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精选10篇

2018-02-07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精选10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阿尔伯特·芬尼 / 劳伦·白考尔 / 马丁·鲍尔萨姆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看完此片 我心中最为感动的不是十二名为了扬善而同心同德除恶的人 而是片中并没有出现过的阿姆斯特朗夫妇伟大个人魅力 没有他们日常生活中善良 博爱和同情心 便没有十二名义人(以及波罗 医生和董事)在其死后共同归还给他们夫妇和孩子女秘书一个真正的公道 我在想 阿姆斯特朗夫妇在生前 定然男为绅士 女为淑女 以至于死后 他们强大精神力量感染力仍然流芳在人世之中

  我不是一个同意以暴制暴的人 但是对于邪恶的雷切特先生 这个结果却是最为公道的结局 因为他不是人 所以被人如同屠猪宰狼一样刺成筛子

  在此仅以上述的短语向卓越优秀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致以深深的敬意——据说关于拍摄此片之前 因为一个不道德公司缘故 克里斯蒂极不情愿出售其作品改编权 但在EMI公司多番邀请,以及蒙巴顿勋爵的劝说下终于同意 于是我们才得以欣赏一代大家的经典作品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二):东方快车谋杀案

  改编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并由野村万斋担任主演。该作品将作为富士台建台55周年企划的纪念SP播出,原作中的侦探波洛将由野村万斋饰演,三谷幸喜表示,日本版的波洛角色非他莫属。这次的改编,三谷幸喜将会把故事舞台移到日本,将《东方快车谋杀案》完全改编成日本风味十足的推理故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这部名作曾于1974年改编为电影,三谷幸喜从2010年开始接受富士台建台55周年新春SP的工作邀约开始,便希望能改编阿加莎的推理作品,经过与英国版权方三年的交涉,终于拿到作品的改编版权,也使得这次三谷幸喜的改编得以成真。这次的新春SP将分为前后两部,前作将忠实依照原作的描写推进,而后作则会是从犯人视角来描绘整个案件的原创脚本,这次三谷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将舞台改到了昭和初期的日本,故事的舞台“东方快车号”也被改为“东洋快车号”,主人公侦探波洛将由野村万斋饰演。这也是野村第一次与三谷幸喜合作拍摄电视剧,他表示拿到三谷幸喜的剧本,看到厚厚一叠时顿感压力很大,不过自己会用在狂言剧中锻炼出的演技,演出一个让人觉得满意的波洛侦探。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三):波洛的人情

  还记得波洛激昂的陈词吗?法治必须高于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应重拾信念使其历久弥坚!一旦法律信念崩塌,文明社会将无栖身之所!洛波为何如此愤怒?因为他此次出乎意料背叛长久以来多秉持的法律至上的原则

  作为结局,作为一个法律人或多或少感到失望。但回到当时那种法制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期待有一种手段来达到法律所不能给予的公正---一切却那样的符合情理。

  法律与公正从来都不是同义词,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却难以符合这些高贵人的高标准。同理,也难以统一不同阶层人们的道德标准,不然哪来的那么多不公正。也正是因为这不公正,让我看到了这场法理冲突中,人们对公正的追求渴望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四):东方快车谋杀案

  关于《东方快车谋杀案》,我有若干零碎的记忆。包括电影一开始时快速的通过报纸复现当年的案件,12个人一人一刀的谋杀案,还有关于两个人对话中提了一句的陪审团。

  似乎陪审团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这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审判制度存在。现在重看这电影时,我已经很清楚什么是陪审制度了。

  重看的时候发现这电影中有这么多的明星。最有名的当然是肖恩康纳利和英格丽鲍曼。英格丽鲍曼尤其让人吃惊。我一直没有看出来哪个人物是她演的,一直到后来看拍摄花絮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演的是一个貌不出众的小配角,而且是她主动要求出演这个角色的,本来剧组给她安排的是更重要的角色,因为她已经是大明星了。

  英格丽鲍曼饰演的这个人物是原Armstrong家的家庭教师,在行动中,她自称是去非洲的志愿者,非常虔诚信仰上帝。她多次谈论上帝,和自己关于神迹的梦。后来波洛指出,她虔诚的宗教信仰是来自小孩被杀后的自责。

