始在朝鲜发展工商业。在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遇刺后,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更加严密和残酷。

  -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相对朝鲜,台湾距离日本本地更远,移民更困难。培养台湾本地精英不可避免,相对朝鲜台湾的政策宽松一些。

  -将权力扩展到殖民地,使得日本获得诸多利益,欲罢不能。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日本效仿西方强国,而且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是站在日本国家利益角度,支持政府的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政策。

  3) 新秩序

  -在两次战争胜利后,日本撷取了大量在华利益,尤其是将中国东北部分纳入关东军管辖,以及租借山东。

  -一战后,国际秩序开始反对赤裸裸的瓜分,因此各国的扩张均停滞。日本殖民者开始细心耕耘已获取的殖民地,包括兴建基础设施(铁路、医院、煤矿、发电厂),发展当地经济/工商业等等。对于反抗者,殖民当局多是坚决镇压。当然,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也是不可少的。这在朝鲜引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暴力反抗。殖民当局紧紧控制殖民地事务,拒绝给予民众发言权,且一开始并不乐意在教育上进行投资。

  2. 大正时期

  1) 政党政治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实行的元老内阁制,使上层牢牢掌控最高权力:首相。在宪法颁布,议会召开后,这种局面开始受到挑战。政党活动家在议会的活动,使得元老们不得不做出让步,将政党政治家吸收进内阁。日本议会逐渐形成两个主要的政党:立宪政友会、立宪民政党,并最终形成政党政治家担任首相的局面。

  -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主要原因是物价的波动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而物价的波动往往和政府将大量资源用于赢得战争(日清、日俄战争)有关。这个阶段,日本政府对平民的镇压是毫不手软的,甚至不惜直接动用荷枪实弹的军队。同时为了缓解社会危机,政府使用各种手段(增加福利、进口廉价物资)调节物价。

  -政党政治在1924年后常规化:出现了政党政府和首脑。两大主要政党,政友会偏保守,对外政策强硬(扩张主义),亲军队。宪政会-民政党偏好政府适度干预的经济策略,提倡与列强合作(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两者实际的外交政策是统一的,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也符合强国扩张的世界潮流。

  2) 工业社会的弊病丛生

  -城市中等阶层兴起:持续的工业增长和全民教育,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大量薪酬较高的职位。新的阶层也开始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所谓“摩登男女”为代表的享乐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身份制社会有解体的趋势。

  -日本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性相当高。一战中日本出口大量战争相关产品(军火吧?),并且在列强忙于作战时抢夺了部分市场份额。一战后列强回归市场,日本的出口遭遇波动,加上关东大地震的创伤,使得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之后,1929年大萧条使整个世界陷入绝望,贸易保护主义更加重了日本的经济困境。

  -吸纳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是小中企业;农业仍然十分脆弱,农村持续经济萧条。

  佃农:高额的田租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下跌)给农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收入下降使得佃农的美好预期落空,更加重他们的不满。而大量地主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割断了与农村的纽带(但仍获取地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紧张关系。

  工人: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工人开始组织起来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工会出现,工运兴起,罢工事件增加。厂主和工会的矛盾公开化,但资方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部分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补贴工人薪酬,改善工人的处境(文娱设施)。而日本的家族文化(家长制)开始起作用:工厂委员会开始运作,工人待遇有一定改善。

  政治分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开始出现,甚至有人提出无政府主义这样的激进社会变革方案。各种思潮开始不受控制的涌动,甚至出现了刺杀天皇这样的事件。政府中的左翼党派出现,开始“致力于以合法手段改革不公平的土地和产品分配制度,以实现无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解放”。

  女性觉醒:女权主义萌芽出现,和社会主义一样,女权主义的出现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女性地位的低下有关。女权主义者开始重新定位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但仅仅是通过一些刊物宣传,还没有真正落实)。有关女性的选举权是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平权运动本身神话了人民的力量,把人民大众理想化为日本社会中可以依靠的进步力量,而蔑视“占据国家要职的特权阶级“。这种仇恨心理在日本社会的流传也许与之后日本政治动荡(暗杀)有关。

  少数族裔:

  -政府对阿依努人的同化政策并未取得成效,相反,剥夺土人的土地和隔离居住制度使其境况更加糟糕。日本人开始将其看作劣等种族。部分阿依努人开始寻求融入日本主流社会。

  -政府规定在就业和社会地位方面对人民一视同仁,但是实际上部落民(贱民)仍然在教育、婚姻、就业等方面受到歧视。部落民成员开始了”解放活动“,以图改善自身地位。

  -朝鲜移民也被看作劣等民族,他们成立的”互爱会“,以温和方式改善朝鲜人形象,并谴责激进行动。

  -群众宗教运动此起彼伏:这类运动往往鼓吹神奇力量可以帮助经济/社会上失意的人战士苦难,并成立乌托邦社会的美好愿景。比如大本教谴责日本社会的贫富分化,抨击资本家和地主。

  国民的羊倌:

