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团圆》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团圆》观后感10篇

2022-04-07 03:03: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团圆》观后感10篇

  《大团圆》是一部由丁力执导,石羽 / 吴茵 / 卫禹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团圆》观后感(一):对《大团圆》的重新解读-论《大团圆》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价值观下的家国建构

  背景

  创作过程

  首先,谈谈这部电影的在商业运作模式上的一些努力。清华影业公司是吴性栽欲在北平办厂与“中电”三厂合作未果后的一个结果,公司于1948年年春吴性栽与金山合作创办,两人“合作的办法是吴性栽出财力,管发行,金山出人力,管制片。吴、金两人均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金山兼任经理和制片人。” 从这段话可知,吴性栽出钱与宣传发行,而金山则搞影片的创作生产。正是由于吴性栽的影响,本片在影片剧本、生产、宣传发行上遵循了商业运作模式。一、在本片的剧本选择上,选自黄宗江自己编剧的话剧《大团圆》,这部话剧在当时的社会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现实是怎样呢?‘我们付过代价,我们已经半醉后够了’的怒吼是应该给以大量的注意的,这也是‘大团圆’之所以不能团圆的理由,‘大团圆’中‘无可奈何的尾巴’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的话,那么至少对于观众是有所给予的。” “十分抓住剧中人物的情感关系,所以能够充分表现出人伦之爱,真理之爱与正义之爱,导演特别注意小动作的取巧。” 正是由于良好的社会评价,这部电影才被提上拍摄的议程,成为清华的创业巨制。而在电影的生产上,本片的布景不计成本,打造真实之感。“大团圆布景,由置景师李恩杰飞平考察北平大庭院之实景,并留下特摄照片多种,以资参考,张氏门庭的瓦爿形式、门窗安排,与北平的古老庭院一模一样,有北平土佬参观电工厂的大团圆布景时,置身其间,恍如重返故都。第一场景用云杉木条一千五百根,三夹板二千张,这在普通片子,可拍二部之多,用料之多,有似“新华”摄影“貂蝉”“武则天”古装片那种手面焉。” 而在演员方面,本片也汇集了当时许多的大腕参加,如蓝马、韦伟、程述尧、吴茵等等。导演虽然是初出茅庐的丁力,但他在社会上已获得了一些声望。因此,从场景制作、演员、导演等方面,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按商业模式运营的大制作影片。三、在宣传发行上,这部电影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当时的《影剧天地》《影剧春秋》《电影周报》对这部电影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介绍,有关于电影本事连载的、有关于歌曲介绍的、有关于导演的话等等,而在宣传上,有两个行为让我们格外注意,一是排在双十节后,赠送火柴吸引观众 。二是影片准备在公映前,假某私人花园,招待有关各界,举行“大团圆”游艺会,特备晚餐,继之试映。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清华属于吴性栽“文华”延伸的部分,遵循商业运营模式,它不可能像昆仑一样,只能隐晦其意,曲折表达它的意图。

  其次,谈谈这部电影意识形态的隐性传达。由于出品人是拍摄过《松花江上》的共产党人金山,这部电影必然带有金山的意识形态。这主要体现在剧本《大团圆》的选择上,有一篇新闻报道过电影歌曲《甜蜜的家庭》的歌曲作者约翰.豪阿德.培恩,“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难过不仅属于作者,也是属于每个人的,而“甜蜜家庭”作者死而有知,也当不仅有憾于他的无家可归,而更为有家而毁的人们悲吧! 可见,《大团圆》这个剧本有利于暴露国民党让人们“有家而毁”的罪恶。当然,这种意识形态的隐性传达,更依赖于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价值下家国同构的影像,但这一点并没有被当时的电影评论所提及,关于这一点,下文主要阐述。