  其实,这个家庭教师确实是12人中最复杂的一个人物。英格丽鲍曼主动要求出演这样的人物显然是想表现自己的演技。精神非常可嘉。可是她被人记住的,依然是她在《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等等中那些美得摄人心魄的形象。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她还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演了一个相貌平平的配角。

  过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总是惊叹于这个故事中那众多的人物,精巧的连环十二杀,这次重看,才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漏洞依然很多,而且是几乎致命的低级错误

  在我谈论这些错误之前,先谈谈另一个有趣东西吧。

  在波洛的调查中,有一个人说自己10:00左右在看书。他上铺的那个人问他在看什么书,说,“Is't about sex?”,看书的人说,“It's not about six, it's about ten”波洛大笑,说我喜欢你那个回答

  挺有趣的笑话,我突然想,当年的国配中是怎么解决这个文字游戏的呢?

  我的这套碟应该是当年MK做的吧,带有两条国配。我不好国配那口,也分不清什么国配版本,不过还是能够听出一条的声音要熟悉一些,另一条大概以前没有听过。

  常见一点的那条是完全的直译,没有做任何解释。当年的观众大概会不明白这个XX、六点、十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另一条模拟了一个中文文字游戏出来。上铺的人问,“是不是有点?”下铺的人是,“不是六点,快十点了。”波洛大笑说,“他不是问你时间,他是问你是不是有点XX。”

  然而无论如何,我是反对国配的。就以《东方快车谋杀案》来说,原音中,波洛的英语口音非常别扭,但是语速很快,这符合他的身份,来自比利时的智力超群的国际级大侦探。而国配没有表现出他那浓重的口音。当然,我也能够想象,如果给波洛配上四川话或者东北话的方言口音,那么大概就会笑场了。不过无论如何,国配在这里抹掉了原作的一部分意图。我承认当年的优秀配音者都是了不起人才,我只是觉得他们的才能被浪费了。

  关于这电影的漏洞,波洛后来戳穿每个人的谎话,刺探出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最后在餐车上当着12个凶手的面,揭露案情,确实精彩绝伦。可是,他所有的推理,全都基于他发现被杀者是当年绑票撕票案的主谋。而这一发现是他在现场找到了一点烧过的纸片,他在那个纸片上辨认出了当年遇害小女孩名字

  可问题是这个关键线索是怎么来的呢?是12个人中的一个,那个秘书,在案发时把一封恐吓信烧掉留下的残迹。问题是,他们有12个人,策划精密,他们占据了几乎整个车厢,他们甚至连凶器匕首都藏了起来,为什么不能把一张小纸条藏起来,而非要在现场烧掉,并且还没有烧彻底?如果没有这个纸片,那么波洛根本就不能把这个案件和当年的绑架案联系起来。

  说句题外话,波洛的记忆力很好,只是看到一个名字的一部分,就想起了5年前一个和他无关的案件的细节。如果今天重拍这部电影,这里大概会插入无线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广告

  类似的漏洞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几个。例如,为了彼此洗清嫌疑,所以整个案件中的每个行动都是由几个人来联合完成的。给被杀者吃安眠药就是先由他的管家把酒水端进他的房间,然后再由秘书进来把药加入酒中。可问题是,他们怎么知道这个人会先不喝酒,甚至没有把酒杯端在手上,就把秘书叫进来呢。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投药。

  说起这种若干人各自完成一些行动,单独来看都是正常行为,联在一起就形成杀人案的故事,我似乎前些日子还看过一个,记不起来是电影、小说、动画还是别的什么了,大概就是一帮火腿友联合杀人以后,死者的女友居然无意中查出了真相

  我懒得去查这个故事的出处了,不过想起来这个故事应该是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启发而写出来的吧。

  回到《东方快车杀人案》的本初来,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12个人联合杀人?

