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10篇

2018-09-25 01:5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10篇

  《压路机和小提琴》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伊戈尔·福姆琴科 / 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 / 玛丽娜·阿朱别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一):你还是给我一边nb去吧。。。

  出门下楼梯-孩子们的欺辱-考场三位小朋友,曲谱水杯紧张老师的训话,水杯焦点变实,老师来回走动的三次切镜头-苹果故事-旧楼新楼的故事-追求者与忘年交的故事-工人音乐家-不能赴约的缺憾-缺憾,想象中的楼梯-诗化的结尾构图--太像梦境了!说真的,你还是给我一边nb去吧。。。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二):镜子水面

  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象征着工人与小萨沙的那段短暂却又不寻常友谊。最美的时刻莫过于萨沙为工人表演的一段,没有了考试压力束缚,他表现自然洒脱注意一下,老塔好几处都拍到了镜子、水面反射出的镜头,这些在他的一些成名之作中不胜枚举他喜欢自己角度观察世界

  也许只有在艺术中,在那悠扬的小提琴声和轰鸣的压路机声的伴奏下,他们的友谊才能得到发展。回到现实社会,盼到的却只有无奈

  黄昏下,小萨沙幻想着爬上工人的压路机,一起远去。此时的远景显得如此诗意...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三):深沉诗人的小清新时代

  苏联大部分电影不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含混。不讨论观念正确与否,表现手法很值得学习,蒙太奇、比喻、象征、并置……

  大导演处女座总会看出一些以后的端倪……不过看一个大师处女作这事本身就有点引人浮想联翩,就像是回到过去又交织未来的一种幻觉

  镜头的运动真像说的那样,流水般的感觉

  诗意,这是诗人早期做小清新时候的诗吧。

  看到雨中拆房,倒塌的旧建筑之后显露出乌云背景下被阳光沐浴的金色宏伟苏联建筑……我笑了,好经典!看到拆房时还是还在想,拆掉了旧的,应该会建立新的才对啊,怎么建立呢?于是辉煌的金色宫殿从倒塌的残垣断壁后面喷薄而出

  补充音乐课门外,遇到等孩子女人时,摄影机跳过了轴线,有点不适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四):电影,时间体验

  时间不会不留痕迹地消失, 它驻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观众看电影,想得到的就是从电影人物经历追忆已经逝去的时光,或是填补自己人生经历的空白。逝去的时光,就是过去在记忆中留下的痕迹,而观众所追寻的,正是这被遗忘的过去。因此观众在电影中追忆逝去的时光, 就是在建立记忆与时间的联系———已经逝去的时光与正在经历的时光。

  在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不乏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在《压路机与小提琴》之中,塔可夫斯基探索两种不同生命体验的交融影片描写作为音乐家的小男孩和压路工人的男青年这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的相遇,相知和相互

  影响。在这一天之内,小男孩获得了作为压路工人的人生体验,而压路工人作为“他人时间”存在于小男孩的“个人时间”之中。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五):老塔的诗

  老塔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工人阶级资产阶级,青年与孩童。一段忘年交,彼此都成为对方生活中需要的人,孩子需要青年的保护,青年需要孩子的童趣。那个时代,能把处女作拍成诗一样的感觉,太难得,老塔是真正的艺术家。每个人在生活中有一段时间,都会迷失自己,都需要勇气运气去找到真正的自己。科长说,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生活。我们看电影,也是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自身。我们会有无奈,就像小孩一样被锁了起来,无法守诺。人与人之间也会怀疑,很多事情也会动摇,就像那个女孩吃掉的苹果一样。时代滚滚向前,我都被抛在了身后,太需要像压路机与小提琴那样的友谊,来一起抵抗彼此的空虚,一同面对彼此的不如意。其实,在生活面前,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包括小孩和青年。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压路机的影子

  讲述了一段一个压路机工人和一个七岁学小提琴孩子的短暂而美好的友谊,超越了阶级和年龄。短暂的交汇,瞬间的美好。 片子精致细腻,得慢慢品味,其他小孩子欺负小提琴家,路上的小水洼和把镜子当万花筒,小提琴家和小女提琴家之间亚当和夏娃苹果的故事。压路机对音乐,艺术,理想和美好的童年一直都很憧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压路机的影子吧。

  压路机和小提琴还有一种父子的感觉,物质和精神世界,现实和理想的交联,但他们中间还是充斥着隔阂,难以打破,最后他们终究没有一起去看电影。但还是残存一丝美好的,有个“门当户对”的姑娘陪着压路机去看电影了,小提琴幻想着继续和压路机的友谊。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七):分析謝蓋爾這個人物

  我覺得我以前特別像謝蓋爾,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稱自己為一個善良的人,在這裡不是合不合適的問題,是能不能,畢竟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是不同的狀態。自己也有很多毛病