  再次,由于影片要兼顾商业运营模式与意识形态的传达,这部影片在当时并没有卖座,而且上映不久即被禁止上映,“清华的第一炮大团圆花费资本甚为浩大,而公演之际,适逢上海人 忙着逃难之时,片子虽好,然而缺乏人之欣赏,金门的营业甚为惨落,而“大光明”也平平而已,故大团圆剧本已是无法挽救。” 。且得到的评价都是嫌它太“消极”。“在大团圆里,我们感到唯一怀疑之处是编剧者的节操观念,那是说编剧者一方面说出大哥将就的那个职业并非为日人做走狗,却无论如何不让他去就职,编剧者的意思是反正有祖业可以维持,就不妨忍耐一时。但我感到这种节操观念是不顶准确的,因为有祖产的人可以如此做。那些没有祖产的人们怎么办呢?若是他们因生活堪虞,反而不为日本人作走狗而就一职业以图温饱,就该指摘汉奸吗?” “结论是作者从头到尾只表现了一些人物,我们可以说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着旧式感情的好人。但是这些“好人”是不应该如此这般好下去的。而且“新人”已经不是这样的“好”法了。” “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参加过严酷的民族革命战争,经过了七八年和旧日完全不同的生活锻炼,而他们竟然不如一个商人,一个一直留在沦陷区的商人沈浩然。我不明白作者对于经过了七八年的民族革命战争,对于抗战的大后方,他具有怎么样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不仅抗战应该而且可能给予这几个青年人的影响,教育没有被作者正确和具体地表现出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血腥的统治,也没有被作者从这个“家”和这群人身上透现出现。” 这些评论都就本片的价值观予以批评,都认为本片在价值观上存在问题。但这部电影实际上想通过家国同构的影像,让人们从一个家庭的不团圆来看到残酷的现实,即整个国家民族的不团圆,并对时局予以隐性针砭,对可能的幸福给予隐性歌颂。

  最后,影片不仅讲述了张家的团圆与出走,在更大的一个程度上,它试图在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价值观之下,将一个家与国家同构起来,实现其在社会意义上更大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关于张家,一家总共9口人,张母、四子、三女外加一个仆人王妈,几个子女都用大哥、二哥、三弟、四弟、大姐、二姐、小妹这样的名字来称呼彼此,这样的称呼容易让那个年代的观众代入自己的身份,与角色产生认同,而且,特别是他们身上各具的人物性格与特色,让家国同构成为可能。这个家庭中的几个子女各有特点。

  大哥,因父亲去世,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小提琴(即使贫困潦倒,他也不舍得卖掉小提琴)而念了经济科,以便照顾母亲与弟弟妹妹,他感慨人生道:“人活着就不断打折扣”。正如三弟所说,这个人物类似于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他多愁善感,一烦就拉小提琴;他孝顺母亲、疼爱弟妹、疼爱妻子,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妻子吃流产的药后他对妻子感到愧疚,在辞掉英语教师的工作后,他“赋闲”家中,不能给家里挣钱,他内心苦闷,甚至到了不惜去日本人的洋行里任职,为的就是给家里添点生活费;他渴望走出家庭,去后方看看,但为了这个家庭,他留守了,眼巴巴看着三弟、四弟、小妹、二妹、二弟一个个走去后方。他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他这辈子看来是不会离开家了。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多少个人的影子呢!

  二哥则是一个戏迷,他身着灰布长袍,手托鸟笼,不时哼几句皮黄,他希望别人夸赞他唱得如马连良般好,他爱好遛鸟,这是北京人的一个爱好(据说金焰也喜欢遛鸟)。他对家庭也很看重,当二姐被坏人盯梢时,他愿意冒险帮二姐传递情报。最后因“严缉放火暴徒”的事件,他也离开了家。在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了家,他的梦想是,有几亩薄田、有一匹毛驴,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让他唱戏。这是一个带有老式北京人气性的这么一个人。