  从动机来看,因为12个人都想要报仇。

  从设计来看,12个人可以互相掩护。

  除此以外,我想,他们也在借多人犯罪来清洗或者掩盖自己的罪。

  实际上,整部电影都没有讲,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那个被杀者就是当年绑架案的主谋。我也不认为他们能够举出这样的证据来。那么他们是否真的能够确认那就是当年的凶手,他们有没有可能杀错了一个人?甚至就算那个人就是当年的罪犯,他就一定要承受死刑吗?

  他们还谈到了12人的陪审团,可陪审团不应该由受害者的亲属来组成,陪审团应该是一群公平的人,而不是一群只想杀死凶手报仇的怒汉。

  可是无论如何,他们的仇恨无处发泄,他们的痛苦不能减轻。所以他们必须杀一个人来报仇。

  而12个人的连同犯罪可以让他们把“如果错杀”的责任推卸在别人身上,每个单独的人似乎都是真的无罪了。

  所以这个行动,只有暴力,只有伤害,只有发泄,没有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多数暴力。在今日的中文网络上,依然常见。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最后,波洛给出了一个假的结论,放过了这12个人。这12个人在车厢中开香槟庆祝他们的胜利。这一场景在今日看来也和网络暴力如此的相像。

  我想,如果是我在波洛的那个位置,不,我绝对不会默许这12个人的谋杀。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五):无关《东方快车谋杀案》:西德尼·呂美特灭绝的“道德电影”作者 用勇气与良知展现社会问题

  西德尼·吕美特从电视出道,之后在电视、电影、广播和戏剧的领域奔忙了一个甲子,晚年他回归电视圈,他说:能用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我用高清也能做到。他入行时目送了古典好莱坞的余晖,他在职业的鼎盛期见证了新好莱坞的发轫,他承前启后,50年白驹过隙,拍了50多部电影,得过46次奥斯卡提名,可他最终没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或最佳导演奖。他终老为此不平:“我想得那个奖,我该得的!”有17位演员因为在他的电影里的演出获得了奥斯卡表演奖项的提名,他们中有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艾尔·帕西诺、理查德·伯顿、瑞凡·菲尼克斯,这些人被公认在他的电影里贡献了他们职业生涯里最值得被铭记的演出。他长在纽约,终老在纽约,一生一台戏,纽约是他的舞台,曼哈顿是他电影里不能缺席的角色。他的29部电影里,故事的发生地在纽约。他是有多爱这座城市:“如果一个来自好莱坞的导演,只选择帝国大厦和明信片上的风景来拍,那么他根本不是在拍纽约。”他总是拍那些孤军奋战普通人——他镜头下的他们,凭借着良知的驱动,以微不足道个体挑战不公平的制度。他努力看清这个世界的败坏和堕落,是为了在风雨如晦中寻找人的尊严。美国的影评人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濒临绝灭的“道德电影”作者,他的电影构成一部美国战后社会道德批评的光谱。而他却很明白:电影和艺术其实没有能力改变什么。那为什么要拍电影呢?“因为有爱。为电影的一生是美好的一生。”平息了《十二怒汉》(1957),《漂泊者》(1960)经历了《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冲突》(1973)止于《热天午后》(1975),《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1974)尘埃落定,终于《夜落曼哈顿》(1997)——他活了86岁,2011年4月9日死于淋巴瘤。他是西德尼·吕美特。尽管不象马丁·斯科塞斯和斯坦利·库布里克那样没有争议,西德尼·吕美特仍然是一位电影大师

