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经典影评集
《嫌疑人》是一部由元新渊执导,孔侑 / 朴熙顺 / 赵成夏主演的一部动作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嫌疑人》影评(一):直面自我的人是最强大的
看评论,似乎很多人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在韩国气质的电影里,我觉得它并不逊色于辩护人、素媛、熔炉这一系列。
本来以为只是看个犯罪片,没想到是个大片,背景很大,场面很大,人也很酷帅,几个间谍、特工都是硬汉,两次追车、数次打斗,都是堪称惊心动魄的精彩。被严刑拷打、关在监狱里,还能越狱,硬汉秒秒钟俘获我心。
看着池东哲和女儿对视,没见过爸爸的小女孩三次回头,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屈服过,却在那时流下了眼泪。
为了妻儿,为了家,铁铮铮的汉子,一言不发,用拳头和鲜血奋斗到最后,距离震撼还有一点距离,但仅仅只是一点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或许有的屈从于现实,但内心的良知却从未磨灭。
内涵有了,人性有了,故事曲折,打斗精彩,我不知道还要怎样才配得上五颗星。
韩国电影最震动我心的,是他们直面自我的魄力。这部电影,矛头直指什么,自不必说,越是牵扯到大树底下的根,越需要自省的勇气,需要改正错误的决心,不怕牺牲不怕丢脸,不遮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无论是求司法公正系列的辩护人,还是用其他方式对抗强权的恐怖直播,都让我感受到了韩国电影的承载力。
电影是一种艺术,也不仅仅是艺术,文以载道,那么电影呢?
向这样的韩国致敬。
2015.3.30
《嫌疑人》影评(二):共助与嫌疑者比较
拿《共助》与《嫌疑人》比较,似乎对后者不公平,毕竟韩国电影这两年进步飞速。《嫌疑人》也许有着年代的局限性。但因为男主的角色性格类似,男主都是为了复仇这一类似的目标任务,忍不住比较了一下。
《共助》里玄彬的毁容式演技是可以的,没有了奶油总裁的感觉,眼里充满了仇恨。不过整部电影,玄彬面部表情变化较少,基本是瞪眼、仇视、耍狠和很痛几种。
比较而言,孔刘在《嫌疑人》里,不论是在大街上眼观六路,还是各种跑酷场面,及内心戏等,眼神变化都比较到位,符合影片情节设定;孔刘的肢体语言运用能力也相当不错,跳桥的一幕动作相当协调;有几幕朝观众快步而来的身势和眼神,仿佛看到刘德华当年的风范。应该说孔刘有一种“英雄气质”,很适合演出动作片。 《共助》和《嫌疑人》都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都较为简单。《共助》影片叙事完整,层次清晰,紧张程度螺旋推进,动作场面穿插用于情节铺垫和人物角色刻画片段,张弛有度。
就《嫌疑人》整部片子的构架而言,导演功力略显不足。动作片情节紧张是没错,但动作场面紧张程度应循序渐进,有张有驰;情节推进应与动作场面结合,层次分明;人物刻画也应深入圆满。只有做到这些观众才会有带入感。否则光靠演员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影片《嫌疑人》瑕不掩瑜,在2013年韩国电影来说当属优秀电影,从演员表演到动作场面设计都有超越电影《伯恩的行动》系列之处,并兼具韩国特色,非常值得一看,也值得国产电影学习。
《嫌疑人》影评(三):家国小我
孔侑是我新男神。
又是一部涉及南北政治的韩国电影。池东哲为国效力,却因国家领导人更迭而祸及自己。他要找到并杀掉杀害自己妻女的凶手再自杀,这是他原以为自己人生最后的历程。卷入朴会长被杀案中,一路逃脱追杀,车战,枪战,肉搏,心疼我男神拍这部戏恐怕也是受了不少伤。
韩国电影涉及到北朝鲜,总是说拿军人的家人为要挟。他们为国出生入死,被抛弃或被要挟,以自己性命保家人性命。看着总容易生出悲悯的情绪。
