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小僵尸》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我们是小僵尸》是一部由长久允执导,二宫庆多 / 水野哲志 / 奥村门土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一):工整的疯
对于日影,这个风格少见,好看,但是虽然有些癫狂,其实拨开跳跃炫动的影像表象,还是觉得工整、规矩了。 冷冰冰的人际情感,虚情假意,但是责怪、怨恨,自我隔离之外,从细微处发现真情实意,也是成长,就像小光梦境中回忆起出生时父母给自己起名的温暖时刻。 字幕滚动完后,灵堂上小光迷茫望向银幕外,似乎暗示观众不过是和他一起走了遭脑洞之旅,你们有勇气真的走一回吗?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二):我们都会长大的
日本人的歌舞片似乎总是带着高饱和的色彩、“一本正经的搞笑”、欢乐中透着严肃和悲伤,以及略带浮夸的说教意味。整体视听体验还是不错的,章回式叙事、大量的正俯拍和全景镜头让观众更好地进入四个孩子的冒险旅程,可惜后半段太拖沓实在忍不住掏出手机看时间……
当小女孩卷起宣传纸假装抽烟时说:“大人们真是蠢,明明深呼吸就能达到的效果还要花钱去做……” 我和旁边的男士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三):很期待
日本新锐导演长久允一鸣惊人赢得日舞影展全球剧情片类评审团特别奖、柏林影展新世代单元青少年评审团特别提及的首部剧情长片《爸妈死了,我却不想哭》,描述四名面对父母死亡却无法流出真诚眼泪的青少年,宛如冷血殭尸的他们决定组成乐团,踏上寻找血泪的长征。影片以仿真RPG游戏的趣味模式,让观众和角色一起共同打怪破关。除了年轻世代演员的精彩表现,还吸引永濑正敏、菊地凛子、池松壮亮、佐佐木藏之介一票影帝后助阵,演绎不同世代的代表精神。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四):太吵了
话太多,像加了画面的广播剧,主人公们都磕了金嗓子喉宝。无聊,聒噪。第一次觉得日语听的够够的了,难听到爆炸。逼叨叨没完没了,最主要的是说的没有意思。太难熬了。
如果视听不能和故事完美的统一,花哨的各种画面就是堆砌的狗屎。
什么蒸汽波,什么欧思故,什么电子游戏,什么这个那个都没有用,看着真真的烦透了闹心的不得了。每个主人公都逼叨叨故事,逼叨叨的解释,整个电影就是每个人都有话要说,逼叨叨没完没了……日语在这个电影里无以伦比的难听到爆炸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五):和《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对比记录一下
导演2017年有个很火的30分钟短片,叫《就这样,我们把金鱼加入了泳池》(B站可看)。二者对比会发现导演个人比较喜欢的元素。
像素游戏音乐
主角的独白形式 主角视角的“这个电影的题目、这是我们的电影”等高次元台词
快速回放镜头
金鱼-放生金鱼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六):被小僵尸洗脑的我
We are little zombies!!看完后这首歌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了,之前看阿拉丁被speechless洗脑,现在是一群小僵尸。里面的歌曲mv真让你怀疑导演是跨界来的。
四个非常可爱的小孩,各有特点,但是最有个性的是玩游戏的小男主,宫二,整个电影的游戏画风都是因他而来。章节成为关卡,拿到自己落下的东西成为躲继母的潜入类游戏。作为玩家感觉颇为亲切,特别是片头用以前像素游戏的设计和马里奥的配乐。 而且里面的小女主中岛真的比她妈妈冷漠多了,毕竟她妈妈是一张温柔的笑脸,而她一张阴沉的脸。四个人中,总是她出主意,给人很强大的形象,而且中岛时不时不忘黑几位青春期的少男,爱幻想,打游戏以及有恋母情结。
对于剧情,其实因为本片原本很自觉,有自嘲精神,所以弄个假结局也不突兀,更何况本片总是放那首晴朗的一天,如果不让主角最后能有这一天,就太阴暗了。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七):我们都是小僵尸
这部电影以游戏闯关模式来展现这个故事,四个孩子失去父母然后聚到一起之后成立了一个乐队的故事。以小孩子的角度来展示这个故事。 刚开始这种失去父母就会觉得很丧啊...不过后来觉得还挺燃。 片里的乐队的音乐真的特别特别好听,歌词也特别贴切。摄像画面带来的视觉也是很炫酷的。四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鲜艳颜色,而这鲜艳的颜色与现实的残酷产生更加鲜明的对比。 关于小僵尸,这些说自己爸妈死了,却不想哭的孩子真的是僵尸吗?其实他们还是会表露出对于父母的一种想念难过吧,只是将它所隐藏起来。而这么一看,那些表面有情实际却假情假意,麻木不仁就会低头玩手机的大人才是真的僵尸吧。同时影片也体现了一些社会现象,什么网络暴力导致司机自杀也间接导致他们的解散等等。小孩子和大人本来就是不同的,而大人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干涉孩子...
