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脑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脑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11-09 23: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脑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大脑故事》是一本由[美]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页数:3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一):书名热点内容一般般

  一拿到手看排版就知道是本水书了,排版稀稀拉拉留白过多,隔没几页就是一个章节

  作者David Eagleman看照片没认出来,直到读到书的后半部分讲到他发明的一种仪器VEST,所谓

  的一种运动背心,其实是穿着这个背心听障人士就能接收声音信号了。才想起来作者原来上过TED,再

  仔细看介绍还是发了100篇论文的,不过这样的科普书籍含金量不高。比较适合科普传播作为补充

  识来读,想作为专业书籍品读就缺了点味道

  前后大约花了不到一周时间翻完了,整体觉得一般。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读文献比较合适,读综述

  性的书收获也不是很大,不如读综述性的论文。综述性的书籍更推荐各大欧美学校指定教材

  下期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二):意识是暗物质

  031|123,《大脑的故事》。

  笔者简明扼要文字为我们描绘宇宙中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大脑。很多时候,我们对我们的词汇定义依然是模糊的,尤其这个学科还是处于浅层的时候。譬如理性思考、“心流”、“意识”等。

  脑科学计划是这几年最重要、最热门重大项目提出了很多核心问题,譬如脑的生物学特性、大脑-机器融合人工智能生命智能等。

  我感觉人类大脑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它的神秘、它的不可测量完全阻碍了我们对它的认知。对大脑的数据采集(即测量工具)到大脑的运行定律,几乎都是空白。而且类似阿尔兹海默症这类疾病全世界束手无策

  更谈不上,“意识”这一类虚的物质。或许,引入宇宙学来谈大脑的话。是否“意识”就是暗物质,它存在,占据了大脑的核心计算力,却无法探测(现有测量工具下)。

  如果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是能被测量的,那么脑科学的基础是否“测量工具”的研发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三):一本最适合作为脑科学入门的书

  大脑可能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你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就在于你有一颗与别人不同的大脑,它决定着我们的一切思考和行为。“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很想读读这本书,了解塑造我们的大脑。

  不同于一般高深莫测的脑科学读物,《大脑的故事》非常的好读,书中用很多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来引发你的好奇心兴趣。比如,遭遇危险的瞬间,为什么会感觉时间被拉长?生活久了的夫妻,为什么会越长越像?这些问题,脑科学都能给你答案大概是因为这本书,是BBC和PBS合拍高分科普纪录片 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 的同名图书,看书的过程有点像是看一部纪录片,加上里面丰富实验配图和专栏,不知不觉就翻阅了半本书。 书中的6部分,大概涵盖了大脑机制、意识、感知决策社交几个方面,如果对某一方面有兴趣,拆开来看也不会影响阅读。以前,认为是心理学解决的问题,现在恐怕可以交给脑科学了,看完之后,确实令人感慨大脑的神奇。脑科学的领域还有许多需要科学家探索未知

  最后,确实如介绍所言,阅读这本书,只需要带着好奇心和自我探索的欲望就够了!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四):什么是"我",人类会变成什么样?

  这周刚看完《大脑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安利了好多人。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去认知什么是"我"以及什么是"我"看到的世界,第二个是脑科学的发展会把人类的未来带向何方。 首先,什么是我?我只是一个1.4公斤的大脑里无数的脑神经突触用独特方式连接起来涌现出的意识。什么又是世界?世界只是大脑解读出的电化学信号,这些电化学信号来自我的感官接收的外部信息,比如空气密度变化(声音),或者物体光照射后反射出的不同波长(颜色)。换句话说,我理解现实其实永远片面的、主观的。就好比一个机器人,能处理的信息是受限于所配置的CPU和sensor的性能。感官就是我们的sensors,他们只能识别三原色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声波频率。然而自然界里别的生物却能识别出四原色和次声波,真实世界远比我们感官识别出的要丰富得多。而与其说大脑是CPU(通用处理器),不如说大脑是FPGA(可编程处理器),因为我们所经历学习的都在不断re-program大脑的连接方式甚至影响大脑形态,即便进入成年期也是如此。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一群被要求在记住城市地图的伦敦司机在三个月的记忆训练海马体变大了。 书的后半部分开始基于现有的技术突破探讨人类可能的未来,未来我们可能会像《西部世界》里那样永恒地生存在电子世界吗?或者我们依然拥有实体身体,但这个身体绝不会仅仅是出生时自带的肉身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变成钢铁侠。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或许我们与石器时代祖先相似程度,会比与我们曾孙的相似程度更高。”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五):对大脑的认识,从《大脑的故事》开始