  1. 伴随现代化而来的混乱局面,以及帝国主义化扩张造成的战争压力,使得很多政府官员感到震惊。他们往往采用暴力手段来镇压敌人,比如军警镇压朝鲜人、逮捕社会主义者和政治活跃分子。之后逐渐采用法律来镇压激进活动,比如《治安维持法》规定”任何以颠覆国家体制,废除私有制度为目标的团体,或明知故犯参加这一团体的人,将可以被处死“。对怀疑为共产主义分子的人可以直接逮捕,军警可以直接解散政党组织。

  2. 除了强制性手段以外,政府中还有考虑制定各种政策引导国民远离激进思想的官员。他们深入各种社会团体,要求团体的领导人和政府合作,作为交换,在政策上政府适度进行拨款支持团体工作

  未来何去何从:日本的扩张主义继续蔓延,不受列强约束。日本人中也出现了很多对西方的不信任情绪。由于中国在经济上对日本越来越重要,日本更加不愿意放弃在华各种特权,更进一步希望扩张在华权益(侵华战争的基础)。日本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一个主权统一的中国将会限制与日本的商业往来,并收回满洲的主权。因此在蒋介石北伐试图统一中国时,日本不惜以派兵保护侨民的借口介入中国的内战。

  由此,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张,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侵华战争的动机,也是逐渐明晰的,不存在所谓操控中央政府的军阀发动战争这种论断基础。

  【四】战争中的日本

  1. 扩张与激进化

  -1929-1931年的大崩溃直接导致日本的出口额下滑一半,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和严重的社会危机。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开始盲动,以石原莞尔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军官策划和导演了吞并中国东北部的满洲事变,而日本内阁出于对实际利益的考量,没有阻止这种危险的做法。日本在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激进,但是警觉到这一危险的政府却因为做法上的谨慎而备受少壮派非议。

  -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随着好战扩张思想的蔓延,以及国内经济危机引发的不满情绪,加上激进思想在国民群体的蔓延,激进右翼出现。他们将政府的谨慎看做软弱无能,将目前的经济危机归因于政客和资本家的腐败贪婪,认为要靠暴力来结束这一局面。于是出现了对政治人物、高级军事将领、以及资本家的刺杀,在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达到顶点。

  -在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下,尤其是暗杀政治首脑的事件出现后,政党政府威严扫地。军人和平民官僚开始在政府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贸易的急剧萎缩,日本政府的新经济策略开始倾向于政府管制以及殖民地贸易(包括中国的满洲、朝鲜、台湾)。内需不足,给予日本政府扩张军备的动力,这正好也是中国紧张形势所急需的。在此期间,军队由于侵华获取的利益使其地位上升。大量日本国民也认同靠武力扩张国家利益(领土)的行为。

  -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抬头,西化势头下降。要求限制言论自由、政党政治的呼声高涨,甚至出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排斥思潮。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明治维新之前)的传统体系。由于政府权威下降,为了稳定社会局面,警察和政府武力也有扩张趋势,对异见者如左翼共产份子的镇压力度更大。

  -经济改革:高桥是清主导的经济改革以刺激消费为主,执行赤字财政,扩大政府支出,向农村贷款,利用货币政策调节(日元贬值),依靠化工、军工等行业复苏国家经济。不少财阀出资资助失业者,但是即便如此,普通日本民众对资本家和政客的印象仍然非常恶劣。

  -殖民地给日本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日本企业开始持续向殖民地投资兴建基础工业设施。

  -二二六既是右翼势力的最高峰,也是日本反政府激进势力的垂死挣扎。事件中两位高官(大藏大臣和首相)被刺,但之后再无对政府的暴力反抗。

  2. 侵华战争

  -1937年,中日战争真正爆发。在中国表达了坚决抵抗的意图后,日本毫不示弱,派出了上百万士兵进入中国的东北和沿海地区。但是,日本还是低估了中国人抵抗的决心,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一拖再拖,广大的中国战区成为了日本的泥潭。1938年,经过一年的努力,日本发现自己已身处僵局,即无法彻底征服中国,又不忍心全身而退。

  -在这种僵局中,日本政府制定了将侵略“合法化”的国内/国际宣传策略,将自己打造为“亚洲新秩序的缔造者”,妖魔化中国,试图赋予侵略以合理企图。一方面,日本希望以法西斯主义赢得国民忠诚的能力和凝聚力,在此思想指引下,“大政翼赞会”成立,由各行业乐于与政府合作的人员组成,最终取代国会成为辩论和批准国家政策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在1940年日本的主要政党就已经“自行解散”了,所以战争期间实际上政党政治是式微的。军人和平民官僚把控着政府政策的方向。

  -原有议会政治在内忧外患(国内经济社会动乱,对国外输出武力侵略)已经失灵了,军方和亲政府的官僚掌管了政权,内阁变得更加武断和专制。虽然日本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法西斯化,但是在这段期间日本和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在民众动员力和思想控制上已经相差无几。差别仅仅在于采取的方式不同。

  3.战争期间的日本经济和生活

  -经济上的统制化:战争对军事产业的需求,以及军事产业本身无法快速转化为财富的本质属性,为了优先发展军工就必须实行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而1929-1931年的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弱化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地位,为政府管制提供了借口。然而“总动员法”侵犯了大量相关利益,实际执行得并不顺利。私有经济在日本仍占据主导,但政府在经济上的影响力确实大大增强了。

