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菲的世界》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2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精选10篇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由埃里克·古斯达夫逊执导,西莉亚·史都斯坦 /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 Andrine Sæth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一):学生时代记忆

  中央台电影频道放过两次,前后大概两次,第二次记得是在2002年,那年考大学,看了两次谈不上就看懂了;然后看的著作,这又是在上了大学之后,现在想想,居然把这个书给磕完了。(忘了看完了被我藏哪里,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它是被我用来作为Apple账号安全问题答案的)听说这书被作为中学推荐读物,我只想说,未必看得懂(年龄不是问题,更何况中学时代只知道学什么思想政治,我也是在大学才真正接触了正式的“哲学课程,工科生学点哲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哲学这东西,就像信仰一样需要领悟,经历得多了也就慢慢领悟了。眼前突然浮现大学哲学课老师身影,一个胖胖的中等身材的小老头,戴个眼镜和蔼可亲,抱歉,我忘了您姓什么,祝好!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二):那个叫做苏菲的女孩

  既然用了三个小时看完这部影片。也来谈谈自己看法吧吧。

  《苏菲的世界》小说看了一半,找来电影看。很显然,三个小时的电影在故事情节上下了较大功夫,于是情况就变成了众哲学家们依次露脸过了一遍,并且一人带着一句脍炙人口名人名言。撇开哲学史不谈,仅谈我对苏菲这一人物的看法。

  苏菲是谁。

  故事分为上下两部。一直到第二部我才恍然大悟,苏菲是上校笔下的虚拟人物。苏菲的意思智慧永恒的,不可泯灭的。而苏菲作为这样一个人物,又是不为真实世界所感知的。而我的理解是,苏菲是意识,意识拥有绝对自由,甚至足以构建起强大的,无坚不摧的世界。就像柏拉图学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并且延续着。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是其中一员。

  其次,苏菲作为一个小说人物,存在于上校的存在,她的命运是被编排好的,她最后挣脱上校的意志,跳出了故事的结局而得以永恒。

  那么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苏菲呢?有些时候,我是否又是父母朋友、老师的“小说”中的人物呢?我是谁?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朋友的朋友……却常常忘了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自身。于是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却忘了原先想要做的自己。如此,我们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别人的小说中,或者说在他人的标准中。就像父母为我安排的一定是最少受伤害模式。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是‘孝’之名,其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怀疑——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他所说的孤独感,即是从人群里跳脱出来,做自己——当然,这样的人就是孤独的。

  那个叫苏菲的女孩,其实也就是我们自身。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三):那么矫情的还是哲学吗?

  连续看了两天才把这部三小时的翻拍电影看完了,受不了苏菲和艾伯特听到哲人大牛的名言时那种如沐春风表情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就是用力过猛。

  所谓的玄幻也流于形式,很多角色都被设置得很无聊,像乔治、那个没大脑妈妈还有那条狗,弄得像恐怖片一样,还这么丑,虽然要符合原著但是觉得真没必要。还有就是挪威语真的好难听,每句话说完语气都要往上提,有很多原音结尾的单词,却完全不像罗曼语般优美

  很多哲学家都是走过场,而且都是神经兮兮的。如果我的闺蜜问我那么多装逼的问题,我会跟她绝交,如果我的女儿因为世界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而不让我上厕所,我会把她送去精神病院。哲学家不是这样想问题的好吧,那么矫情的你确定是Tenker?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四):世界还有另一番风景

  哲学入门书,因为翻译的问题,当然主要是因为自己懒的原因,所以选择直接看电影版的《苏菲的世界》。也好奇女生对世界的疑问是否与自己的相似。想着自己不断找一些不同常人想法世俗常理的东西看,是因为害怕孤独寂寞吧。能知道还是有人有怪想法,这让我喜闻乐见

  她闯进那个奇幻的哲学世界时,让我想起电影《可爱的骨头》。想当年看<可>的光景,是同桌捷极力推荐的,即便当时是无暇的高考备考时期。他说那里的世界和我曾与他讲过的很像。当时是趁着一个无严格老师值班的夜修在班里看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尖叫不断,怪捷播的什么怪电影,我想,没有人能知道我的感受,那种不可思议的相似,惊喜恐惧复杂欣慰,你们不能知道我为何莫名哭得难以自己,也不能知道看完后我一人走在安静无人的路上,那种忽而的独立于世的遗世感,带着微笑轻快解脱般的离开。捷追上,没有多少什么,我也安静,不需言语般,宿舍楼下分开,只跟他说了声谢谢,他听后也笑笑,形单影只地拖着也有点疲惫影子,或者说灵魂,回到生活。回到宿舍后,我哼着歌儿洗衣服,舍友们不会知道我刚刚那样沉重到难以承受地哭过,笑过,孤独过,相伴相怜过。

