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10-08 23: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经典读后感10篇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是一本由万维钢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68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一):科普小手册

  这本书很有趣,这本书的优点是谈的东西很新,讲了各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比如物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也有统计学的一些普及不足一个是深度不够作者文笔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一本里每一篇都很短,未免让人觉得论述详细,另一个是整本书并没有明显的前后逻辑,更像是万本人在罗胖子那个传销公司的每日播报集合。我其实很好奇万本人怎么看罗振宇的言论行为,比如“爱就包养”,“暴风和乐视会改变我们的生态” 这些奇葩言论无论是营销包装还是言不由衷,都说明罗本人是个没水平智商低级忽悠,作者本人一直是精英路线,真不知道他怎么平衡自己和一个野生国师合伙(我想罗振宇不能算他老板)这一事实?如他书中所说,也要确认偏误么?

  书中指出大多数医生是自利驱动的,是按流程保护自己的,而不是为患者利益最大化考虑,这没错,但结论有待商榷,他说肾结石典型疾病,按流程走就行;头皮屑是疑难杂症,就要定制方案问题是什么是典型的疾病?豪斯医生拍了8季,每一个案例都是看起来是典型的疾病最后却发现是疑难杂症,所以这个结论在现实中没啥可操作性

  龙虾教授彼得森不是临床心理医生,他的教育背景没有临床背景,他更偏向于心理咨询师而不是医生。

  中医西医这种划分本来就不科学,就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我想欧美的正经医院里没人会用查理三世时代疗法来治病,今天中国的三甲医院里的中医科,有些疗法可真是祖传了几百年哦。

  世界观悬疑这章故事好看遗憾是写的有点肤浅可能还是跟文章太短有关,这一章一个话题论证AI出现人这样的自我意识几率在理论上是不太可能的;可能很多担心AI进化的人并没有认真想过人的意识是怎么演化出来的;另一个话题则再次论述了“数学是光,生物是坑”。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二):广泛涉猎新鲜领域的好选择

  

推荐人群

扩大一下自己的认知范围、只能用零碎时间读书以期增长知识面的人。

关于作者: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作者的书。看第一本的时候觉得很惊艳,第二本的时候觉得有些是涉猎过的内容,到这一本,几乎是跳着看了。

  最初看完第一本书后,我去追了作者的BLOG,许多内容应该是看完之后凝练了自己的想法,涉猎的范围很广,有些观点深入浅出,很有意思

  后来作者被得到专栏挖掘专心做专栏了。从此开始,出的书几乎都是得到专栏里的一些总结

关于感想

信息本质是克服不确定性,而冗余度的本质恰是提高预测性。

  由于作者的信息冗余度越来越高,所以可预测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当然,每一次看他的书,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特别是书中引用的一些书,有时候觉得很有意思会记下来。然后去寻找这些书!看一看,我看完书之后有哪些新的体会

  可以说该作者对于我的读书单贡献很大!

关于本书:

  本书的内容被划分了很多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联没有特别紧密,所以在看的时候并不影响间隔阅读

  这本书不同于之前两本书在于,书的后半部分有作者的一些思考,偏理科专业领域一些,本人文科生看着看着就阵亡了……

  所以我感兴趣的很多在前半部分,其中对于信息的见解以及达芬奇人格,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同时觉得深有感触认识到一些问题。

  还比如,文中列出的亚当斯对于网络言论中认知失调的两个特征

1、对别人本意的一个荒谬推论。2、远超当前情境人生攻击

  感觉总结的很到位。

最后:

  万维钢作者的书都属于【广泛涉猎新鲜领域的好选择】分类,值得感兴趣的读者一看。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三):记住故事,忘掉道理

  1. 万老师的书读得还不够多。批判决策理性,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竟然没有提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不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就用文学的思维,也可以到达同样的理解境界管理学家詹姆斯.马奇写的《经验的疆界》,其实也深入阐述了与此相关的道理。理性is overrated。

