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是挣脱原生家庭魔咒的不二法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是挣脱原生家庭魔咒的不二法门

2019-07-30 20:15:11 作者:卯叔 卯叔 卯叔 微信号 来源:卯叔 阅读:载入中…

▢▢是挣脱原生家庭魔咒的不二法门

  从男人视角问题 在爱中成长

文|思思   评论|卯叔

  卯叔,我看到最近一篇文章里有人提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言论,我个人不是很同意

在我看来,看到原生家庭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预防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才是一个正常逻辑。为什么会有人明知是错而故犯呢?所以我想来说说,我是怎样挣脱原生家庭的魔咒,如何择偶,以及如何处理婚姻中已预期和未预知的问题的。1我的父母典型的 50、60 年代人。他们有着那代人的优点吃苦耐劳责任感重,但也有着那代人的缺点:不善表达,不懂爱人。他们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对彼此、对我,丝毫不管这是不是对方要的。他们认为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比不完整的家庭要好,所以即便矛盾激烈到形同陌路,也不愿意离婚。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很般配的。我爸英俊聪明能力出众。我妈漂亮大方心灵手巧。一开始他们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彼此吸引的。可我觉得他们在婚前都没有看透对方。我爸聪明能干,所以自负专制,而且脾气暴躁。他从小丧父,母亲不管,从小上山下乡一个人长大,所以又有点自卑。我妈是家中最受宠的老幺,家境又好,看起来知书达理,实则外圆内方,性格刚烈。家庭背景巨大差异导致行为思维的差异,加上两个人都是硬脾气,导致我还未出生他们就经常吵架,吵完了就冷战。我小的时候他们经常几天几星期的相互不理睬,我离家后更是有连续几年他们都在冷战。更惨的是,我爸在吵架时还会迁怒于我 。长大后我妈曾向我抱怨,说我从小遇到他们吵架就走到一边一言不发实在冷漠了 。老实说,从小看他们吵惯了,我早就麻木了。经过我多年观察,我父母之间的主要矛盾有几个。最先暴露的是婆媳矛盾,始于婚前。我奶奶是一个没什么母性情怀的人,比较自私,偏偏还爱做家里的“小公主”,喜欢“搞事情”。我奶奶对我爸挺冷淡,本来我妈就看不惯了,加上我奶奶对我妈和我也不怎么好,我妈就这样和她杠上了。对此,我爸的观点是“那是我妈,你对她好就是对我好,对她坏就是对我坏。” 我妈的观点则是“她不爱晚辈,为老不尊,我不愿意孝敬她。”有错吗?两方都没错,但都没有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我爸没有想过如何能要求我妈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无条件地好;我妈没有想过自古以来子不嫌母丑,就算我奶奶再不好,也无法斩断母子间的羁绊。我父母在结婚初始,生活比较困难。因为我外公家境好,就救济了我父母不少。后来我们家生活好起来,我爸觉得应该多孝敬不宽裕的奶奶,而我妈则认为应当多回报我外公外婆,最后达成的妥协是两边一视同仁,但我知道他们各自心存不满都会偷偷给自己父母钱 。事情看上去很小,但在我妈眼里说明我爸自私,在我爸眼里是我妈不孝顺 。我父母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交流相处模式。我妈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她会希望对方能猜到她的想法,或者主动去做,但不会直接表达她的想法。所以年轻时有很多事,她不说,我爸就不做,加上我妈不服输,逐渐变成了家里的事都是我妈张罗,我爸就做甩手掌柜(除了教育我)。其实我妈并不介意照顾人,但是渐渐地她觉得我爸已经将她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且没有回报,我妈便心生罅隙。我后来问过她为什么不提醒我爸,我妈说如果需要被提醒,那就说明我爸也没这个心,强索的东西意义。所以,这么多年来,在我妈那里我爸有一大堆不爱她不心疼她的“罪状”。我爸这边也存在沟通上的问题 ,他很固执不听劝,经常曲解别人的意思生气起来说话刻薄尖锐,很伤人 。举个例子,我生了孩子后,发现我爸特别宠溺孩子,就和他说对待孩子需要严格点,他却说过于严格会抹杀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用自己小时候经历举例说明我也是被严格要求长大的,结果他听了暴跳如雷:“你的意思是我虐待你了?我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心血,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然后和我狠狠地吵了一架。2我从父母的婚姻中汲取了几个教训:第一,不要让父母贴钱,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我结婚的时候,我爸看我们没钱买房子公婆没有提,我也没有要),提出给我们付首付,我一口回绝。我爸觉得我嫁得委屈,要给我买辆新车,我也拒绝了。