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怪兽》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怪兽》影评10篇

2018-01-23 20:3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怪兽》影评10篇

  《怪兽》是一部由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惠特尼·阿贝勒 / 斯科特·麦克纳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科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兽》影评(一):看完以后,我有好几个问题,希望电影高手给我解答~

  ?电影的预算只有1万5000美元。

  ?电影总共有两位拍摄人员,使用的是直接能在商场买到的普通级别摄影机、编辑机等机器

  ?电影全程进行实景拍摄,电影中所有的场景都是真实的,一般是未经同意使用或者提前征求同意使用该场地。除男女主角之外的其他演员均是拍摄时碰巧出现的当地群众,其中有一幕场景中的车站售票员,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车站售票员。

  ?电影拍摄了长达几百小时的胶片,导演第一次的剪辑版本长达4个半小时,最后才浓缩成了现在的90分钟,但导演还是认为有很多东西可以加入其中。

  ?这部英国科惊悚片于2010年SXSW影展首映,引发广大回响与讨论,知名影评网站AICN更将本片誉为'近年来最佳怪兽灾难电影'。

  问题1

  难道真的只用了1万5的钱?

  问题2

  特效包括影片中出现的那些破烂飞机,坠毁的飞机等么?

  还是实体拍摄

  问题3

  影片的效果不错,难道是用直接能在商场买到的普通级别的摄影机、编辑机等机器

  问题4

  如果特效真的只花了1万5000美元,我想知道问什么中国很多电影拍不出这个效果.......特效假的要死

  问题5

  电影用普通级别的摄影机里还有胶片?

  问题6

  谁能告诉我这个电影真正的拍摄成本........

  谢谢高手解答~

  《怪兽》影评(二):who is monster

  以最低的成本造出能创造出让人深思的电影,这远胜过投大资本一心追票房的视觉大片。在这大片泛滥的时代,观众的视觉像吃山珍过多的肠胃,低成本所造就出来的清新,不仅使人耳目一新,另外所由小成本引发的种种反思颇具意义

  该片让人不禁联想起09年另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第九区》,但两者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差甚远,第九区所描述的种族隔阂远比这部电影强烈,本片中虽也有电网高墙,但其中更加浓厚的加入了“天人合一”“既来之则安之”的和谐世界观。

  没错,人类的自大让我们变得可以藐视自然,可以任性改变自然,然而人类自身的狂妄是永远也摆脱不了自然的规则,自然界是客观摆在面前无法回避的东西,你人类可以改变基因改变环境,那也只是暂时的,片面的,人类本身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环节,是历史时间上的一个片段,除了造物主,有谁有资格决定这个充满各个环节中的生命为monster?人类?

  不知道能否把本片也称作“公路电影”,一路的旅行下来,对于人性的反思,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与主人一样经历了一个思考历程,于是在片尾,两个巨大的异型生命在黑夜中闪烁的红光,众触手相交时,脑海里就浮现出常看到的两个字“和谐”

  《怪兽》影评(三):它们只是为了交配

  因为想吃饭的时候看点东西,随便从b站上点开了这个片子,科幻打头的片子从来都不会放过。

  觉得影片不错,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楞让我觉得看了两个半小时,节奏虽然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和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不过仍有一些小东西很有意思,这些小东西能好好展现出来就不错了。并不是宏大叙事的东西才是牛逼的。

  小东西1,男女主角爱情线。不知道这段感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第一次注意到时男主角看到女主角的戒指之后失望表情。然后男主角在借宿的人家里说自己单身。之后两人逛夜市吃好吃的烤玉米开心,看受难者纪念区,感动,喝酒,为微醺。就在一切都为发生关系准备好的时候,女主角因为责任拒绝了。后来男主角约炮被发现,两人关系进入冰点。

  之后又一起走,因为翻译而开始交流,因为听到奇怪的声音而一起害怕,看到奇怪的东西一起震惊,晚上跟雇佣兵聊天,看到了感染的树,一起获得了经验理解成长,解绷带,调情,爱情就慢慢铺垫开来。然后经历了外星人袭击的生死关头,生还后男主角看到受害的小女孩第一反应不再是拍照而是为其盖上衣服,男主角放下了职业习惯与女主角一起直面生命。