  世界读书日这天,我选了大卫.伊格曼的的两本书《大脑的故事》和《死亡的故事》。死亡的话题太过沉重,我先看了《大脑的故事》。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我们怎样做决定?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否创造出新智能?人类正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书中通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数据深入浅出地做了阐述。该书虽然是专业脑科学研究者所写,但内容平实易懂,从科普的角度让人们对大脑、对意识、对某些疾病、某些社会现象有进一步的了解。 我关注的是教育、家庭及与疾病相关的内容。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最想了解的是孩子教育、身体健康方面的诸多事情。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从书中,我们知道,从出生就在孤儿院里成长的6个月到三岁的孩子,智商测试得分明显低于普通孩子,表现出大脑发育不完善迹象语言能力极度滞后,神经活动明显较少。值得欣慰的是,一旦这些孩子进入安全充满关爱的环境,大脑的发育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恢复。孩子越早进入 适当的环境,恢复得越好。由此可看出,关爱的养育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婴儿的哭闹,老辈儿人都说,让他(她)哭吧,别一哭就抱,哭哭没人理他(她)就不哭了,否则就总得抱着。现在看来,给孩子适当的安抚,及时的回应,充满爱意笑脸,更能让孩子有安全感,更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是怎么想的?近期关于高中生跳楼、跳桥自杀的报道很多,人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动不动就跳楼,不想想父母家人感受。人们总说十七八岁是大人了,怎么一点儿不为别人考虑?书中通过研究与实验告诉我们,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奔涌,给孩子们带来了明显的生理变化,大脑也同等程度地经历着巨变。青春期大脑的变化,导致青春期的孩子更自我、更敏感、更爱冒险。这些可以更好地解释给那些在教育孩子时受挫的家长,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能预防吗?书中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就算脑组织上遍布阿尔茨海默病肆虐痕迹,也不一定意味着人会出现认知的问题。认知锻炼,保持大脑的活跃,如阅读、驾驶、学习新技能、社交活动、社交互动、运动、做家务都可以对认知起到保护作用积极特质,如责任心、生活有目标、保持忙碌,对认知有保护作用。相反,孤独焦虑抑郁消极因素,则加快认知的衰退。我们无法阻止衰老的过程,但可以延缓这个 过程。

  此书对阅读人群没做预设,想了解大脑的知识,可以放心去读,不会觉得生涩难懂,也不会觉得索然无味。 作者简介:大卫.伊格曼,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律等方面的权威人物,已在《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获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科学教育家奖,该组织是世界上影响极大的神经科学组织。 曾担任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罪案第六感》的科学顾问,执导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获艾美奖提名。 伊格曼还是BrainCheck公司创始人,该公司推出了帮助判断用户是否患有脑震荡的软件,被评为2017年最具投资价值初创企业之一。他还是Neosensory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该公司开发触觉反馈电子(exoski)背心。此款背心可增强人的感知,可以用于VR场景,也可以帮助聋哑人盲人等有感知缺陷的人提升其他器官的感知力。伊格曼曾登上意大利时尚杂志封面,被评为”最聪明、最富创意的人“之一。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六):头盖骨里的世界

  这本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脑部发育、感知、意识、决策、社交以及未来人类的方向,当以神经科学的视角来看待哲学问题,“旧题出新解”,更能突破我们的思维局势,增进理解。

  作者或是出于引导目的,每一个章节的大标题都是强劲有力的问句——我是谁?我们如何感知世界?谁说了算?我怎样做决定?我需要你吗?我们会成为什么?一个个问题抛下来,如同海潮一般有冲击力,让读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思考、去探索人们头骨里那仅1.4公斤却涵盖了几十万亿条神经连接的结构——大脑。

  已知的大脑的故事

  我是谁?书中以“软接线”的比喻给出了答案。人类不像动物,生来大脑就按照预设程序接线完毕,人类的大脑会因为自身经历和生理因素不断增长或修剪突触,“我是谁”自然就在不断地变化,永无休止。

  知道大脑如何变化或许比我们预想的更重要,如果小孩大脑发育的环境不是符合预期的,大脑则很难发育,即受到关爱的孩子更聪明。除了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也是重要的神经重组改变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活跃的内侧前额叶与不成熟的眶额皮层,导致了青少年在自我情绪高度敏感却又缺乏控制情绪的良好能力,这或许解释了青少年犯罪率较高的原因。尽管25岁时,大脑构建基本完毕,成年人依然可以重塑大脑,伦敦司机考试后变得更发达的海马区以及因脑瘤压着杏仁核而发狂杀妻的惠特曼,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大脑,锻炼大脑。

