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经典影评10篇

2018-09-04 02:2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经典影评10篇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是一部由江澄执导,赵亮 / 果静临 / 吴辰君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一):微缩市井的无限放大

  又是他的作品关注自然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喜欢果静林老道的表演完全抹去任何痕迹,自然得是那么恰到好处,深得我心。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上海的故事,我很惊讶果的上海感觉居然这么正,可能跟上戏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关吧。

  推荐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二):C’est la vie

  看这部电影有一会再走神想自己事情

  为什么要去做?喜欢就够了。

  可是喜欢的事情都不去做吗?

  还有什么最值得自己去做?

  生存总是被迫。对自己好还要谁来压迫你呢?

  总观下来。胡喜欢的事情他会付出行动,不在意别人会对他产生的任何负面的感觉。

  你敢吗?我反问自己。

  简单简单简单到喜欢就可以让自己去做。

  所以呢,你做了吗?

  美好的感觉。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三):C’est la vie

  看这部电影有一会再走神想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要去做?喜欢就够了。

  可是喜欢的事情都不去做吗?

  还有什么最值得自己去做?

  生存总是被迫。对自己好还要谁来压迫你呢?

  总观下来。胡喜欢的事情他会付出行动,不在意别人会对他产生的任何负面的感觉。

  你敢吗?我反问自己。

  简单简单简单到喜欢就可以让自己去做。

  所以呢,你做了吗?

  美好的感觉。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四):三观悲情国产片

  中国导演长大的时候特别流行悲情剧。恨不得把秃顶给你看的思想文革开始影响至今。所以,戏中 男主就可以奇迹地进精神病院。被别人围观。被父母讨厌。这种肉麻的苦情戏自从马教主在琼瑶片,蒋雯丽阿姨在最爱的完美诠释下,总让人哭笑不得

  什么叫文艺?就是把丑陋现实美化,但仍表现实质。可是苦情片就是喜欢把丑陋给你看,还宣告自己是走野兽路线

  抱歉我的欣赏无能

  小提琴的进阶很难。基础可不是一晚上就能练好的。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五):回味

  胡佐衡 男 37岁 未婚

  中学毕业,进工厂,中途下岗,与母亲一起卖报……偶然机会,捡到了一把小提琴,做了一场梦。

  这个活了大半辈子、胡子拉茬的男人从没有漂亮完成过一件事,却下决心要拉小提琴,因为站在高楼上的拉着小提琴的她。

  吴冰 女 23岁左右 未婚

  来自浙江的安吉,少年宫的小提琴老师自尊心极强,纯洁清高,却和一男子保持着暧昧关系……

  地铁、小提琴、胡佐衡、吴冰

  “你为什么要拉琴”“我喜欢

  “你为什么不工作”“我要拉琴”

  在精神院里,在胡佐衡拉完琴后,所有的精神病人鼓掌了,医生也鼓掌了,吴冰哭了,我哭了……

  小提琴被失主夺回了,吴冰走了,佐衡沉默了,梦醒了,电影落幕了。

  “我要为自己活着”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六):他和他们不一样

  他和他们不一样

  他偶然的拥有了一个自己四十年生命中从未有机会接触东西,小提琴,又因此遇到了一个心动女人,初期班小提琴老师,就这样开始了自己不顾一切学习小提琴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同于他之前的全部生活,不同于他母亲的生活,不同于周围邻居的生活,不同于和自己一起下岗丢掉工作工友们的生活,但他却喜欢上了。

  “这辈子从来没有这样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一次没有像别人做的那样,没有听别人的话。”男主站在江边对他心爱的小提琴老师说。

  所以他不顾白天黑夜练习拉琴,因为琴声他和母亲被十几名邻居围攻甚至被报警,而后他去火车轨道旁拉琴,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忘我的拉琴,可还是因为一天到晚拉琴,被居委会领导送到了精神病院,他的演奏却在精神病院赢得了热烈掌声

  为什么所谓的正常人还不如精神病人宽容,只要不同于他们,就是错的么,就不能存在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

  电影真实演员感情细腻 ,看得我心情有些不平静 ,为男主感到难过 ,为现实中像他一样遭遇人们感到可悲人类难道不该是最能理解人类的同类么,而如今,多少真挚情感被无视,多少炽烈梦想遗忘,那么生命的持续意义是什么 ,活下去是为了什么 ?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七):看 卡车上掉下了小提琴

