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里的“中秋事儿”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搜文章 找馆友
更多
古画里的“中秋事儿”
2019-09-11 中野目
是和家人朋友一起赏赏月、吃吃月饼并开展“到底什么月饼最好吃”的学术讨论?
赏月之时,是不是也会好奇一下,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一百年前、五百年前、一千年前的人们都是怎么过中秋的?
今儿个,咱就以古画为线索,聊聊画中人与画外人的“中秋那些事儿”。
01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25.7x28cm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马元是宫廷画家,且是个画N代,一门五代皆供奉内廷,为皇帝打工。
他画画以“小中见大、以偏概全”闻名,画山水爱取边角小景,只画一角或只作半边之景,因此得一花名,叫“马一角”。
▲画中的月亮
画面中共有六人。
▲主客二人
除主客二人外,另有四位仆从。
站得稍近的两人,一人端着水果盘,一人正立待呼,工作态度积极认真。
另一名侍酒小童站得稍远些,正在扭头偷看半隐的侍琴小童。
除了人物,画面左侧的两竿清竹也相当出彩。
摇曳生动、潇洒自由,打破了画面的平整,使得整体更为灵动鲜活。
这幅画整体看来自然和谐,细节之处又生动有趣,难得还将情绪传递得很好。
观画之时,仿佛你我也被带到了画中那一刻。
正站在月下感慨颇多,适逢老友来访,于是愁绪都被鲜活的喜悦冲淡了。
虽然这空旷的山林还是有点空旷,但朋友是好朋友,酒是好酒,月亮是个好月亮,侍琴小童奏的BGM也不错。
也难怪杨皇后(即宁宗皇后杨氏)非常喜爱此画,还留下了楷书诗句题跋——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
02
明 徐渭《黄甲图轴》 114.6 x 29.7cm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每年的中秋之际,正是螃蟹黄满膏肥之时。擅吃的民族自然不会错过,古人在中秋吃蟹也讲究颇多。
尤其是《红楼梦》里对中秋食蟹的描述,简直像一篇《如何最优雅地吃到最好吃的螃蟹》的指南,每每读来,都让人直流口水。
螃蟹性寒,须以热性的酒、姜来配,方不伤身。王熙凤在给贾母、宝玉剥蟹肉时,就命人”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贾母吃罢,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嘱咐湘云、宝钗:“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在画螃蟹的画里,这幅《黄甲图轴》很是别具一格。
图中画了一蟹二荷,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洗练,布局清新。
寥寥数笔,看似“毫不费力”,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
螃蟹本蟹则双螯粗壮,看起来很好吃……哦不,很劲健有力的样子。
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许多地方都将这副画理解为画家在讽刺“依靠关系”而“走上人生巅峰”的“不学无术”之人,而螃蟹正扮演着这样的反派角色。
但照本诗的意思,笔者倒认为徐渭分明是拿螃蟹自比,他就是那个时来独传胪的黄甲本人。
再看画面,讽刺看不出来,倒是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倔强和傲气。
03
明 唐寅《嫦娥执桂图》 135.3 x 58.4cm 纸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注:本画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上写的是Unidentified Artist “身份不明的艺术家” ,到底是不是唐寅本人所作尚存争议
古人在中秋赏月之时,自然也会想起住在那里的嫦娥女士,可能还会想起她的宠物兔子与蟾蜍,或者她的绿植桂树。
这幅画中的嫦娥,手持桂花,裙带飘拂,神情温柔,整体呈现出典雅清丽之态。
眼睛的瞳光,则微而不彰,仿佛正期盼着心中才子的到来,显得委婉而动人。
面容设色又似月色,清凝皎洁。又略施了胭脂色,增加了皮肤的质感。
脸手胸的笔触清丽圆细。
无论是被逼无奈吞药奔月,还是抛下丈夫奔月,在广寒宫过着独居生活的嫦娥给人的感觉总是落寞的、惆怅的。
在画面的右上方,也有略显惆怅的题诗:
广寒宫阙旧游时,鸾鹤天香卷绣旌。
自是嫦娥爱才子,桂花折与最高枝。
然而曾经取得解元称号的唐寅,后来却惨遭诬而得不到功名,于是爱才子的嫦娥也只能空等一场。
不管画里的中秋如何,希望大家在画外都能过一个快乐团圆的中秋呀!