  西德尼·吕美特的影片通常是感性的,但几乎没有影片在感情上过于夸张。西德尼·吕美特经常讲述充满智慧错综复杂的故事。他在政治上左倾并在电影中经常论述社会主题,但是他不把政治电影放在首位。《十二怒汉》的声名是时间成全的,它成了一部诠释美国司法精神的教科书式电影。1957年,亨利·方达手握《十二怒汉》的版权,需要一个导演把这剧本搬上大银幕。他在纽约见过西德尼·吕美特上表演课,于是决定和这个在CBS和NBC拍过几百集电视节目和连续剧的导演合作。《十二怒汉》,西德尼·吕美特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剧本梗概如下:庭审一桩疑点重重的少年罪案,陪审团的11人认为孩子有罪,而唯一一人持“合理怀疑”的态度,在两小时的庭歇间隙,他说服了其他人,没有慷慨激昂地声张正义,而是拨开偏见的阴云,唤起每个人内心对生命的尊重。两个小时,一个场景,只有对话交锋,把12个人的出身、性格、态度、内心起伏交代给观众,这考的是新手导演的能力、更是自信。亨利·方达对因陋就简的布景诸多不满,而西德尼·吕美特以电视人的精打细算拍完了电影,只耗资35万美元。可惜发行方联艺公司好大喜功,安排这电影在复活节全面公映,结果在曼哈顿那些能容上千观众的大影院里,门庭冷落地只有几排观众,一周后影片惨淡下线,连拍摄成本都来不及收回。剧中的法庭戏极为精彩。《十二怒汉》获得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还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和改编剧本。 《十二怒汉》的声名是时间成全的,它成了一部诠释美国司法精神的教科书式电影——“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时代”。法庭,是日后经常出现在西德尼·吕美特电影里的场所,他以电影审思世人习以为常的正义和罪过、背叛和坚守。西德尼·吕美特最为人熟知的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1982)、《夜落曼哈顿》和《判我有罪》(2006)发生在法庭上,《突击者》(1972)是与审讯有关的故事,《热天午后》是黑色幽默的荒唐罪案,《冲突》深入了司法系统内部的败坏,在这些电影里,人们理所当然地以为正义在良知和道义的追问下变得不那么牢靠,“生命”二字珍重,当我们谈论“正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西德尼·吕美特亲历了美国电视业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盛极以后的疯狂。拍摄于1976年的《电视台风云》是西德尼·吕美特一生最重要的电影,他从电视行业出道,亲历美国电视业的黄金时代,见证了这个行业的繁荣与疯狂,这部《电视台风云》既是“独步当时”的冷静反思,也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佐证着美丽新世界的闹剧和悲剧。要从西德尼·吕美特的入行说起。二战结束后,他从远东战场的雷达兵部队退役,回纽约起先是做话剧导演,1950年他被CBS录取,成了悬疑剧集《危险》的导演。到1953年,他同时在CBS和NBC做三档节目,三年里拍了200多集节目和电视剧,是最高产的年轻导演之一。电视台严酷的生存环境逼他养成了速度飞快的拍摄技巧,《十二怒汉》拍了19天,花费35万美元,即便是跑了一百多个外景地的《城市王子》,他也只用52天拍摄,成本不超过860万美元。恪守时间,恪守成本,坚持小成本,多快好省,这些在电视台养成的职业习惯陪伴他到老,是以,当同辈导演纷纷被产业和时代无情抛弃后,他能活到老拍到老,到2007年还完成了新片《在魔鬼知道你死前》。1976年,西德尼·吕美特从电视转入电影业第20个年头,他从巅峰开始,经历过一次低谷,而这一年的《电视台风云》会成为他职业生涯里真正的华彩。《电视台风云》是从喜剧滑向闹剧,闹剧的终点是悲剧,吕美特口气戏谑,以插科打诨和尖锐讽刺武装了他内心的悲伤与苦闷。电影里,被收视率压迫得前途无望的主播,在节目里大发厥词,却意外造成收视率暴涨,并且他在电视上越疯狂,收视率越疯长,那个年代极度压抑且道德失衡的美国社会,显然认可这种疯狂。电影的结尾,收视率的战争还在继续,主播被戏剧性地枪杀在直播现场,画外音响起:“这是霍华德的故事,这是第一个因为收视率低而惨遭杀害的案例。”西德尼·吕美特在这电影里贡献了一句留给电影史的经典台词:“我已疯狂至此。我忍无可忍。”电影热闹得好似狂欢节,思考是透彻心肺的冷:真实是什么?新闻是什么?电视人是什么?电视是什么?当媒体的权力可以泛滥地渗透进日常,道德又是什么?