  难得的感动,导演在精神病院章节铺垫观者情绪压抑到了极点,当佐衡演奏霍曼,悲怆世界在精神病院想起,压抑许久的眼泪一下子奔涌而出,那一幕,在看完电影许久,仍然在脑海挥之不去

  你为什么要拉琴?因为我喜欢。你为什么不工作?因为我要拉琴。这段对白可能让人嗤之以鼻,也许更多更多的人觉得现实才是梦想的基础,可是有谁不梦想者就那样放肆一次,佐衡也许是放肆的,37岁大龄未婚男青年突然因为拉琴放弃了再次工作的机会,宁可和邻居们闹得如此不快也要坚持拉琴,即使被身边所有的人冷嘲热讽怀疑讽刺讥笑,可是我却羡慕他的勇气,他的执着

  佐衡在剧中妈妈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做过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来都是别人说你该做什么你该做什么而去做什么,可这一次我喜欢拉琴,我就想这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坚持到底。就这样莫名的被他感动。片中数次佐衡在听音乐过程绽放纯真笑容,对!就是在一个37岁的大龄男青年脸上露出如孩童般的纯真的笑容,我在那笑容中看到了爱,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最后,还是不得不说说那群狡黠的邻居,如社会上市侩之徒的夸张嘴脸,他们阻挠他们讥讽他们不顾一切地阻止佐衡,甚至把他送到精神病院,也许吧,很多人早已失去梦想,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梦想啊、理想啊,什么什么的,都是现实,如果你是粗人,你就不该拿起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八):很另类的电影

  这部电影很另类,虽然在一些人眼里可能觉得它很真实很生活化。不过,在我眼里,主人公胡佐衡其实就是一个不爱工作的人,他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经病,但是在邻居眼里他不好好工作就是神经病,在小提琴老师的眼里,一个人能这么大年龄认真学琴,那么就是一个可造就的人吧。

  无论如何,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确是一个正常的人该做的事情。至少你要先生存吧,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有积蓄,然后消费,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是化妆还是衣服,甚至是攒钱给孩子上学,和孩子一起努力地进步和生活,这都是人生该做出的正确选择

  这部电影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是一部可以让人反思影片。不过,社会也真是复杂,行走要坐车、病了要住院、饿了要吃饭、小孩要上学等等,都是人们的需求造就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让精神变成了物质,并将不相关的种种要素连缀起来成为复杂的社会整体,所以说,缺了什么可以呢。

  卡车上掉下的那个小提琴不过是一个诱因,诱导出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让人去做了平时不敢做的决定。这是否也是非普通的一件事情呢。我记得一个华尔街外语学校的英语老师曾对我说的一句话,她那时候让我到华尔街去学英语,并且承诺如果我来到华尔街,我的人生将会“totally different (彻底改变)”,难道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我相信是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因为某一件事情而发生转变的,但无论如何,首先获得生存与生活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老实说,我不觉得那个华尔街的英语老师真的在做与以往不同的事情,因为人本性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那是真正守恒的东西,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本性会得到好的发挥,令自己真正能做到最好,并获得好的酬劳和人性化的对待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九):卡车上掉下来的,是残酷的你吗B!----评《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

  quot;中国制造"一向是豆腐工程代名词,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从摄像角度,到情节的单线发展……但是,无论是片外导演强烈地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执着,还是片中男主角求爱情和理想的行为,都让我对这部影片爱不释手

  可是最后呢?理想破灭,爱情悄无声息的消失。徒留一人在轻轨站,听着那个从没发觉到自己的爱的人,从遥远地方,和曾经那个糟践过自己心中爱人家伙说着无关痛痒离别话。

  我不知道别人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可是我觉得,爱情和理想,也许真的不能两全吧……我曾早于《奋斗》,试过对某人说,和你的爱情就是我理想的基石,最后爱情惨死于背叛

  放弃爱情,追求理想,是我今后的打算。片中不停的重复,“练小提琴可以加分”,女主角说了:“如果不能过级,拉小提琴还有什么用?”只有男主角说了一句:从小到大都是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拉小提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还是头一回……这句话在我心底激起千重波澜,我突然想到,就在自己下定决心不再考研的时候,我也对父母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我活这么大都是为别人活着,我不愿再被你们牵着鼻子走。