  说得有点远也偏了。想说,不同寻常的世界,我们会因为好奇的闯入而收获,即便旁人不解。喜欢那里说,在那块石头里,看到了苏菲。“艺术家把一生献给虚无的东西,但却看到真实的本质”。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现实不是单纯的表象,我其实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个我,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个我。

  每个忽而梦醒的半夜,整个世界都停止转动,沉睡下了的夜,我才觉得自己活着,脱离现实、理想地本我地活着。不舍得睡去,不舍得离开。我也想在4点钟被闹钟吵醒,然后走向那片林子里。

  我也想在现实世界里,一窥世界的另一番风景。

  为什么自己一直追寻但又不敢过多触碰那份“虚无”?我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存活着?不认识自己了,从来都不曾认识过。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五):思辨即幸福

  “我们虽然是哲学研究的框架,仍能享受乐趣。”影片的最后,这么一句话感动着我。

  高中时,我看过原著,陌生的题材加上作者非同一般的故事叙述方式把我弄得有些糊涂。怎么小说的主角又变成了书中人物小说的主角了呢?

  直到观看了这部久负盛名的哲学史小说的电影版。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全神贯注,因为交响诗般的音乐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和清晰逻辑思维,使信息传达非常明确。

  个人认为电影改编得非常成功导演非常到位的把握了电影这种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把现实与虚构的关系,甚至一些难以名状的意象都展现了来。

  影片一开始就围绕着两条线索:一条随着艾伯特对苏菲的“信封式提问与指导”,展开了对世界哲学史的一次回顾和梳理,同时还掺杂着对欧洲历史重大事件的回顾,另一条线索就是苏菲和艾伯特从“书中人”变成“真正自觉的人”的过程。最近在读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把人的精神层次分为了三等: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其中独立期:即人类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影片中苏菲一开始和艾伯特一样,只是少校所创造的小说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限制,随着剧情发展,十五岁的苏菲明白了自己的境地,然而她最可嘉的一点就是:拥有连艾伯特都不曾有过的勇气,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去试一试,逃离这个虚构的小说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虽然当苏菲来到了现实世界后,她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到了,她发现自己和艾伯特对于别人是毫无存在感的存在,永远没有交合点,于是影片的最后他们又决定回到自己的世界。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是终点,然而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已完全不同,他们真正领悟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即“我们是思想,永垂不朽形式。”

  重点就是“永恒”二字,如果说苏菲和艾伯特离开鲜活的人类世界,回到书里是某种形式上的死亡的话,那么导演似乎留给我们一个问题:死亡真的那么可怕吗?也许它是另一种永恒

  对于哲学家们来说,“怀疑”就是他们最高的信仰,只要有“怀疑”,“思考”就不会停止,即使看不见存在答案的可能性。这是哲学的绝望所在,也是哲学的希望所在。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六):人生如星尘

  《苏菲的世界》改篇自同名书籍,讲述即将迎来十五岁生日的挪威少女苏菲散学回家,像往常一样检查信箱,却意外地收到一封寄给自己的匿名信,信里只有三个字和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是谁?”,由此展开一段奇妙的西方哲学历史之旅。旅途中,匿名信的寄送者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中年人艾伯特,从此他也成为了苏菲的个人哲学教师,他由远古神话讲起,至现代哲学为止,途中所提到的哲学大家均以生动形象出现——这是书本无法做到的事情,电影在其中一一呈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休姆,甚至到达尔文和我们非常熟悉的马克思等等。还有一点电影中呈现得非常好的就是将各国语言夹杂其中,拉丁语、挪威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波兰语等等,书中虽然也稍有涉及,不过语言的魅力只有念出来才能更好的呈现。电影将各大哲学家“复活”的同时,也“复活”了各自的语言。

  但《苏菲的世界》的吸引力不只体现在西方哲学史入门上,还在于它精巧的故事悬念设置,除了苏菲这条叙事线之外,还有接着出现的少女席德一线。双叙事线交互进行,开始时看不出其中的关联,看到故事快到尾声,同时也是高潮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苏菲不过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笔下的一篇故事的主人公罢了,这样的真相有些太残酷,难道我们全都活在某一篇小说里面?亦或是某一部电影里面?苏菲最后和她的哲学导师艾伯特一起,挣脱了少校的控制,逃到了席德的世界里,却无法触摸席德世界的任何物质

  “我是谁?”

