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月不得安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七月不得安生

2019-07-30 21:45:09 作者:鹅 3号厅检票员工 3号 来源:3号厅检票员工 阅读:载入中…

七月不得安生

  写在前面

  如果不是沈月因为哭戏而上了热搜大家或许都还不知道电视剧版《七月与安生》已经开播一周了。

按理来说,这部剧应该是今年改编剧中最不需要担心的一部。有影版的优质文本在前,又乘着女性视角青春片的东风,拍好也许有压力,但拍烂也绝是一件小概率事件。但谁也没想到,《七月与安生》用一种与影版完全相反的方向,在口碑崩塌的悬崖上一跃而下。

  豆瓣目前只有998人评价,开播一周还没有达到出分人数,豆瓣热评你能连着刷出20条一星。

  东风没乘上,高空坠落

  《七月与安生》

  剧版失败在哪?

  很简单,货不对版。

  安妮宝贝笔下的《七月与安生》,是一本不足2万字的短片小说改编成一部109分钟的电影,陈可辛便曾表示已经需要对情节细节加法

  更何况,要支撑一部每集时长45分钟,总共48集的电视剧,原著内容或许不到3集就拍完了。

  如何将一部短篇扩充成一部大长剧?

  我们来看看《七月与安生》的编剧是如何做的。

  

  首先,编剧拒绝了去扩充七月和安生相处的细节,深挖她们成长陪伴故事

  两个女主心理被弱化了,七月和安生的感情塑造得比一把沙子脆弱

  只有开始,没有过程,没有改变,是一条从头到尾的直线

  下雨天,李安生给了林七月一把伞,七月便认定安生这个朋友

  一个是年级前十的乖学生,一个是被记过无数的坏孩子,两个人世界原本是一条平行线,是什么让七月如此执拗

  不知道。

  面对七月的交好,安生原本并不接受,但转到下一个镜头,两个人便一起做恶作剧,是什么让安生做出了改变?

  也不知道。

  两个人为什么立马就成为了一起骑车,一起罚站,一起睡觉的好闺蜜

  还是不知道。

  至于高中时相互陪伴的美好岁月,更是伴随着一曲《童话镇》,被剪成一个画面单薄的MV来交代

  在铁轨追逐,爬上大树一起大喊,这些场景如果换成另外两个女生做,不叫七月和安生,好像也并不会违和。

  剧版的七月和安生,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双生。

  她们的相处像是两根相交的线条,一切都明明白白,但唯独缺乏了闺蜜的私密性。

  影版里那些不可言说的晦暗情绪,那些独一无二存在,那些非你不可的氛围,全都消失不见了。

  

  故事的主线没有扩充,剩下的剧情用什么内容来填充呢?

  编剧选择了最便于操作办法增加配角戏份

  在已经更新的14集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故事出现主次不分的问题

  第一,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整部剧更多在围绕七月展开,她每一集的镜头都远多于安生,双主角身份逐渐失衡。

  前三集,浓缩了七月和安生的高中生活一生中最宝贵的互相陪伴的时光,但故事的冲突却落在七月家。

  事情说来也巧,全都堆在高考的时候发生

  七月爸爸工厂误会,七月爷爷因为工人来家闹钟发病,在高考当天早上去世。

  一家人都瞒着七月,七月是被众星捧月的主角。

  第二,为了能扩充更多的剧集,编剧又为七月单调大学生活增加了新角色舍友迅雷。

  她的作用就是制造不必要麻烦,让故事发生更多的冲突。

  当然,故事肯定需要冲突,原著里七月和安生也发生过非常激烈的争吵,但剧版很显然理解错了这种矛盾

  影版,七月和安生的矛盾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七月撞见安生和家明同处一室,瞬间爆发出最激烈的情绪。

  当年爬山时,她在石洞外看到的一切,安生一直戴着的佛像,所有的疑惑委屈浴室里七月全部一吐而出。

  但剧版却变成了迅雷的刻意挑拨,这样的处理十分地不高级,让整部剧从青春片变成了一部《回家的诱惑

  知道七月有男朋友,迅雷却总给追求七月的富二代当助攻,故意点特别贵的东西,让富二代买单。

  家明在忙的时候,迅雷在七月耳边煽风点火:“不想见面的借口,也总是忙。”