  最后,男女主角看到巨大生物的交配,感受到某种生命的美丽伟大,爱情终于产生。然后回到片头,女主就挂了。

  小东西2,怪兽的攻击动机。人们不知道怪兽的动机,只是因为怪兽袭击人类,人类就复仇。而其实怪兽的目的,只是“光”,它们看到光,以为是异性,然后跑来交配,翻来翻去什么都没找到。就在翻的过程中,人被折腾死了。

  首先,是女主角在宾馆听到的那个关于外星生物的报告上,有对外星生物交配的说明。一方面为后面埋下知识伏笔,另一方面用交配来对比女主角对男主角稍有爱慕。

  其次,在孵化怪物的树上,怪物的卵对灯光有反应。

  再次,是男女主角受袭时的遭遇。我不知道雇佣兵为什么戴防毒面具,难道是为了让怪兽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总之戴了的都挂了,男女主角没戴活下来了。开灯的车被扔到树上,男主角关灯之后两人在车上安然无恙

  再次,女主角在方圆几公里唯一有光的加油站,怪兽就来了,而且开始用触角接触电视,然后发出交配的光。而女主角切断电视电源的瞬间,触手就离开了。

  最后,在明亮的地方,两个怪物交配,发出艳丽的光芒。而怪物本来已经离开,军队的车灯又讲它们吸引过来。

  顺便一提,方圆几公里内只有一个疯子活着,为什么他能活着?我猜是因为他晚上不开灯。他唱的歌里也提到“三只瞎老鼠”,不知道是不是暗示。

  因此,人们如临大敌精神紧张严阵以待,其实只是因为干扰了另一种生物的交配。

  小东西3,男女主角最后在感动什么。不仅仅是最后,男女主角的感动点可能也是片子的感动之处。那到底是什么让人感动

  首先,是不同的人对怪物的理解。不了解的美国军队只是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没有信心的时候,就用自己的行动和强硬的语言来弥补。最后说得自己那么牛逼,事情还不是闹大了。对比之下,墨西哥人的态度就很有趣。那生活在不安全地带的司机会说,我们只能生活在这里,只能祈求不要摊上自己。售票员和偷运者会把这当一个商机。仓库里小孩的挥手阐释着,这些发难财的人不是坏人。雇佣兵会把怪兽当成一种自然现象, 还玩树上的卵。也有人认为是人类自己在破坏人类,可能炸弹炸死的人比外星人袭击的人还多,封锁的国界看起来多磨愚蠢和自大。

  其次,是对失去的生命的切身感受和震惊,以此唤起的生命思考。

  再次,是外星人带来的感动。有谜题的解开带来的感动。两人没有在寻求知识,但一起经历了知识,就像一个新的世界观同时刷新了两人。有美丽与巨大带来的感动。巨大的事物总让人震惊,又能闪闪发亮,那真是吊炸天了。有注定要分离的伤感,但因为两人并没有发生关系,所以所谓的分离又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

  小东西4,有个有点诡异的地方。科幻片拍得像纪录片。有一个小漏洞,纪录片让原有的东西以细节方式动人。但放在一个科幻片的背景下就很奇怪。男主角面对受难者的尸体。如果他们因为战争而死,那值得感动,因为真实生活中有这个可能;如果因为歹徒袭击而死,那值得感动,因为真实生活中有不法之徒,如果因疾病而死,那也值得感动,因为真实生活中有各种疾病。但因为怪兽袭击而死。。。现实中没有怪兽啊。。。

  在一个没什么深度的科幻设定中进行一种社会角度的人性观察,感觉就像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证x战警里的镭射眼没有理由作为一个普通的生命体能够无限制地发射能量一样。有点滑稽

  总之,是个好片。。。看片90分钟,写评论60分钟。。。果然如开头所讲,是两个半小时

  《怪兽》影评(四):我这顿想吃火锅,你却给我上了一盘关东煮,我还得赞不绝口,那我是什么?

  不要和我说影片成本多少,不要和我说他获得了什么什么奖(哎呦好怕啊,好牛逼,这是神作,根本不敢评价了)好像是言外之意再说“我这么牛逼你敢喷我吗?”