  万老师讲了一个上个世纪80年代Intel公司的案例,这个案例,很多人从不同的的角度都讲过。从万老师的角度看来,这是决策者克服了“正常化偏误”,正确评估风险危机。在《Decisive》这本书里,作者拿这个例子说明,做决策时,要克服Short-term Emotion的影响。拿这个例子,也可以去讲边际效应,或去告诫他人规避竞争打造垄断企业。在我看来,道理是什么不重要,都不过是一种诠释艺术而已。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本身。就像重要的是哈姆雷特,而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不重要。了解Intel公司里发生过的这么一件事,比知道“正常化偏误”、“做决定须克服当下情感因素的影响”、“边际效应”、“竞争的陷阱” 更重要。

  2. “如果我们现在都被免职了,新来一个CEO,你猜他会怎么做?” Intel的主席问了CEO这么一个问题后,他俩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经常见到有大V抱怨自己的粉丝说,你们能不能不要一上来什么背景都不给,就问我一些特别私人的决策性的问题?什么我该选择什么专业,该不该辞职创业,要不要和现任分手?大V说,我又不是你,怎么能替你做决定呢?其实大V们不懂,粉丝们只想转换一下身份角度,和自己detach一下,才能获取一刻智慧想象“如果不是我,换作你”,会帮助你做决策(就不用真的跑去咨询大V,自讨没趣了)。原来所谓同理心、共情力、转换角度看问题的益处在这里。人如果自恋得难以与自己detach,就很难获取真正的智慧。 3. 万老师对性别课题的认知水平,陈旧刻板,甚至无法意识到因此而导致的认知矛盾。讲“丑小鸭定理”时,他说: “第一,你可以随时跳出ˋ默认分类ˊ。 第二,任何一个事物,都没有什么ˋ本质的属性ˊ。 第三,没有好处就别分类。” 然而,后头居然写了一大篇“如果女生成绩更好,为什么事业成功的大多是男的”,讲什么“两性思维差异真实存在的”。 万老师怎么就没认识到,人可以不按性别去分类的,人可以跳出性别这个框架的? 4 讲了意识也讲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居然完全没提到《GEB》。其实还蛮想看看万老师怎么讲评这本书的。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四):好系统的三个特点备胎志愿者骨干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管理

  1.追求高层控制基层自治之间的平衡。

  (部门战术自由,公司战略坚定

  2.面对下属提问: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能说什么

  (给了下属超出自己权力范围内的答案,最糟糕

  3.克服噪音的正确办法,是增加信息的冗余度。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4.想要别人充分理解你的意思,最好的办法不是大喊大叫,而是多种方式强调

  (口头沟通微信提醒邮件备案)

  5.既要有创造性、又要可预测,才是合理的信息输出

  (外交辞令,和,感人肺腑,不矛盾)

  6.权力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杀一个人,但是我们不杀。

  (否决权>批准权)华为,任正非,有否决权。

  7.克服自恋、拒绝拖延终极解决方案:敢于不学什么东西,不做什么事。

  8.管理层级差异:老板拥有系统,员工拥有系统中的一个角色

  9.好运加持的两个前提:愿不愿意接受难度挑战?做一件事能不能坚持下来?

  10.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敢于行动。(挑战权威之后,你就更权威)

  11.无欲则刚:人机大战,AlphaGo没有心理成本,人有!

  12.Reason 是解释。Cause 是缘故

  (出了问题,应该追究的是Cause,而不是Reason)

  13.没有好处,就别分类(没有好处,就别歧视定位、定岗、定薪酬、定权力范围,必须是对管理有好处。

  14.沟通技巧:你应该把别人的需求和你的需求,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15.遇到问题,新手只能看明白问题,老手能发现问题的关键高手提出解决方案。

  16.要想改变一个老系统,上中下三策:上策,达成共识中策,间接刺激下策,直接命令。(计划生育

  17.好系统的三个特点:备胎、志愿者、骨干,同时存在。

  (备胎=抗打击能力;志愿者=自组织能力;骨干=执行能力)

  18.不忘初心=系统最初设定目标,不能降低。

  (初心,是“更高的目标”的一种包装术)