  -日本的宏图还体现在殖民地和占领区的经济文化渗透上。除了经济上的依赖外,日本殖民者还试图同化占领区/殖民地的文化,使之与日本本土相似。比如在朝鲜和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教育等等。但是即使如此,殖民地人民和日本人地位仍然是严重不平等的。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限制国民的娱乐活动,开始所谓“禁欲政策”。文化贫瘠是由政府和平民一致对战争的支持造成的,所有反对进行战争的都被认为站在国家对立面并划入另册。另外政府意志对社会的渗透进一步加强,国家主义氛围更为浓厚。教育文化传媒都围绕效忠政府/国家展开,政府对宣传的控制力度加大。

  -社会氛围也越来越保守,所有反主流的组织或个人,无论是女权运动领袖,还是斗争性的工会组织,还是站在反战和社会主义立场的“水平社”,还是大本教这样的“新宗教团体”,都遭到了政府的压制。工会被合作性组织取代,女权运动动摇并瓦解,水平社领袖被捕,成员在政府利诱下(政府预算)倒向政府一边,而大本教则被连根拔起。对社会的失序反感的政府官员,已经没有耐心容忍这些反主流组织继续有效存在。

  4. 世界大战的亚洲:大东亚战争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毫不掩饰自己妄图在东亚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新秩序野心。但是日本及时到了20世纪40年代,仍然有大量物资依赖进口。为了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也是对西方制裁日本的回应,日本决定向列强占领的东南亚开刀:夺取资源。这不可避免要和列强发生冲突。为此,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结盟,希望抗衡英美。

  -对于日本的扩张,美国在不安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越来越严厉的制裁。全面石油禁运和《大西洋宪章》的签订,让日本感到了威胁的迫近。由于英美要求日本退出中国、朝鲜和台湾,这对日本而言意味着放弃发动战争为止获得的所有“生存空间”和经济利益,而日本的经济困境越来越严重。石油战略储备已经不够舰队使用,陆上的战事又处于僵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深知如果和英美直接开战几乎毫无胜算。但即使如此,日本也不愿意认输,想要赌一把看看能不能赢。

  -最终,日本内阁在内外交困下决定对美一战,决定放手一搏。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大东亚战争的序幕。在战争初期,在偷袭战术的作用下,日军迅速占领预定地点和资源。

  -全面战争展开:日本开始国家总动员。官僚机构的统治力继续扩大,虽然东条英机是日本史上权力最大的首先,其仍然无法推行个人独裁。战时体制经济偏计划,但仍实行私有制。政府无法完全控制产业经济。战争期间,劳力出现短缺,连日本妇女都开始大量参加工作。

  -社会控制:日本政府牢牢控制媒体宣传阵地,所有关于战争相关的报道都受到政府审查。内阁则鼓励全国各个职业行业成立报国会,以增强国民凝聚力,宣扬爱国主义。政府的动员深入到青年一级,组织青少年团去鼓励人们支持战争。

  -殖民地政策:日本发动的大东亚战争结束了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虽然当地民族主义者起先还欢迎日本人的到来,但很快他们发现日本人比西方人对当地的经济掠夺更为严重。而且日本对当地民众的暴行,比如强行征用劳工,直接逮捕反对派,杀害平民,强迫妇女成为“慰安妇”(日军的性奴)等等骇人听闻的罪行。

  5. 战局逆转,日本战败投降

  -1942-1944年一连串的战事失利,加上1945年战火烧向日本本土,日本高层开始研究停战可能性。虽然军方仍然顽固的坚持要“作战到最后一人”,还组织了“神风敢死队”试图遏制联军的攻势,但是毕竟战败形势已不可逆转。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死伤,生活必需品如食物开始出现短缺,大多数日本人对大东亚战争已经幻灭。工厂工人消极怠工,普通日本人开始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尽管在“报国会”“大政翼赞会”之类的严密集体组织监视以及警察武力的威慑下。

  -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后,日本高层已决心求和。但此时军队仍决意将战争进行到底。紧接着,日本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以及苏联在东北的出兵。眼看败局已定,再负隅顽抗只能无端增加伤亡和痛苦,如此一来,天皇和政府决心立即投降,由不得军部再拖延。于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臣民广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五】当代日本

  1. 美国主导下的改革

  -美国占领日本进行改革,意图是:肢解日本帝国;重修宪法以加强议会权力;解散财阀集团;割断神道教和政府之间的联系。美国在日最高权力执掌者是麦克阿瑟上将。

  -对于美国占领者试图推行的改革,日本官僚集团是持支持态度。这其中大概更多的是作为战败者的对占领者的顺从。战争导致日本城市大量的基础设施成为废墟,经济几乎崩溃,通货膨胀严重。一直到1946年,日本还需要美国物资的援助来摆脱粮食短缺。

  -苟活着的日本人以各种方式获取生活物资。腐败和巧取豪夺,对公共资财的偷盗,同露天市场的非法商人交易,盗窃,抢劫,黑社会暴力,卖淫。部分妇女甚至仅仅为了食物出卖自己的肉体。在困难的条件下,还是有不少日本人咬紧牙关,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重建了整个国家。