  首先,我根本不在乎这部电影后台多硬。我只是在意他并没有让我获得视听的良好体验,同时向我强行灌输了一波价值观

  用科幻片体现人性的光芒和丑恶不止这里一家,但是他前提应该是个科幻片。

  尤其是结尾,主角因为外星人彼此之间一个互相拥抱就感动的互相拥吻,这实在是太过做作。

  好像人类之间从来不拥抱,从来不友好,一直在战争!这种思想很像咱们某些国人的“外国的屎都是香的”这样的感觉。只不过电影里的外国人变成了外星人而已。

  靠过度鄙视自己,赞美外星生物来宣扬:我们才是怪兽! 这一所谓的深刻主题(说人类是世界最大的祸害这样的言论或是节目已经玩烂了)是否是作为一个科幻片应该主要展现给观众的?

  在我看来,这只是用一个所谓的科幻片噱头来进行传教。

  很多人说,你看这个片子不应该这么看,要站在编剧的角度看。

  面对价值观的QJ,有的人分开双腿逆来顺受,有的人被强行灌输却大呼过瘾,但肯定有这么一群人,会对强行传教一波说:NO!

  如果所有的观众都会站在编剧的角度看电影,那世界上一般的烂片都会变成佳作!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痛恨的不是整个人类,那我们和外星人有啥区别?(有区别,智商的区别,发起疯来连自己都打的智商肯定低)而是个别的不和谐个体

  如果在坐的哪位可以真正鄙视全人类,请先鄙视自己![img=1:R]人类,并非因天生而邪恶。

  是环境导致了人类的不良行为

  可[/img]

  《怪兽》影评(五):传统科幻的远离

  不知道从什么年代起,传统科幻渐行渐远,再也看不到独立日,星河战队,黑衣人,终结者,绝世天劫这样的充满感官刺激和跌宕剧情的科幻片了,相反,现在的银幕上都充斥着第九区,科洛夫档案,世界大战,这种把背景安放在科幻下的剧情片,怪兽啊,异型啦,稍微露个侧脸,看完片子完全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似宏大的背景只不过远远的缩着,看的人云里雾里。

  有人说前者只不过是粗俗的特效片,后者才是对人性的探求,探求你妹啊,想要搞学院派电影换个背景行不行,看了MONSTERS的预告片本以为当年让人热血沸腾的科幻大片又回来了,谁知道搞到最后是个爱情片?!愤怒啊,好吧,我承认我是个俗人,喜欢看大战火星人,而这整部片子看下来能稍微调动一下肾上腺素的也就那么惊鸿一瞥的几秒钟,有人又要说了,这部片子反思的是人类科技文明对自身的戕害,我是一个俗人,看电影就图惊险刺激,要反思不如去看国家地理。说到底,这好歹是部电影,就算部爱情伦理片,正常电影要有的东西你也总要有吧:说剧情,拖沓成这样算也算是少数了,一个对白要啰嗦上几分钟,而且说一堆不知所云 毫无重点的东西,拖沓也就算了,一路的平铺直叙,毫无悬念,平淡开水。说人物,真没觉得男女猪脚有什么特点,一个无聊的摄影男加一个就知道回家的富二代。说逻辑,影片一直在说要回家,但从头到尾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回家,两人一路杀进感染区,最后被莫名其妙的逮捕。

  如果影片能够换个主题,比如一对无聊男女偷渡之旅的无聊见闻,相信这个片子还能够有点切题,但如果是像我这样看了预告片而来的可能是要失望而回了。

  也许是科技越发达,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反思这种科技进步给自身带来的隐患,这种类似小众题材的类科幻电影日益受到追捧,但是,无论如何 作为一部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更希望能够照顾到我这种没什么内涵的俗人,哪怕只是用无数特效堆砌的感官片,却能换来传统科幻大片给人的震撼

  《怪兽》影评(六):太淡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45330/

  这是迷雾的链接。其实这两部片感觉挺像,不过那部片评分却又接近8分,这部连格都没及。不过我觉得重点是在于起名字吧,怪物这种有导向性的名字已经给了人想象空间,如果想象得不到满足人是很不爽的,除非你能超越人的想象。而迷雾这个名字就好多了,可远可近可上可下可圆可方可窄可宽,给了你无穷大的想象空间意味着其实一点想象空间也没有,只能跟着具体的电影内容走,它想告诉你啥你就得直接接受。