我和我爸说,我们两夫妻要一起奋斗建立小家,刚开始有点经济压力,可以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工作年轻人什么都要现成的,容易懒惰。我这样说,除了因为看到父母的前车之鉴,也是因为我发现我先生是一个对钱没什么概念的人,有钱就花,没钱就算(当然,他对我、对我父母也很大方)。为了存钱这件事,一开始我们也会吵,他觉得我控制他,我觉得他对我们的婚姻生活不负责。为了改变他,我有心给他一点生活压力,然后用一些生活中反面例子引导他,正面例子激励他,慢慢地他也变成了有金钱意识的人。结婚三年后,我们存够首付买了房子,后来又建立了投资帐户和教育基金。当然,我并没有完全改变他的花钱习惯,但至少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目标,在我看来已经是胜利。第二,不要将问题泛化,上纲上线。这点我爸妈做得非常不好,后来我发现很多不和睦的夫妻都会这样。生活中的琐事那么多,什么都上纲上线,容易小事变大。比如家里乱了,我从不会说“这么乱,你怎么从来不帮我做家务?”而是说“家里很乱,你收拾一下好吗?”有时候我给先生提意见多了,他会抱怨“你怎么对我做什么都不满意?”这种时候我会制止他,指出这种言论的错误之处,他也会意识到自己此言不妥,从而迅速道歉。再比如我从来不说“你做 XX ,就是不爱我”这种话,我只会说“你做 XX ,有想过我有多伤心吗?”把自己从施令者的角度,变成受害者的角度,这样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关注,激起对方的同情心,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算不能完全说服对方,对方也会更愿意进行妥协,从而取得最大的双赢。生活不是你死我活,不是零和博弈。吵架的目的不是宣泄,而是解决问题。第三,对待婆家有度,不用完全讨好,但也要适当迎合。我婆婆在家里也是个小公主,她觉得我太强势(主要是在持家和育儿方面)。我觉得她玻璃心,听不得异议,否则就是全世界都对不起她。刚生孩子时,我们也闹过矛盾。后来我特意和婆婆谈了谈,告诉她我向来对事不对人,并且表达了对她的尊敬,那次谈话之后,我们的关系有所缓和。如果我和婆婆之间有矛盾,我都会以事论事,然后尽量争取先生到我这边,由他出面和婆婆交涉解决方案。他自愿做“出头鸟”,我觉得主要因为他担心我这心直口快的性格,一不小心会把他妈气到玻璃心碎一地(哈哈哈哈,真的会)。当然,如果他真的为难,我一定会做出让步。不要把男人逼得太紧,如果在老婆妈妈中间选一个,我想大部分男人都会选妈妈:毕竟妈妈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找。第四,有想法一定要表达 。刚和先生交往时,我发现他父母也喜欢话不说清,猜来猜去,而且我先生貌似也有这种倾向。所以一开始我就和先生立下规矩:我言即我思,我没说就说明不重要,我不会让你猜测我的想法,同样也请不要让我猜你的想法。 对我来说,直接的交流方式既有效又高效,省去了很多不必要麻烦和矛盾。我先生一开始不习惯这种交流方式,也有几次因为我没有猜到他的想法而事后埋怨我,这时候我都会当即将我们的交流原则进行重申,并且指出他此举的不妥之处。现在他这点越做越好了。第五,吵架不要翻旧账,否则永远吵不完。就事论事是我生活和工作中的准则,特别在婚姻中,翻旧账不仅容易将小事化大,还容易模糊焦点,吵到最后连一开始吵架的原因都不记得了。这是多次观察我父母吵架总结所得3我通过观察父母总结出来一系列经验教训,并应用到我自己的婚姻中,成功避免了重蹈他们的覆辙。现在的人总喜欢把问题归结在原生家庭,但实际上我妈的原生家庭是非美满的。可是她告诉我,就是因为自己父母的婚姻太美满,让她对婚姻有了不切实际期待,以为所有的婚姻都会幸福美满无需努力。所以你看,原生家庭太美满也未必是件好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没有婚姻是完美的,任何家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爸妈那代人,小小年纪就离家上山下乡,他们自己又得到了多少爱的教育呢?他们经历了各种社会变动,又有多少时间精力来自我治愈呢?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子女的,虽然他们可能不会表达,或者爱的方式有误,但他们已经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爱我们了,那我们就要心存感激。也许有人说,你父母之间虽然有矛盾,但他们没有不良嗜好,也爱你,你当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且不说他们的相处模式给我带来了多少心理阴影,就他们对我的方式也是一言难尽。我爸骄傲自负,我妈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两人都无法忍受他们的女儿优秀,所以我从小在高压下成长,德智体美,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做到最好,否则就要挨打挨骂。我爸脾气暴躁又专制,连我头发留多长、穿什么衣服都要管,一言不合就开打,甚至在我大学以后还打我,这导致我长成了一个内向被动又暴躁的人。中学的时候因为成绩好,加上我在理科班,男生多,周围的老师和朋友都让着我宠着我。可是到了大学,我突然发现失去了各种光环,不再会有人宠着我了。如果继续做一个刺猬,只会将试图亲近我的人推远,而我自己也会陷入不良情绪恶性循环中。想清楚这点之后,我花了三年时间,把自己从一只内向的刺猬变成了一个内向但随和的人。