  少女苏菲对着信封上的三个大字一筹莫展相信这个哲学终极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思考过,并困扰过。我是谁呢?撇开姓名、职位,撇开一切后世加诸于“我”身上的东西,真正的、原始的、最初的“我”是谁呢?如果人有灵魂的话,在灵魂找到这一躯体之前是否也存活过?那么它是什么呢?电影中苏菲发出了感慨: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权力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我们都有想过这个问题,却不得不无疾而终,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是追究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思考这个过程本身。

  仿佛只有曾经寻求过生命本源,才能用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自己。从而获得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甚至陌生的新视角。

  “哲学是什么?”

  电影的开端用一个几乎全人类都感兴趣的问题开始,引出了电影的主题:哲学。哲学是什么呢?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国人都可以背出: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科。而电影用一个非常新颖的形象来比喻。试着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魔术师突然从空空如也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然后将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我们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物,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清楚。

  真是佩服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形象。比起直接干巴巴地开始陈诉哲学史的开端,这样的开头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电影中还提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必须要有好奇心,就是对即便是日常的事物,也有惊讶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自愧弗如。孩童时期或许还保有充沛的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的,自己的好奇心也被所接触的事物给消磨地七七八八了,尤其是还有“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谚语的存在。这不得不说有些悲哀无奈,当我们渐渐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感到习以为常的时候,我们也就将自己变得平庸无奇了,至少在普遍意义上,沦为平庸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但杰出的人总归是少数,大浪淘沙,在历史洪流中流传千古的,相比起存活过的总数而言,少之又少。

  “我思故我在”

  文艺复兴时期,电影中的大文豪莎翁正在排练哈姆雷特,男主角深情地却又好似在喃喃自语对着苏菲说:“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其实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不禁有个出戏的疑问:难道哈姆雷特是天平座?笑。编剧当然不会无厘头安排苏菲也这样想,但也没有深究。

  镜头去到一座钟塔楼上,长头发的笛卡尔转过身来,稍作思考,一句简短的拉丁语从他嘴里蹦出:“Cogito, ergo sum.”即便没有字幕,我也知晓笛卡尔最负盛名的一句名言是“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同学口中出现过,在课外读物上出现过,在教科书上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名句也(频繁地)出现过,但我自己从来没有去了解笛卡尔是经过如何的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电影中,苏菲的导师艾伯特简短地介绍:笛卡尔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样的怀疑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 ergo sam.(我思故我在)。

  “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英国哲学家伯克莱的名字在电影中很早便出现过,但直到讲到他的年代的时候,艾伯特才给苏菲,也给无数观众讲解了他的思想。根据伯克莱的看法,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做梦时一样。提到梦,不得不提庄周。果不其然,虽然主要是讲西方哲学史的《苏菲的世界》,在梦的领域也提到了这个伟大的中国人和他的蝴蝶。关于梦境,我虽然知道它是大脑皮层的产物,而且人们在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三到四个是常态,那些以为自己一夜无梦的人,只是并没有在REM(Rapid Eyes Movement快速眼动)时期醒来罢了。但是我自己本身也禁不住在每一个梦境中醒来时,迷迷糊糊地想:“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回到电影,艾伯特继续介绍伯克莱,伯克莱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本身都是存在于天主之中,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有我们心灵虚构的产物。

  由此苏菲害怕地说:“我怕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最后观众会知道,编剧对双线故事的设置也正是按照伯克莱的世界观所设置的,苏菲只是席德爸爸笔下的人物,席德爸爸对于苏菲来说就像是天主一般的存在,而席德爸爸也会有一个天主,苏菲正是借此逃脱了席德爸爸的控制,抛弃了他所创造的太虚幻境,来到与自己造物主相同的世界里面,虽然存在的形式相当于我们普遍意义上的“鬼魂”。

  我其实是看完书之后再看电影的,电影将书籍的内容形象化,但相对的,书籍能够讲述的东西会多得多。书里有一段话让我感触莫深:“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来到世上一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曾因为苦寻生命的意义未果而烦恼,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这时候有位朋友开导我,正因为有死亡这件事情存在,才显得生命的宝贵啊。而这次受《苏菲的世界》书籍和电影的双重带领,我大致了解了西方哲学的走向,也在各大家的思想闪光处,收获一些关于“存在焦虑”的共鸣。在看的过程中,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好就是高一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当时所学的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不过庆幸的是,并没有与之错过,这样掠过西方哲学史,认识了几位从前未听说过的大家,真的十分庆幸。