  当年有评论挖苦,说这片子妖魔化了电视,是电影人对电视的羡慕嫉妒恨。以这话评判西德尼·吕美特,是狭隘了,电影成就了他的地位,而他对于电视业则怀了哀切的深情。1995年,西德尼·吕美特出版了他的自传《拍电影》,书里写道:“我认为电影最好的风格不是被‘看’到,而是被感受的。”“能用胶片拍出来的效果,我用高清同样能做到。”1999年翻拍完约翰·卡索维茨的黑色电影经典《葛洛丽娅》(1980)后,西德尼·吕美特一度回归电视业,在2001年他甚至担任了美剧《百米大街》的执行制片,这部为有线电视网制作的涉案剧拍了两季。高龄没能阻止他工作,他以75岁高龄在电视业二度创业,直到7年后,82岁的他又一次拍起了电影,在《判我有罪》里重拾他驾轻就熟的庭审题材。在西德尼·吕美特的电影里,个体内心的黑暗与光明是比法律裁决的正义更重要的东西。正与邪,生与死,是悖论也是矛盾,法场即是人生,吕美特曾说:“我的电影关心的是个人的心理危机,在残酷现实挤压下的心理波动。”所以他着迷于审判室,着迷于那些在强大压迫下听凭直觉和良心寻找答案的普通人,他感兴趣的是处在危机——尤其是道义危机下人的精神状态。他关心意识与潜意识的漩涡和深流,所以他欣赏阿伦·雷乃。1964年的《典当商》是西德尼·吕美特作品中被忽略的杰作,其实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作品。那时西德尼·吕美特锋芒正盛,影像风格炫目、强烈、直接,他借鉴了阿伦·雷乃在《夜与雾》(1955)和《广岛之恋》(1959)里频繁使用的闪回技巧,试图把观众带进典当商的潜意识里,集中营的梦魇记忆像影子似的尾随着生活,回忆和现实、意识和存在融化了彼此的边界。这是美国影坛最早以幸存者的眼光反思大屠杀的电影,以今天的眼光看,它的光芒本不该被《十二怒汉》遮蔽。

  在西德尼·吕美特的电影里,人物内心的无限黑暗与光明是比法律裁决的正义更重要的东西。《十二怒汉》里,陪审团里每个人的前尘往事从被压抑的昏暗角落里浮起。《突击者》里,粗暴执法的警探原来是被往事困住的囚徒,他以暴制暴地审讯嫌犯,却不断地召回自己痛苦的回忆。以及在惊世骇俗的《恋马狂》(1977)里,试图解开恋马男孩的心结的心理医生,渐渐放出了自己的心魔。《冲突》是关于一个坚强又孤独的赤子,艾尔·帕西诺在西德尼·吕美特的镜头下,成了1970年代美国的西西弗斯。权力、制度、公义,西德尼·吕美特梳理这些宏大的概念,是为了把理解和关切投给每一个卑微但具体的“个人”,他不肯原谅我们这个世界的黑暗与悲凉,是为了在黑暗悲凉中找到“人”的尊严之光。西德尼·吕美特在82岁时重拾拿手的法律和罪案题材拍摄了《判我有罪》,反响不错。影片改编自美国司法史上最漫长的黑帮刑事审判,方寸之间的庭审戏,年过八旬的吕美特拍来依然游刃有余,但这次的主角不是法官,不是律师,也不是法律本身,而是自我辩护的黑帮大哥。他做过恶棍,可也是一个传统的西西里男人,坚守着老派的血性和情义,他矛盾,真实,生动,法庭的战场刀光剑影,而最终触到普罗们内心敏感地带的,是这位老大散发的传统道德的光芒。于是,这电影染上了浓郁的乡愁——这是一个八十岁老人惆怅伤怀的姿态。2007年的《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也赢得了不少好评。