肉搏干脆利落,车戏紧张刺激,却隐忍克制没有过多的炫技成份。
当池东哲被告知女儿还活着,他竭力求生。最后逼问时候,被告知女儿不可能活着,那个绝望悲伤的情绪,甚至不需要眼泪来诠释。见到女儿后,小女孩,三次回头转身面对他,终于压抑不住的眼泪,心疼这个九死一生的男人。
看这部电影时候,总会想起《隐秘而伟大》,也好奇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到底是怎样的生活。
《嫌疑人》影评(四):泡菜缸里的《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系列无疑是新世纪最受推崇的间谍电影,刷新了此前人们对于谍战动作片一成不变的印象,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风格,也很自然地引来许多跟风者,连间谍领域执牛耳的007也无法摆脱其影响,大走冷硬风格的重启之路。在大批模仿者中,擅拍南北谍战的韩国电影人从《谍影重重》取经甚多,凌厉不花哨的格斗,眼花缭乱的剪辑,朴实无华的间谍技巧,鼓点急促的配乐等元素越用越频繁,笔者一向对韩国谍战片青睐有加,多年来凡有此类新片一部不漏,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没有一部能像《嫌疑人》这样大规模地“致敬”《谍影》。
先看主角身份,和伯恩一样,孔侑饰演的池东哲作为北逃者,主动退出特种部队,隐姓埋名一心追求私人目的,这和伯恩脱离杀手组织不无相似;两人都在世界各地执行过冷血的杀人任务,且在影片中都是闪回略写,但仍足够强调双方是精英中的精英;本片和《谍影》在叙事上都将主角塑造为三十多岁年纪,相貌并不突出,沉默寡言的大酷哥,都受过残酷的“水刑”,其身份背景、案件前因后果,基本靠调查的第三方之口道出。
在情节架构上,池东哲过着低调的生活,因被陷害为悬案凶手,既要洗清冤屈又要为至亲复仇,几乎重合《谍影重重》第二集的骨架,而且双方死去的至亲都是妻子;本片更多些人情味,给池东哲加了个未亡女儿,不像伯恩到了结尾仍孑然一人。对立的执法部门中同样有个公正不阿、只对真相感兴趣的探员,与主角从敌对到合作,在最后关头助他一臂之力。本片有一条女记者的线,这个角色在后半段越来越接近《谍影》二三两集中妮基的作用。池东哲周旋在多种势力之间,是小人物对抗大体制的经典模式,也是《谍影》小说作者陆德伦最先开创并最擅长的叙事模式。
和《谍影》一样,韩国各地潜伏杀手,平时从事的哥、教师等其他职业,被一通电话激活,投入捕杀主角的战斗,狙击枪袭击对应《谍影》第一集的“教授”,近身肉搏对应第二集的汉堡特工和第三集的摩洛哥“戴什”,驾车对撞,对应的是第三集的“未下手特工”,而且同样在逼仄空间,从隧道换成了柱廊。另外因为池东哲并不像伯恩一样失忆,所以本片增加一则眼镜的谜题,对应《谍影》伯恩苦苦追寻的身份。
具体到动作桥段,更是处处伯恩附体。毛巾对付匕首,人群中步行摆脱追捕之类太明显的就不说了,池东哲也善于用各种简单的伎俩躲避高科技监控,伯恩用得很顺手的一次性手机在他手上也一样能误导警方。池东哲指引女记者摆脱跟监那场,与《谍影》第三集会见记者极具异曲同工。杀手打昏女记者欲枪杀之,池东哲从空中跳入营救,随即展开长串肉搏,这是《谍影》第三集摩洛哥一段的完整复现,之后池东哲从房顶摆脱警方,跑酷跳跃,连韩国民居俯瞰都跟丹吉尔大有相似。池东哲的飙车技法也传承自伯恩,复制了《谍影》第一集的俯冲楼梯,第二集的出租车侧面被撞,第三集的车辆“直立”翻转镜头,伯恩用车尾迎接撞击,他不但用得娴熟,还升级出一招借车撞车的把戏,并同样懂得巧用安全气囊。此外,池东哲和伯恩一样,都玩了一把高台跳水。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说《嫌疑人》是《谍影重重》的首席学徒,并非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我相信导演一定钻研了《谍影》三部曲很多遍,将所有热爱的元素打乱并重新提炼,放进泡菜缸里泡了一遍,才炮制出这部作品。这种模仿本身并不高明,因为缺乏创新,但模仿也是个技术活,《谍影》三部曲就放在那里,何曾有国产电影模仿得稍微像样一点?连美国人自己重复自己的《谍影4》都拍砸了。不可否认模仿得好,也能出精品,也值得赞扬,我认同《嫌疑人》是一部优秀谍战片。(文/方聿南)