  但是我也同意,其实这部片要表达的意向挺多的,却因为各种关系都不明显,包括倒叙,包括怪兽的爱情,包括对政治的隐喻,包括人类和怪兽的对比,也许是我没有沉浸进去吧,都没太注意。有人说这个男的实在没觉得他怎么样,这女的怎么就“get a crush”了,其实嘛,一起旅游,寂寞男女再怎么地不滋生点情愫才怪呢。总得来说,片子还行吧,听说也得了挺多奖的,可惜现在的世界是浮躁的,如果你不在思想上给我们沉重的一击,谁没事能静下心来想导演要表达啥。

  《怪兽》影评(七):让美女死在美帝手中 - 少量剧透

  如此符合文艺青年口味的电影成文之日在豆瓣上只有5.8分,原因只能是看到这片子的人还不够多。

  -摄影师,

  -公路电影, 文艺点,叫“ 在路上”

  -到第三世界国家简装旅行,

  -陌路相识的异性旅伴,萌生含蓄好感

  -伟大文明的遗迹;

  -还有从始至终洋溢在耳畔的电声音乐

  --- 文青所爱,皆至于此。 文青们进而让科幻迷也搭了趟顺风车,也体验了吧所谓阳春白雪的视听品味。

  而公平的讲,影片结合的H.G. Wells 《世界大战》的科幻元素让公路文艺的主题有了全新的噱头,多亏有如此智慧而成熟的导演编剧,故事才能结结实实创新一把。

  是个文艺青年, 就要时刻保持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关注。常常要问自己 “经历了这些,我的心态变了么?”—— 文艺青年话虽少,但是总觉得自己可以洋洋洒洒的表达自己对“意义”的关注。

  内心的“意义” 在公路的每段路程上,一点点改变。 我们怀揣着惯有怀疑,战战兢兢地希望不要在路途中出差错,生怕被人欺骗,遭人劫掠——却发现墨西哥的贫苦人民对美国人的热情帮助,在金钱上的算计,游击队的原始,也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善意。

  于此同时,那些看起来是保护我们的现代化美军,其实违背了宫崎骏式的自然的原则,为此要受到惩罚,却也嫁祸于无辜百姓。

  最后那些可怕的外星人,居然也只是平原上的困兽,无辜的生存着罢了。

  这个从来不用粉黛修饰,却从声音到相貌都惹人注目的女主角,最后的宣言 “我不想回家了” ——这无疑是让人信服,也叫人不安的。

  她的死, 也是作者作为反对美帝最有力的政治宣传。

  《怪兽》影评(八):你们悲剧地成为爱情的点缀

  实质上说,第一句简介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因为第九区让我对生化电影重新燃起了期望,所以对这部电影也是热心满满啊!

  电影的前半部分,都是平铺直述的暧昧感情故事,或者说是摄影家的风光拍片的旅游过程。到电影第三十七分钟,女主角终于用钻石换来了进入感染区的门票。电影才正式开始。

  如果不算电影开始的铺垫镜头和山林的嘶吼,真正的生化物种到第四十八分钟才出现。

  在被感染物种没出现的期间,男女主角不自觉的暧昧对话似乎是为了点缀一下无聊的时间。

  接近六十分钟之后,生化怪终于和人类正式对战。第二天通过男主角的视觉,出现一些不断模糊焦距的尸体场面。

  一小时零八分后,出现了所谓“第七大奇迹”的建筑。感性的对话再次出现。

  一小时十三分钟,到达了美国边境的一个小镇。

  一小时十六分,出现一美国老太。

  一小时十八分,到达一个便利店。算是最平静最闲适的几分钟。

  一小时二十三分,生化怪出现,然后是延续五分半钟的两头怪物的镜头描述。本以为最后来一场精彩的怪物大战,不然对不起前面铺底的八十多分钟,结果怪物撤退,没了。倒是女主莫名热泪盈眶,男女主角莫名热吻。怪物的爱情感动男女主角了,真悲催。

  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部公路文艺片,或者爱情片,都是不错的定位。因为镜头特写,镜头焦距,有些视觉定位,都是非常不错的。