  19.正能量的好消息,是兴奋剂润滑剂混合体。

  20.决策理论水平和决策操作水平,是两码事

  (主动切换视角,是科学决策的最有效手段。)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五):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系统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好书,作者知识面非常宽广更新了我很多对于事物的认知。总共有八章,从八个不同的方面向我们叙述了什么是科学客观的世界观,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运行以及平时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章我主要学到了信息论对于我们决策的用处。“值得去做的事情有两种:一是出乎别人意料的事;二是为自己增加选项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所作的事情才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不确定性,只有为自己增加了选项才能有选择权,才有可能做出出乎意料的事情。所以,在很多领域新手和老手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对于新手而言,大部分事情都是未知的,那么别人的行为就会有很多很多中不同的可能,那么他看到的世界就是庞杂而不可预测的,而对于一名对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而言,别人的行为模式可选择的范围就会缩小很多,所以在他看到的事情确定性就大了很多。另外对于一般决策到底是基于感性还是理性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前我认为决策就是要尽量的理性,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发现本身就不存在理性决策这么回事,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感情做出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决定了,识别、接受、研究自己的感情,最后我们就可以从自己的感情之中抽离出来,用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待需要做出的决定,从而做出更有利于我们长期发展的决定。

  第二章我主要学到了用概率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作者为我们剖析了当下流行的“正能量”疗法的副作用,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正能量”主要是鼓励我们想象美好结果,但是想象结果并不能优化过程,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那么这种“正能量”只能算一种精神鸦片,相反这种想象只可能混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从潜意识里误以为已经达成了目标,减少练习,结果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离开了“正能量”,我们的日常决策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概率系统。生活中我们遇到各种事情,通常都可以归因到好运气或者坏运气,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某件事情偶尔的波动,如果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概率系统,长期来看我们总是赢的。比如投资,每次投资决策都有成败两种可能。对于一个没有系统的人来说,每次都全仓投入,短期来看有可能收益率非常高,但是长期来看一定会遇到某一次的投资失败,而一次的失败就足以抹掉之前所有的成功了。对于一个有完善的概率系统的人来说,通过分析赔率将自己的资产比例投入不同标的,虽然单独某个标的有投资失败的风险,但只要所有标的整体回报期望为正,那么长期来看一定是盈利的。

  第三章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世界是机械化运行的,它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既不是为了成全我们也不是为了阻止我们。迷信产生与不确定性关系很大,人总是想要掌控感,总是想找到事情的因果关系,所以不确定性越大,掌控感越差,人们往往就会求助神灵。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不是特殊的人,世界不会因我们而存在,它的运行跟我们关系不大,那么我们的认知水平就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样,我们每次决策时需要提醒自己,我并不特殊,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整个世界运行的系统中去考虑,将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通盘考虑,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第四章介绍了系统问题和线性问题的区别。线性问题一般都是简单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解决措施也非常直观;而系统问题通常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系统各部分需求并不一定一致,一般针对表面现象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无效的。 我们需要找到系统里起主导作用的回路是什么,针对这个回路找到新的共识,从而解决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系统分为充分均衡和不充分均衡,在充分均衡的系统里面,所有的机会都会被迅速的填补,这种系统很难找到漏洞,很难被打败,在这种系统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利用系统,达到平均收益。对在不充分均衡的系统里,由于系统参与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导致系统存在一些低垂的果实,遇到这种系统我们就需要高度谨慎,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寻找打败系统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第五章题目是智识的两难,让我们看到了决策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可以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切换视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别人的事情往往都能给出一个理性客观中立的建议,自己遇到事情了往往就会被情绪所左右。这本书交给我们的办法是跳脱出来,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去看自己遇到的事情。另外,我也学习到了权力之争是零和博弈,不择手段的坏人在零和博弈中往往会占有优势,作为对权力不感兴趣的我会选择找一个正和游戏去玩,希望最终能达到参与者都受益的目标。最后,我还学到了我们看待世界经常会产生认知失调和确认偏误。认知失调是因为事情可能跟自己预设的立场或者自己的人设不符,我们强行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确认偏误是我们对事物一般是先有预设观点再去找实证支持。有了这两个知识,我们就可以辨别出来生活中很多利用认知失调和确认偏误来误导我们的商业行为。