  在哲学意义层面,“我是谁”似乎是由记忆决定,但是作者指出我们的记忆力并不靠谱。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境修改过去的记忆,更荒谬的是,我们会欣然接受植入的虚假记忆,甚至为它加入细节,把它纳入认知。此外,当危机情境下,因为杏仁核的作用,人们保留下来的记忆比正常情况更多,记忆密度增大,以至于我们有一种“时间变慢”的错觉

  本书似乎注定就是来打破我们的认知,除却记忆力,我们的感官也并不可靠,没有哪种生物体验到了真实的全面客观现实,是大脑把能量和物质转变成对外部世界丰富的感官体验,而远在大脑接收来自眼睛和其他感官的信息之前,它自己就在生成现实,这一现实叫作内部模型。这个内部模型只是仓促得出的近似模型。同时,大脑为了节能,只会处理来自感官的最少量信息,所以哪怕魔术师众目睽睽表演戏法也没有人看得出破绽

  比起感知,意识的问题显得更神秘而引人深思。本书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大脑时刻都在高速运转,有意识的我不过是大脑活动中极小一部分,人的行为、信念都受意识无法访问的大脑网络的驱动,当练习次数足够多,我们会形成自动化技能,沉到意识控制层面下,就像走路、骑车。除了日常的生活技能,无意识也帮助我们产生想法,不停地巩固记忆、尝试新组合、评估结果,在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新点子之前,它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月。虽然无意识功劳很大,但我们仍需要意识去应对意外事件,以及在你纠结着减肥还是暴饮暴食时解决脑内冲突

  决策是忙碌的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但是我们怎么做决定,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本书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了其机制——我们基于逻辑,也依赖情绪完成日常的决策。我们会根据不同选项回报而做决定,大脑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我们的世界观评价做某事的益处值得一提的是,你对身边一切的估值随时可变,当选择的预期结果和实际情况不合时,大脑会及时调整预期。

  听上去我们的大脑非常理智,但为什么人们还总是做出一些不太好的决定?本书不仅给出了原因,也给出了对策——“此刻”的体验会影响心理模拟,以至于我们可能过分乐观,做出错误判断。正确做法是意识到自己在不同环境中会成为不同的人,像尤利西斯一样提前定契约约束自己;意识到我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当生理、心理能量大量消耗后,我们就可能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所以我们应注意休息,恢复能量。如果突然面对着巨大诱惑时,我们可以去想象长期后果,模拟决策的结果,从而调整冲动控制的平衡,拒绝不良诱惑。

  以上章节更多的是关注个体自身的运转机制,虽然人类的大脑能力完备,但没有一个人会是一座孤岛。人类生来是社交性动物,哪怕是婴儿,也会不自觉地感知世界。我们会产生共情,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这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但在大屠杀里,人类的这一特性仿佛消失了,这一让无数人困惑不已的现象最后被E综合症解释了,即施暴者出现了“心理隔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家人,而对他人的家人施加暴行。

  大脑的故事未完待续

  正如译者所说,前面五章即是对大脑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介绍,也是在为最后一章的技术性前瞻做充分的铺垫。神经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我们在进入新的领域,感觉功能的拓展、大脑信息的输出保存、模拟人脑、人工智能、脱离人脑的意识,听起来不可思议甚至令人生畏的技术已经进入探索阶段,瑞士甚至提出在2023年实现模拟人脑的计划。

  我们是否应该期待未来仿生时代、智能时代?作者没有给出回应,但我认为,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控制比天生肢体强壮百倍的机械身体,如果我们可以把思想巨人们的大脑信息导出储存,如果我们可以模拟人脑的软硬件基本设备,如果我们拥有了真正会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暂停和重启意识,我们的意识脱离大脑而存在,人类会进入一个更具挑战性但也更具可能性的时代。

  这是一本打破认知的书,适合所有愿意了解神经科学的人。不晦涩难懂,不流于肤浅。作者通过抛出一个个问题而引发读者主动思考,从人从何来到人往哪去,层层深入,又以大量的现实案例、简明恰当的比喻传达了深奥的知识,让读者真正地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世上万物都是先被了解而后被喜爱,唯大众对大脑有了简单的认识才会有更多人热爱、探索这个奇妙的领域。让更多人了解、呵护、爱惜自己的大脑,让更多人热爱神经科学,这或许就是这本有趣的书最大的意义。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七):《大脑的故事》| 有关大脑的10个错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脑科学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学科,大脑奥秘也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有幸,前两天看到一本名为《大脑的故事》的科普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实验案例,为普通人讲解了大脑的发育过程和一些有趣的大脑特性。

  《大脑的故事》的作者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目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是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律等方面的权威学者。他也擅于写作,作品被大量改编为歌剧和电影。他甚至还作为科学顾问,参与了美剧《西部世界》的创作。

  由于《大脑的故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我选择了 10 个一般人有关大脑的错觉,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记录下来。

  1.为何人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一出生就会跑会跳?

