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景观社会》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景观社会》影评10篇

2022-05-13 16:32: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景观社会》影评10篇

  《景观社会》是一部由Guy Debord执导,法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景观社会》影评(一):另一种方式让你看到希望

  他把电影用专题片的形式拍摄,表达自己的无法克制的观点:“打到资本主义,改造马克思。”。

  而后资本主义的电视媒体出现廉价的专题片后,他被击倒,在90年代自杀了。

  他的影像大部分都是他人的视频素材,但没什么,素材应该共享。

  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反叛的知识分子的光辉,自杀只是完成另一次重生。

  《景观社会》影评(二):资料补充

  本碟为,法国2区高蒙-哥伦比亚三星10月20号出版发行的法国思想家、导演,情境主义代表人物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电影套装(共分三碟发行)中的第二张碟片。(全部套装共收录了6部电影,其中包括晦涩的《隆迪的狂吠》和名作《景观社会》影像版)德波生前曾禁止他的影片发行和传播,死后他的电影才得以流出,01年威尼斯和03年山形纪录片电影节都做过回顾展。

  碟二: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目录:

  《景观社会》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1973,1小时28分

  德波名作《景观社会》的电影版,德波在书中指出:生活中任何面向都由表征的景象取代,影象拜物化。电影同样题旨。

  《驳斥所有对〈景观社会〉电影的判断,无论褒贬》

  Réfutation de tous les jugements, tant élogieux qu’hostiles, qui ont été jusqu’ici portés sur le film ?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1974,21分钟

  《景观社会》影评(三):摘

  景观,是对人的社会生活单纯的显像肯定,而它实际上是一种看得见的对生活的否定。是对生活的否定,变得可见。

  景观,是这社会想要沉睡时沉睡的看护者。世界已经被制成电影,现在必须要改变它。

  当艺术在它自己的世界中光彩夺目的时候,生活就衰老了,生活无法凭借这夺目的色彩重获青春,艺术的伟大,只有在生活的终结之处才能得以体现。

  伴随工业革命,制造业的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大生产,商品就表现为已事实占领社会生活的力量,正是此种情况下政治经济学出现了,让自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研究统治的科学”。

  生存 、满足、贫困。

  景观和这个现代社会一样,他的统一建构在分裂的基础上;这一特征若在景观中出现,则分离即为统一,统一即为分离。

  明星的功能是展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理解社会的方式,明星能自由和全球性的传播它们。社会劳动的副产品已经神奇地转化为劳动的目标,而明星通过模仿它们,就将社会劳动的不可接近的结果人格化:权力和假期,做决定和消费,这些要素贯穿了一个不容置疑的过程的始终。

  另一方面,政府权力也人格化为伪明星;另一方面,消费的明星又作为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伪权力,由“全民公选”推举出来。然而正如这些明星的活动并不真是世界性的,它们也同样不是多样的。

  官僚主义的所有权,本身就是集中的,因为个别官僚只有经官僚集团的中介,作为官僚共同体的一员,才能占有全球经济的财产。

  官僚经济体制的独裁统治,不能允许被剥削的大众觉察到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他必须独自选好一切;因为任何外部的选择,无论是关于食品还是音乐,就都已表明官僚统治的全盘毁灭。

  《景观社会》影评(四):社会是由巨大的景观堆砌而成的

  之前在先锋书店有幸欣赏到了这部作品,以前对德波也没有很深的了解,就看了景观社会这部电影。正如导师所说,这部电影可能都不能叫电影,叫影像。它既不是叙事的影像,也不是纪录片。这样一部很难定位的影片确实值得琢磨。

  看这样一部影片,说实话,有些辛苦,有些难熬。我甚至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听到有人说,终于解放了。确实,这部电影采用了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碎片式的方法,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主角,甚至连原创的镜头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导演和导演的书。整部电影都是由一些历史影像的片段和一些经典电影的影像穿插起来的,再配上导演兼作者的德波从自己书中摘抄出的尼采式的警句,别有一番风味。