效果显著的,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有隔壁班的女生(通常是朋友的朋友)过来找我,说我温柔气质,想和我做朋友。在之后的岁月里,我又慢慢把自己从内向不善言辞变成了一个开朗主动的人。这个过程漫长,初步见效时我已结婚了,所以在择偶上没有用到,但是这些品质在工作上对我的帮助很大,这是后话了。4接下来说说我的择偶观吧。我的朋友都觉得我嫁得好:先生会赚钱顾家专一,爱孩子。其实这些评价并不全面,他也有很多缺点,但我觉得我们目前的相处模式很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我一开始就遵循着自己的标准男朋友,所以本质不会差,再加上后面我对关系的引导和规则的制定,才有了现在的我们。通过观察我父母和其他人,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任何品质都是双刃剑。比如事业心强的人可能就不太顾家,帅气的人要面对的诱惑多,老实人一般不太懂浪漫。懂得这一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清楚什么品质对自己最重要,然后学会接受对立面,不要被表象迷惑我的初恋男友,帅气、聪明、不羁,满足了我这个乖乖女对坏男孩的一切幻想。但很快我也意识到,他这些品质决定了他不会和我这个喜欢安定的人长久,所以在交往半年多后,我察觉到他心不安定时,就顺势分了手。尽管当年我很喜欢他,却仍逼着自己不要走回头路,花了一年时间才完全走出来。那年我十八岁。后来我就开始认真地想,什么品质对我来说最重要?我父母都是外貌协会人士,但我不是,我觉得样貌保质期短且没有实质意义。但受父母影响,我喜欢正直、聪明、有上进心、认真、负责的男生。现在想来,这些品质都是一脉相承的。我喜欢的聪明,是爱学习会钻研的那种聪明,这样的人大部分都上进,因为学无止境嘛!做事认真的人,大部分都有责任,这种责任感在工作中和婚姻中都会显现出来。我有很长时间是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不熟的人都会觉得我很有距离感,所以身边男生很少。我还听过男生说不知道怎样追求我。其实我不用被追求,我喜欢在作为朋友轻松相处中了解彼此,发掘对方的闪光点,到那个时候,成为情侣只是水到渠成。跳过做朋友的阶段直接做恋人是我无法接受的。碰到那种上来就问“做我女朋友吧”的男生,我唯一的回复就是“我觉得我不了解你,还是先从朋友做起。” 我这种态度劝退了不少人。我每次谈恋爱,虽然都是以结婚为目的,但一旦发现不合适,都会快刀斩乱麻。因为时间最宝贵,失而不复得。男朋友中处得最长的一位谈了五年,当时已经见过父母并且谈婚论嫁了。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他不够尊重我——这种尊重不是说对我百依百顺,而是,我很喜欢关注社会时事发表一些看法,可是他却说“老说这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你又改变不了社会”,这让我非常不满: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不能否定思考价值。当然我们之间还有其他问题,但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我和他分开,他不明白,我父母也对此完全不理解。我的女朋友问我,“你真的要放弃这位南非钻石王老五吗?”是的,不尊重我的钻石也不过是石头而已。从那以后,我的择偶条件又加上了一条:尊重我。5后来我碰到了我先生,我们先做了十个月的普通朋友,然后才开始正式交往。一开始我们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第一年我们吵得很厉害,因为生活中的点滴都需要磨合。但我用从父母那里借鉴到的相处之道,渐渐将我们的关系带上了正轨。前面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我现在的婚姻生活也并非十全十美 。我们已经在一起十年,彼此的关系更像伙伴而非恋人。平时我们工作都很忙,加上有孩子,我们大部分的兴趣也不同,所以在有限的空余时间里,都是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但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交流时间,偶尔我们也会一起看电视或者下棋。顺便提一句,我下棋时每步都会想很久,经常一盘棋下完要两三个小时。虽然先生一直会在朋友面前吐槽我这点,但实际上他总是很耐心,从不会催我。我对他这点也是很感激。我们仍旧会吵架,我是个暴脾气,他脾气也不好。但对于吵架,我一直贯彻几个原则:不冷战,不将问题泛化,对事不对人,不翻旧账。他如果没做到我会及时提醒他。我们从刚开始交往时就定下吵架不过夜的规矩,因为我知道受我爸妈的影响,我非常”善于”冷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强迫自己不要带着矛盾过夜。到现在,我们吵架一般不会超过 10 分钟,完全不会冷战。这点我妈还特意提过,觉得我们做得非常好。大部分时候,我是个独立自主的人,偶尔我也会小女人一下,撒娇问先生爱我哪一点。他会说“漂亮。”“还有呢?”“聪明。”“还有呢?”“努力。”这个答案我很满意,因为聪明和努力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品质。然而,我最经常听到他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夸我的是尊重他,尊重他的喜好、 他的想法和选择。