  第六章我学到了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有隐藏动机,有时候隐藏动机和表面动机会相差很大,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自己的隐藏动机,比如说炫耀需求、尊重需求等,理出我们需求的优先级,这样我们的行为就会更有目的性,也能更有效的达到我们做事的目的。另外作者也解释了女性为什么成绩更好,但是男性事业会更成功。这主要就是两性的思维方式和人生策略不一样,男性一般会围绕一个点深入进去,容易走极端,这样在事业上更容易有所突破;而女性的世界更加多元,她们希望得到家庭的关爱,亲人的陪伴,子女的成长等等,她们关注的点更多,对于事业投入的精力就会更少,所以在权力的零和博弈中,女性就明显处于劣势。

  第七章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不太可能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因为现在的计算机中计算规则是数字的,可数的,不连续的,而现实世界是连续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存在最小空间单位,如果真的有一天发现了最小空间尺度,那么我们就真的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无理数的模拟数字宇宙之中。

  第八章通过现代足球的打法揭示了系统的重要性,现代欧洲大陆足球的将球队看作是一个系统,不靠某个球星的个人能力或者某个领导的领导能力,而是依靠所有球员分工合作的跑位多传球,快速推进,实现得分。这需要从青年训练开始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并加以训练。从现代足球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外推出来,一个成功的系统,并不需要某个特别有天赋的人,也不需要超强的领导力,而是依靠系统。好的系统中,每个人都是系统中的一份子,只需要普通的能力,能够完成系统赋予的任务,都是可以随时替换的零件,整个系统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整体,所以现代社会中系统的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总结下来就是普通的团队依靠明星,高水平的团队指望领导力,最厉害的团队指望系统。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系统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决策中可以区分自己是否处于充分均衡的系统中。面对自己的想做的事情,我们可以跳脱出来,用第三视角去审视整个事情,尽量列出自己需求的优先级,这样知道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做出尽量有效的决策。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六):这是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

  我有个暴富的想法,要变现,得先知道这个世界有什么计划。

  了解这个世界

除了学习,再没有第二个方法可以让我更加了解这个世界。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学习呢?请告诉我方法。 作者说,学习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都是相似的,学习不好的同学各有各的学习方法。波兹曼说,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这是异常艰苦卓绝的争斗。

  这下好了,别想有什么技巧捷径,尽管如此,书中还是说了有效学习的方法,即有间隔、有变化的学习、通过测验加深记忆和理解、与已有知识融会贯通。和《认知天性》中所说的方法不谋而合。管用的方法不好玩,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总之,不痛苦,不进步。 现在可以开始学习了,一定要致力于真学问。书中把求真知分为四个阶段:一、信息过载,二、发现联系,三、把握潮流,四、等待惊喜。具体到我能做的,就是广泛的学习,深入理解以发现事物本质,洞悉内在连接,与实际结合,看到趋势潮流,静待花开。

  用科学的态度看世界

  在此之前,我可能没有什么人生观,这本书指导我开始建立--科学世界观,以不特殊、不迷信、不后悔的态度选择生活,做一个懂博弈论、敢决定的理性现代人。 小时候没少认为自己是哪方面的天才,画画、音乐、武林高手,总有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吧?还有那些倒霉催的事儿不可能恰恰发生在自己身上。长大后才发现,世界上是有天才,而且真不那么容易被埋没,我长成今日这等普通人,是因为我本来如此。不是天才,没有任何特殊,是芸芸众生的众人之一。

书中说,世界不会因你儿存在,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不管你能做多少,其实这个世界的运行,基本上都跟你没关系。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它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既不是为了成全你,也不是为了跟你作对。

