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对不起,鉴于您患有精神病,因此无法乘坐此次航班
7月13日,知名编剧李亚玲(代表作 北京爱情故事)在个人微博上爆料,称她在 12 日乘坐国航的飞机时,遭到一位自称是国航监督员的牛宇虹女士的无端辱骂、指责数小时,该女士还在飞机落地后报警称遭到四位乘客围攻,导致无辜乘客被带走接受调查、滞留机场七个小时。
李亚玲爆料,向上滑动阅览
事件迅速发酵,更多这名“监督员”曾经大闹地铁、公交的视频被扒了出来:事件如出一辙,都是认为乘客的举动造成了安全问题,声称自己要写材料、以“监督员”的身份举报,进而大吵大闹。
事后调查证明,此名患者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说,这名“监督员”是一名精神障碍的患者。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其症状是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情感高涨且易激惹,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该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影响全世界4%的人口,会有20%左右的患者会死于自杀。
精神障碍患者这个一向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群体,再一次以这样一种负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之后国航的做法却让人感到“震惊”!
有网友曾向国航咨询精神障碍患者乘机事项,但国航客服设了自动回答:不可以哦。
国航拒绝的理由是精神病人易于发狂,可能对其他旅客或自身造成危害。
国航,你的行为涉嫌违法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发布,其中第五条为: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
而第四十六条规定:飞行中,对于任何破坏民用航空器、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或者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机长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
综合翻译一下:任何人不得歧视精神障碍患者,在健康情况不会危及自身或其他乘客的精神障碍患者,航空公司不得拒绝承运,而具体某个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可以承运,由机长决定。
而在国航的观点里,默认精神病障碍患者=一定会发狂人群=一定要拒绝承运的对象。
所有才有了上文客服的自动回复,直接认为所有精神病人都会发狂因此一概拒绝承运。
国航歧视精神障碍患者并非首次
网友们的记性很好,除了牛某,也曝光了国航十多年前赶演员王姬(曾在《北京人在纽约》中饰演阿春)的智力缺陷的儿子下飞机的事。
2008 年,王姬的母亲带着外孙在洛杉矶乘坐飞机回北京,由于智力低下,在起飞前,心智如三四岁儿童的外孙在机舱内跑来跑去,便被“劝”下了飞机。
后来王姬带儿子上节目力证孩子不会捣乱,节目中智力障碍的儿子虽然有些傻,整个采访中却并未捣乱,坐在位子上抱着娃娃很是乖巧。
一个是智力低下的少年,飞机晚点尚未起飞时,只是在舱内来回走就被赶了下去;一个是大吵大闹的双相患者,大肆辱骂、指责其他乘客,并在飞机飞行阶段不系安全带、在机舱内走来走去、拨打电话报警等一系列危险行为,不仅没有被劝下飞机,空乘人员连制止都没有,只是一味劝说。
这使人不得不开始思考国航的“赶人”标准:原来是看人下菜、按闹分配么?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严重发作时患者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思维散漫,行为紊乱,并伴有冲动行为,容易产生严重不良后果,需要紧急的医疗救助。
而此时的国航,并没有采取紧急医疗救援,也没有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样的行为,不仅视该患者的症状不顾,更是对整机乘坐人员的不负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飞行中,对于任何破坏民用航空器、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害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或者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安全,机长有权对民用航空器作出处置。
而在不作为后,又仅仅只是一个爆料当事人有精神疾病、就可以把锅甩给已经伤痕累累的这个群体么?
李亚玲,你公然违法,居心何在?
未经过牛女士的允许,李亚玲曝光了她的病情和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立刻引起了全网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又一次集体讨伐:你们还是乖乖蹲在家里吧,别出来害人了。
精神疾病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一定要绕着走的人群=没法绕着走那就让他们绕着“我们”走的人群。
“我们”=自以为健康、自以为终生不会患上精神疾病、自以为亲朋好友也终生不会患上精神疾病的“义愤填膺”看热闹人群。
《精神卫生法》第四条中明确写出,有关单位和和人应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例资料以及其他可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李亚玲女士在得知该名旅客为精神障碍患者后,仍然曝光其全名和个人信息,甚至建议其上“航空飞行器黑名单”,作为知名编剧的你,公然违法,你居心何在?
来源:《精神卫生法》
你们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冷漠,可能有一天会让你们“亲身体验”!
此事件一出就登上了微博热搜,甚至有人建议禁止精神障碍患者乘坐飞机。我们的社会一直视精神障碍患者为洪水猛兽:他们会发狂、会杀人,而且不用负法律责任!
也有人对此表示理解:我爸也有双相,他就是那样的。
而更多的人是:我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苦衷,但还是不要出门的好,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真是这样?
2019 年 2 月,由国内多家精神疾病中心参与的中国精神卫生疾病普查结果出炉,刊登在医学专业杂志《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其结果表明,排除痴呆后,六大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这意味着你这一辈子有接近六分之一的概率会患精神障碍。
而根据2018年出版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公布的数据,全中国16.1%的人存在心理障碍,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者仅占10.3%。也就是说,每十个中国人中,至少1.6 个人存在心理障碍,包括抑郁、躁狂、行为问题等。
数字触目惊心,而与之相反,一般人的生活中却很少见到精神障碍患者,仿佛从来没有碰到过他们一样?仿佛精神障碍患者在另一个世界、他们的世界与健康人的世界存在隔阂一样。
“得病都是他们自己内心脆弱”、“精神障碍患者都需要人管教”、“精神障碍患者不该坐飞机”、“精神障碍患者不该出门吓唬别人”,一直到最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不该出院,生了病就直接拉到医院治到死算了”。
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之一就是病耻感,也就是以自己患有精神障碍为耻。
你的身边或许便有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亲朋好友,正在犹豫要不要对你开口说自己的病情,鼓起勇气对你倾诉前,习惯性刷了刷手机,然后看到了你发的朋友圈:“精神病人就不该坐飞机”。
“我都要死了,你们却还在说我矫情。”这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留下给父母的一句话。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问题不单单需要医生医院和其亲人的努力,精神障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而病耻感,可能是他们回归社会最严重的阻碍。”
那些一张张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丑恶的嘴脸,可能有一天会让你们“亲身体验”。
参考资料:
陆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P376-377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Huang Y et.al Lancet Psychiatry. 2019 Mar;6(3):211-224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2018
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航称管不了精神病人 9年前曾赶智障儿童下机》中国经济网
《精神病人能不能坐飞机?这次国航又双标了》爱范儿
《国航:对精神病患员工无法辞退无法拒乘,对事件无责任,对乘客无赔偿》李亚玲微博
评测介绍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博伊尔教授指出:“我们早就怀疑行为或是性格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直至今日才找到了重大的科学根据,掌握了这种影响的程度,弄清了其原理。”
博伊尔教授与其同行提出了6种致命的性格缺陷,当然,其影响并非一蹴而就,而情况也不是无可救药,只要有意识地改正、学习修身养性,就能化险为夷。
本测试基于这6种性格缺陷而编制,从性格推断你在生理健康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帮助你认识自己的危机性格,改善行为习性,从而收获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