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方·零》影评10篇
《心慌方·零》是一部由厄尼·巴巴拉什执导,扎卡里·贝内特 / David Huband / 史蒂芬·穆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慌方·零》影评(一):这部可以解释什么?
是说没有人可以出去?
即使逃出去了也会被人工消灭?
真应了那副对联了,不过要改改
让你死就得死,不死也得死。。。
《心慌方·零》影评(二):其实是另一部电影了
1,2中横空而出的残忍已经不见了。故事也从头到尾讲圆了。也有可以谴责的对象了。算是给某些面对虚构坐立不安的人一个交代,其实这也是虚构,一个更像真实的虚构。就如同cube外面其实是一个大cube。
《心慌方·零》影评(三):电影微评:心慌方·零
经过一代的独辟蹊径,二代的故弄玄虚,三代尽管说是要超越前作,但除了“观察者”的角色外,其他都毫无亮点。得这个系列的宗旨,应该是猪角通过努力,发现CUBE里的规律而脱险,但本片里却变成了如果需要,控制者可以任意改变规则,所有房间都能有陷阱,这样还不如直接一枪崩了猪角呢~~
《心慌方·零》影评(四):还算是合格的前传
这部前传血腥程度是最强的 而且布景色调也是很冰冷残酷的味道 但是为了叙事说明抽离出立方体 情感的处理也太过粗糙牵强 导致没有前两部的扣人心弦 结尾扣到第一部的点还不错
总的来说没有大失望 有个想法 如果再拍下去的话 可以按照立方体的点切入让电影 让整个电影系列也如同立方体连接 呵呵
《心慌方·零》影评(五):评论心慌方·零
看完前传我也没清楚这个立方体是干什么用的。有人做试验?研究人的心理?但用不用这么变态啊?还花这么多钱。我觉得与其试图解释这样一个不通情理的东西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描写人的心理,就像第一部那样。这种东西是解释不清的,越描越烂,还不如就不解释,也不用找什么科学依据,就是有这么个东西,人们被困在里面,重点描述人们心里的变化,从疑惑,到希望,再到绝望。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设定,可惜编剧和导演的能力有限了,没能很好的表达。
Cube 三部曲看完 竟然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 相比之下 第二部太多概念性 但毕竟是个人类未知领域 想表达的理论概念过多 而且对错也未可知
而第三部属于前传吧 画风太过老旧了 实在是不适应 如果说重点表现人性 男主对女政客的同情和大胆营救都太过突兀了
整体看下来第一部却是出奇的好 悬念颇多 既有科技感 人性也显露无疑 画面更有冲击
《心慌方·零》影评(七):所有立方体都是铁与血、枪与玫瑰的代价
心慌方,心都慌,新东方
看了心慌方,我们认识到新东方
《做茧自缚》
《继续平庸》
《第三部的必要性》
《极权世界的牺牲品——对弱智是否同一人的辨析》
《心慌方·零》影评(八):做茧自缚
每部时长皆仅为九十分钟的三部电影中,除科技外,漫画和象棋是唯一出现的文化意象。下盲棋的空间感和演算能力帮助主角穿梭于心慌方,而漫画唤起喜欢和他下棋的Dodd心中未泯人性,与科技控制下扭曲的系统奋起抗争。再有就是宗教,惊慌失措的人用以祈祷稳定心神,产生不公之感出离愤怒的人拿它当罪魁祸首施以咒骂,最荒唐的是,走出cube的人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相信上帝。如果不信,烧死。科技打败宗教。而人被科技灭亡。不管你付出多少艰难,智慧和运气,你逃不掉这个旨在折磨人的科技系统。
《心慌方·零》影评(九):前传终归是前传
前传的作用就是给以前电影未能交代的东西给予一些补充,情节和设计上都不需要有什么太大的突破,重点还是在交代剧情上面,就这点cube0做得很好,把以前看电影的一些疑问也补充进去了,不过仍然还是没交代太多的背景和cube的来历,也许在cube3中就会有交代了吧。
在1里面的傻天才的原本身份也有了交代,当时看的时候我真挺喜欢他的,另外一些情节比如cube1到cube2之间那个立方体如何进化的都没有交代,也不知道cube3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设计,不过我仍然认为1里的傻天才和0的那个女人没死,将会在3中的登陆,哈哈。
《心慌方·零》影评(十):实在看不出亮点是什么
之前看评论3的时候大家直接说,三就不说了,意思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一部。
所谓的故事背景什么的完全略去还可以当文艺片来看,但说出来又那么肤浅或者无聊还不如不说。3就是这么一个角色。所谓的给1做一个背景实在太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