  世界,是机械化运转的。这就是不特殊论。

  从小就对各路鬼神缺乏敬畏之心,这个世界限制我的东西已经够多,就别找另一个世界的来管我。

所谓迷信,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博弈论对“理性”的定义:所谓理性,就是对你想要的各种东西设定一个优先级,并且能够贯彻执行这个优先级。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的,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如此说来,自控的关键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能掌控生活,就不会迷信。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道理、意义、规律和因果的。调动理性支持感情,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时刻反思自己的动机,追求点理想,老了就不会后悔。追求快乐的秘诀是多样化和间隔,最重要的是,有深度。修炼思想,学无止境,不高谈阔论、不辩论显摆,在涉及利益得失的时刻,敢于运用知识做出决定。做一些超越自己“人设”、需要承担责任的事情。到老回首往事,不因没做什么而悔恨,人生也就圆满了。

  想发财,用系统战胜系统

  暴富,现在开始计划。时间就是金钱,有道理。反过来更是真理,钱,是时间,是生命啊!不能浪费时间,那更不能浪费金钱。时髦点说,就是财务自由,直白点说,就是不用为了钱而工作。人身自由、心灵自由,所有时间都可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这就是我追求的终极自由。不自由,毋宁死啊。要实现这个计划,感谢时代让我可以选择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攒够支出的二十五倍,睡后收入cover支出再能攒点,就可以回乡务农啦!改革开放四十年,房地产的机会是有目共睹的,但股市,那就是割韭菜的。杨天南说过,入市要跑赢大市、绝对赢利、解决问题。很多人拿点闲钱入市想一夜暴富,买股票比买菜都快,被割怪谁。历史告诉我们投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最高,但人们偏偏不信,因为很多事,是反直觉的。

所以人要想真正安身立命,得建立自己的系统。没有系统的人一惊一乍,有系统的人心静如水。在真实的世界里想要发财,要么你拥有某种稀缺的能力,要么你掌握稀缺的资源,要么你就是你有眼光。而眼光,说白了,不管是选择投资机会还是选择职业,跟运气非常有关系。当然,投资不等于赌博,运气是可以管理的,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运气的作用--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书中说,好系统要抗打击、自组织、有一个健康的层级结构,活力、自由、赋能,才叫好系统。系统的目标其实存在于参与系统的每个人心中,你想象的系统是什么样,最终这个系统就会变成什么样。

  建立自己的系统,这简直太适合投资了。投资不是零和博弈,得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公司稳定经营的收益。波动,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微不足道。当然也可以追求超额收益,因为这个市场,是不充分均衡的,有时明显不对劲,但它就是存在还可能长期继续存在。懂点简单的统计学,知道回归平均的本质是小概率事件不会一再发生,建立长期来看正期望的系统,用系统管理运气,跳出自己的主观视角,抓住系统的主要矛盾,找到问题的关键,不要随波逐流,就能战胜那个系统。

  面对的是人心,不是世界

  书中介绍了两个重要概念,认知失调和确认偏误。解释了很多现实中遇到的不正常的寻常现象。最常见的大概是对之前的错误决定重新演绎,硬是找到借口合理化解释,让人目瞪口呆。

认知失调有三个要素:自我形象、行为和幻觉。认知失调的触发,是行为和自我形象不符;认知失调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幻觉。确认偏误意思是,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事实产生观点--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尼采说,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客观的真理。人永远不可能理解客观世界。你的一切解释,都取决于你的视角,取决于你看到了多少,解释只不过是你主观的看法。学着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多考虑考虑别人。

  所以,硬是去掰扯和解释,强调你以前不是这么说啊!没意义的。人们常说,事实根本不重要。每个解释都是合理的,只是看对谁,人们其实都生活在自己的幻觉之中。摆事实,讲道理,看似理客中,实则是想改变对方的看法,使其接受自己对生活的幻觉。直白点说,事实并不重要,世人的看法才是关键。这是一门摆弄人心的学问。

  本书全方位讨论了这个客观世界,还是有机会摘取低垂的果实,让我的努力有了灯塔和道路。学习,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尽早“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读后感(七):用理性思维面对复杂的自我和这个世界

  序言里的这段话我觉得可以很好概况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里。所有好故事里都有个英雄,有个经理奋斗战胜敌人的主题,中间会有些冲突,但总会有个完美结局。但真实世界不是故事。真实世界没有主角,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你,甚至不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的,世界不在乎你的命运,而且没有义务让你理解;真实世界没有主题,主流和非主流、好人和坏人、好的主义和坏的主义,这些划分往往是站不住脚的,从不同的视角看一件事情你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真实世界没有完美结局,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第一章:高手的心法