  他迷恋戏剧,迷恋固定的空间,迷恋语词里剖析的人心人情,这些戏剧最本质的东西造就了他的电影。对西德尼·吕美特而言,梦开始的地方是舞台。西德尼·吕美特出生在费城,2岁随父母来到纽约。他的父母是讲意地绪语的犹太人,一对流浪艺人,迁居纽约后加入了意地绪语剧团。西德尼·吕美特在剧院里长大,4岁跟着父亲上了台,9岁在百老汇跑小龙套,16岁时演过一次年轻的耶稣。战争中断了他的演艺生涯,把他送到远东战场,成了一个雷达兵。退役后,他先回到了剧场,后来才机缘巧合谋到电视台的工作。西德尼·吕美特终究是迷恋舞台。在电视台打拼的最初几年,他最得意的是把尤金·奥尼尔的《送冰人》拍成剧集。那些年里他不曾远离舞台,一边在电视台批量地拍片,得空就回到剧院排戏,导演过的舞台剧里有萧伯纳的《人与超人》、加缪的《卡利古拉》。西德尼·吕美特有眼力相准那个年代最优秀的剧作。1960年,他把田纳西·威廉斯的《奥菲尔斯的下凡》改编成《漂泊者》,主演是如日中天的马龙·白兰度和意大利“国民演员”安娜·玛格纳妮。田纳西的原作融合了希腊神话和弗洛伊德学说,确实是吕美特会感兴趣的题材,问题是,吕美特擅长刻画危机中的男人,而田纳西·威廉斯的天赋是写女人,当剧本重心转向女主角时,拍摄就失控了。意大利女人安娜·玛格纳妮的个性太过鲜明也太过刚强,她能在罗马街头爆发出能量,但不能适应美国人的舞台排练。《漂泊者》不能挽回地脱离了西德尼·吕美特的控制,成了一部“没能完成的杰作”,票房惨败。

  1962年,他把尤金·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搬上银幕,这部带着半自传色彩的剧本凝结了尤金·奥尼尔的青春、情感和才华,西德尼·吕美特在拍摄中刻意淡化了电影手段,淡化剪辑,保留了舞台的空间特色,让演员忠实地演绎大段的对白和独白。这部电影里的凯瑟琳·赫本出神入化,堪称是她一生最好的演出。同年西德尼·吕美特还改编了阿瑟·米勒的《桥上风景》。而西德尼·吕美特最大胆的一次,是在1977年把《恋马狂》改编成电影,这本书写欲望、信念和迷失的剧本至今被视作惊世骇俗之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电影本身是对剧本小心翼翼的复写,它成全的是理查德·伯顿不可复制的表演。在这些电影里,西德尼·吕美特努力地把自己隐藏了,他试图在大银幕上忠实地还戏剧自己的面目。这份“谦卑”也恰是吕美特的风格——他迷恋戏剧,迷恋固定的空间,迷恋语词里剖析的人心人情,这些戏剧最本质的东西造就了他的审美,造就了他的电影。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六):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别想弄清楚所有证据材料!

  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年版经典电影---笔记:

  1930年案发 黛西被绑架

  倒下的椅子保姆,

  老头,

  楼上惊叫的人

  花房有人,女佣 波蕾特•米歇尔,内贼?

  司机相撞

  黛西的母亲夫人:索妮亚•阿姆斯特朗,

  上校军官:哈米许•阿姆斯特朗

  半小时人物基本都出场了,才死人。

  死亡勘察:

  开门有门链子,缬草+?,12刀(5深,三刀致命,2最浅)

  死亡时间:午夜到2:00,怀表:1:15,0:40怪叫

  烟灰缸:两种火柴,一支抽剩下的雪茄,一根烟斗通条,H手帕,

  烧过的纸片AISY ARMS→Daisy Armstrong黛西•阿姆斯特朗1

  当年案情:

  主谋意大利名字卡塞蒂

  夫人2:怀孕产下死胎3,分娩而死

  丈夫上校军官4:举枪自杀

  女仆5:被冤枉为同谋,跳窗自杀

  5条人命!

  一开始人物我分不清,我还截图人物身份及长相,等我看完基本能看脸认出身份了,但是别指望我记得名字!!!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七):童年阴影和向经典致敬——再看东方快车谋杀案

  最近对推理小说重燃了兴趣,于是找到推理女王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重读了一遍,又找到电影重看了一遍。其实,对这本书有很深的童年心理阴影,小时候不知是哪位长辈,把这本书当成了睡前故事念给我听,至今,脑子里仍有一个女声回荡着,剩下的人乘着列车继续前行,至于他们开向了哪里,没人知道,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