我猜想这可能才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吧,就如同我当年认为找一个尊重我的配偶很重要。尊重, 是一段关系,特别是婚姻的基石。时至今日,我们的关系很稳定。我们各自独立又相互依靠,我们在相互扶持下慢慢成长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健康的关系。朋友们有时会说我很幸运,找到了我先生。其实我觉得幸运的是,我有我的父母,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婚姻之道。卯叔评论:在文章的标题里,我故意空出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反思。记住这两个字并且能切实运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没有一个会过得差的。关于反思的价值和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中华文明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古文明,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重视修史。《二十四史》是中国独有的,中国的每一个王朝都会为上一朝修史,为上一朝修史的目的不是为了颂扬上一朝,而是吸取上一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西方的崛起,我觉得根本的功劳要记在基督教的身上,不是说它的教义多么正确,而是它教会了西方人反思自己。基督徒每周要做一次礼拜,你以为他们就傻傻地念“上帝保佑我”吗?不,人家是反思这一周来哪些做得不足。懂得反思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存续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过得幸福快乐,同等重要。我认为懂得反思是第一重要,比天资聪明、漂亮重要,比会投胎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卯婶认识我后,她评价我:你这人不算聪明,但你的第一大优点是会反思自己。我笑笑没有回应,因为我不想让她知道我的“底”,但这确实就是我的“底”了。我确证自我反思的重要,也跟我第一次接触的一个“大人物”讲他的经历有关。这个人是飞周 总 理专机的飞行员,他退休了,来给我们讲自己的经历。他说他去苏联学飞行,刚开始也是信心不足,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被动挨打贫穷落后,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可能确实是不如人家。但很快有一次,几个苏联学生因为喝酒导致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就心里想,一定要避免苏联学生的错误。因为是中国学生,所以做什么都跟在苏联学生后面,所以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轮到他做时,他都能一一避免。所以最后他是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他的总结就是,一个人一定要学会反思,不仅是从自己身上反思,还可以从别人的教训那里反思,避免重犯错误。他说他这一生,如果说能获得一点成就,那么都是拜他善于反思总结所赐。嗯,跟反思相辅相成的一个方法就是印证,我通过最厉害的人的做法来印证自己的思考和做法。因为有反思,有印证,所以就有坚持。实际上我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一些经过我反思、印证的思想和理念,别人很难改变我,常常的,父母、师长、领导有不对的我都会怼。实际上很早就有很多读者跟我提武志红,我一开始就对武志红的“原生家庭决定论”不以为然,一直想写文章反驳的,但一直也没有写,因为觉得理论上的反驳没有意义,而光我自己的经验,又不足以说服人,于是我就等,我想一定会有人跟我一样的。所以昨天才收到思思的稿子,我今天就毫不犹豫地登出来,并且除了错别字,全篇都没有改动。从文章的角度,不是它不需要动,而是我想让大家看看,一个在实践中颠覆“原生家庭论”的人,原原本本是怎么思考、怎么行动以及得到什么结果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讲自己的经历,是怎么战胜原生家庭的桎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以后我也会一点点说我自己,说我的学习和反思,自我的改正与提高。当然,我也承认,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价值观上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如果要改变,那就相当于给电脑重装系统了,于一个人来说,或许是要改变信仰吧。今天的文章内容,我基本都赞成,尤其对于加黑体几处,我认为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坚持(认识到)的最基本原则。

  END

长按关注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卯 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