  第三,这样不合理地扩充配角戏份,导致安生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弱。

  电视剧的名字叫《七月与安生》,但七月和安生共同出镜的片段,相加起来却仅有2集的时长。

  而这难得的同框片段,她们却几乎无一例外浪费在做两件事情上。

  其一,是吃饭。

  但在饭桌上,聊的话题都是家长里短近况根本不像平时经常会联系的多年好友

  其二,则是睡觉。

  但睡在一张床上并不等于亲昵,她们的话题并不闺房私密。

  配角的戏份增加,让集数增强,同时却冲淡了七月和安生浓烈的感情。

  一个双生花的故事,共存的时间却少得可怜,故事早就变味了。

  

  此外,影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我发现世界上有另一个我的存在,所以格外珍惜

  哪怕我们吵架,我们闹矛盾,我们喜欢同一个人,但心底最深处仍把对方当成是另一个自己,那个最重要的人。

  但剧版的扩充,却让两人的内心性格越离越远,再也找不到相似的地方。

  七月和安生,两个人设崩了。

  在剧版的改编下,安生的妈妈成为北京著名编导,她其实很爱安生,只是苦于工作抽不出时间照顾女儿

  安生住在欧式大洋房里,却要四处漂泊,去酒吧买酒、当裸体模特赚钱

  原本,李安生应该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内心极度渴望安稳,但因为家庭破碎贫穷,她只能倔强着不承认,嘴上说自己渴望远方,一直在漂泊。

  剧版却让安生从生活无奈,变成自己作死?

  安生逐渐失去角色的灵魂,沦为为一个默默为七月而服务圣母

  七月喜欢家明,安生立刻帮七月追家明,跟踪调查情敌,改情书,送信,提供五星级的追男孩攻略服务。

  七月爷爷去世,安生为七月剪辑视频录音,骗她安心进入考场,自己却错过了高考。

  面对安生的付出,林七月做了什么?

  七月不让安生跟摇滚歌手来往,不让安生当裸体模特,跟安生说缺钱就跟她拿。

  她以自己的想法控制安生的生活,嘴上永远都是那句“我是为了你好”。

  而自己呢,却是一个容易被人摆谱的糊涂虫。

  安生让她怎么追家明,她就照做;总是听迅雷的话,跟家明不断吵架,不再相信七月。

  哪怕是发现家明和安生住在一起,她也没有选择远方,依旧是长发柔弱模样,在跑道上着说:“我的心好痛。”

  但其实,林七月从来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精致娃娃,她骨子里带着叛逆,所以才会被安生所吸引。

  安生像是她不敢去做的另一面,七月的乖是沉静力量,是她自己按压住叛逆,甘于屈服世人所想的幸福

  

  最后再来谈谈表演

  电影版《七月与安生》能成功,跟周冬雨和马思纯表演时所擦出的火花是分不开的,她们让观众相信“双生”的存在。

  但电视剧里,陈都灵和沈月没有丝毫的火花。

  安生的眼底本应该充满脆弱和坚强,但沈月演得充满懈怠感,她把叛逆理解成了丧和没心没肺,导致安生单纯像个对生活悲观的女混混,完全没有了原著中安生的坚毅

  更何况,沈月连演员基本功都没有做好。

  表情基本靠瞪眼,生气时噘嘴瞪眼,哭戏靠瞪眼睛,说话甚至有些大舌头

  另一头比沈月早几年演戏的陈都灵,也好不到哪里去。

  面目表情地在念台词,哪怕是面临分手脸上也没有丝毫表情,像一个机器人

  两位主演的表演完全浮于表面,停留在一套不断复制使用程序中。

  台词也都没有一点表演性。语气轻重音,间歇都没有凸显出任何与情节相恰的语感。

  这又如何能带观众入戏呢?

  写在最后

  骂的差不多了,最后掏心窝子再说几句吧。

  最近很多读者问过我们,为什么总要不停地骂烂剧,多推荐几部好的不可以吗?

  是啊,为什么?

  因为我们知道整个行业水平正在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下降。微博微信这些声场中的评价标准也在因此下降。

  因为我们看到沈月的那一段哭戏都可以被人说成“演技爆棚”。

  别人说什么我们管不着,但三号厅绝不允许这个标准下降。

  不允许借着翻拍的名头乱拍。

  不允许注水来糊弄观众。

  不允许用演技欠佳流量型演员来给粉丝自娱自乐固步自封

  而且,我们始终认为批评烂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好作品的伸张。

  所以我们不会停止,也不该停止。

  音乐/陈珊妮 - 破碎的人

  配图/《七月与安生》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七月不得安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