  这部影片看似有些地方自己提出的观点都互相矛盾,但是这才是精妙之处。它有些地方看似在宣扬集中啊集会啊社会集权啊,有些地方又再抨击这些东西,但不管是张扬还是抨击,你都会感觉到一种信服的感觉,这让我反思,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这两种的宣扬都让我血脉喷张,同时对当时被纳粹奴役的人民感同身受,这不就是洗脑吗,让别人无条件地信服自己。同时你也会思考,那自己现在盲目反纳粹,或是支持共产党,会不会也是一种洗脑?或许自己就是在被奴役?在纳粹统治的时候,也没有人民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想想有些细思恐极,或许多年以后,后人也会用我们看纳粹时的眼神看现在的我们。这也许就是德波想要表达的,在让你血脉喷张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也陷入了这样的情节,让你震惊与这一种同化的感觉,从而让你反思与醒悟。

  另外一个精妙之处就是在声画一致或声画对立上,在有些画面上,配上德波的词是非常恰当的,可以感同身受同意在这个画面确实印证了这句话。然而在有些地方,画面与文字或是毫无关系,或是有些对立。在我看来,这样的排部方法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这些画面确实就是浮现在德波脑中的画面当他创作出他的文字时,在他看来,这些是很匹配的,第二种就是这是德波采用的一种方法,用对立的文字和画面配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错误又带有讽刺的感觉,也许是为了对当时集权统治的不满,特地看似是在支持,其实又配了对立的画面加以抨击讽刺。

  总而言之,看完这部影片我的感触很深,第一次接触哲学类的影片,也是第一次接触碎片类的,个人猜测这种类型电影的精髓就在于使观众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然后在恍惚之间,潜移默化地接受作者的想法与观点。我觉得这次观影让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适合以后细细研究。

  《景观社会》影评(五):声画对位的社会学读本——评电影《景观社会》及G.Debord其他作品

  声画对位的社会学读本——评电影《景观社会》及G.Debord其他作品

  起初,我只想从传媒学的角度上说德波的影象实验,他应该是最早的播客,把影象资料重新组织起来用来说明自己的社会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我们一起游荡在夜的黑暗中,然后被烈火吞噬》被法国〈电影手册〉评为了年度十佳,至少这种影象实验预示着这个世纪的网络风潮,人人可以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的时刻来到了,但是谁又像德波先生的观点一样咄咄逼人。很诧异我观看了他六部作品后上网查资料,发现他自杀于九十年代初。我又想起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那些播客无关痛痒的戏谑,也想起去年随手翻〈新周刊〉看到的郝舫的一句话对我的震动:“为什么所有的叛逆都变成了强化消费的工具?为什么叛逆可以成为消费的时髦?为什么同消费文化相比,曾经生猛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动作变得如此迟钝而笨拙?”

  德波的自绝给了这些疑问回答,一如〈隆迪的狂吠〉,他用黑幕胶片上的霉点跳帧为萨德疾呼,为时代的沉默疾呼。

  《景观社会》Société du spectacle, La

  y Guy Debord

  1973,88mins

  ◎“为了说明商品价格,社会统治阶级们说:那些感觉上的东西就只应该是感觉上的东西,难以明了的事情总是和易明了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就是这样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绝对起来。在景观中出现的事物,这个易明了的世界总是会发现自己被代替了,而且看起来一直如此从未改变……同时出现或是缺席的世界里,它的运行不等同于两人间的距离,事实总是会被这些景观颠倒过来。”——Guy Debord

  我必须从碟片的二流翻译中再翻译出德波真正要表达的东西,这是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在他讲述上面这段话时,画面上几次出现了或裸露上身作情色表演或身着比基尼显露风情的画报女郎。然而这只是为了呈现论据亦或与阐述本身构成互为批判的关系。影片的其他画面则是由各国领导人发言,国家机器的镇暴及紧张运行的机械化生产各个环节构成。德波尝试用影象来阐释其带有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批判,但是无疑这些反复呈现的相同实质的内容是让人疲倦的。也许影片终究是拍给与德波一样思考的知识分子,可是知识分子会对一部用“景观”来解构“景观”的电影感兴趣吗?兴许J.L.Godard在拍摄〈一切安好〉和一系列维尔托夫小组电影时也是这样思考的(拍摄时贯穿同样的逻辑过程),但〈一切安好〉显然比德波的叙述方法更具技巧,也达到了更广的社会效应。或者说,〈一切安好〉是通俗社会学读本,而〈景观社会〉只是学术课上的幻灯片放映。

