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10篇

2022-03-21 15:37: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10篇

  《最有可能成功》是一部由Greg Whiteley执导,Laszlo Bock / Scott Swaaley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一):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周易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陆有铨先生在《躁动的百年》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教育理论、实践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得人心,但在现实的教育形式上却有背道而驰走老套路。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在不断摸索教育的新路径——高技术高中

  学生通过抽奖的形式产生。许多升学率不错的学校在选取生源上就开始了竞争,名校通过掐尖等方式,选拔出一类成绩原本就高出平均成绩的孩子进入学习校,一定程度保证了学生优秀的毕业成绩。高技术高中类似于实验学校,通过随机抽取邮编的方式保证生源的差异性。学生中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相对较差,有的来自富裕家庭,有的来自贫穷家庭。通过在学校学习后,与州、全国学校进行对比,数据上有一定的说服力。

  教师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师范院校毕业。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是教育热情,没有书面的测试成绩为,更关注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是否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生活。教师本身有自主权,本人就是设计师。对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教材课本、没有铃声,不分科目,以项目的形式指导学生。

  评价方式上,抛弃以往的书本测验,采用“展览之夜”的计划,把学生的过程与结果一同展示出来。许多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担心这种形式会不会经得起考验,在最后的数据中可以看到,高技术高中SAT测试成绩高出州平均水平,98%的大学录取率。

  高技术高中是一所公立学校,源起背景是由于公司不能招募到能够适应工作的职员,一位父亲为自己的女儿不能适应传统教育而焦虑。传统的教育蓝领工业模式是工业化经济程序下的产物。这所新学校的诞生是适应时代的变革,资金有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其规模还是比较小的,毕竟有家长还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剩下的2%。但探索总是具有冒险精神的,长远来看,唯有适应变化才能继续前行。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二):整个教育体系就是一场游戏,大家都在遵循这个游戏规则而已

  昨晚看完得到的直播,回过头来找更多信息,看到海报上只有一句话:我们的教育体制是1893年设计的。

  其实,考试考的那些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这一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心知肚明,但所有人仍然在学在背诵记住,以通过考试,而通过考试,考上好学校,是好生活的入场券。整个教育体系就是一场游戏,大家都遵循着这个游戏规则而已。

  影片中有一段,HTH之外的一个老师,想在自己的课程中推行新的授课方式,不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想到最大的阻力来自学生自己。当老师问他们:考高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哪个?学生都坚定地选了考高分。一个女生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考高分才能进入好大学,从大学再开始认识自己、再培养现实世界需要的技能也不迟。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就像导演说的:教育让我们身上什么东西死了。

  可能因为自己现在已经跳出了校园,被扔进了现实世界,所以对教育改革尤其有感触,但如果是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身处这个游戏之中,肯定又是不同的感受——是的,我都知道,但能怎么办?难道我能退出不玩了吗?是的,你可以退出,而且有人退出后依然成功了,也许这个片子的最大意义是展示了游戏规则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教育创新从来不可能说的那么轻松,教育要面向未来,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相信未来的残酷一定会倒逼改革,只是希望片中的这种反思能在我们心中种下种子,不要让自己成为最最最最后一个被动做出改变的人。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三):教育是gardening,而不是engineering

  这个电影既没有在院线发行,也没有DVD,只有一个网站,可申请社区播放。风格中规中矩的纪录片,但是内容却是爆炸性的,它抨击了美国现阶段的教育系统,以及介绍了一个私立高中High Tech High的实验教学方法。

  现在美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多世纪以前设立的,原理是一般的小孩在什么年龄应该知道哪些知识。是一套标准化的对每个人都一样的教育。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是平均的人。那时候有大量低技能的工作机会,所以这种教育制度在当时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过去上过大学是找到工作的保证。现在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不是因为中国抢了我们的工作。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已经与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过去的模式,上学时看老师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就成为那样的学生,工作时看老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员工就成为那样的员工,目标导向非常强。

  现在机器做了蓝领的工作,未来电脑要抢了中产阶级的工作,比如某个公司的入职信就是完全电脑写的。平均的人的平均的工作越来越少,那人还能干什么?