  三弟则是一个带有浪漫与幻想气质的那么一个人。他的一些话反映了他这个特点,如:在向表姐示爱时,酸不拉几地说道:“我觉得我是屠格涅夫的罗亭,有一颗哈姆雷特的灵魂和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从我把眼睛睁开了,我就知道你是我的朱丽叶,你是我的夏绿蒂,多少个夜晚我都听到夜莺在叫”“诗人的生命是短促的”。在被表姐拒绝后,他又道“我虽然不能像普希金那样的,为你决斗而死,也要做少年歌德的化身,你将在我的坟头哭。”他为爱吃安眠药自杀,当他真吃了药后,他又痛哭后悔,当母亲告诉他他吃的是泻药时,他孩子气地兴高采烈,二姐指责他的无聊浪漫,他说他理解了,他不应该只跟表姐恋爱,应该跟很多人恋爱,他应该像唐吉可德那样跟风车去战斗。杨斌带他去大后方,他道他总想做一个真正的吉普赛人去流浪,杨斌说他们是去工作,他答道:“是,是工作,像一股铁流”。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孩子气,特别是听他对通婚所作出的美丽结局幻想时(通婚“促进世界大同”,用英文说“It's going to be one world”),让人印象深刻。

  四弟刚出现在我们眼前是一个带点傻气的小孩子,他问沈浩然,什么是人生?他表情木然,呆呆的。他为鸽子出殡,他和妹妹用三个的纸折飞机,当纸飞机被杨斌抛掷到了脸盆里时,他面露难过,这是一个稚嫩的孩童。但当他们的鸽子被日本人的猎狗咬死,当他受到日本孩子的欺负时,从他嘴里蹦出了抗日两字。抗战胜利后,他从大后方回来,当听到二哥与三哥谈论他们未来的生活憧憬时,他说道:“你们这是梦想,不是理想。”他爱好和平,当杨斌给了他一架真正的玩具飞机时,他问道:“我们还要用飞机打仗吗”,接着画面一转,报纸上都是有关炮火硝烟的新闻,最后他跟小妹、二姐再次离开了家,去了后方,去做农民的思想工作去了。这是一个表面呆气但思想已经觉醒的人。

  大姐则是一个只懂浪漫与嫁人的这么一个人,她的心思都在浩然身上,成天浩然长浩然短的,她是一个贤妻良母,一直支持着丈夫相信着丈夫。

  二姐则是一个刚开始很革命的人。当小妹问:“二姐,我们为什么要打日本人呢!”镜头画面一推,出现二姐脸部充满愤怒的近景特写。她和志同道合的李大中、杨斌一起干革命,为了革命,可以把与杨斌的感情放在第二位。但她去了后方后,接触到了重庆政府“假丑恶”的一面,她的革命之火熄灭了。但在杨斌了无音讯后,她最终决定和小妹四弟一起去大后方,做农民的思想工作。

  小妹在这部电影中在前半部分没有给人留下多深的印象,她大多跟四哥玩在了一起,她年纪小,不懂事,会不了解那时的日本对中国人民的穷凶极恶,会问出那么孩子气的问题(指问二姐的问题“二姐,我们为什么要打日本人呢!”)。但鸽子被日本的狗咬死,当她去了后方后,她是最晚回家团聚的人,她也是最早找到方向的人,她决定为做通农民的工作去奋斗拼搏。

  还有杨斌,他是一个清醒的人,他认为只有拿起枪去跟日本人斗,中国人才是真正找到了出路,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爱情执着与信仰的人,他一直追求着张家的二姐。沈浩然这个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卖五香豆腐干的商人之后,典型的海派商人,妙语连珠,四弟问什么是人生,他说:“就像你的气球一样,能吹得又大,又好看,就是人生。”又说:“人生就跟你的脸一样滑稽,也跟你的脸一样严肃。”。他孝顺父母,为了劝慰父亲生意上的辛苦与失落,他学会了不停地笑,对妻子张家大姐与其亲人也不错,在人前说说笑笑的背后,他是一个心里充满失落与痛苦的人,但他为了妻子,只能强颜欢笑。他市侩,他的理想是带着妻子去上海做生意,他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落魄了,但他仍把自己收拾得衣装笔挺,他想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洋钱,最后因妻子嫌俗气而改名大元宝、小元宝,他经常说的口头禅大概就是“对极了,对极了”。他有头脑,会算计,在战乱年代,开了一家铺子,但终因无钱进货而捉襟见肘,生意难以为继。还有三弟中意的表妹,这是一个只懂打打牌看看电影的无聊透顶的女子。