  但是正所谓懂得越多,不懂的越多。浅略的了解所带起的好奇心就会想要加深了解,比如说庄周的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柏拉图的洞穴、康德的道德、黑格尔的理性……学无止境。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七):我们的存在 ——<苏菲的世界>

  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存在。因为我们可能只是意识的产物,可能是自己的意识也可能是别人的意识。关于“存在”这个问题,跟苏菲一样,我在小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人给我写过“你是谁”的信,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电玩。

  我玩的是角色扮演游戏,我控制游戏中的主角,让他去跟别人交谈,让他去打怪升级,让他去触发下一章节的剧情。我就想,或许真的有这么一个游戏的世界,游戏的玩家相当于操纵他们的上帝,让游戏中的人物按照玩家的意愿去做,可是游戏中的人物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我又会想,也许我的存在也被别人操控,我本身可能只是别人的“游戏”中的人物。那个人控制着我的生活,我的思想,甚至连我怀疑是不是有一个人在操控我也是别人的操控。

  至于苏菲,她就是一个少校的小说中的人物,在少校的小说中,她和艾伯特一同探讨哲学的问题,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十月革命,他们游历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历史发展进程。至于这些哲学知识,我不打算一一探讨了,它们只是人类从幼稚到不那么幼稚的觉醒过程。我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并不在于他们“穿越”过去的哲学问题,而在于苏菲在少校的小说里,也就是作为父亲给女儿希尔德的礼物里——只是一本小说。苏菲和艾伯特尝试从少校的意识中逃离,在不被他察觉的情况下。他们穿过镜子逃到了少校的世界里,可是却发现他们无法和那个世界相互感知。是不是就说明了物质和意识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呢?疑惑是,就算两个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但是这两个世界里的存在不能在另一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存在?故事的最后,苏菲和艾伯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也就是少校小说里的结局——吃吧、喝吧,尽情享受吧。在那个世界里,是意识的集合体,那里有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匹诺曹、罗宾汉、佐罗、魔法师、骑士,还有苏菲和她的亲人朋友,在那个世界里,是一个长寿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不会消失的世界,因为那都是意识。可是,意识是依托物质而存在的,如果物质世界消失了,意识还会存在吗?或者说,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我们大脑机能的产物。

  比如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意识。亲吻,从物理角度来说,只是各自的两片嘴唇的相互触碰,从生物角度来说,是脑内分泌多巴胺,使人能感觉到“爱”,或者说,这种感觉只是体内某些物质产生的某种化学反应?那到底人类是否拥有“爱”,或者说,人类只是拥有多巴胺?当你的恋人为了另一个人离你而去,并且和那个人发生亲密动作时,你是否可以认为,他们只是做了某些物理、化学运动而已。这样会比你认为恋人离你而去而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幸福要好过一些。再比如,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你是否会认为他/她只是物质上不存在了,你对他/她的意识还存在着。或者,意识构成了一个平行世界,但也有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你死了,在那个世界你还活着。

  比如苏菲的世界,与希尔德的世界,我们能否把这两个世界理解成是两个平行世界。在另一个世界里,有着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过着与你一模一样的生活,可能在时间上有所不同。可是在电影里面没有着重体现这一点。苏菲的爸爸在远方尚未归来,希尔德的爸爸在军队里服役尚未归来,苏菲的妈妈很笨拙,希尔德的妈妈也很笨拙,在苏菲的世界里即将拥有爱情,在希尔德的世界里没有,可能他的爸爸希望有,所以在这部送给希尔德的小说里,以苏菲的名义给希尔德上一堂启蒙课。两个世界完全不重合,但是却相互联系,在少校的世界里经历的一切,会以某种形式变成小说里的内容,这样,小说里的苏菲就有了自己的故事。然而,如果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所有人的意识都失去了,这个故事,或者说苏菲的世界,还会存在吗?抑或说我们的一切美好的回忆,都只能由每个人独自享有,虽然我们稍微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但永远不会真正感受到。