正念自控法: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控问题。自控力不是肌肉,而是有生理基础的,前提就是要接受自己,再分析自己为什么要,用正念的方法去化解。关于压力:真实世界里的人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工作模式、休息模式、娱乐模式等等。压力模式由交感神经控制,让人紧张、积极起来,相当于进入战斗姿态;为了集中能量使用,要暂停那些与危险处理无关的身体功能,如消化功能、肌肉修复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等。放松模式下心跳平稳,血压降下来,修复身体,免疫系统工作。如何减压,首先分清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你就把他放下调控快乐:快乐是短暂的。大脑的工作包括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和采取行动,限制快乐发生在接收信息这一步,且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强度决定,而是由外界强度的改变决定的。所以追求快乐的方法意识追求多样性,二是追求间隔性。游戏主要是通过多样性的刺激,而我们主动的方法应该是追求间隔性,好吃的东西不要一次吃太多,好玩的游戏不要无限制的玩一个基于信息论的人生观:信息,在于你从多大的不确定性中做出了选择,在于你制造了多少意外,在于你有多大的自由度。从信息论角度,我们的人生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你希望自己获得更有效率,能给世界留下更多信息,做事要有创造性,月不可预测越好;另一方面你又要跟人好好交流,要增加冗余度,给别人一个合理的预期,这样才能形成合作。既要有创造性,又要有预测,这才是合理的信息输出。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钻研难题,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一种,刻意练习。寓教于乐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管用的方法不好玩,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达芬奇诅咒:聪明人的才华战略。你不是达芬奇,现在也不是达芬奇的时代。一般人也别想着什么都学,达芬奇人格的人最好能寻找一个能综合利用你各项技能的活动信息过载:只是人在认知初级阶段的表面症状而已。信息过载,发现联系,把握潮流,等待惊喜。

  第二章:偶然中的必然

正能量的副作用:毒鸡汤,让人想象做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怎样用系统下一盘大棋:老百姓关心具体事件的成败,高手关注的是一个概率系统。只要这个系统合理,那么具体事件结果都只是偶然有波动,长期看高手一定是赢。你在乎的是一生的原则和系统,可以把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概率选择当成一个系统全盘考虑。有的人拥有系统;有的人拥有的,只是别人系统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人要想真正安身立命,得建立自己的系统。那如果你有一个系统,你应该怎么看待系统里的那些角色哪?正念运气观:运气或者命运实际上是由性格决定的,第一是外向,注意到有意思的人并获得新的信息,也会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第二是开放,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对风险没那么害怕;第三是神经质程度低,没有负面情绪。制造好运气就要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和敢于行动正常化偏误:就是局面已经很不正常了,你还假装正常,了解这个道理有利于你在任何不利情况下保持全身而退的能力。要有全局思维,做到“无我”和上帝视角,以第三方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问题。标准差和人生哲学:正态分布中决定曲线的宽度的叫标准差,也是专门描写风险大小的概念。所以只考虑数学期望值是不够的。复利的鸡汤喝真实世界的增长:长期的指数增长,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对冲风险的数学原理:分散投资是组合投资的理想模型,重点要考虑相关性。正相关标准差太大,而负相关能够抵消风险。理想情况是找到几家有高回报率、同时又互相补充的公司做投资组合为什么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输给市场:普历性,一群人做一件事取得的平均值,和一个人经历这件事很多很多次,是不一样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回归平均:世界上有些事儿,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回归平均

  第三章:感性中的理性

丑小鸭定律:根本不存在完全客观的分类,每一种分类都是主观的,都是有偏见的。不特殊论者:能意识到自己不是特殊的人。优势是你能从别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原则是你应该把别人的需求喝你的需求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广义迷信: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就会有迷信思维。所谓迷信就是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目的论的幽灵:历史上的很多重大转折其实都是偶然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是因为机械化的运转或者由于偶然因素的左右,他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不是为了成全你,也不是为了和你作对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目的是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理论要能用数学精确表诉;对错与否取决于对自然的观测喝实验真实世界喝魔法世界的区别:上限低带来平等,平等带来合作,合作带来群体演化速率加快。