  -非军事化:占领当局迅速解除了日本陆海军的武装,并开展了“清洗”:解散极端民族主义团体,迫使日本成立“甄别委员会”解除“倡导军国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的日本人”的职务。大量政客、记者被剥夺公职。然而,由于占领当局保留了日本的官僚体制,因此执行者(即当政的日本官僚)的标准比较宽松。当然,官官相护也无法阻止美国人将战犯送上法庭,但大大减轻了波及范围和深度。而且,天皇逃过了惩罚,因为占领者希望借助于他的权威。或者说,从一开始,占领者就是以建设性和合作的态度展开改革的。

  -民主化:美国人提供了日本新宪法的草案。虽然日本官僚系统对条文表示震惊和无法接受,他们也在压力下被迫接受这一改革。新宪法减弱了天皇的影响力,自愿(日本)放弃了武力,加强了国会的权力以及公民的权利。麦克阿瑟版新宪法甚至比美国自己的宪法更加自由。1947年5月,新宪法生效。

  -分权化:将各个领域的权力从战时的集中状态一一分散。其中解散财阀被列为首要措施,因为根据美国人的调研,经济控制的集中化使财阀和雇佣者保持半封建关系,阻碍独立政治意识的形成。(其实还有集体化这一点,使群体行为趋于一致)。但是,对经济财阀的制裁往往并不有效。从公司职位上赶下来的财阀首脑往往很快就去了其他公司担任新的职位。麦克阿瑟还鼓励日本工会组织成立,事实是这些组织确实建立起来了,但事与愿违的是,工人职工的独立性并没有提高,而是在争取更多福利后仍然依附于企业主,是类似战前工会一样的存在。比较理想的是土地改革,因为这项改革能解决日本的社会问题,且对日本原先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影响不大。另外教育也进行改革了,权力被分散到学校以及地方的教育组织,而不是集中于文部省。麦克阿瑟还想要废除男性家长支配妻子孩子的封建权威,以及长子的特权地位。然而,这些社会变革从目前来看还不算特别成功。

  -之后,由于冷战、韩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共产主义的威胁的恐惧压倒了改革的需求。美国认为日本需要保持稳定(盟友),于是开始限制劳工活动的展开,以及停止解散财阀。日本国会马上就表示赞同(原先不赞同,所以一定程度上在消极抵触)。劳工运动以及相应的左翼运动遭到遏制,另外《反集中法》(反垄断)也遭到反噬。日本上诉部门开始否决对公司管理人员的清洗,而日本的武装力量也开始恢复,虽然是以警察部队(之后的自卫队)面目出现。

  -独立

  在执掌日本两年后,麦克阿瑟和美国人开始认为日本应该扮演一个盟友角色,于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与其他二战参战国在旧金山签订合约,将日本锁定为西方盟友,并允许日本重新武装。同时签订的《日美安保条约》则允许美国在日无限期驻军,满足了美国的支配欲。虽然这些条约在日本国内遭受了很多质疑和反对,但是吉田茂及他的政府成功使之在国会通过。

  美国在日本占领的五年,客观上改造了日本社会。君权被弱化,人民权利有提升,土地改革、解除武装和新的法律对日本的影响持续到今。当然,日本社会本身的惰性传统并没有经历社会革命的洗礼,相反,随着原有旧官僚重新掌权,其影响力逐步恢复。战后的日本,既有新的一面,更多的仍然是旧的改头换面。

  2. 社会重建及经济奇迹

  1) 政治:自民党长期执政。虽然它们把握社会热点、反污染和建设公共设施方面很有才能,但其使用强硬非法的政治手段,普遍的金元政治丑闻很受诟病。

  2) 经济: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这戏剧性地改变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日本从战败国一跃成为经济巨人。执政党将经济增长作为国家最优先的任务,在政府指导下,经济发展向知识集约型产业转型。私人企业家在经济奇迹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是真正使日本跻身世界先进国家的功臣。

  3) 生活:经济高速增加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城市群集中化趋势明显,近一半日本人口生活在三大都市圈中,只占国家陆地面积的6%。新中产的生活中,男性仍然主要偏事业,女性承担绝大部分家庭任务。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而农村人口的减少终于使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开始成形。日本的农村变得更加富裕,大多数农村人口仍然向往城市生活。

  4) 社会:教育方面,教科书仍然有美化日本过去历史的倾向。日本工业化给环境带来很多问题,从60年代开始,日本官僚机构开始努力改善环境污染现象。物质至上和虚无主义生活态度广为传播,传统家庭观念有进一步解体的趋势,虽然下町居民还保留着传统的家庭组织方式。怀旧主义鼓励人们回到农村去探寻上一辈人的生活模式。

  3. 泡沫经济破灭及新的挑战

  -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股票下跌,房价下跌,消费下降,生意萎缩。工商业进入衰退的10年。严重的信用恐慌加剧了国家的经济困难。

  -政治腐败丑闻,以及不能有效处理日本的经济困难,削弱了人们对自民党的信任,最终使选民抛弃了自民党。对官僚系统普遍不满在1995年关西大地震后爆发。官员大大误判了灾难的严重程度,动员自卫队不够及时。救灾不利,以及国会无休止的争论,使人们极其愤怒。