  以上提了很多问题,我自己都无法解答。电影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哲学中,提出问题比问题本身重要。也就是说,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我们才会产生思考,思考我们的存在,思考我们的发展,思考如果解决眼前的问题,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还有另一个问题,以及更多的问题。解决了这一阶段的问题,我们还有下一阶段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的下一代还要解决他们那一代的问题。问题,会被不断地提出,然后不断地被解决,然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被解决。

  自从宇宙起源,地球形成,人类诞生,社会发展……千百万年后,宇宙又会消亡,伴随着一个大爆炸,而后形成一个新的宇宙起源,新的“地球”形成……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循环。正如电影里面所说,我们是历史的过客,是或者不是。既然注定要消亡,那我们到底为何存在?正如小说的结尾——尽情享受吧。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八):哲学的无奈

  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 写给15岁的孩子们看的

  那时只读那些只读名著丛书系列的我刚刚上了初中 明白自己的怪癖 我常常去那些教语文的叔叔阿姨家找书看 甚至搬回一整套的《史记》 我记得有个叔叔 他的书房晦暗潮湿 一排排竹藤书架把小小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 我看到了一本厚厚的书 绿色封面 像是布满了灰尘一样的颜色 纸泛黄 那是11岁的我 2003年的冬天 离《苏菲的世界》出版12年

  11岁的孩童 如何去拷问自己是谁 又是从何而来 我明白生命的实质 但无知于意识形态的自我 用读故事的节奏一页页翻过 一个个哲学家出场 在我眼前晃过又离去 只记得情节的发展 而那些生涩的理论 并没有像书腰上说的浅显易懂 最后一章结束 还书 换另一本

  高中的时候 班里突然很多人在看《苏菲的世界》 我没有勇气重拾打击自己理解能力的哲学 是的 我已经知道了那些哲学家是谁 他们各自的理论是什么 欧洲历史与思想文化史的大事件 但我仍旧单薄 不能负担思考的重担 而那时的我 放任于庄周的虚无 不敢跳出主观情感去审视物质与理性

  然后 现在 大二的我 过了看这本书的年龄 反而看了更浅薄的电影

  我仍旧无法定义我是谁 我从何而来 据说提问是哲学思考最好的方法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所以这是我不求甚解的最好借口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变成了马基书上短短几句话 考试过后 不再记得

  如果有一天 我发现 上帝没了 我是不是 也变成了疯子尼采 不 我只是缺乏信仰的小人物

  理想和现实 是不是不能见面的双胞胎 就像苏菲和希尔德 但 苏菲是理想希尔德是现实 还是苏菲是现实希尔德是理想 希尔德一开始就知道了苏菲的存在 苏菲逃离了被创造出来的世界看到了希尔德却触碰不到 这是理想无法被实现的隐喻么? 可我一直坚信着 哲学不是让我们绝望而是自知并前行

  苏菲对着镜子尝试着用不同的名字称呼自己 也许 那是内心里潜在的 在特定的时刻会表现出来的自我 但他们是那么陌生 我对着镜子眨眨眼 镜子里的人也对我眨眨眼 不管是虚像还是实体 都是那个对自己不满意的苏菲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生命中的艾伯特带着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历史 懂得了思想家们的思考 探索如何反抗被控制的人生 但最终 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早已被设计好的世界里 他们叫我苏菲 我点头微笑回应 我一直在想 故事的结局是否有在暗示无奈 命运是确定的 你要做的 是微笑和接受

  但我更喜欢 在确定的无法变革里 添加一些脚注 自己创造出来的脚注 于是在最后一章 上校没有写到乔治把车开走了苏菲和艾伯特来到了他们的世界 这像是小小的恶作剧

  你说 艾伯特和苏菲 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希尔德的妈妈无法感觉到站在背后的他们 等待爸爸的希尔德不知道苏菲一直在试图引她注意 而艾伯特的笛声 更是从来没在他们的耳边响起过 如果哭泣是因为他们失败了 没有真正逃离被掌控的世界 那为什么 他们还带着笑呢

  一本书的力量是可怕的 人们会因为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而自杀

  我们始终在思考 who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意识和物质 存在的意义 不管你愿不愿意 总是会思考这些问题的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九):一场视觉盛宴

  故事的前半段比较枯燥,一直在强调我是谁,批判性思维。苏菲一直在穿越过去,后半段发现他们只是虚构的人,我们的童年是历史,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通过思维的改变我们可以获成长,我们免不了一死,可是思想永恒,有时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保持沉默,灵魂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想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思想矛盾的地方,我们需要用第三种思维,我现在的理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o)他们是不可能与现实中的人契合在一起的,但作者的现实生活,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尼采,法国革命,十月革命,弗洛伊德,以及现在的存在主义。这条以历史所构建的线贯穿在电影中,打算过一阵子去看原版书的,应该会有更多的惊喜。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十):philosophy

  hilo 是爱的意思 love ve提前 英语单词的构成中一种常见的倒置 sophy sofie 苏菲 也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哲学就是 爱智慧 了。

  ——题记

  爱智慧(xd)到底是什么呢?