  在中国,每个人至少要在学校待 9 年,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甚至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不停地学习,学习爬、站立、走路、跑跳,甚至是游泳。

  而这些技能,却是其他动物一出生就会的,鱼儿生来会游,马儿生来会跑,鸟儿……哦不,鸟儿这个是危险动作,需要学一学。

  反正作为人类,超羡慕那些动物的“天生如此”。

  明明人类是高等动物,造物者为啥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让人类生来就会各种技能呢?

  《大脑的故事》中介绍,是造物者赋予他们的大脑“硬接线”的功劳,让他们可以躲避危险,繁衍生息。

  而人类的大脑则与动物不同,是“现场接线”模式,需要通过外界的刺激来习得各种技能。

  而这两种接线方式的差别,就在于对后天环境的适应上。

  硬接线模式让动物们“出生既巅峰”,它们的大脑配置决定了它们只能掌握这些技能,而不能再习得更多。并且一旦离开自己的生态环境,就会因为不具备技能迁移的能力而立刻灭亡。

  而人类的现场接线模式,虽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打磨,但却赋予了人类不断掌握高阶技能的能力。人类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适者生存”。

  2.大脑和身体一样,成年后就不会再生长了吗?

  小时候一直被灌输一种思想:你现在小,是学东西的最好时机,等你长大了,像我们这个年纪,就再也学不了东西了。

  以至于当时的我对长大充满了恐惧,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大脑的故事》中介绍,人类大脑会有两个较为活跃的生长期,第一个是从婴儿期到童年期,第二个从童年期到青春期。第一个生长期,是脑内的重要物质神经元的疯狂生长,而在第二个生长期,是大脑根据外界信息对神经元进行修剪,从而确定我们的心智脾性等。

  到成年之后,大脑就不再生长,以至于我们再也无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一直学习下去,只要我们想,我们就可以主动塑造自己的大脑,以完成不同的生存需求。

  就拿让成年人最头疼的记忆力来说,伦敦曾经对出租车司机有个上岗考试,要求司机们必须熟记伦敦全市的320条不同线路,25000条大街,20000个地标和兴趣点,包括宾馆、影剧院、饭店、大使馆、警察局、体育设施等地方。

  为了通过考试,伦敦出租车司机不得不每天做记忆练习。

  一段时间后,科学家们通过仪器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有了明显改变,他们大脑内负责记忆的区域明显比未参加考试的对照组大了许多。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从事出租车司机工作越久,大脑内负责记忆的区域变化就越大。

  书中还举到过一个案例,有人不幸切除了一半大脑,但大脑十分智慧,让仅存的另一半大脑同时担负了失去的那一半大脑的职能,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所以大脑会停止生长吗?

  根据大脑依赖外界刺激发育,以及神经可塑性来说,你的大脑可能是你全身最活跃的器官。

  3.孩子越乖越好吗?

  大人总是希望小孩,尤其是婴儿越乖越好,要不哭不闹不乱动就堪称完美。

  甚至一度有育儿理论说,如果孩子哭闹,你就不要理睬,只有让孩子知道这样毫无影响,孩子才会变乖,大人才会轻松。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大人是省心了,但根据大脑的发育理论,家长这种不理睬的行为,会对婴儿发育造成重大影响。

  婴儿的大脑就像一块好的石料,需要经过外界刺激不断雕琢,才会成长为一件艺术品。若是没有外界刺激,大脑就无法进行自我雕琢,只能当一块好石料。

  外界刺激怎么来?除了婴儿看到的、听到的,还必须有婴儿摸到的、舔到的,一切能让他锻炼到感官的东西。

  而人类的社交行为是写在 DNA 里的,当你拒绝对婴儿哭闹进行回应,你的孩子也就失去了感受外界环境,体验社交行为的机会,甚至稍长几岁后,可能会出现与人互动困难等情况。

  婴儿大脑的黄金发育时间是 0~2 岁,所以如果你在这一时期拒绝与孩子互动,孤立他、漠视他,那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发育障碍。

  4.年纪大了会脑子不清楚,全都是因为大脑也“老了”吗?