  -公司危机:造假、销售不合格产品、蓄意掩盖问题等等,使日本公司信誉在市场上大为下降。

  -日本希望在亚洲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但仍然顽固拒绝对以前的侵略行径进行道歉和赔偿。日本的亚洲邻国并没有完全接受日本官方的悔罪表现。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职业妇女向公司提出了挑战要求其改革以满足多样化劳动人口需求。晚婚和不婚的人数在大城市显著上升,离婚率在25年内提高一倍。

  -显而易见的社会道德崩溃,子女疏远父母和兄弟姐妹,男女乱交,游戏性吸毒,欺凌弱小。亲少年犯罪率上升令人不安,援助交际剧增。

  -备受歧视的少数民族(阿依努人、朝鲜人)努力争取平等权益。

  《日本史》读后感(四):邻居的成长

  日本是个国土面积不大、资源也不丰富的国家,但却是这个地球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一个存在。从明治维新起,他们开始发育成长。之后一跃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尽管有侵略战争这样不光彩的手段,但后期却着实壮大起来,成为东西方都没法不重视不关注的力量。

  中国人对日本有着更为复杂的感情。从古代相传是秦始皇派去的童男童女驻扎在那里,之后那么多年感觉不到日本的存在,甲午战争突然之间就委屈窝囊莫名其妙地输了,输了钱、地也输了国运,明治维新成功,我们的维新只持续了百日。然后14年被侵略,无数国人的生命葬送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所以,我们其实很难冷静客观地去看待日本。

  这本日本史是美国人所写,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看日本国土上在近现代史上都发生了些什么。幕府的还政于天皇也不是仅仅在二条城里听到的那么简单,不同群体的矛盾还是很突出的。在从农业像工业化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的被压榨,工人的苦难生活也让人触目惊心。军队和内阁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日本发展方略的意见分歧还没有解决,中国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而在此之前,日俄战争就已经更为恶劣地对待过我们了。日俄战争亦不是简单地日本获胜而已,当时日本几乎已经拼不过俄国,是海军的大获全胜改变了整个结局。在二战期间,我们之前也是更多关注日本自始至终对中华的侵略,而从日本的角度看,是否坚持在中国的军队一直有不同意见,当然出发点都是如何更有利于日本本国的发展,在二战后期,从日本的角度是进行了重点转移,其致力于大东亚共荣圈而将主要经历投向了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可惜的是国军依然没有在国内正面战场取得像样的胜利。战后麦克阿瑟管理日本,基本代拟了日本宪法,才有了对军事力量的放弃承诺,有了美日安保条约,有了日本企业的低税负和全力发展经济。之前普遍对日本的印象都是这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有着非常独特而统一的民族性。本书也是非常难得地提及了长期在日本受到其实的朝鲜后裔和阿伊努人。此书截至到新世纪。而近二十年来日本表现除了老龄化社会的典型特征,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一代发展红利中其实被落下了,但这个国家还是那么干净而清冷,这些年仅靠中国的旅游和贸易几乎可以保证无数人的就业和生活了。

  《日本史》读后感(五):漫长旅程下的浮浮沉沉

  诱发看这本书兴趣的是之前读了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小说。

  人物设置和社会环境生活的描写让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再加上过去那段忍辱负重最后解放重生的历史,怀着对这个邻居错杂的感情,怀着学习和敬意,带着好奇和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按照日本整个漫长过去的转折对文章的章节进行了划分。

  让我对日本的民族,文化,政治,宗教有了全心的认识。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机《大奥》,现在怎样都找不到种子(如果有资源的朋友请一定要发给我么么嗒),讲的就是幕府将军里的腥风血雨。

  从封建时期的日本,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是中国,这个民族从很久一切讲学习一切的先进事物植入了血液,从中国传播过去的文化(儒学),宗教(佛学),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日本在自己的领土上得意茁壮发展。这也是之后日本遭受了侵略,但是不断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使国家能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亚洲领先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然,这个民族是怀揣这对神话的敬仰和虔诚。这就是天皇。天照大神的后裔,宗教背后的政治,政治下的文明与和平。日本国家的象征,道德的领袖。这个神一般的人物贯穿着日本的始终,从过去到未来。当政教不分或者在有文明背景影响下与之结合,有了日本独特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于是,有了幕府。是日本真正掌握行政实力与军队力量的将军。在德川家族的带领下,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之前还有两个有名的家族),开始了日本自己的建设和发展。

  日本过多的历史,还是从原文中仔细领会吧。

  让我惊讶和震撼的是日本这个国家子民具有的精神  

  奉献与牺牲

  提到日本,就不得不说由过去中央集权而产生的副产品武士,在实现自己的抱负与价值的他们向大名或者将军服务报效者忠诚和奉献。在大名或者将军去世之后,自己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这些其实产生敬畏,敬是这片忠贞的赤心,这是信仰的力量,在自己得以重用的时候将自己尽情的燃烧,一个连死亡都不不惧怕的民族,值得让人敬畏。