  这两三天看了一部电影《苏菲的世界》 。看完上部的时候,完全是一头雾水。因为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zlygxd)

  第二天才发现还有下部。于是继续断断地继续看完,看到后来,经不住拍手称赞,“妙哉”

  其实如果是高智商的话,大概会从哲学角度来看着部电影吧!一部电影引发的迅速而投入的思辨,茶饭不思,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质问:“我是谁?”!!!(xd)

  最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这本书的产生,似乎就是专门为了成为一本哲学入门书。

  从最开始的基本哲学思辨“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到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间出现了很多哲学大家和各种名言。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只是用故事将历史连成串地堆积起来,就没有我现在的这篇文章了~(xd)

  其实这部电影,一开始给我一种凌乱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前两个episode,故事一面那么真实,一面却常常出现虚幻而不合逻辑的事情。其实(xd)童话故事常常便是这样展开的,一面同平常生活般的描述,一面渐渐加入奇幻而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路不明的信,写好的精彩作业而且还带有呼风唤雨的功能,时不时出现的狗、、、如果说信是偷偷放进苏菲的邮箱中,这一点还是可以理解。但是,没写的作业自己写上了,”远远超出当时时代科技的电视机“中的艾伯特除了能跟苏菲对话,还能注意到妈妈的到来,还有电影院里出现的有关”愤世嫉俗者‘的搞笑电影、、、这就开始不合逻辑地凌乱起来了。

  一般情况下,童话故事的后半部分会慢慢地给这些不合逻辑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故事的优劣就在于这个解释了。《苏菲的世界》解释的非常高明。

  精彩之处,从苏菲开始紧张地发问开始。

  苏菲在湖边的小屋里面发现神奇的镜子,她看到里面有个女孩对她眨了眨眼睛。从零散地放置在桌面上的明信片和身份证得知有个女孩子跟她长的很像,而她叫” 希尔德 “,上校是她的父亲。还有若隐若现的的艾伯特。

  一切都成了一个谜团。她开始着急地问艾伯特,语气急躁而担心。

  苏菲开始隐约地怀疑自己的存在,

  ”你认为我们存在吗?“

  ”我猜我们是历史中的一个过客“

  ”如果我们真的不存在怎么办?“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认为主观和客观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那么灵魂和身体是明显不同的,而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不可分隔的联系。

  ”我们是否真的存在呢?!“艾伯特说”我思故我在,世界就是因为你的意识而存在,只有被感知到的东西才属于存在“

  在故事里面的苏菲,有她自由的思维,她能见到色彩,感受事物,世界因为她的感受而存在,而她自己也因为思维而存在。

  慢慢地,我和苏菲和艾伯特都意识到艾伯特和苏菲都是上校写给女儿的书中的虚拟人物。而我意识到,他们全部都是我所看的电影中的虚拟人物。然而,什么是真实?

  每个人都必须对人生做出选择,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苏菲勇敢地选择同上校做斗争,她尝试用次要人格的方法,她故意制造混乱,努力地从小说的世界里逃跑,来到希尔德的“真实”世界。看到故事的结局,终止在艾伯特激昂的演讲中。她知道她成功了。可是谁能说苏菲的世界就不真实呢?她走到希尔德面前,坐下,挥手,希尔德看不见。希尔德一家团聚共进晚餐,艾巴特想要偷一点酒喝,竟是连酒瓶都拿不起。

  回头倒退,苏菲说,我们比他们还要活的更久,因为我们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存在。 这才真正画了个句号。

  笛卡尔说,人类能够感觉到完美。

  正因为上校是个不完美的人。才写出这样凌乱的故事,才有了故事巧妙的转机。

  之前所有凌乱的故事情节, 完全没有费劲去解释。而是用了一种书中书的说法来解释了所有。因为苏菲并不是真实的,所以看到的东西,也不需要那么符合逻辑。又因为故事的进展是由上校创作到了什么程度绝对的,所有的故事都在进行中,之后都是未知而神秘的。这不就是人生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