  这些性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聚在了张家,如果按照写实主义的手法,这是不可能的,正如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同差异的。“从我底感觉来说,那是一个和平、安定、宁静的环境,我用“环境”两个字,不是笔误,也不是搬弄字眼,实实在在,那个四合院所给予我印象,只是一个环境,而不是一个家。原因在,你在那四合院里的一些人,虽然彼此叫出了些亲属关系,但彼此在生活上没有“亲属”应有的交融。” 这种安排一方面编导是为了突出其戏剧性与喜剧性,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想借此完成一个家国的同构。

  第二,在有关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上,它时刻紧扣着这个国家的时代脉搏。一个家庭的离合史,也是一个国家的离合史。民国二十六年,一家人还在欢欢喜喜吃饺子,合家唱着“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真美丽...”,享受团圆的幸福快乐;但随着画面刻有“卢沟晓月”的卢沟桥发生日军侵华时,张家外面出现了悬挂着的日本旗,这时这个家庭的平静也被打破了,鸽子被日本狗咬死,大哥辞去了英语教师一职,在大哥哀伤的琴音中,小妹与四弟为鸽子出殡,小弟也被日本的孩子欺负了;民国三十一年,世道不景气,浩然这个颇有头脑的商贾也一贫如洗了,他们合伙开店,但苦于无资金,最后轮到求母亲卖祖业的地步,随着“严缉放火暴徒”的报纸新闻,二哥与二姐也踏上了逃亡了之路;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日本签订投降书的画面而来的是,这一家人的子女陆陆续续回来了,伴着“Home Sweet Home”的歌声,他们又聚在一起吃饺子,享受团圆的欢乐;随着内战消息在报纸上满天飞,他们又面临着分离了,但这次分离,相较于上次的无奈,这次似乎更多了一次希望,因为这一次四弟与小妹是因理想而去的。影片中的插曲,一是开头的那首“Home Sweet Home”表现家庭和睦的歌曲,二是沈浩然跟妻子苦中作乐唱着那首带着积极意义的歌曲。二次团聚时欢快的曲调,分离是凄婉的曲调。整部影片的音乐让人难忘。影片中的象征。狗把老四和小妹的宠物咬死了,象征着日本侵略中国。同时这也是老四与小妹痛恨日本人的缘起,让最后他们的革命性有了合理的解释性。在《群魔》中,狗抢骨头也是一种讽刺。影片中以90度居高临下垂直拍摄一家人围吃饺子的大团圆兴象。两次出现团圆的景象,但都是不长久的,让人喟叹。以前后景均清晰的深焦摄影来配合纵深场面调度和隔着鸟笼来拍韦伟和蓝马的一场都令人刮目相看。房子的寓意。在影片中,房子是一家人团圆的地方,但最后房子卖了,象征着这个出走的永远和这个家再也不能团聚了。

  第三、在镜头语言上,影片也实现了家国同构。影片开头一组蒙太奇剪辑,镜头的承接顺序是城墙、骑车过城门、穿过大街小巷,最后来到写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门前,二姐与杨斌骑车进了张家这个小家。影片结尾,一家人送小妹四弟二姐离开,本来送到张家门口就行,但镜头仍描绘他们三人走出城门的画面。这种影像实际强调的是,这不仅是张家这一个小家的命运,更是这个国家中无数个小家的命运。

  第四、在有关“父亲”的叙述中,也实现了家国的同构。影片中张父一直没有出场,但却成为最大的“在场者”,他对子女、对整个张家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父亲的去世,大哥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小提琴,改念经济科,最后成了中学里教英语的老师。当民国三十三年大哥迫于生活压力要去银行做事时,张母呵斥他说:“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其实父亲是怎样教育子女的,我们可以从大门上贴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强调知识强调忠厚爱国、待人实诚的家庭。但当再次相聚团圆的一家人又要面临分别时,张母告诫子女“别忘了你爸爸的话,一定要做个好人”。但最后张母落脚到了“这世界好像变了,要换种样儿活了”。这里实现了父亲到国家的一个转换,正是由于连年的战乱,已经让这个“大家”离乱了,“父亲”缺失了,换种样儿活着,究竟怎样活,影片用似乎用小妹与四弟走出城门的镜头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与人民站在一起。