牛国栋.马远的画史形塑及作品收藏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2019.
六如赏画|唐寅《嫦娥执桂图》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5754
http://www.ltfc.net/
推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 秋高气爽,有奖征文邀你直抒心意!
上一篇:[转] 孙悟空最对不起的人是谁?不是菩提,更不是唐僧,而是可怜的他们
下一篇:[转] 唐朝这位大诗人自小是苦命娃,却影响了中国思想史一千多年
猜你喜欢
0条评论
写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更多
嫦娥在广寒宫
嫦娥在广寒宫。
【赏析】花仙夜入广寒深
所以郑慕康的人物画还属于传统人物画的范畴,形象仪态端庄,秀美古雅,赋色清丽,形神俱佳。并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人物画的同时,他又将……
音画:皎洁的月亮
音画:皎洁的月亮。海上生明月 千里共婵娟皎洁的月亮。皎洁的月亮,你曾引起多少人无尽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住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在那儿砍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为嫦娥捣药,冷冰冰……
徐渭传世代表作《黄甲图》高清详解。右上有徐渭题说:“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徐渭用奔……
中秋遐想
啊!皎洁的月儿,你让我看到了你不为人知的一面:美丽的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我仿佛看到了那凄怨的眸子,曼妙的身姿,耳边回荡起那悲凉的乐曲;小玉兔在广寒宫内为嫦娥仙子夜以继日的捣药……
《梦中的嫦娥》
《梦中的嫦娥》我常常遥望遥远的星河,细细的搜寻着银河系那一弯新月;冥思苦想着广寒宫的故事,痴痴思恋着花一样的嫦娥;嫦娥在干什么?飞越银河系,飞进广寒宫,去陪陪无比寂寞的嫦娥。无力回天的人……
?猪八戒和嫦娥正在广寒宫幽会,突然……
猪八戒和嫦娥正在广寒宫幽会,突然……
熟宣纸茶色做旧
每日经典| 徐渭画螃蟹竟然是这个意思?!
每日经典| 徐渭画螃蟹竟然是这个意思?!《黄甲图》为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所绘,是一幅纵轴。徐渭《黄甲图轴》画法的另一大特色是,在水墨……
中野目
TA的最新馆藏 (共498篇)
[转] 蔡康永: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更多
九月|月亮不再神秘,月光却依旧温柔
这届90后:谈钱可以,千万别跟我聊年龄
张三丰的另一面,是宋青书!
揭秘:闺蜜辞职在家每天做这个,三个月玩出一套房¥揭秘: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水泵批发、配件直供¥上海凯泉五年前他被仇人视作蝼蚁,五年后铁血归来世间再无人能动他分毫¥五年前他五年前叶家满门被灭,唯有一个废物活了下来,五年后,废物回来了¥五年前叶
关闭
关闭中秋佳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会怎么度过呢?
是和家人朋友一起赏赏月、吃吃月饼并开展“到底什么月饼最好吃”的学术讨论?
还是,激情冲浪,顺便参与一下云赏月活动?
赏月之时,是不是也会好奇一下,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一百年前、五百年前、一千年前的人们都是怎么过中秋的?
今儿个,咱就以古画为线索,聊聊画中人与画外人的“中秋那些事儿”。
01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25.7x28cm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幅《月下把杯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
马元是宫廷画家,且是个画N代,一门五代皆供奉内廷,为皇帝打工。
他画画以“小中见大、以偏概全”闻名,画山水爱取边角小景,只画一角或只作半边之景,因此得一花名,叫“马一角”。
此画就是马一角先生只取半边景的代表作。
这种半边画法,更加凸显了山林之幽然。
乍一看似乎山势平夷,细看则发现其实平中生险,山涧险峻幽深。
画中一轮明月高挂,照得天地更为开阔、明亮。
从右上角的文字中可以确认,此月是中秋夜的月。
▲画中的月亮
画面中共有六人。
主人体态轻盈,神态轻松愉悦,手中把一酒杯,对月举杯迎友。
友人身体前倾,还有一脚在前。
如此体态神情,便将朋友间幸遇佳节的欢欣传达得很生动。
▲主客二人
除主客二人外,另有四位仆从。
站得稍近的两人,一人端着水果盘,一人正立待呼,工作态度积极认真。
另一名侍酒小童站得稍远些,正在扭头偷看半隐的侍琴小童。
报告领导!有人在开小差!