  成年之后,大脑对自己的塑造就会放缓,但并不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衰老的。

  《大脑的故事》中提到一个实验,科学家对一些老年人进行了追踪研究,从生活习惯,到遗体解剖。

  研究发现,很多老年人的大脑遍布帕金森病的痕迹,但是其生活和认知能力丝毫未受影响。

  而前面也提到过,有人切除了一半大脑之后,仍然可以如常人一般的学习生活,大脑功能并未受到重大影响。

  由此,科学家们断定,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如果大脑的某些部位因为疾病或物理性损伤导致的功能受损,大脑便会调用其他部分功能。并且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功能一直都在,也完全没有因为年纪的增长而放缓。老年人的迟钝表现,只是因为对大脑缺少刺激。总是工作,大脑自然也就学会了消极怠工。

  所以,真正保证青春永驻的秘诀,也许只是让自己沉浸在青春中,时刻动起来。

  5.“我明明记得”“我记得真真的”到底是你在欺骗别人,还是记忆欺骗了你?

  每次同学聚会时,总会“相当年”,高兴之余,你会发现,对同一件事,大家的记忆并不相同,到底是有人说谎,还是你记错了呢?

  谁都没有错,只是不仅只有神经具有可塑性,连记忆也具有可塑性。

  由于我们的大脑不是高清摄像机,拍下每一个画面,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为了节省能量,大脑甚至在用偷懒的方式储存信息,只是记个大概,很多细节其实是缺失的。

  大脑为了完善这个问题,则会进行后天再加工。所以警察给目击证人录口供时,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不能提示目击证人,否则就会搞乱目击证人的大脑,成为无效证词。

  6.只要人上了年纪,脑子就不行了,记忆力基本为零。这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要从记忆的原理说起。

  我们觉得记忆像一段能反复播放的影片,需要的时候调用即可。而在大脑看来,它们只是神经元的特殊放电模式。

  你可以把这种放电模式看成是有特殊意义的莫斯代码,通过不同的组合,记录不同的信息。

  而储存这些信息的,则是大脑的神经元,信息存储在单个的神经元中,包含同一场景信息的神经元再连点成线,便完成了一个画面的记录。这些神经元不断集中,连接,最后变成网络,即你的某段记忆。

  人生这么长,每天都有新的记忆,神经元网络是不是多的要爆炸了?

  然而并没有,神经元都是多面手,哪里需要去哪里,从来不是专岗专人。

  你若是经常回忆起一段记忆,这段记忆的专属神经元网络就十分牢固,而那些久不想起的记忆,其神经元网络渐渐就会因为不曾激活,而忘记了组成的方式,把自己弄丢了。

  就好像一栋房子,有人住在里面,经常有人维护,建筑状况就没问题。反之,若主人搬走,房子不再有人维护,则会渐渐的破了窗户,漏了房顶,倒了墙,久而久之,也就屋不成屋了。

  所以,记忆的敌人往往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记忆。

  7.我以为世界是被我“看到”的

  我一直以为,是我的眼睛看到了景物,之后再告诉大脑的。

  我以为我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世界。

  我以为我能看到画面里所有的像素。

  然而《大脑的故事》又再次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

  眼睛确实是视觉器官,但真正决定你能看到什么,并且看到多少的,是大脑。

  眼睛只是在外部世界和大脑之间的翻译器,它捕捉画面报告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识别。如果你的大脑无法识别眼睛看到的图像,那不管你怎么看,都毫无意义。就像有的车祸,明明驾驶员目视前方,但却毫无征兆的撞了上去,这就是因为驾驶员只是眼睛看到,大脑却无法识别。

  眼睛同样也不能捕捉到画面里的每一帧,因为这和我们“看”东西的运作模式不符。

  我们以为是眼睛单向传递信息给大脑,大脑再进行识别的。然而并非如此,生理特性表明,大脑向眼睛传输信息的生理构造,是眼睛向大脑传输信息的生理构造的10倍体积。

  也就是说,大脑向眼睛传输的信息要比眼睛向大脑传输的信息要多得多。

  并且,我们也并不总是“看”到所有画面要素,我们的眼睛只是将画面与大脑中对现实的模拟进行比对,将两个画面的差异点报告给大脑。

  就像我们看向地面,不会因为地面和往常一样而注意它,而是会因为地面的坑洼和污迹注意到。在一个整齐划一的队列里,我们无法指出哪个队员动作最标准,但我们一定可以一眼看出那个动作不标准,跟不上节奏的队员。