  因此,影片从多元性格人物塑造、家与国休戚相关、影像传达、 “父亲”的塑造等四方面来传达它的意义。这四个方面正体现和代表了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价值观,而这种家国同构直接又让我们从这个家庭的离合变迁中看到国家的变化,影片最后那个四弟、三妹、二姐出城门的影像实际上又表明“和人们走在一起”才是一个家庭的出路,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之路。

  总之,这部电影由于由吴性栽及金山合作的清华影业公司拍摄,这部电影的存在就有着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来自于其特有的京片子对白、话剧改编、话剧演员,不是一部海派电影,更来自于这部电影在商业运作与意识形态传达上存在的冲突,使得这部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两边都没有讨到好,但是,这部电影试图在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价值观下实现家国同构,以期达到用它传达“与人民在一起”的这条路不仅是整个家庭的出路,更是整个国家的未来之路!

  《大团圆》观后感(二):算个观后感

  我是冲着朱嘉琛去看的这个电影 结果她戏份好少,不过电影很让我惊喜。先说说我不喜欢的方面。电影拍到了抗战胜利并没结束,还接着拍,但又一笔带过。最后就有三人追随你党了,而且特正义凛然,小妹对妈妈表示你们之前活错了。可是她三个哥哥,一个翻译官,一个空军,还一个算是侠客,真都算是为了抗战出过不少力呢,她就一直后方做农村工作,不知道这自信从哪里来啊妹妹。写到这里我觉得可能编剧是在高级黑吧。。我很喜欢的就是电影的京味儿以及轻松幽默。电影的观感的确是很私人的东西,角色的性格,生活状态,精神世界如果让人有认同感,就会看的很愉快。这电影写的是老北京人的故事,虽然演员很多不是北京人,说话南方口音。。书香门第,住四合院,妈妈在饭桌上很自然自豪地对来自上海的未来女婿说,我们这一家子啊,都是神经病,上海女婿就说没事,我更神经! 就很多这种搞怪台词。三哥说,我觉得世界大同的前提就是国际联姻,然后畅想他未来组建的国际家庭,二哥就没事唱两句无所事事有民族大义但终极梦想就还是闲着,大嫂贤妻良母但也不放弃风情二字,大哥不得志但也不会乱发脾气,二姐爽朗但也是有度,妈妈自己的话就是我们张家人从来不着急。一家子没有勾心斗角也不假热情虽然观点不一致也都客客气气为了对方着想,虽然贫但绝不会招人讨厌因为是真的逗而且真诚。脏字那是一个没有。还有很多细节确实让我怀旧,比如遇见人必微鞠躬打招呼,家里的钩针的窗帘布啊暖水袋啊。很家常。里面那个上海人也是写了现实精明爱老婆那面,但也没有丑化,一点也不小气。上海人见了二妹的很久不见的男朋友来家里,一家人吃饭呢,二妹见到男朋友来就回屋,上海人马上说你别在这里应酬了先去找她吧。这样的一家人才真有家的感觉吧。非常好的电影。

  《大团圆》观后感(三):民国商业片原来是这个样子

  民国商业片第一:大明星。影片的主角都是大明星,而导演却是小青年,这没关系。

  第三:政治上必须有所表达,本片就是一个家庭在政治动荡中的生存,有的奔赴国难,有的逍遥自在,有的流亡,有的留下。

  第一部以北京为背景的民国电影。之前看的都是上海的小弄堂的电影,感觉有太多的概念,说话都不生活化。唯一让人觉得有趣的就是那个上海小男人,他算是正常老百姓的模样,穿的衣服没有袖子,套上西服,头发上抹上油,照样是绅士。他也有原则,不饿死就不去当汉奸。

  《大团圆》观后感(四):记资料馆“年关群像”国片特映之《大团圆》

  此文首发于横七顺四黑砖窑微信公众号(此为完整版)