  但,我覺得我以前跟小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特別會照顧他們,我願意對他們特別好,就像謝蓋爾對這個孩子一樣,傾盡一切地對他好,像一個父親一樣。我覺得自己特別適合當一個父親,我特別能迎合以及照顧他們的情緒。謝蓋爾真的太好了。

  他也許是一個發自內心真正的好人,我多少有點虛偽。

  總之,我覺得國片和西片的差距就在這兒,人家用劇情去襯托出了生活中一種可見的人。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我們經歷過和跟別人講述時未必他人能完全明白,但通過影像,大家能更加理解他人的生活,甚至獲得共鳴。中國電影往往只有情節,人物是單薄的,方式只是個符號、道具。很少有電影真實地刻畫出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具體的人物。要是有人能做到這點,那將是巨大成功和進步!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八):光与影,简单

  纯粹因为小男孩才看的电影。因为我在看之前不知道塔科夫斯基是谁。而且还是前苏联的电影。

  我以前从未看过伊万家的电影。

  喜欢小男孩从镜子看世界的那一幕。镜子总有特殊魔力

  喜欢那一只苹果。苹果到苹果核,心思细细变化。不需要对白,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惜的是,小男孩出来,因为成绩没有看到苹果核。

  想要当解救别的小孩的英雄。可是讨厌被说自己是音乐家。将面包狠狠地扔到地上,然后被教育了。有点赌气,却瞧瞧跟在大人的身后几步之远。

  生气的小孩子、受了委屈的小孩子都一样。明明是大人错在先的。

  最喜欢的是,雨后的光与影的世界。破旧地方拍出来如此美丽美妙

  水反射光,投射到建筑、人的身上,光影晃动。

  想去看电影的时候才不会说我想去看电影。而是说,对面有家电影院

  透过牛奶瓶看光,看影。

  有点难过没有赴约。

  只有45分钟的电影,细细看完,夏日的午后,躺在藤椅上,心静。

  还有,小男孩的声音好听,连素来讨厌的俄语,也听起来不错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九):牢笼蓝天

  大师之处女作

  镜子中的影像 破碎但美丽

  大锤推倒建筑

  大雨倾盆

  积水

  萨沙从口袋掏出苹果

  见女孩儿颇有爱意

  赠予给她

  心不在焉导致考试成绩不合格

  驾驶推土机的威武

  萨沙和瑟黎卡促膝交谈涉及战争话题

  隐隐的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和憎恶

  萨沙被瑟黎卡赞为音乐家萨沙愤然将面包摔到地上

  瑟黎卡“面包是天上掉下来的么?随随便便就能有的么,捡起来!”

  暗喻能学小提琴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你应该珍惜

  两人结成忘年交

  萨沙代表牢笼,瑟黎卡代表蓝天

  萨沙被母亲关在屋内不能赴约

  瑟黎卡最终也没有捡到那只飞机字条

  和早已对他有意的女孩去看柴巴艾夫

  二者之对立

  自由二字隐含在片中

  当大锤一点一点摧毁建筑

  此时大雨滂沱

  最终轰然侵塌

  明亮随之而来

  雨也停了

  人们终于冲破了束缚

  迎来光明

  萨沙最终没能走出牢笼

  也不知是否能成为小提琴家

  可对自由的向往那是情真意切

  《压路机和小提琴》观后感(十):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还是tarkovskij,处女作《压路机与小提琴》 下午 五点

  大师的处女作颇为童趣(感觉不像处女作),但是一代大师的风范隐隐约约已经在这部不到50分钟的短片得到了体现,纵观塔氏作品,这应该是大师最容易理解的一部作品吧

  一个学小提琴的孩子和一个工人之间的友谊,看似简单,可仔细品味倒是可以发现很多的东西,小提琴是精神世界(有认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压路机是物质(也可以想为工人阶级),两者真的能并肩坐在一起吗,sashua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可以把他当做理想主义化身,而理想主义永远得不到现实的认可,阶级、经济地位差别都杀死了理想主义,唯一能得到平等只是存在于意象中的理想平等和沟通,有太多的阻力沟壑,而各自之间都有自己的世界,这种友谊犹如昙花一现,而在人类广博内心宇宙之中,爱情.友情.理想与愤怒,所有的情绪波动只是渺小的,在以后的作品中,塔把这些元素越挖越深,让人窒息。影片中一直缺失父亲这个角色,而工人的出现,可以说是有意的接替了父亲这个角色,从他们的对话言行,我感到的父子之情强于友情,物质是精神之父?或许吧,我猜不透。塔氏的作品注重于探讨人类的内心,深刻而内省,对于人类灵魂进化,无异于一部启示录,尼采的存在主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郁的发掘人性一直给塔氏很大的影响;什么叫大片??这才是真正的大片!!

  伏案 沉思 再次思考什么叫做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