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变好,从坚持运动开始
可以猜一下,他们有多大了?
左边的“女孩”刘叶琳 ,今年已经51岁了,右边的“小伙”杨新民,已经70岁高龄了。
看不出来吧!
不只你觉得意外,很多人在得知他们年龄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反应:不可思议!觉得他们简直是在逆生长。
上周六晚八点,我向大家发送了一份和运动有关的问卷,收到了七千多份读者的回复。
有人说,体重降下来了;
有人说,精气神都好了;
还有人说,身体有力量了,都很少得病了。
其实运动这回事,身体是最看得见的!
时间相对充裕的人,会规律坚持运动,锻炼身体,有的读者已坚持连续跑步200多天了,每天跑个5km,完全不在话下。
时间较少的,也会抽空动一动,做做仰卧起坐,散散步。
因为运动这件事的好处,真的太多了!
很多人看完后都直呼扎心,因为运动与不运动的对比实在是太分明了!
它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后十年,是穿着运动鞋,神清气爽地开启新一天,还是穿着病号服,艰难地在病床踱步。
它决定一个人是穿着衬衫打着领带,对着镜子整理装束,还是只能打着点滴,在病房颤颤巍巍地起身。
甚至还会体现在家庭的和谐度上,毕竟没人愿每天陪在一个久卧病床的人身边。
在这样的对比中,你会发现,运动已不单单是一种项目,它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运动,会让人生更幸福
读者@风 说,坚持运动了半年,练出了肌肉,心理上也不知不觉更踏实了,感觉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搬动很重的家居,不需要麻烦别人了。
有时候,它是一种释放。
读者@一天 说,最难熬的时候,我都是用跑步来释放压力。
这种释放很有效,运动两年后,虽然难熬的时候不可避免,但觉得自己的性格韧性越来越强,遇到难题不再唉声叹气,而是想办法去解决了。
这时候,运动对一个人来说,不再是一种体育竞赛式的运动,而是和自我交流的过程。
但也不只是和自己交流,它慢慢地还会渗透并影响到我们的社交活动。
读者@清风 在结婚前,很喜欢运动,平时没事就去跑步,练瑜伽。
丈夫看着她每天喜滋滋地运动,在好奇心促使下,也跟她一起运动起来。
久而久之,不光身体更好了,两个人的关系也在共同的运动中更加亲密自然了。
每每想到现在的婚姻,丈夫都会一脸幸福地说:“谢谢她教会了我运动”。
在这样的过程中,它成为了一种令人感到幸福,并生活得更好的方式。
不过,运动也要量力而行
但这也并不是说:只有运动,才会幸福。
也并不都囊括为:只要运动,就会幸福。
小来看到过不少因为运动不当而受伤的人,有人为了减肥,每天吃得不多,但安排了大量有氧运动,虽然瘦了点,但其实对身体损伤极大。
还有的人,为了达到“每日一万步”,盲目加入“暴走”一族,就算全身疼痛也劝自己坚持,没想到长时间、大强度地走路,引发了足底慢性损伤等各种疾病。
也有很多人,看着别人都动自己不动,激发了“运动焦虑”,每天都在为“为什么我没时间运动”“为什么我这么懒”而焦急,处于一种自责之中,生活非但没变好,而是更焦虑了,反倒得不偿失。
所以小来更想说的是,运动这回事,既要要量力而行,又要循序渐进,同时也找到自己的方向。
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每天运动一小时,也不必逼迫自己“每日一万步”,设定目标是必须的,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身体越来越棒,心态越来越好,情绪越来越阳光,其实只是运动之外的意外惊喜。
我们选择运动,并全情投入其中,不要带有太过强烈的目的,产生的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改变。
运动,从来不应该是一种被动,而是一种积极的享受。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呢?你坚持了多久,觉得它带给你什么改变呢?小来觉得今天的留言区一定很精彩欢迎转发朋友圈,这是对小来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