  学习与进取

  日本也经历这自己国家的分分合合和战火燃烧,在民族受到压迫和侵略的时候,勇于迈出挣脱旧思想就传统的束缚的第一步,或许在平稳的秩序和混乱中,或许带有先进思想和进步理念的混乱,冲出平稳的禁锢,才能获得更蓝的一片天。

  这就是为什么在几个世纪前日本以中国为榜样,可当西方列强真的将铁蹄踏上这片领土时,能够反思,找到重新富强的方法。

  当然,日本也已偏激的思想和决绝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一些罪恶的篇章。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或许在过去一切发生的事物中,找到规律和原因。我们无法忘记历史,但是不能让历史重演,这就是趋势我深入看这一本书的原因。好的品质与进步的理念我们需要学习,而不想要的发生我们也要尽力阻止。

  而在当下这个时代和环境,真正追求的应该就是共赢了,所以如何选择让一切最优化,应该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事了。

  至于点点滴滴,还是去书中寻找。

  最后,书中的结束语或许就是一切的真谛:

  对历史学家来说,更喜欢把变化看成一种累积和进化,但历史本身告诉我们,时间的流动也会遭遇瀑布和间断,因此把过去和现在割裂,使未来总是无法预测。

  我们都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尘埃,或许能做的就是随着时间的进程,汇聚到让自己得以落定的土壤。

  《日本史》读后感(六):关于日本近现代史的一些想法

  在较短的时间内看了麦克莱恩的《日本史》和戈登的《现代日本史》。麦克莱恩和戈登这两本书各有侧重,麦克莱恩的书跨度相对短一些(1600-2000),感觉得出他的写作充沛着情感,读下来也很吸引人,细节丰富,前后逻辑也顺畅,特别是在幕府到二战这段时间。而戈登的书时间跨度更长(1600-2014),前面的很大部分我读起来觉得有点混乱,但战后的描绘更详细,比如日美关系,日本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等等。但目前市面上对戈登的书评价很高,可能是因为引入的中信出版社比较擅长推广,笑。

  另外,戈登的这一本,结构更讲究,但过于中规中矩,注重结构必然会使得有些地方有跳跃割裂的感觉。举例来说,麦克莱恩的书中花了大篇幅讲明治政府的组建,领导层一行人在西方游历长达一年半,回国后如何消化整理,明治维新因此才有如此的速度和力度。而在戈登本书中,开门见山就是大章节、小标题,一二三四,非常清楚了交代了明治维新的方方面面,仅在中间章节一笔带过了岩仓使节团,略显突兀。再举一例,麦克莱恩花了很多笔墨讲述明治领导人如何比较外国政体,如何拟定宪法。在戈登这里也跳过不语。

  两位作者都是美国人,亲美的立场都是有的。相对而言,戈登对日本的批评更多,而麦克莱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来到日本,我相信他本身对这个国家是有一定倾向性的,出于对日本强烈的好奇心,才使他投身日本历史研究中。如同我曾经读过的《日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托兰娶了日裔太太,他的作品中虽然有批评,但一种亲日情绪还是挥之不去。托兰的书中,裕仁天皇似乎是个和平主义者,至少我这次读的这两本书中,作者都没有这种态度。总的来说,两位历史学家还是要比记者客观的多。

  就这两本书而言,两位作者的观点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挑一些来谈一谈。

  1、二战中的日本是不是法西斯国家

  麦克莱恩的答案是:不是。“二二六事变”结束了自下而上实行法西斯主要的可能,“大政翼赞会的流产”证明从上而下法西斯的可能性也没有。

  戈登认为:日本实际上就是法西斯。德意日三国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它们是第二期近代化国家的代表,三国都通过光荣国体激发民众潜能,以达到军事称霸和帝国经济自治,战前都经历经济危机、左右两翼极端分化、工厂和农村内部矛盾、右翼恐怖活动等等。

  2、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

  日本一向将朝鲜视为利益线的一部分,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签订,约定中日两国不主动发兵朝鲜,出兵朝鲜之前要事先书面通报对方。1894年朝鲜发生叛乱,要求中国出兵,戈登认为这给了日本出兵一个借口,最后导致中日甲午战争。麦克莱恩则认为朝鲜要求中国帮助后,中国擅自有3000人的军队在汉城附近登录,在日本领导人看来,是中国违反《天津条约》在先,朝鲜要和中国结盟,于是随即派兵入朝,在一系列冲突以后,对中宣战。

  3、“918事变”高层到底知不知情

  戈登认为日本高层绝对知道军队的一些动向,绝不可能等突袭以后“恍然大悟”。

  麦克莱恩却记录满洲的军事冲突“震动”了日本政府,外相币原喜重郎怀疑挑起事端的是关东军而不是中国军队,首相若槻礼次郎对外宣布不允许进一步采取敌对行动,陆军大臣也将此命令下达到关东军。然而关东军的年轻军官们以行使“前线命令特权”抗拒命令,游说前来制止他们的司令官。

