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4个江南水乡古镇要申遗,我们来说说这事儿的重要意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14个江南水乡古镇要申遗,我们来说说这事儿的重要意义……

2018-01-28 09:30:36 作者:鹤本 阅读:载入中…

14个江南水乡古镇要申遗,我们来说说这事儿的重要意义……

  南浔古镇。图/张士锋/维基

  文/鹤本

  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开启了三年之后,经国家文物局同意,无锡惠山古镇正式加入了申遗行列。

  至此,申遗的江南水乡古镇达到了14个,包括苏州的周庄镇、甪直镇、同里镇、千灯镇、沙溪镇、锦溪镇、震泽镇、黎里镇、凤凰镇,无锡的惠山镇,浙江嘉兴乌镇、西塘镇,湖州新市镇、南浔镇。

  周庄古镇。图/Gisling

  去年,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我国拥有世界遗产达到了52项,名列世界第二位。江南水乡,会是下一个吗?

  上海作家金宇澄曾对媒体说,他赖以成名的上海故事,其实并非源于上海,而是源于祖籍地——江南小镇黎里。“我家现在也只剩那个做虾圆的石臼,一块两面刻蝙蝠的绕线板是黎里镇的东西。但我还是觉得,事事都因这地方而起。”

  这一番话,仿佛是个隐喻。无论上海如何体现了中国的现代性,故事的起源,仍是古意的江南。

  黎里古镇。图/新浪旅游

  当我们在谈论“江南”,我们在谈论什么?

  江南,并不是一个固定概念。气象学者觉得,夏初时节,凡是绵绵梅雨覆盖的地区,就可算作江南,包括江淮和汉水流域;按自然地理划分,江南仅指江南丘陵区,也就是湘江、赣江中上游,连三大著名湖泊都不算在内;而历史地理学者觉得,江南是一个演变的区域,这演变是个不断浓缩的过程,随着历史的推移,江南越来越集中到今日的江浙地区,太湖和西湖周边……

  谁都无法定义江南,但当我们谈起江南,人们脑中就立马有个意象:小桥流水烟雨画船。此时,江南变成了专有名词,是一个文化符号。

  吴冠中笔下的苏州水街。

  春雨和杏花是江南的,初雪搭配湖泊也是江南的,方文山的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也是江南的。

  文人们都偏爱江南的意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又或是西湖盛景“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文风如旧,波纹如绫”,诗词的描写承载着文人对江南的憧憬。江南富庶繁华,却也诗意温婉,有亭台楼榭,亦有诗词歌舞。

  江南或许就是古代人的“香格里拉”,却又比香格里拉多了一点入世的味道,毕竟有酒家女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还有“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清初画家王翚作品《杏花春雨江南》。

  这样的江南,有一种偏安的气质:如果说北方金戈戎马,江南就是巷陌和流水。当北方游牧民族挥师南下,南宋曾退缩到江南之地,江南成了中原文明的避难之所。

  但这个“偏安”的宋朝,却是古代中国最适合文人生存的年代民间一直流传着“宋朝不杀士大夫”的说法,虽然并不属实,但天水一朝开启了“文官治国”时代,门阀制度消亡,穷人亦可以通过科举踏入仕途。

  由是开始,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成就,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陈寅恪先生甚至认为,后面的王朝都不如宋代之文化发达:“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同里古镇。图/Gisling

  复振必在当代。昔日的小渔村、现在的国际都市上海,声名早已远超江南。在现在的长三角城市,人们不仅可以与古人欣赏一样的江南烟雨,还可以拥有最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这个“新江南”来自历史,又超越了历史。

  自古至今,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或事实的集合,更是一个观念的化身,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

  千灯古镇,顾炎武故居——顾园。图/Gisling

  江南是中国生活美学的文本

  宋代的都市与宋代以前的都市完全不一样。

  《妖猫传》上映以后,许多人追慕唐代长安如梦如幻般的繁华,但那种繁华是按照大规模计划精心建造起来的,不是一种自发秩序

  李白有诗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京城的夜色那么好,但长安的街上只有满地月光。因为坊市制与宵禁制,平民百姓晚上既没有夜市可以逛,也不能出门赏月,只能窝在家里洗衣服

  中晚唐的都市,坊市制开始动摇。图/电影《妖猫传》

  由唐入宋,坊市制彻底瓦解,中国人终于可以在月色宜人的夜晚出门散个步,或者去夜市里吃个宵夜,甚至在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去野市上买一把最新鲜蔬菜。历史学家堀敏一有个说法很对,宋代的都市已经和今天的都市非常相似

  杜牧能够写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杜甫诗中的忧国忧民截然不同,是因为他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柔情似水的江南水乡。

  乘船游览西湖,在宋代便是一种相当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图/Greudin

  在宋代以前,中国人去长安、去洛阳谋生,追求的多半是政治理想,唯有当“江南”被宋人重新定义以后,中国人的生命便打开了另一个格局——大隐隐于市,人们可以在闹市里过一过小日子,吟诗作对,逛街购物,假日出游,自由自在

  到明代末年,江南的旅游活动消费文化已经十分发达。市面上的游记非常之多,堪比今天的《Lonely Planet》,人人都买到并按图索骥,来一场江南古镇游。王思任(1575—1646)读到张肃之《台游草》,“遂投袂而起,屐及于窒皇,装及于寝门之外,舟及于五云之浒”,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晚唐江南,到宋代江南,再到明清江南,中国人只有在江南才能超越生存的政治,拥有了一种后来叫做“生活方式”的生活美学。

  同里古镇的临街店铺。图/Gisling

  现代以后,比江南城市更发达的地方所在多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早已十分多元和自由。但只有在江南水乡这个地方,四季分明才是一件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的事,它来自于晚唐以来中国文人对江南的歌咏,更植根于千百年来中国人在这个地方种下的生活美学。

  苏轼说,“春到江南花自开”,人到江南自然就会懂得生活。移动支付兴起于江南,与那个一千年前赋予中国人城市生活的古老江南,遥相呼应

  如果说“江南”是中国生活美学的文本,新时代的“新江南”则是中国人对这个美学文本的全新演绎和未来规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