  8.我以为我只能当个普通人

  小时候我每天晚上做梦,在梦里我能飞,长大后,我发现我只能在梦里飞。

  还有一段时间,我对武侠片里的轻功很着迷,想着各种大侠们轻轻一跳就能上树,简直太厉害了,后来发现,这些也仅存在于武侠片里。

  长大后,我不得不承认,成年人的世界无聊透顶。不能飞,没轻功,也没有乾坤大挪移。

  我以为人类就只能局限于身体四肢的能力,但在《大脑的故事》中讲到,人类其实还可以自己培养技能。除了游泳这种,还可以让自己像鸟类一样,拥有可以辨别南北的电磁感应,甚至是靠意念隔空取物。

  这里利用的是大脑优秀的计算能力,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不仅能识别眼耳口鼻这类我们生来就有的感官信号,还能识别人工电信号。比如人工耳蜗和人工视网膜,就是通过人造器械发出的电信号,让大脑“听到”或者“看到”。

  而我们只要像给电脑插入 U 盘一样,给自己接入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外接元件,并通过调试磨合,人类便可以拥有自己本能以外的技能。

  顺便说一下,脑机接口已经被科学家们安排上了,《黑客帝国》现实版就快了。

  9.聪明人每天一定都在不停盘算

  这个也许不算是个错觉,因为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人类大脑确实每天都在不停地运算,但并不是主观的“盘算”,而是在无意识的收集外界信息和运算。

  比如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这件事,我们聊天时,大脑在组织语言,眼睛在注视着同伴,那么我们如何保证自己知道去哪里拿瓜子,并保证能够精确无误的将瓜子送到上下四颗门牙之间,并看准时机用力一嗑呢?

  以上这一系列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大脑无意识运转的功劳。

  如果使用二八定律,那大脑的无意识运转大概要占到 80%,而主观意识则仅有 20%,甚至更少。

  无意识不仅在我们睁眼时运转,甚至在梦境里,它们也在发挥作用。

  它们无法察觉,又时刻操劳,并且拥有巨大的计算能力。

  而反观我们的主观意识,则像 CEO 一样,很少出现,仅在多种决策吵架时,出来做仲裁,并为我们规划未来方向和目标。

  所以每天劳作的其实是大脑的无意识,而起重要作用的,是偶尔出现的主观意识。

  10.恶习是我自己没有意志力?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抵制诱惑?

  意志力说:这锅我不背

  这个问题还得从大脑特性说起,大脑作为身体的决策器官,不仅为我们的人生负责,还得规划未来方向和制定目标。因此大脑也有点亚历山大,于是它决定“用数据说话”——多巴胺指数

  大脑先对一种行为进行模拟,就像小学生会想象,如果这次考第一,就能被奖励车模,想想就开心,此时小学生体内的多巴胺就会飙升,大脑会将好好学习定义为一种很棒的行为。

  而如果不做作业,妈妈不仅会生气,还会罚我今天不准吃饭,肚子饿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与预期偏离,大脑就会降低多巴胺分泌,将此判定为糟糕的行为。

  多巴胺分泌多的行为大脑自然会想尝试,多巴胺少的行为,大脑也自然会拒绝。

  恶习则是利用了这种判定原则,让大脑认为当下得到的快感会好于模拟结果,于是多巴胺飙升,让大脑无法拒绝。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两种方法,1.立刻进行严厉惩罚,比如扔进监狱;2.转变多巴胺指数,让大脑得知,模拟结果并不比当下快感差。

  为什么说意志力无辜呢?

  从上面可以看出,多巴胺的调节是动态的,所以我们抵御恶习的成果也会随时变化,当你的其他需求排在前面时,大脑会告诉你“麻溜的给我把第一项给我执行了”。

  你每一次坚持,所抵挡恶习怪兽的大小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并且一次比一次巨大,一次比一次厉害。唯一的办法,只是将好习惯流程化,减少需要抵制恶习的情况发生。

结尾

  以上就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在其科普著作《大脑的故事》中,揭示的一些大脑奥秘。

  虽然理论讲的不深,但胜在生动有趣。

  读书有意思,读有意思的书,做有意思的人。 我是张萌萌,每周一本书,欢迎关注我。感谢阅读❤❤❤

  《大脑的故事》读后感(八):颜色只存在于大脑内部。人类意识的科研进展:4星|《大脑的故事》

  关于人类意识、大脑工作机制的科普。作者是斯坦福脑科学家,因此可以认为本书内容是可信的。

  英文版是2015年出的。貌似这几年没有在脑科学领域没有大的进展,书中的内容还不算过时。

  作者比较会讲故事。书中的内容本来比较适合跟哲学思想夹杂在一起讲,作者选择了用实际的案例+相关研究结果来讲,比较有趣。

  书中的重要信息我总结有下面几点:

  1: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现场接线”;

  2:伦敦出租车司机们的大脑有着明显的改变;

  3:记忆容易受到影响;

  4: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

  5:联觉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人或许能尝到字词的味道;有些人或许能看到声音的颜色;

  6:棒球击球员的脑中还没登记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击球动作就完成了;

  7:一场日后名垂青史的实验:她宣布,在这间教室里,蓝眼睛的学生是“更优秀的人”;

  8:摘掉了半边大脑,带来了什么样的长期后果呢?事实证明,影响竟然十分轻微;

  9:意识似乎是从大脑数十亿零部件的互动里涌现而来的。

  总体评价4星,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人类大脑不是一生下来所有东西都接好了线,而是根据生活经历的细节来进行塑造的,这就导致人在年幼时,大脑要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动物大脑按预设程序接线的方式通常被称为“硬接线”,而人类大脑的接线方式则叫作“现场接线”.P5

  2:出生时,婴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的头两年,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200万个新连接(突触)在婴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P5

  3:纳尔逊的研究表明,充满关爱的培养环境对儿童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这说明周围的环境对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环境非常敏感。因为人脑采用的是现场接线策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置身的环境。P14

  4:也就是说,在青春期,对自我的考量,即"自我评价",有着极高的优先级。与之相对,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对这种自我感习以为常了,就像已经穿惯了一双鞋一样,因此他们对坐在商店的橱窗里就没那么在意。P18

  5:但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青少年眶额皮质的活动跟童年时差不多,这一区域与决策、注意和模拟未来结果有关。成熟的追求愉悦的系统,加上不成熟的眶额皮质,导致青少年在情绪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却比成年人要弱。P18

  6:在这场华丽的记忆壮举中,伦敦出租车司机们要死记硬背地学习城市地理。培训结束后,他们可以清晰地说出大都市区任意两个地点之间最直接(且合乎交通法规)的路线,无须借助地图。接受这一挑战的最终结果是他们的大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学家们发现出租车司机们的大脑有着明显的改变他们的海马后部明显变得比未参加考试的对照组的大了许多,P21

  7:尸检后,病理学家报告,惠特曼长了一个小脑瘤。它差不多有5美分硬币的大小,压在大脑的杏仁核上,这一区域参与跟恐惧和攻击相关的思考。脑瘤对杏仁核施加的少量压力,却在惠特曼的大脑里引发了一连串的严重后果,让他做出了完全有违自己性格的举动。他大脑的实质改变了,由此也改变了他是什么人。P25

  8: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教授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发现了记忆的可塑性。她展示了记忆有多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为记忆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P29

  9:因为不愿在未来总经历猛烈抽搐,丰利接受了一台实验性质的外科手术:切除了大脑左右两侧颞叶的中间部分,包括海马。丰利的癫痫发作痊愈了,但为此承受了可怕的副作用:整个余生,他再也无法建立任何新的记忆。故事并未到此为止,除了无法建立新记忆之外,他还无法想象未来。P35

  10:关键是这一点大脑:不接触外部世界。大脑密封在黑暗无声的头骨里,从不曾直接体验外部世界,也永远不会直接体验外部世界。相反,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只有一种途径由眼、耳、口、鼻和皮肤这些感觉器官充当解释器。P47

  11:迈克获得了新角膜,能正常地接收和聚集光线。但他的大脑无法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在摄像机里,迈克看着自己的孩子,冲他们微笑。但内心里,他吓呆了,因为他无法判断他们长什么样,或者哪个孩子是哪个。"我根本无法识别面孔"。他回忆说。P52

  12:举例来说,来自大脚趾的信号到达大脑的时间,长于来自鼻子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但你的感知并未察觉到这些时间差。你先收集了所有的信号,好让一切都显得是同步的。而这一切造成了一个最为奇怪的结果——你是活在过去的。等你感知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实际事发的那个瞬间早已不复存在。为同步感官传入的信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意识觉知滞后于物理世界。P60

  13:我们认为颜色是周围世界具有的一个基本特质。但在外部世界里,颜色实际上并不存在。当电磁辐射接触到物体时,人的眼睛捕捉到了它的部分反射。我们可以区分上百万种的波长组合,但这些波长组合仅仅在我们的大脑里才会变成颜色。颜色是对波长的阐释,只存在于大脑内部。P71