  到现在重读,除了抱着向经典致敬的心理,同时也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曾经的故事又有了新的感悟。最近看到的很多故事是涉及群体谋杀的,一般来说,犯罪行为都是参与者越少越好,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所有的人都是凶手。对于群体谋杀来说,如何能够将彼此的行为遮掩且不漏出马脚,应该是比如何杀人更难达成的吧?于是乎,所有的人都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当了一回演员,在大侦探波罗面前开始了卖力的演出,每个人的证词看似相互证明,却又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个人认为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最后的片尾,一个是波罗的两个推理,第一个简单明了,第二个精彩绝伦。第二个高潮是十二个陪审员,也就是十二个杀手在杀人执行过程中的表现,每个人在执行的时候都会说出自己的杀人理由,而刀刺下的角度拍摄绝对精彩,年老力衰的公主,刀举的很高,但刺下去角度是偏的,符合其身体状况;成为教徒的原家庭女教师,柔弱无力的刺出一刀,表示这和她的信仰不符,虽有深仇大恨,却苦于和自己的信仰相悖。当然,这段打着蓝光,每个人喃喃自语的镜头,从小就是我噩梦的所在,现在看来仍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不过再次看的时候开始疑惑一个问题,血迹到哪里去了?即便是死人,在刀刺的时候也会有血液喷溅吧?即便量不大,也不应当在死尸上看不到吧?而且这群人和死者有深仇大恨,为什么不在他意识清醒的时候执行?这样不是更能控诉他的罪行吗?第三个高潮是最后的庆功会,大家纷纷举杯庆祝,向大仇得报的母女庆祝,每个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关系亲密的,也有彬彬有礼的,甚至每个人的眼神,都是可称为经典。不过再读名著,还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确定波罗,医生还有火车董事他们不会出卖他们?斩草除根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吗?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八):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年版本)

  这部作品的原作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但电影个人认为有点问题。

  其一,是对波洛破案的再创作。将原著中破案的关键——机智的推理和诈明真相,改成了发现一张照片,且自称为侦探的人对于照片特殊的反应。虽然照片的出现,确实能让案情快速得到解决,但给人以过于简单之感,没有了原著,“精心设计,巧妙实施犯罪”的感觉。

  第二,是对于伯爵夫人是否犯罪的篡改。原著中,整个列车上唯一没有犯罪的就是伯爵夫人。这样的处理,可谓绝妙。最恨被害人的人没有杀害,没有让献血污染双手,而保护她的人正是全车厢的人。这种温情,可以让人感觉到整个车厢的人并不是冷冰冰的杀手,而是好人,进而让读者认同波洛最后为大家隐瞒罪行的决定。而在电影中,伯爵夫人却参与了犯罪,这就让波洛的决定变得很古怪。

  第三,就是人物的刻画。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出色。每个人都各具特点,犯罪的原因也都是出自于他们的忠诚高洁。而电影,可能受到时间的限制,对每个人物的刻画不是很好,有些留于表面。特别是波洛最后关键性的犯罪描述。个人认为应该是带有悲剧色彩,且对杀人者充满同情的。可是电影中的波洛却表现得太过亢奋,给人一种哗众取宠且非常痛恨犯罪之感。这样的处理,和结局就格格不入了。

  其实,原著中,波洛对整个案情最初的推理起点,不过在于淡季中却只有这辆列车满员,这种看似微小的点。而由这种微小发散而出的推理,即这些人是否相互认识,才是符合逻辑的判断。而要按照小说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难,不过是让波洛有意无意的强调这辆车人多拥挤就可以了。而现在,照片的出现,却给人以瞎猫碰到死耗子之感。

  另外,小说中,著名女演员阿登的个人独白,拍成影片应该是非常精彩的。然而,此部影片却完全没有这个片断。真是一个大遗憾。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九):东方快车上唯一清醒的人

  侦探在东方快车上的头等包厢经历了一起谋杀案件,并且介入调查,他发现的证据有一封没烧干净的纸片、一块绣有大写字母H的高级手帕、一根通烟斗的铁丝,女式睡衣和掉了扣子的列车员制服。死者被另一包厢的医生证实是死于零点到凌晨两点之间,那时刚好列车被困于大雪中间停运,周围一片寂静。他身上一共被刺12刀,入刀角度各不同、深浅不一,其中有三刀致命。