  《我们一起游荡在夜的黑暗中,然后被烈火吞噬》

  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ur igni

  y Guy Debord

  1978,95mins

  ◎“困难使我们停留在这样一个地方,一切显得如此盲目,在这个世界中,我什么也不能说,如同保守一个契约。只能把它们放在脑海里衡量比较,看看和别人有何异同。我们的才能怎样发挥出来,我们的经验怎样发挥作用。我还是想让你们知道,历史中存在的可以预料的成功,不是靠我想象出来的,我同样通过千百次的抗争才获得我现在拥有的东西。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无所获,这不是我幼稚的野心,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索取。他们忽视了我所拥有的时间,所拥有的信心,也不会想到我是一个很快能从打击中走出的人。那些能引起我深刻感动的历史事件,我总是会不自觉地走入,但这从未混乱我的行动。总有一天我会从中找到自由,再从中获得成功。我从不做长远的计划,从不会成为时间的奴隶,我会让自己很认真地融入到这样一个世界去,然后很小心地回到现实中来。”——Guy Debord

  德波在说这些话时,仿佛回到了他最早期的那部〈隆迪的狂吠〉,全部是白屏,这些丧失了自主的观众(心理盲目)甚至被剥夺了看的权利。然而这部影片却是德波六部影片中最为通俗和舒缓的作品。影象中除了他前几部惯用的历史新闻图象和老影片外,开始出现河流,城市鸟瞰,象征性的村庄模型鸟瞰。在影片最后,镜头离开了河两岸的建筑和风景,推向了更为宽广的“入海口”,德波发出了“从最开始重新学习”的声音。

  最后让我来说说德波最早拍摄的题为“反对电影”的系列影片。

  〈隆迪的狂吠/为萨德疾呼〉Hurlements en faveur de Sade

  y Guy Debord

  1952,63mins

  我试图解析他要表达的误解和隐藏的真实。

  白幕:引萨德文字(手稿,日记),书中人物对话及评论。

  黑幕:表象是沉默。内在可能是被误读的部分;被删节的部分;黑暗处的行为;联想意识流;忍耐力;未知世界;姿态本身……

  〈分离批判〉Critique de la séparation 1961

  〈关于短时间内某几个人的经过〉

  这两部似乎是〈景观社会〉的短片前奏,我抄录下〈分离批判〉中的一段话,给我的社会学影象学习作结。在陪伴着时而停止叙述冒出诗意比喻和喃喃自语的法国人两个凌晨后,我沉沉地睡着了,脑袋里全部是他反复出现的轻蔑神情,那种法兰西的骄傲和无畏。

  ◎“不是天才,也不是缺乏天才,也不是电影产业,也不是电影广告造就了明星,而是你们的愿望,你们的思想还有你们的喜好,加上人们在电影中的精彩表演成就了事业。银幕上想象的生活来源于真实生活,明星是电影制造者想要的结果,我们应该区分表演和忘记两者之间的事。”——Guy Debord

  2007.3.19

  《景观社会》影评(六):转------Guy Debord其人其影

  Guy Debord其人其影

  作者:明瀚

  一:生平與實踐

  Guy-Ernest Debord,理論家、電影導演和社會運動者,生於1930年11月28日,卒於1994年11月30日(自殺身亡),是國際情境主義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簡稱SI)的創始人和理論貢獻者。他曾是Lettrist International和Socialisme ou Barbarie的一員(此二團體皆是發起於二戰後法國的左翼社群,前者是脫離Lettrist的極端分支,後者則源自於扥洛斯基主義-第四國際),此外,1953年德博也參與了這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所標誌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學地圖,藉由自由聯想式的行走步調漫游於巴黎城中,這些活動之後被收錄在Naked Lips一書之中。