  引用另一位豆友的评论:“世界尽头与末世画卷的交相辉映”。非常精确。

  不得不赞叹一句这部电影的摄影,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如果没有和第九区放在一个平台的话,算是一个不错的片子。可惜的是,你非要我们来比较一下,给我们最大的期望与超级的失望。

  没有看过预告片,但是“被感染物种”的镜头全部剪辑在预告片里的传言,我确认是真的。

  本来不想披露剧情,可惜剧情本身没啥可爆的……边看边写,感受就是如此。

  :

  此生化怪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如同章鱼哥的再生。

  极有可能拍续集,因为本片章鱼哥完全是爱情的点缀。

  End。

  《怪兽》影评(九):···呃,公路爱情片,怪兽打酱油

  ···起初他们见面时,他觉得她是富二代,这个词在他们的社会里并不是什么褒义词,她却是一脸无所谓,追求自己的自由,不知柴米贵。

  ···他有个儿子,自己却不是孩子的好爸爸,她有个好爸爸,却不想给老公生儿子。他也许风流,她却不轻佻。

  ···它们却未曾谋面

  ···火车坐错站,船票误了点,酒后乱性真的无所谓么,他果然不懂女人,或许丢护照这事也是中了个美人计罢了。在她看来,男人果然没个靠得住的。

  ···它们却未曾谋面

  ···他爱摄影,他为自己的过错押上了相机,最后却是她无名指的钻戒把他们送上归途。

  ···它们却未曾谋面

  ···接着是各种怪兽恐怖片里没出现怪兽时的镜头,好一片大好河山,一路的有惊无险。他知道她只是有个男朋友,她也知道了那个孩子只是一段插曲罢了。这就要坏事儿。

  ···它的叫声没有回应

  ···他们第一次遇到它,男人低下身,把姑娘抱在怀里,他们都吓坏了。

  ···它似乎看到了同伴,谁想只是空欢喜,恼羞之下推翻之

  ···翌日,翻过隔夜的尸体,他找回了相机和防毒面具,这次是她乱了方寸。

  ···它们却未曾谋面

  ···夜晚的神殿上,望着老美抵御生灵的长城,他们终于舒了口气,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回去忘掉这一切。那夜是他们睡得最好的一晚。

  ···它们却未曾谋面

  ···虽是美国,却也遭生灵涂炭,男人把带护目的面罩换给了姑娘,疯婆子倒看起来像个怪兽。

  ···它们却未曾谋面

  ···超市,他们友好的为分别说着客套话,识趣的留给彼此空间,各自给至亲去了电话。

  ···雷声和光也把它吸引到了超市,细致入微的检查不想错失一点能遇见它的可能

  ···他们吓坏了,开始担心对方

  ···它失望透了,想离开转身却遇到了它,原来它也一样,久别的纠缠着光影闪烁,为了这一刻,它们躲在密林,对抗着世界。

  ···它们也许不会再见面了,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是为他们还是为它们而来,不好说,他们也不会再见面了。

  《怪兽》影评(十):都來學學CG吧

  看這部電影,不能不談談它的成本。

  網路傳說:這電影的成本只有15,000美元,15K,低得難以置信。上網一查,果然誤傳。15K只是硬體器材的成本。如果加上演員報酬、職員薪水,跟其他雜支,導演Gareth Edwards自己評估全部成本50萬美元封頂。(http://movies.msn.com/movies/article.aspx?news=606493&affid=100055)。IMDB估得更寬裕一點,算它80萬美元,800K。或許500K只算到後製結束,行銷宣傳費沒算上。但就算800K還是低得可怕啊。

  怎麼辦到的?關鍵在於導演Gareth Edwards乃是搞電腦影像CG出身。都說他是導演、編劇、攝影和特效一人全包,可關鍵還是特效。多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成天編故事夢想拍怪物電影,但我們可沒辦法在電腦上畫出3D觸手怪,更預估不了心中構思的怪物食量多大會吃掉多少預算啊。

  Gareth Edwards畫的觸手怪究竟何方來歷?電影只用字卡混過去,說是NASA太空船弄來地球的。依我看,這怪物根本就是從電影預算書中演化生長出來的。再難想像在這座造價50萬美元的叢林裏還能有別的怪物比牠更適應更如魚得水了。怎麼說呢?