  死者真名叫卡塞蒂,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绑架案的主谋。书里面把这一段描写穿插在侦探的推理过程中,比较符合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但是电影在一开头就呈现了美国阿米斯特朗绑架案的画面。那是非常显赫的一家。美国阿姆斯特朗上校先生3岁的小女儿黛丝被绑架索要赎金,交了赎金之后小女孩还是被残忍杀害。为此,怀着身孕的阿姆斯特朗太太因难产死亡,阿姆斯特朗先生举枪自尽,阿姆斯特朗家的女仆因为被警方冤枉而含冤跳窗自杀。等于一次绑架案死了五个人。卡斯蒂找了人替自己顶罪,当顶罪的人不堪生命威胁而供出主谋时,卡塞蒂已经带着钱逃之夭夭。电影把这个情节放在前面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是以定格的报纸画面来呈现,可缩短时长,也会有一种紧张、好奇的氛围。

  由于这列车厢是封闭的,所以死者所在头等车厢的12名乘客和1名列车员成为了嫌疑人。波洛侦探通过一个个的问询,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德本汉小姐说自己没有去过美国,但却熟练地使用美音的一些习惯口语表达方式;那位孱弱的奥尔森小姐说自己是瑞典人、英语很差,甚至编造一些“瑞典式英语”的单词,但她却能听懂侦探故意说出来的一些英语高级词汇。还有很多的线索都是通过侦探的语言智慧套出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逻辑。侦探采用了脑补的方式把这些乘客带入了与armstrong一案有关的人身上去,12位嫌疑人、12刀、12个人组成的陪审团,12个人的复仇计划。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案件,因为所有的嫌疑人都是凶手,都是为了复仇。

  接下来的情节是电影补拍的,我觉得加地非常好。是12个人如何实施谋杀计划。因为每一个房间都有两扇门,一扇与过道相连,一扇与隔壁房间相连。哈巴特太太也就是小女孩的祖母房间与死者相连,那时的死者已经被之前下的药弄得不省人事,他们一个接一个通过相连的门,每人刺了一刀。

  有一个细节是第一个人进去前把灯关了,所以实际上他们每人刺的那一刀谁都不知道刺在哪儿,谁都不知道是不是致命的一刀,这就说明了他们做好了共同承担后果的准备。电影加出来的这一段是特别精彩的。包括在刺之前对于自己心爱的人的告白。

  最后侦探提出了两个结局;第一个结局:列车上来了歹徒在午夜谋杀雷切特之后趁着大雪逃下了车;第二个结论:头等车厢的12位乘客处于报复的杀人动机,每人都刺杀了死者。

  其实我认为电影甚至是原著都没有对死者的真实身份有一个明确的证据,这在今天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是侦探的猜测,而不具有法律效益。但我想,这都不是作者或者导演想表达的重点。这是一种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哪怕是被杀者罪有应得,但12个人的谋杀团体也只不过是同态复仇、以暴制暴。有人说这是一件充满人性的案子,但我觉得侦探选择这样一种结论,他是明白,他无力对抗这个谋杀集团。之后警方介入,图省事的原则他们一定会接受简单的方案去处理。一个精明睿智的侦探,这趟东方快车上唯一清醒的人,本着真实公正的原则,此时面对的,只能是个体的悲哀。

  转身走了——一个孤寂的背影。

  《东方快车谋杀案》影评(十):我们代表月亮消灭你

  经过了三天的等待,终于下到了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

  因为事先有朋友推荐时候说,你绝对猜不到凶手是谁,所以看的时候把前面所有的细节都详细的看了两遍之后才看最后揭晓凶手的桥段。哈哈,果然是大大的惊喜,大快人心。有一种美少女战士那种我代表月亮消灭你的感觉。

  另外一个惊喜是看到了一直钟情的老家伙肖恩康纳利,74年的肖恩还是当打之年,英气不凡啊。

  爱上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这个关于正义的悬疑故事。有些电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是有些光影会在记忆中生根发芽。

  推荐------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