  1967年《景觀社會》一書的出版造成了許多知識人和學生的,1968年學運中在巴黎街道上的牆上不時有著從這本書中徵引的話語。他該書的理論是試圖去解釋日常生活中公私領域在於歐洲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導致的精神衰弱的問題,而他假設「景觀」就是罪魁禍首,而他對於景觀的批判基本上是承襲於馬克思、馬庫塞、盧卡奇對商品的批判。1972年因為他涉及Gerard Lebovici(他的好友兼他的出版者)的暗殺命案而遭致名聲詆毀,因此他的著述和多部重要的電影也因此無法在他有生之年出版發行,他五部電影也是於這兩年才陸續在法國本土重新由私人釋出、出版,2005年11月15日也才真正完整發行。(台灣目前買不到,要訂)

  二:情境國際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介紹

  「情境國際」對社會的批判和主張對當下生活採取的行動和作為是當時知識青年主要思想的來源之一,除了奇德博之外,還有Asger Jorn以及另外一位撰寫《日常生活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 的哈伍爾˙范內哲姆(Raoul Vaneigem)也是大將之一。「情境國際」1959年正式從Lettrist(單字主義:一支後結構主義的作家和詩人派別,主張用低限和抽象形式的方式作出藝術表達,源自達達Dada,主要想區辨當時布爾喬亞的品味)分裂出去,「情境國際」同時也是68五月學運的主要催化者。

  「情境國際」(1957-1972)相信思考當下性的時刻能有作出改變的高度潛力,並且從中藉由有效的權力關係去轉化社會,而自我的解放也來自於此;而這個對社會結構的轉化也就是去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知覺方式。「情境國際」試圖去創造一連串源自於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的策略,例如世俗啟迪、衍生(encounters:行動的流竄和無以名狀的偶遇)、創舊手法(Dtournement:運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將之加以改造後對原先的意義和作用產生反噬和顛覆力,並以此傳達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訊息 ),在當時,他們與「眼鏡蛇」(CoBra)這個藝術團體(北美館有展過)交往也十分密切。

  之後,研究顯示(參考【今藝術】156期)從英國的龐克運動也可以看出「情境國際」的些許傳統,當情境主義見用於80、90年代的政治領域時,許多以Psychogeography(暫譯「精神地形學」,該詞首用於【情境國際】1958年第一期的刊物中)一詞為名的派系則紛紛出現於世界各地。

  三. 德博拍過哪幾部電影:

  Howls for Sade (1952) :從原聲帶譯文揣想,第一到三音軌不同的voice在說著不同的話,但是沒有一個提到薩德(But no one talks about Sade in this film)。這部片似乎是運用意識流的手法,每個段落看似互不相關,但又有其特殊觀關聯的方式,路如不同音軌的間續敘事,以及一個大敘事/後設敘事的旁白。

  On the Passage of a Few Persons Through a Rather Brief Unity of Time (1959):

  從原聲帶譯文揣想,應近似於1953年德博參與了那群Lettrist International者藉由自由聯想式的行走步調漫游於巴黎城中去標誌了巴黎的精神地形學地圖,這個傳統的延伸可以在高達早期新浪潮電影或是瑟鐸(De)的“Walking in the City“文章中可見一般。

  Critique of Separation (1961)

  片中就是一個短髮女性和男性友人不斷地在巴黎街頭行走、或坐下喝咖啡,就像是《愛在黎明破曉前》上集的維也納或下集的巴黎那樣相知相隨,見片段:@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3)

  這部片利用大量的電影片段拼裝而成,其中插入一些頗具意象的片段或是街頭**的紀錄片,德博以覆頌他於1967年寫成的《景觀社會》段落的方式進行影片的畫外音敘事,在有限的下集閱聽中,德博用了不少關於戰爭或革命的電影來說明革命的時間觀,從布爾喬亞革命到後續的無產階級革命,透過陸續放映《埃及戰役》、《波坦金戰艦》、史達林政權閱兵、1968年學運紀錄片等片,來達成他的影像實踐。其中有許多問題性留待之後課堂舉證與討論。

  Refutation of All the Judgments, Pro or Con, Thus Far Rendered on the Film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1975)

  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mur igni (1978)

  在有限的影片閱聽中,這部短片似乎是以360度搖鏡的方式將巴黎某處的廣場週邊景觀全數攝盡,而片末重新回到攝影機一開始拍攝之處,這看似無意義的拍攝其實可能是有對話性和政治性的,例如對蒙太奇的省用、以及俗常市民生活的捕捉,或是對城市景觀化的批判(這似乎有些薄弱)。見片段:@