  第四章:思维中的系统

线性思维与系统思维:线性思维是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系统是一个由很多元素或者部分组成的整体,各个元素互相之间有联系,作为整体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目标有时会和系统的总目标不一致)。评估一个系统,首先要考虑它的输入、输出喝库存。库存:就是系统中某种东西的保有量;反馈回路是库存和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机制,正反馈是自增强回路,负反馈。好政策与坏政策:认识系统问题,最关键的是抓住其中的反馈回路。改变一个系统的正常:下策是直接命令,要或是禁止;中策是间接刺激,找到系统中的一个平衡反馈回路,让回路松弛一下;上策是寻求一个新的共识,社会共识一直在变,政府完全可以引导。好系统的三个特征:抗打击能力、自组织能力、健康的层级关系好系统必须是能创新的系统,她不能按照一张宏伟的蓝图按部就班的发展。惊喜不是总设计师规划出来的,得指望系统内的每个成员自己创新。层级就是模块化,把一个大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任何系统要变大、变复杂,就一定要有稳定的各种子系统结构,这样子系统出了问题不用非得牵动全身。人要有抗打击能力,不能依赖单一技能,要建设好自己的负反馈回路;想要发展创新,你就得由自组织能力,要不断探索新事物,尝试新做法;要想做大做强,你就不能事无巨细全靠自己,要善于利用现有工具,善于跟别人模块化的对接和合作。负反馈和正能量:系统之所以失败,就是负反馈回路出了问题,整个系统有一个目标,系统的参与者会时刻把系统此时此刻的表现与目标做比较,如果发现系统不达标,就会采取行动。意外就是某些特殊情况下对系统的评估变差,降低了标准比较,产生恶性循环而逐渐走向败坏。要想不降低目标,就必须纠正对系统的印象,既然人的认知偏见总是表现为对坏消息的反应更强烈,那我们就应该主动增加好消息。如果你掌管一家公司,就应该多宣传表扬公司里的好人好事,多展示统计数字,让人们觉得公司充满正能量。有效市场: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凡是想买这个东西的都能轻易买到,凡是想卖出的都能轻易卖出。要想做大事必须找到无效市场。房地产不是有效市场,但是我们依旧很难从中获利。坏系统的逻辑:机会一是找寻那些正在高速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机会还没被完全占满,但新兴市场稍纵即逝;另一种思路是社会上一些看起来非常成熟的系统,其实内在有缺陷,导致它会遗漏一些低垂的果实(一些明明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他就是没有解决,这些就是我们的机会)。造成低垂的果实的原因:均衡:任何人都无法单方面采取行动做出改变的局面(各种势力取得了均衡)。所以面对机会,要考虑:一是这个市场是有效市场吗,如果是就放弃;二是这是一个不充分均衡吗?如果是,哪专家就不足惧

  第五章:智识的两难所罗门悖论:聪明的人,整天给别人提建议,自己的生活却过不好智慧:首先是智识上的谦逊,承认自己知识有限;其次是要超越自我,能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光想着自己怎么样;再次要善于达成妥协。智慧很难学,跟情境关系也很密切。提高智慧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想象成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决策理论水平和决策操作水平是两码事,所罗门悖论确实存在;主动切换视角是科学决策的最有效手段。读书可以决定你的格局,真正的决策水平还得在实践中提高。决策理性批判:理性选择需要评估选项,评估选项需要标准,标准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而我们今天发现,人的价值观根本不稳定,可以变化纪律的悖论:反思传统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利弊。认为集权和专制制度确实是效率最高的制度,但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人缺乏独立人格。你要效率就得牺牲质量,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效率,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质量。做坏人的好处:像获取权力这样的事情是零和博弈,应该自己主动争取。人心比事实重要: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时,你会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老人买保健品)。确认偏误,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实施产生观点—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回到说服力,其理论基础就是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人心比事实重要—而说服力就是摆弄人心的学问。我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对我的看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