  家长都想让孩子多学知识,为了考试。但是考试真的有用吗?很多知识除了用来应付考试你的一辈子再也不会用到他们。有人做過一個实验,让考Bplus的学生三个月以后再考一次他只能得F,半年以后再考一次基本都忘光了。

  每天看书学习然后做题考试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生活非常脱离现实。现在的工作需要解决问题,做决定,合作,创造力,持之以恒。

  在High Tech high这个高中,没有教科书,平常就是做project,期末考试就是让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来看你做的项目。

  如果你花的很多精力和时间有足够的热情去做一个project就能做出一个值得观看的东西。其实我们正常的工作就是在做project,就是你花了很多时间做一个东西然后拿出来给别人看。如果结果不好就会持续改进,在做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过程中提高。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四):教育界的世界大同。

  作为一个即将从校园毕业 并且将来想要从事教育的学生 在最后一学期的final week能看到这部电影十分庆幸。

  roject-based的教育方式 比起传统教育 成本更高 老师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 过程更难把控。

  影片中家长的质疑和担心 放映过后在场一些老师的评论 对于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表示一定程度的怀疑。

  但是更多的还是赞同 和更深入的思考。我认为High Tech High 最终98%的大学录取率 不是偶然。

  有人问 HTH的这一套要怎么可能照搬到贫穷的地区或者国家?

  讨论中得有一点我很赞同 High Tech High的教学模式只是一个inspiration。怎么样真正从学生的需求考虑 设计curriculum 而不是按照既有的知识体系讲信息机械地传递给学生 才是一个老师最终的目标。

  教育中technology的应用并不一定非要像HTH的那样酷炫高大上 才是成功。

  哪怕只用一台电脑 连上网 能够将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 去探索 就是最高境界。

  另外 比起死记硬背的知识 soft skill的能力发展在团队合作 完成一个作品的时候 得到了最大化。

  作为一个25岁还在为自己的性格弱点纠结 并且刚刚才认清自己未来的理想 典型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孩子

  我十分地羡慕 HTH的学生能有那样的自由度 去探索 失败 和成长。

  oft skill的培养 其实也就是一个人personality的形成过程。

  影片几位高中生面对采访表示 宁愿先ace test 保证能够去到理想的大学 然后再追求有学术上的自由。

  对面坐着的那位老师惋惜的摇头。

  这和国内高中生 期盼着高考过后大学生活的自由 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片后讨论大家提到最多的一句 就是education changes slowly。

  这是个可悲的事实 尤其是面对现在发展如此迅速的大环境。

  但是有人在拍这样的纪录片 有学校会组织这样的观影和讨论 也说明改变是真切存在的。

  Anyway 是一部信息量巨大 需要好好回味的片子。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五):面向未来的教育革新

  所谓教育,最早就是一个聪明人,对一小群聪明人的小众活动,比如柏拉图的阿加德米,孔子和他的门徒们。到工业革命时期,参差不齐的劳动力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普鲁士人在124年前提出了的对当时人而言爆炸性的现代教育的创新理念:根据基于年龄、学科要求设立的教学大纲,适龄儿童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分科目在教室教学,通过考试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合格学生准许毕业并投入到劳动力市场。后来这套教育系统随着工业革命的脚步逐步传遍了全世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这个系统的产物。当年的创新成为了我们沿用一个多世纪的常态和惯例。

  124年之后,我们站到了信息革命的前沿,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看上去岌岌可危。机器正在向那些传统意义上只能由人完成的领域进军。它们速度更快,出错率更低,逼迫人类摒弃那些低智慧含量、高重复性的工作,重新思考在信息革命时代人类的价值,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中国、美国大学毕业生都面临毕业失业,找不到工作的状况,学校培养的人和社会需求脱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工业时代的教育模式无疑需要革新。

  从宏观角度看,在人口稠密、竞争压力大、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除了学习知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更加凸显。上学时大多数人并不明白学那么多知识要干什么,学习的意义不在于掌握知识本身,而是——学的比其他人好。只要未来社会、企业还是三六九等,好成绩去名校得到好工作的逻辑就依然成立。上学就是为了不断击败其他人,慢慢完成社会分层的过程,十几年的学习在名校毕业的瞬间完成它的价值和意义。在学校实际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击败其他人。学习的目的指向明确而又纯粹。但几乎所有接受过中式学校折磨的成人,都怀有复杂的情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当年一样走一次。为了最后的目的,学习过程的牺牲是否太大?