最后的结局反转比较多。请耐心看。今后还要继续走下去,总之是个比较有希望的结局吧。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八):一场没有任何起伏的游戏
“No vase to put flowers in.” 影像风格和故事独特,小人物都很有趣,不管是找到他们的自称trash的经纪人还是自杀的司机,都引导四个孩子的adventure有了新的变化。每个人都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很僵尸的感受。主人公的设定有自己的逻辑,说着“现在”的爱拍照的女孩,爱打游戏近视眼的小男孩,但其他两位并没有很让人吸引的特质。整部片子看下来略微有些无聊,我没有get到泪点在哪里,小孩vs成人似乎也没有深挖,都是常见的抱怨像是“adults are all cheaters”。我能理解到的,所展现的,只是麻木无所谓的感觉,并且这一感觉的支撑其实有一点点薄弱,仅仅是通过父母双亡和零星校园暴力来对抗的。实际上父母死之前和孩子们的冲突也没有被加深,所以孩子们的逻辑我无法共情。就好像突然这个时代的孩子都这样了。抖机灵和现实性(没什么担当的大人,容易过时的明星,愚蠢的风向和网络暴力)让这部片子出彩。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九):我们都是小僵尸 我也是
《我们都是小僵尸》—有天我宁愿沉在鱼缸的水底,宁愿埋在RPG的游戏世界里,宁愿透过吸管看另一个我,也不愿在社会中痴头呆脑,做筛盘里的一粒芝麻。
在first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最后的N次反转,我呼不及吸地瞪大眼睛认真看完,按耐之中的手臂正欲举起,可惜取消了影后交流环节,索性把感受扩充并写下来。可能看过的日本电影实在不多,对于这样一部把各种代表21世纪的新潮元素结合的如此精妙绝伦的电影,让我的掌声一直没有停下的意识。新浪潮电影,8比特游戏,任天堂,魔幻现实主义,新潮的蒙太奇,CG动画,舞台剧,戏剧,丧文化,J-Rock,EMO-Rock,这部不到2小时的电影囊括了如此丰富的元素,并将他们结合的游刃有余,确实是参加国际影节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并没有贬低其他参展电影的意思,在我看过的7部电影中,《小僵尸》确实是从镜头设计,场景布置,色彩调试,演员演技最优的一部,当然也有投资方面的原因,《小僵尸》确实不失为一部精美的国际大片。(另外得奖的《春江水暖》也是很精致的作品可惜没有看到
《我们是小僵尸》影评(十):活下去的勇气
感谢导演,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一部电影。
电影被很好的分割成了几个部分,看起来不累,闯关式的观影体验让人开心不少,即使是在描述一个悲如人间失格般的故事,也可以用荒诞不经的形式讲述。
前半部分的回忆大概是符合大部分人的胃口。事实证明,没谁生来就是小僵尸。缺爱,家暴,性骚扰,语言家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从童年就可见一斑。
后半部分的电影,我只能吹爆了。大人们都是骗子啊,成人的世界最虚伪了,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些,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长大了,再也听不懂小朋友了。
人生很艰难,有时候就想这样一了百了,但是,未来这东西,谁也说不准,为什么在开局就认输呢?未来,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僵尸也是有感情的,对吧
eyond the Film
说点题外话
电影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它是一个艺术品,是导演尽情发挥自己的地方,除了导演需要表达的意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应该成为电影这一艺术品的一部分,它是电影的进一步升华,更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