除了人物,画面左侧的两竿清竹也相当出彩。
摇曳生动、潇洒自由,打破了画面的平整,使得整体更为灵动鲜活。
这幅画整体看来自然和谐,细节之处又生动有趣,难得还将情绪传递得很好。
观画之时,仿佛你我也被带到了画中那一刻。
正站在月下感慨颇多,适逢老友来访,于是愁绪都被鲜活的喜悦冲淡了。
虽然这空旷的山林还是有点空旷,但朋友是好朋友,酒是好酒,月亮是个好月亮,侍琴小童奏的BGM也不错。
也难怪杨皇后(即宁宗皇后杨氏)非常喜爱此画,还留下了楷书诗句题跋——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
02
明 徐渭《黄甲图轴》 114.6 x 29.7cm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每年的中秋之际,正是螃蟹黄满膏肥之时。擅吃的民族自然不会错过,古人在中秋吃蟹也讲究颇多。
尤其是《红楼梦》里对中秋食蟹的描述,简直像一篇《如何最优雅地吃到最好吃的螃蟹》的指南,每每读来,都让人直流口水。
螃蟹性寒,须以热性的酒、姜来配,方不伤身。王熙凤在给贾母、宝玉剥蟹肉时,就命人”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贾母吃罢,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嘱咐湘云、宝钗:“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在画螃蟹的画里,这幅《黄甲图轴》很是别具一格。
图中画了一蟹二荷,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洗练,布局清新。
让我们放大看看螃蟹↓
寥寥数笔,看似“毫不费力”,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
造型简单,形状夸张,同时又完美地表现了螃蟹爬行的姿态。
螃蟹本蟹则双螯粗壮,看起来很好吃……哦不,很劲健有力的样子。
画面上端的荷叶宽大,荷杆细劲,墨色淋漓,墨点小而密。
观全画,荷叶空灵萧疏,螃蟹强壮有力,二者对比鲜明。
画家仅用一杆荷茎将荷蟹连接起来,使得画面又有了更多动感。
画面右上,是徐渭自己写的注解诗句:
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许多地方都将这副画理解为画家在讽刺“依靠关系”而“走上人生巅峰”的“不学无术”之人,而螃蟹正扮演着这样的反派角色。
但照本诗的意思,笔者倒认为徐渭分明是拿螃蟹自比,他就是那个时来独传胪的黄甲本人。
再看画面,讽刺看不出来,倒是有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倔强和傲气。
03
明 唐寅《嫦娥执桂图》 135.3 x 58.4cm 纸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注:本画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上写的是Unidentified Artist “身份不明的艺术家” ,到底是不是唐寅本人所作尚存争议
在古代的神话设定里,月同时也是广寒宫。
古人在中秋赏月之时,自然也会想起住在那里的嫦娥女士,可能还会想起她的宠物兔子与蟾蜍,或者她的绿植桂树。
古代入画的嫦娥不少,各自形象也不同。
这幅画中的嫦娥,手持桂花,裙带飘拂,神情温柔,整体呈现出典雅清丽之态。
其头部线条圆和流畅,勾染得当。
嘴唇的上瓣和下瓣,朱色深浅不同,显示出不同的肉感。
眼睛的瞳光,则微而不彰,仿佛正期盼着心中才子的到来,显得委婉而动人。
面容设色又似月色,清凝皎洁。又略施了胭脂色,增加了皮肤的质感。
脸手胸的笔触清丽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