  首先,觸手怪乃是「駭人度-成本」比最高的科幻生物,選擇觸手怪作主角,已是棋高一著。西方自古以來就有大海怪Kraken的傳說,牠正是觸手怪。恐懼觸手看來是人類天性。說觸手怪成本低,則是想當然耳之理,畫一隻主觸手足矣,其餘複製即可。此怪只低聲吼叫,不會說話也無智能,造價能高到哪去?還不只如此,正好像神龍要見首不見尾才算厲害,觸手怪越是只見觸手不見頭,就越可怕。西方人傳說的Kraken究竟是大章魚還是大烏賊還是別的沒人說得清楚,原因大概也是光瞧見觸手亂抓就嚇壞了,顧不了其他。因此,畫觸手怪真可以名正言順的只在觸手上下工夫,頭身其他部位湊和湊和便是,真是省到家了。

  其次,光天化日之下作怪則動畫成本提高,而恐懼黑暗恰好是另一項人類本能,此兩者都是盡人皆知的常識,搭在一起就決定了本片的觸手怪會演化成一種夜行性動物,專揀黑燈瞎火嚇人。第三,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導演又參考了深海烏賊的趨光性,使觸手怪進一步演化成會接近乃至反擊一切閃爍與移動的發光源。簡單說,一聽見觸手怪接近了,你最好把燈關了別亂動,好好和電影院黑箱子裏的我們一同享受黑暗、享受自虐就是了。大家都不開燈,當然節能減碳。導演似乎深怕觀眾觀察不到這怪物的習性,還特別在墨西哥邊境小旅館裏播放了一部深海烏賊科普片作解說,真是用心周到。

  第四,既然觸手怪故事的傳統就是遮遮掩掩,那麼全片幾乎都採用男主角一人敘事觀點,也就順理成章,一人之觀點所見者窄,佈景道具都簡單了,當然省錢。也正因為觸手怪遮遮掩掩的作風累積了八十幾分鐘的能量,故事最後兩隻怪物現身交會,才會那麼令人期待,像epiphany一樣的那麼詩意、那麼禪意。我猜那50萬美元裏頭,會不會有10分之1就花在最後一幕。

  本片還有談情說愛的部分,本片的觸手怪在這方面也非常捧場,真是近年所見最適合當做談戀愛背景使用的怪物了。為什麼?因為牠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You don’t bother them; they don’t bother you.),雖然外貌醜大,但是本性和諧,絕不主動抓人害人。說到底,跟個野生動物園裏的睡獅犀牛差不多。戀愛中的男女需要的正是這種驚嚇度高但危險度低的主題樂園。這樣一種怪物當然也同時省錢;不然你想想:若是把故事改成觸手怪上蹦下竄張牙舞爪到處拿人,男女主角狂奔逃命,那得花多少錢!

  妙的是,導演還不忘藉男主角之口賦予了(這部)低成本科幻片一頂人道主義的光環。我們想想,就憑男主角一個糙老爺們兒,怎能在一部電影的時間裏征服富二代美女呢?還不因為他有人道精神、有人文關懷?男主角說:我要是能拍一張怪物吃(人類)小孩的照片,你老爸賞我5,000大洋,我要是拍一張小孩傻笑的照片,一個子兒也沒有。可我就愛拍孩子傻笑。仔細想想,這哪是男主角在說話,根本就是導演現身說法了。那背後的意思豈不是說:導演他老兄當然也知道把怪物拍得上竄下跳吃人拿人能賺錢、也知道宣揚老美要和Aliens和平共存不賺錢,但他就愛宣揚和平共存,就愛批評美帝、就愛與拉美兄弟站到一邊。男主角是個freelancer自由投稿攝影家,和導演一樣靠鏡頭吃飯,怎能不是導演的代言人。女主角是媒體大亨的掌上明珠,怎能不象徵了我們這些傻乎乎的觀眾。

  總而言之,看這部電影的最大收穫是在兔年開頭得了一個啟示:有志於電影乃至於一切影像藝術的青年,該學學CG了。CG當然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便宜,但你可不能等到那個萬人競逐的時候。要在邊際效益曲線下殺之前搶進市場,才能趁早收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怪兽》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