  2016开年1月资料馆国片场做了主题特映,着实不错,能在常规放映上做出主题真实不易,分别放映了《大团圆》、《ㄧ年之计》、《喜盈门》和《阖里人家》,而春节后也延续放映此主题。

  其实《喜盈门》是不符年关主题的,如果换成赵丽蓉的《过年》(2014年放映过),1月份就完美了。但此片是别有趣味,容我稍后再表。其余三部罗列起来时间跨度非常大,几乎是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这样ㄧ个跨度的春节形态放在ㄧ起看,可见排片策划的用心。

  《大团圆》是从抗战前到1949年建国前夕,脱胎于舞台剧结构工整,时间节点明确,而且众星云集。开篇全家的人物就把抗战前北平的社会生态展现鲜明。可能是民国元老的老太爷仙去了,留给了老太太这座大宅和子女们,恪尽职守居安本份的教员大哥,戏痴闲逸的二哥,情窦初开的三弟,急切待嫁的大姐、向往革命的二姐,还有未成年的四弟和三妹, 参差多态的一大家子能在一起吃团圆饺子,也侧面映射出五四以后,北平各类价值观念的驳杂与交汇。

  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抗战时期,当四弟受欺负和住对面的日本男孩打了ㄧ架时,哭着说出了从三姐那学来的那句“我要抗战!”,当ㄧ个懵懂的孩子都明白自己亡国奴身份从而奋声抗议时,可以想见当年日据时期的北平究竟是ㄧ番什么景像。

  最后连闲逸的戏二哥也跟着二妹ㄧ起搞地下抵抗工作,又再次让我想之前在《大地儿女》中引述那位老干部关于亡国奴的话。

  片如其名,完全是以ㄧ家团圆为结构,也就是原版舞台剧四幕制式。影片说的是ㄧ个聚散离合的家族史,某种程度其实就是国家民族的苦难史,以家见国、以小见大,观后无不让人慨叹,虽说电影是68年前的,但现在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而且要影院放映,如今许多人对近现代史存在相当大的误解偏见,网络话语的消解消费力也大大助长了这种偏见。更需要以当时的电影于以佐证、鉴别,以正史观。

  《大团圆》观后感(五):《大团圆》一个小院的家国演绎

  拍在建国以前,定不及现在大片的制作精良,可却是我看的一部不想放过一丝细节,不敢让眼睛离开银幕半刻的老电影。

  影片开幕,女主角二姐和杨斌骑着自行车,穿过城门楼子,来到胡同里一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一进院中,通过让主角先后和院中每个人打招呼,便将各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展示出来,极为清晰。

  住在四合院的一家人当时生活的也算安乐,父亲是牺牲的国军将领,母亲也是一个开明持家的女人。一家四子性格迥异,大哥是一个充满艺术情怀的教书先生、酸文人,二弟则是一个典型的老北京“闲人”,唱戏遛鸟、无所事事,三弟动不动将自己比作西方戏剧中的某个主人公,一脸呆萌的四弟则是刨根问底,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四个女人也各有特色,大嫂代表了本分持家的传统女性,大姐则多少有些资产阶级的做派,女主角二姐充满理想抱负,至于三妹则在后边逐渐展现出来。再加上男主角杨斌、“上海女婿”大姐夫、表姐等人,基本上把当时背景下,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人物都给展现出来。而吴茵饰演的王妈活泼巧逗,为影片增色不少。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打破了万千家庭的安宁。生活在四合院中的这家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做地下工作的二姐四处奔波,二弟也跟随二姐参与了打击日本鬼子的工作,三弟去国军当了翻译官,四弟三妹则被送到了西南地区。支离破碎的家庭,留下的成员勉强度日,期待团圆。

  最后,抗战胜利前夕,家人陆续回来了,从大后方回来的三妹,成了结尾处最耀眼的人物。这一次的团圆,每个人身份地位的转变,其实也暗示了国共两党、国内局势的变化。

  记:一个小院演绎家国,正是该电影的集大成之所在,个人感觉从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上是非常成功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在今天看来,又会觉得多少有些卖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