  四:《景觀社會》的閱聽札記

  與本堂課討論讀本同名的《景觀社會》那部電影主要在演什麼,很可惜我無法獲得上集,所以不能窺知全貌,但是我可以針對下集作出解釋、批判和一些根據該片內容具高度關聯也具聯想性的切題方向:

  札記1:女子聽到曲調的多愁善感而後又豁然驚醒,是否意味者班雅明強調超現實主義化「入夢」之後必須「出夢」的實踐重要性。麻醉的問題一向是神遊者的問題。而資本主義的新紀元是一種內在去歷史的歷史觀,正如流行會不斷循環,歷史在其中自己取消了,而這便是德博所說的歷史的癱瘓,時間的錯誤意識。(但是德博在電影後半段又說,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資產階級歷史,無產革命有更無限和完整的任務要實現。)

  札記2:在《埃及戰爭》(War in the Land of Egypt)的選映片段中,德博討論到權力如何規避其自身獲取的方式,正如編年史也沒有記載任何權力更迭的事件細緻是如何發生的,總用一種模糊化的技術讓權力或神話永遠置於高位。德博說:「這是一個沉默的表演,統治者走出門外,對群眾招招手,不發一語,不加解釋自身統治階級的合法性和讓何往後的政治主張」

  札記3:布爾喬亞和農耕者(平均地權者)曾經同心合力過,但後來布爾喬亞取得統治地位後則倖存者(Survivals)逐一滅絕,布爾喬亞的歷史變成了統治階級的歷史,個體在其中仍然犧牲,而商品經濟成為宿命,以物之擁有這件事來評斷一切也是宿命。(History was, but is no more, new immobility in history,資本主義讓time unify。)

  札記4:所謂資本主義讓time unify,同一的不可逆轉的時間是世界市場的時間,同時也是全球的一般化時間,而這便是世界景觀的必然結果(景觀是資本高度積累的必然結果)。

  札記5:而勞動階級也不外於此同一化的時間,所以第二次革命即無產階級革命,階級鬥爭的新紀元興起也來自布爾喬亞的發展,{電影中有氫彈大爆炸的畫面}則,歷史又動了,無產階級點出了一種為著新的歷史生活的可能之點

  札記6:在現代景觀中,工人也可以被再現為階級自身的對立物。要如何能抿除景觀,則必須夠過思維對景觀的穿越,意識則於此成形。

  札記7:不能只一昧地否命資產階級歷史,無產革命有更無限和完整的任務要實現。正如同意識形態不能將部份目標偽裝成整體目標,無產階級革命也不臣服於意識形態之下,基於這樣的實踐氛圍,勞工應該是更多變的、自發的並且範圍更大的(故不被特定化利用)。

  札記8:革命和理論的關係德博身為國際情境的理論創建者也有討論,他說,是有理論需求這件事,但是他們並不被理論地塑造,他舉例:蘇維埃政府並不是一個理論的發現。

  問題1:德博挑選幾段當成旁白來唸,與影片有一種對應、無關也有扞格,到底他的敘述策略為何?這些電影的選用有什麼樣的策略性、批判性(或教條意味),會不會他所正面支持揚言的革命在他的影像化時間中也變成了一種景觀,如果這是一個社會資本宏大實現後的景象背後,又是一種完美的決裂?他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盲點,階級鬥爭完全無法影像化、也無法理論化。

  問題2:如果這部影片是基於史達林集權主義的思考,是否便是呈現了那一代知識人對左翼熱情的逐漸淡卻,雖然在片尾看似慶功般讚許(可以討論本片中那神來多筆的配樂)者68學運的活躍和罷工(**布爾喬亞社會)的全面勝利,但是不免嗅到鎮暴煙硝味後的那一股滄涼且永不止歇的官僚臭氣。

  五: 相關電影作品網站、68電影與書籍

  ˙文章:“Henri Lefebvre on the 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路況,<五月之磚---68學運影想錄>,《五月之磚》2005.1唐山出版社

  ˙貝托魯奇,The Dreamers《巴黎初體驗》,金馬影展片名譯為《愛做愛作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