  我很心痛片中那个头发斑白的老母亲,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家人影子。他的儿子那么倔强,不肯听她的话,让她承受巨大压力众人职责、甚至是诅咒。在人那种年纪的时候,也许就是年轻时看到自己襁褓中的儿子,笑着想到也许某天,自己会儿孙绕膝的那一刻吧?儿子的理想没有实现,做母亲的,理想同样遥遥无期。再加上片中女主角的理想、带孩子学提琴的家长的理想、市井小民对生活的幻想……作为观者的我们,在残忍揭露的导演面前,承受了多少无助失落

  曾和朋友谈话,说最幸福的就是那些麻木的人,在别人眼中,他们无比可怜,可是可怜的他们却也许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悲哀,因为麻木。有一天,当你我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心快乐狂风扫尽,刹那涌进无限的悲凉,犹如在深夜听到触动自己情绪的歌曲所产生的反应的无限放大版。从那时开始,就是你我悲哀生活的开始,从那时开始,我们口中会说着达到某某目标我就会满足,可是,这一辈子,永远都不能自我满足了。

  清醒是种悲哀,也是种幸福,片中,最悲哀和最幸福都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在外人看来,他是疯癫的,在自己心里,好像也觉得没有必要,或者无力向旁人解释自己的想法。讽刺的是,他第一次得到的掌声,是一群精神病人给他的,外面的那些“正常”人,却听不懂他的音乐,听不懂他的心声,甚至包括自己的母亲……

  我是生活在正常人中的精神病人。我喜欢这样。

  《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影评(十):优雅资格

  这是2003年的电影。

  影片的质感,如同主人翁脸上的胡须渣子和旧工衣,令人想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身处儿童小提琴班

  身处主流社会价值笼罩下,一个人如果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执着追求不合时宜的梦想,总是会被认为精神有毛病。比如《立春》中的王彩玲,这里的胡佐衡。

  在大众看来,他们身处的阶层,最迫切的追求是温饱,根本就没有过“高贵生活”的本钱,却妄想去追求高贵的生活。饭都还没吃饱、物质粮食都还未到手时,却去争取精神粮食,那不是搞笑么?

  在电影里,当胡佐衡报名参加学习班的时候,在家里苦练的时候,众人都非常不理解。学拉琴的都是小孩子呢,你又五音不全,难道还妄想当个音乐家?你有这资格?

  是的大家都知道“优雅”是个好东西,但你配?

  警察询问胡佐衡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你为什么要拉琴?”

  “因为我喜欢。”

  “你为什么不工作?”

  “因为我要拉琴。”

  这是大家无法理解的答案

  现在还有谁是纯粹为了喜欢而做一件事呢?学习班里的家长和孩子,甚至老师,哪个不是把小提琴看作是生存的工具?谁是为自己喜欢来上课的?尤其是你这身份,下岗工人啊!不是先得找份赚钱的工作,找个媳妇传宗接代吗?

  因此,胡佐衡被断定是精神有问题。连他的母亲都哀求他不要“丢脸”了。最后,他被扭送到精神病院。

  然而,在精神病院里,当胡佐衡拉起小提琴,病人们都围拢起来仔细倾听,为他鼓掌。这令人不禁想,“正常”与“不正常”的边际到底在哪里?

  一个在别的地方代表着优雅的乐器,在这里,成了令人丢脸的东西,甚至是精神病的证据

  因为它不合时宜、不切实际

  在中国社会,只要不从众,与主流不一致,就会被看作不是正常。周围的人就会陷入恐慌当中,非得把那个异端“整治“成跟大众一样的人,才会有安全感。这不过是久处从众社会环境中,对追求个人主义个体独特性塑造及完善的缺失。习惯了盲从的大众,对他人执着追求个性化的歧视及愤怒,也暴露了自身的怯懦。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时刻——

  曾经,读书有罪;曾经,艺术只为政治服务;曾经,每个人都得穿着蓝布衣……

  有许多许多人,脸上戴着一模一样的面具,获得安全感。

  也有许多人,坚持着与众不同的权利。

  历史都是由少数与众不同的人改变的。但其实这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最本原的追求,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和向往。因着“应该如此”去坚持。

  “这辈子从来没有这样任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一次没有像别人做的那样,没有听别人的话。”男主站在江边对他心爱的小提琴老师说。

  是啊,人生一世,为什么不能听自己的话,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

关注公众号“AVA笔记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