《嫌疑人》影评(五):怀着对孔侑的爱的私心看完了电影哈哈哈
又是以北韩和南韩的争端为引子的电影 和《隐秘而伟大》有些相似又太不一样 都是讲述在两端周旋的说好听了是保家卫国说惨了就是被拿着的间谍特工这些国家工具们充当炮灰的故事。孔侑饰演一名北韩特殊部队的成员 在国家变动之时受到牵连 妻儿被秘密杀害 一心想要寻找杀妻仇人的他从北韩逃到南韩 却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好吧是政治斗争 在这样一个没有是非对错所有真相都被混淆的世界 他却杀出了一条血路。片中密集出现高能打斗枪击车战场面 简直不能用过瘾来形容 不过主角配角的不死之身跟怎么撞都不会烂质量超好的各种汽车也让人想吐槽一下 但是孔侑的表演是游刃有余却不过力 跟《熔炉》中的老师截然不同 而是一个相当果断的角色 真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人啊。影片稍稍带有一些美国谍战片的感觉和节奏 但是导演处理的恰到好处 剧情紧凑快速不拖沓 情节也是干净利落 有政治但不枯燥 有煽情但不过头 而亮点恰恰是片中少有的几处煽情是煽到了心里 比如苦心寻找的凶手死前回忆闪回让人恍然大悟的镜头 比如妻子挺着肚子晾衣服的回想 比如军官越过孔侑的脑袋把枪递给他的瞬间 比如最后那一句我会舍不得你的 都让人鼻头一酸。其实看到最后 这种国家的事情 谁也没权利追究对错 没办法衡量这些牺牲值不值得 当一切利益被赋予了正义的借口 谁又能判定这个正义的好坏呢。自私的说 最好一切牺牲都不要有 世界和平是永远的梦想和追求 但现实应该会比电影更加残酷吧。全片都还不错 就是结局太不喜欢了 虽然棒子们经常在电影里黑中国 但也不带这么黑的吧 最后总体来说真的是个好电影 两个多小时却从没有让人想要去看进度条还有多少 一路紧张着睁大眼睛看到最后。看完片子 甚至有想把孔侑的全部作品都看一遍的冲动 这个因为正义感而竭力促成熔炉电影的人 骨子里的东西一定是会渗透到表演中去的 更吸引着人想去了解他了解他的作品 充满爷们气概的表演 在这部影片中更是帅出了新高度。
《嫌疑人》影评(六):《嫌疑人》|给五星因为孔刘的最后3分钟
在我的电影清单中,《嫌疑人》应该放不进“好电影”这个文件夹中,节奏感不强,时间太长,用力太过;飙车戏动作戏拖沓不利落;某些配角们的行为不符合前期铺垫的人设,会让人觉得有些莫名。
可是,主角是孔刘啊。他是《熔炉》中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让世界不改变自己“的的仁浩老师;他是《釜山行》中一开始自私冷漠,但在和僵尸血肉撕斗中最后迸发出人性大爱的父亲;他还是最近被刷频的那个孤单而灿烂、深情而浪漫、洒一地狗粮的《鬼怪》。
孔刘是那种,一开始,甚至你还会觉得有点丑(不信可以去调查下当年《咖啡王子一号店》多少人因为嫌弃男主而弃剧的),但却是越看越有味道的演员,比如说他的眼睛。对眼睛干净有两种,一是“本来无一物”的干净,二是饱含内容的干净,前后两者的区别就像“简单”和“简洁”的差别。孔刘在《熔炉》,在《嫌疑人》的最后,眼睛里就出现了这种东西。
这部片子,豆瓣评分7.3分,我给了五星,其中1星是因为孔刘,另1星是给影片的最后3分钟。如果没有最后3分钟,前面的2小时可能毫无意义。就像白茫茫的一片雪,蔓延到天与地的边际,视线没有着落点总觉得有些空缺了点什么,突然几支红梅跃然而出、凌然立于这天地之间、落进视线之内。这3分钟就如雪中红梅。