  上面几点,很明显的能感觉到麦克莱恩的亲日倾向,但事实上,我觉得他说的几点其实有一些道理,比如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向朝鲜派兵的确违反条约在先,而戈登却将此隐而不谈,认为朝鲜单方面求助使得蠢蠢欲动的日本有了理由。至于918事变前日本高层是不是对关东军的行为全然不知,我觉得比较可疑,但麦克莱恩将几位领导人的活动及对外宣布的内容书写出来,可信度就会比戈登的高,即便我相对认同戈登的观点。

  另外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这个国家在很长时间内不受国际不信任。但事实上,1905年日俄战争时,日本以同样方式突袭旅顺,西方观察者不但没有指责日本,反而称赞其战略高明。

  所以啊,怎么评价一件事情,主要看评价者所站的立场,规则会变。而书写历史很多时候带着历史学家的个人倾向,我们无法还原历史真相,只能在诸多史料中构建自己的观点。

  最后想谈一谈,为何日本这么一个小国,却爆发出如此大的毁灭性,给亚洲周边各国造成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感觉到的是——用力过猛,过刚易折。在明治维新之前,中国已经饱受鸦片战争之苦,看到隔壁的老大哥被外国人这么欺负,日本作为一个小国心里是害怕的。不等外国大炮轰过来,日本连忙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正因为知道自己不行,所以能放低身段去外国学习,新政府高层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在欧美游历学习了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回来一步步推进了明治维新。成果很快展现出来,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一下子就有了自信。这本来是好事情。但日本发现列强还是不肯修改条约,说明日本的成功根本不被西方接受,此时中国也开始被列强瓜分,于是日本高层形成了非黑即白的对立选择——要么等着挨打,要么先打别人。权衡之下,觉得不能坐以待毙,那就以保卫日本利益线的名义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二战前,日本的高层已经被民族主义者占领了。领导日本走上现代法治的领导人,一个个都被暗杀清洗了。“二二六事件”前首相高桥是清、斋藤实被杀害,冈田启介侥幸逃生,“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杀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法治社会被强行打乱,开启了后面军人治国的恶果。军人天生就有战斗意识,忠君爱国的口号叫的越响,战争越容易发动。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国民性的问题,和日本从中国引入的儒家、新儒家很有关系。这话很多人肯定不爱听。三纲五常什么的,日本人学的很好,在幕府时代,士农工商之间是隔离起来的,阶层之间不能通婚,什么人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都严格有规定。到了明治政府,虽然取消了社会等级的严格限制,加强了西方科学教育,但还是延续了“每个人都要履行合乎自己身份的义务”和毋容置疑的忠君爱国思想。在这种基础之上,到了战争时期,全面的军国主义教育推广开来,军民很容易就处于战争亢奋之中。

  2018.03.21

  《日本史》读后感(七):日本近世历史的必选图书

  美国人詹姆斯•麦克莱恩的《日本史1600--2000(JAPAN A MODERN HISTORY)》,从书名上看,其实应该翻成“日本现代史”,但近700页的大部头,其内容也绝对可以让这本书成为日本国的简略通史,正如译者在序中所说:“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却又娓娓道来,鞭辟入里,把枯燥的研究、复杂的史实写得令人兴味盎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史书并不多,这本的行文就其中范例。好在译者也是个高手!而书作者之所以选择1600年为其主要叙述开始点,我想也是因为在丰臣秀吉死后两年的这一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获胜,掌握实权。而在1603年2月12日天皇任命他成为“征夷大将军”,日本便开始告别战国时代,开创江户时代,并在后四百年中让世人对这个弹丸小国侧目。

  非常好的一本书,能够把江户时期日本发生的大事记和其时的小人物遭遇交代清楚明白,由此加深了读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具有深厚的功底。可以说,这是一本与中国人写作历史风格完全不同的一本书,有兴趣了解日本近世历史的人必选,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日本史》读后感(八):扶桑国的近代嬗变

  公元753年,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他的日本友人晁衡(阿倍仲麻吕)回国时曾有过这样的诗句:“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你的家乡的乔木远在扶桑之外,你的国家的主人居住在遥远的孤岛之中)。”那时候,被称为“扶桑国”的日本给人的感觉是遥远而又陌生的。然而,这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又是善于学习的。在盛唐时代,日本派了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学习中国的文化,说明这个国家在学习与借鉴方面的态度是多么虔诚而又积极。这一页往事,完全可以为日本后来的发展以及今日成为发达国家做历史的注脚。

  事实上,日本发生重大的变化是在近代。虽然它真正“走向世界”,进而让世界瞩目是在明治维新以后,但是,这个国家的巨大嬗变从1600年就已经开始了——诚如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麦克莱恩在《日本史》中给读者提供的视野。这部由海南出版社引进推出的《日本史》其实是一部日本近代史,它用50万字的篇幅,叙述了从1600年至2000年的日本历史,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作了全方位的透视,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普及性读物。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严谨的史著的叙述笔法是轻松好读的,比如,作者以这样的开篇引导读者走进日本近代史:“1603年2月12日下午,京都南部德川家的伏见城。德川家康身披猩红礼袍,安坐在城堡平台上……”这简直是文学的语言,一下子就把读者给吸引住了。