  对企业来说,名校、考试成绩是最方便直观进行人力筛选的工具。对大多数人而言,参加这个漫长而艰辛的游戏,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虽然十几年学校生涯学到的东西在考试完之后基本上就忘的差不多。有实验测试在考试中平均分为B+的学生,仅仅3周之后再参加同样的测试平均分就降到了F,半年之后再考几乎全部忘记。这种情况如此普遍以至于让人习以为常,这是学生时间精力、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说严重点,人类价值的浪费。因为标准化考试内容和真实生活是脱节的。学生永远都不会遇到考卷上提出的问题。这是标准化考试与复杂生活的矛盾,也是相对静止封闭的教育系统和不断发展变化现实社会的矛盾。

  从微观层面,对那些有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人,标准化考试只能抹杀他们的特质和热情,学习的意义如果大部分存在于最后的名校毕业证,而与学习本身割裂,十几年看不到意义的学习过于漫长而痛苦。学习需要和现实世界联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需要能体现在学习本身上。

  美国High Tech High的革新之处在于:给老师充分的教学自由,打破学科界限,以项目制为基础,在老师引导下,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创造,通过向社区展示的方式,与现实世界接轨。因为真实世界的工作,不论是发明创造、写书、作曲、创业都可以看做一个个项目。事实证明,项目创造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在真实环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像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坚韧不拔的精神等传统课堂无法覆盖,但对个人发展极其重要的软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片子的女主角Samantha本来是个腼腆内向不善言辞的女孩,通过带领团队改编排练戏剧,自信心和领导力都有显著变化;在历史课上,小伙子夜以继日,通过木质活动图板来表现文明兴衰,经过很多挫折挫败,没能按时完工,最后完成的时刻让人动容。学校点燃了他内心对学习和知识的热爱与渴求,这种积极主动的热情、废寝忘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对人精神面貌的转变,让人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巨大力量。

  HTH的模式实际上对老师和学生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对老师来说,需要明确学生在学校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什么,老师将项目完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拆分到各个学科中,并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帮助。除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外,学校要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允许失败,有宽松自由的氛围,同时帮助学生发展诸如创新精神、领导力、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等精神特质。对学生来说,有主动性、乐于尝试,不是等待知识被动灌输的学生更适合这种学校,也能收获更多。片子里的小女导演和小历史工程学者都是很有主见,对自己的项目投入热情和精力,在学校系统的支持下,最后也收获最多。

  因为项目制教学需要老师学生花很多时间处理各类实际问题,比如手工作业等等,和只要动动纸笔的传统学校比,他们学习内容的广度只有一般学校的一半左右,但学习深度无疑是传统学校比不上的。在未来浅层知识触手可及,学习广度就像这个世界一样辽阔无边,深度学习更有利于理解知识和应用,也是更稀缺更值得追求的。

  HTH的sat成绩比洲平均分高出10%左右,大学录取率高达98%,实验时间太短、现在来评价还为时过早,再等10-15年,也许能看出在标准化测试中并不占优的学生在未来会取得什么成就。就像片名暗示的,他们也许是在未来最可能成功的人群。

  《最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六):极有可能成功纪律片有感

  看了好友发的最有可能成功(也有翻译为极有可能成功)宣传,很好奇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找了好久没找到,终于在马云的某宝上买了此影片,看了下,挺有感想的。 比如影片中,有老师问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一个学生回答是:讨厌无聊的课堂! 老师没有用自己的价值观打压孩子,而是让孩子参与讨论和定于什么是“无聊”? 确实也只有在对某个定义理解是一致的情况下 讨论才有共同的基础,才能更有意义,如果理解的定义都不一样,那么跑题了 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一个本来非常害羞的小女孩,原本什么都不敢,连讲话都害羞,最后却能出色的成为小孩子中的导演,而且亲自引导其他的小孩子怎么表演会更好,而且想尽各种办法鼓励团队,如果成功了他们的父母会很高兴,以后会是很美好的回忆等。这说明HIT的教育对孩子的提升是质的飞跃。 总之是很值得看的一部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