影片的最后,孔刘来到了他女儿被拐卖的村庄。他的妻子无辜被杀,他从来没见过女儿。z在此之前,影片用难得的暖色性片段交代了背景,孔刘在寻仇路上,梦里出现的回忆,大着肚子的妻子,站在院子里,细碎的阳光洋洋洒洒,她笑靥如花,温柔的抚摸着肚子,对着还未出世的女儿和站在一旁傻笑的孔刘说,“多说说爸爸的故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认得出来,长大了就不认得,可是小时候能认得出来。所以,在讲很多爸爸的故事听呢。看的见吗,爸爸来了,爸爸来了。”
孔刘就这样站在了金灿灿的麦田里,风吹麦浪,眼睛落在了一个斜背着箩筐、头发蓬乱衣服和小脸脏兮兮的小女孩身上,准确的说是背影上,因为小女孩在往前走,远离孔刘的方向。
然后小女孩突然微微侧身,转过了头,眼睛互相对视,相比较孔刘含有几丝寻觅几丝求证的眼睛,小女孩的眼睛里平静而漠然。第一次对视是短暂的几秒。
之后小女孩转过身往前走,走了大概六步又回头,比第一次转的慢一点,比第一次转的角度大一点,然后站在那里,眼睛里掠过几缕涟漪,嘴角细微的往下撇了一小撇,孔刘不自觉的身子前倾,想往前走却不敢靠近,眼睛里是确定和迫切,眼眶开始变红、泪水藏于眼眶。第二次对视比第一次略长些。
小女孩依然继续往前走,大概又走了六步,开始侧身转过头,孔刘欲言又止、有泪在脸上静静的留下、眼神里是期待和欢喜还有忧伤,小女孩定定的站在那里,眼睛开始灵动起来,突然像是读懂了一切,将身子全部转过来面向着孔刘,往孔刘走了一小步,嘴角一撇,眼睛里终于出现了小孩子看到亲人之后才会敞开的委屈,孔刘泣不成声,是愧疚和自责,爸爸来晚了。小女孩此时已经是完全敞开,流露出更强烈的感情,爸爸来了,爸爸终于来了。这时候孔刘呈现了整部影片中最难得的一次笑容,即使五味杂陈混杂着眼泪,却也是最坚定的,说着,爸爸来了。
这三次回头,是表情特写,没有一句话,任何言语在此时想必都是多余的。
言语终究是太容易做伪的东西,不止是在酒桌上。所以有些人喜欢喝茶,是因为喝茶时,经常出现的沉默不让人觉得尴尬,比如一壶水放置在炉子上,等它发出咕噜咕噜的烧开声音。话不多更不需要密,慢慢的讲,谈一切日常可能会被吐槽虚伪或者假的话,慢慢的体会,体会一个眼神背后的一切。
最后一段,和此文无关。马上到情人节了,前几天给几个好友发了命题作业,谈谈能呈现出你心目中爱情的样子的电影,没想到这几个朋友竟然出乎意料的认真,不仅特地去重温了一些电影,还每人发我一大段近1000字的想法。我会在后续的推送中陆续推出。
如果你也想加入这一话题,也可以留言哦,聊聊哪一部电影,是你心目中爱情的样子。
《嫌疑人》影评(七):韩版谍影重重
首先,该片是仿的谍影重重。国内是仿不出这种质量的。尤其是追逐戏和动作戏,韩版谍影重重。
背景是南北韩矛盾,我对朝鲜这个国家了解不是很多,对于朝鲜人民挨饿这一说,我不知道是不是国家的政策,国家有意不改善民生的阴谋论。但我喜欢这种大背景。作为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男主的坚韧和对妻子女儿的哎是本片的最大看点。小女孩最后那三次回眸,作为24岁的男生我落泪了,我觉得他的父亲受过太多苦痛,而小女孩那种冥冥之中的确认更是痛彻心扉。
但本片仍有缺点,就是片首,不知道事是为了烘托阴谋论或者悬疑。前面的铺陈着实烧脑,感觉有点凌乱。要是能更直接些,流畅些,该片缩到90分钟那应该很紧凑流畅了。后半部分剧情和节凑拿捏的还是很好的。
动作风格很好,最后希望国产动作片能学学,少些花哨。
《嫌疑人》影评(八):马克一下
孔侑还挺适合这种动作片啊。。
巷车战还是很好看的,而且很刺激。。近身搏斗虽然不多,但是也不错。
剧情很简单。最终居然靠各种巧合能搞定,还是比较牛逼的。各种证据什么的,都很弱。。。随便几句话,就说出真相,就真相大白了。。。
片里的大boss感觉也不是最大的,幕后的那个始终没有任何描述。我相信他不是最大那个,他的职位不够。。至于最终的使社长丧命的居然是农业科技成果,死的真的有点冤枉。可能不太了解南北朝鲜的暧昧关系,无法理解为什么南朝鲜要为北朝鲜研究增产技术。。。而且,任何科研技术,如果没有临产实验并明确食用安全,那这种科技就暂时毫无价值啊。。。
《嫌疑人》影评(九):硬汉柔情
韩国电影《嫌疑人》,非常好看.
之前怎么会漏掉这部片子,对之前的自己也是表示不理解,不知道当初都干嘛去了.