  无疑,中国读者看日本近代史的感觉是复杂的,笔者在读詹姆斯•麦克莱恩的《日本史》时就是如此:一方面,可以读到日本在近代嬗变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激动人心的人与事;另一方面,也可以读到日本发展之后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造成的灾难。这未免令人感慨:发生在近代日本的事,美的美不胜收,而丑陋的又残忍到了极致。难道日本人的“两面性”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说的:“‘菊花与刀’,就是日本现实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一组矛盾。”

  除了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之外,关于日本的著作中颇令人称道的还有戴季陶的《日本论》、蒋百里的《日本人》以及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等,这些著作都能从某些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解日本的视角。比如,在战争方面,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对日本人看得很透彻,他在《日本人》一书里把这个国家比做一艘渔船,他说:“这一只渔船,遇到了台风,一高高到天上,可以征服亚洲,即可以征服世界……一低又低到了地狱,贫富不均,生活困难,革命共产,虚无主义,暗杀手段,不仅把舵的失却了罗盘针,全民族也就导入了一种疯狂状态……”相对于以上所提及的这些著作,詹姆斯•麦克莱恩的《日本史》并不见得更加深刻,但是詹姆斯•麦克莱恩为读者提供的视野却是广阔的,它“几乎涉及日本近代史的各个方面”,这也难怪《出版者周刊》称它为一个“全景式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日本是我们近邻,但是,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图书出版方面也是如此——至少,在目前,关于日本的普及性读物是不多的。因此,这本《日本史》极具出版意义。在笔者看来,在中国读者中普及文史知识对于出版人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这本《日本史》的出版,将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起到有意义的启迪作用。

  《日本史》读后感(九):这400年的历史,使我对日本的轮廓更加清晰。

  断断续续读了2个星期。

  合上这本书,让我舒缓了一口气。

  想说的话很多,可能思路还有点乱。

  ------------

  1.对日本人的印象是断断续续的,但都是表面上的,很少深入了解,但印象深刻的是

  ---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让人不由得尊重

  ----也曾从旅居日本7年的朋友们口中得知了它的虚伪,残酷,和很多无论如何都不是积极的印象。

  ----年轻人身上有很多共有的对于是日本人自傲感,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西方人也同样给与他们比给我更多友爱。。此处省略10000字),这让我一开始很不服气,甚至是嫉妒和愤怒。尤其是国外和西方人和日本人的交谈中,我得到的更多的讯息是:他们对于中国的“好”的一概无视,对于中国的“坏”他们啧啧逼人。。。更让我惊讶的是从美国人口中得知的非常明确的答案:日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去年和父母去长崎旅游,短短的2天,对于这样一个被原子弹毁灭的城市的规划,人民的素质,迷你合理的城市布局,欣欣向荣的井井有条的城市景象惊叹了。这是没去过之前,不能想象到的更加立体的印象。

  这些经历才让我在回国后,买下了这本600多页的书来读的缘由。

  真的,对一个曾经那么欺负我们中国人的小破岛国的憎恨是有多深,才能这么艰苦的经过心理各种复杂的变化,才能决定去了解它呢?!

  2.重点来了。这本书,我觉得很多有志中国青少年,成年人都应该去阅读一下。它让我明白一个和中国,朝鲜同样在18世纪之前闭关锁国的不爱战争和领国相安无事的小国家,是如何在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借鉴中国的失败和损失的教训,不得已不情愿又不得不同样被英国人撬开了国门之后,一路起起浮浮的发展成当今这个世界强国之一的行列。它曾经被毁灭于美国,也被复兴保护发展于美国。

  3.它在70-80年代也有毒奶粉事件;也有常年被一党专政---自民党,之后的腐败,不得民意,缓慢立法,无视百姓心声(正如此刻的某党)等;也有工业化,制造业带来的空气污染导致的哮喘,肺呼吸道疾病,河水污染了渔业等,它在2战后是如何的虚弱,即使战后10年都还是一蹶不振,但是又如何在60-70年代极速飞跃到世界前列的国民经济;哪怕是73年“石油危机”后的缓慢增长,但也让日本人在198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又如何在1997年经济危机后一蹶不振。。。。

  4.400年间的历史是和中国,朝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1840年之后到1900年八国联军中的日军是如何从在短短60年间加入到了西方阵营,开始向中国开火;之后又为何因为朝鲜问题和中国打起了第一次中日战争,李鸿章的那段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海战失败,日本的胜利。。。包括国共两党在30年代真实情况记录和之后的侵华8年零1天的战争的简洁和清晰的来龙去脉。。。太平洋战争,日本在东南亚的军国主义侵略等等。。。恶补了一下我这个历史即使在学业阶段成天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也搞不清楚傻傻分不清的人或者课本上一边倒的所剩不多在大脑里的也早就被我遗忘的和混沌的历史,终于被这本书理清楚了。

  5.如果要超过它,我们就要首先去了解它,然后去学习寻找最好的适合的方法,才有可能超过,不是吗?我宁愿忍住心内的憎恨,静下心来先去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

  6.这本书,最让我称赞的是,无论大事小情,笔者的叙述方式,让你一点不会困到疲劳生厌无聊。它会让你意犹未尽。越看越想看下去。、

  7.希望更多的朋友愿意去阅读它。它是一本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日本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