韩国影视也是很有趣,如果说电视剧负责给(女)观众编织紫色梦幻梦,那电影就是集中来揭开泡沫,直接给你看血淋淋真相的.前者有多傻白甜,后者就多快狠虐。
这其中,我很喜欢看韩国动作片.基本上结构都很紧凑,背景交代和情节发展很少有废话,不拖泥带水,结尾收梢的再漂亮,那就是2个字: 过瘾.
我看电影算是比较容易就开小差分心的,一旦觉得比较无趣或者拖沓的话,
给我不到五分钟,就能睡着.
但看这部片子时,恨不能一分钟都不要错过,很多情节还想再重看.
铁骨柔情更是百击百中,撇开盔甲直接就漏出软肋,怎么能不动人啊.
孔侑这部片里100%硬汉,台词很少,那么多段打戏和飙车戏都看不腻的.
帅!炸!天!
这段时间看了也是好几部韩国动作片了目前特别喜欢的就是《新世界》和这部.
然后,下一部就是《恐怖直播》.
《嫌疑人》影评(十):《嫌疑人》:与系列片擦肩而过的距离
真正的北朝鲜,除了封锁、饥荒和核武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们不知道。但它为南韩的电影人贡献了一个又一个身手矫健的动作片角色和间谍故事,倒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以致于我的大脑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一看到片子里有脱北者,马上就能自动脑补出忍辱负重、身怀绝技的剧情,期待着他们的瞬间变身。
因此,本片的故事实在算不上推陈出新,从这一点上顶多打7分。但不得不说,本剧从打斗、谍战、悬念到剪辑节奏的成熟度,带来了不错的观影体验。跳伞、追车和跳水戏,一点儿也没偷懒;男一男二的惺惺相惜呢,虽然像好莱坞大片一样俗套,但在韩国的文化特色里倒似乎并不多见,放在此剧里也算众望所归。
荞麦的梗很赞。虽然最近的韩国谍战剧,不黑三胖和我大中华,简直就没法讲故事了。但化学武器的壳里藏了这样的一颗果实,还真是挺让人意外的。有了新鲜感,认可度自然也就上升了。
美中不足的是结尾,真正平常了一点,而且刻意煽情的痕迹太重,就觉得不舒服。父女相望的桥段,来来回回感觉像花了一个世纪,着实有点长。男主角总感觉面熟,却又想不起来。结束了一看演职员表,孔侑这名字也好眼熟。今天才发现是《熔炉》的男一号。啊!原来是温和男老师变身战斗机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非要给大特写来展现青龙奖最佳人气明星饱含热泪的演技。但作为一部动作片,这个段落更利落,整体节奏也许会更好。
话说回来,那层层麦浪真是讲究。然而,与孔先生的眼神问题相同,从前一个半小时的凌厉陡然转变至此,在观众心理上实在是很难过渡得流畅,导致美则美已,出戏的风险却几何倍增加。如果说这是导演希望展现的个人风格,那么,如何把握住全片节奏而不显得突兀,恐怕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另一件可能对韩国影坛并不公允的事实是,他们每一部成熟的商业电影,都难免被拿来与好莱坞的大片,尤其是系列电影做比较。比如有了《海盗》,就有人说加勒比;有了孤胆池东哲,就有人说《谍影重重》。从本剧杂糅的影像风格来看,导演想要致敬的影片怕是真不少。但如果说到系列,我个人还是坚信,每一个系列都需要创建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或者说三观,骇客帝国的数据宇宙,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007的个人英雄体系,哪怕百无是处的《小时代》,也要靠不真实的纸醉金迷和卡通化典型人物,才足以支撑。以上种种,在《嫌》里还看不到痕迹。说起来,放眼整个韩国影坛,我还只在《夺宝联盟》里看到了这样的一丝可能性,那还90%是因为全姐姐和都教授小朋友通过《星你》开创了空前绝后的一对cp。
不过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这本就是我们身为影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吹毛求疵想法。从《嫌疑人》这么朴实无华的片名来看,导演未必有把它制成系列的野心。否则,依靠目前这种两男一女对抗强权的松散结构,要一部一部地持续下去,即便把结局设定成开放式结构,从男主寻女这样的动机入手往下生发,也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绝对不能否认这是一部成熟的单体动作电影。但,也仅此而已。
最后提个意见,导演下次黑我大天朝,请黑得像样儿一点。那个不知道是哪儿的怪村子,像墨西哥多过山东。中国农村谁那样儿啊?!不专业。但坦白说,总体7.5分的质素,还是给我最近对韩国电影失去了欲望的小心脏,算是来了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