  14:汉娜并不是在作诗、比喻,她有着一·种名为“联觉”(synesthesia,也叫“通感”)的感知体验。联觉指的是感知混合的情况,有时也指概念混合。联觉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有些人或许能尝到字词的味道;有些人或许能看到声音的颜色;有些人或许能听到视觉运动。总人口里约有3%的人具有某种联觉。P73

  15:我曾读过一本古老的医学教科书,这本书把精神分裂症描述成梦境侵入清醒状态。虽然我现在很少看到有人这样描述它,但以这种方式去理解当事人的体验是很有见地的。P75

  16:如果你经历过生死攸关的事故,说不定还坚持认为,在事故发生时它是慢动作展开的。但要注意这是我们对现实的意识的另一种伎俩。就如我在前面论述感官同步的部分中提到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于此时此刻。P80

  17:伊恩19岁时,因为一场严重的胃肠型感冒,遭受了罕见的神经损伤。他丧失了向大脑传达触觉及自己肢体位置(被称为。本体感觉。)的感觉神经。结果,伊恩再也无法门动地管理自己身体的任何动作了。医生告诉他,尽管他身体的肌肉没问题,可他的余生都只能坐在轮椅上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哪里,人是没法动弹的。P93

  18:击球员总是能击到球,但他们不是有意识这么做的,球的飞行速度太快,人根本意识不到它的位置,击球员的脑中还没登记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击球动作就完成了。意识不光被留在了场外,还被抛在了身后。P108

  19:我把意识想象成是一家大型公司的CEO,该公司拥有成千上万的分公司和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协同、互动、竞争。小公司不需要CEO,但如果一家组织达到了足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就需要有CEO从上至下地关注日常细节,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精打细算。P118

  20:趁着帕克斯在监狱里,律师叫来睡眠专家罗杰·布劳顿(Roger Broughton)测量他睡眠时整晚的脑电信号。所得记录与梦游病患者一致。随着团队更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帕克斯的整个家族都有着睡眠障碍。由于没有动机,也没有办法伪造睡眠检测结果,再加上如此广泛的家族病史,陪审团认为帕克斯无罪,帕克斯被当庭予以释放。P119

  21: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性很强。通过人对厌恶图片的反应,预测政治意识形态调查得分的准确率可达95%。政治立场来自精神和身体的交汇之处。P145

  22:在额外催产素的作用下,这些男性发现更具吸引力的是自己的伴侣,而非其他女性。实际上,他们荏至还跟研究中一位漂亮的女研究员保持较远的距离。催产素增强了他们与伴侣之间的结合。P158

  23:按弗里德提出的理论,E综合征的特征在于情绪反应减少,令暴力行为能反复出现。还有“超唤起”(hyperarousal),德国人称之为“陶醉”(Rausch),即进行暴力行为时的飘然得意感。E综合征还会集体传染:如果人人都这么做,它很快就扩散开来。还有一个特征是“心理区隔”(compartmentalization),指人会关心自己的家人,却会对他人的家人施以暴行。P193

  24:那是1968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遭暗杀后的第二天。艾奥瓦州一座小镇上的老师简·埃利奥特(Jane Elliott)决定在课堂上展示偏见是怎么一回事。简问自己班上的学生是否明白因为肤色就遭人评判是什么感受。同学们大多觉得自己明白。但她拿不准,所以就发起了一场日后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实验。她宣布,在这间教室里,蓝眼睛的学生是“更优秀的人”。P198

  25:摘掉了半边大脑,带来了什么样的长期后果呢?事实证明,影响竟然十分轻微。卡梅伦身体有一侧比较弱。但除此之外,她跟班上其他的孩子基本没什么区别。她在理解语言、音乐、数学和故事方面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她成绩好,还参加运动。P207

  26:起初,这些振动信号没有任何意义。但经过足够的联系,大脑就琢磨出该怎么处理数据了。失聪人士逐渐能够把躯干上的复杂振动模式转换成对他人所说内容的理解。大脑无意识地弄明白了该怎样解码振动模式,就类似盲人能学会毫不费力地解读盲文一样。P219

  27:只要有了合适的脑机接口和无线技术,没有任何理由说人不能通过思想遥控起重机或铲车等重型机械,一如你能够三心二意地弹着吉他或用铲子挖土。P221

  28:我们还不清楚,大脑能够学习整合的信息种类是否存在理论上限。说不定,我们可以拥有想要的任何类型的实体身躯,以想要的方式跟世界进行任何类型的互动。你的扩展肢体完全可以在地球对面完成任务,或到月球采矿,而与此同时你自己正在地球上吃三明治。P221

  29:这段漫长的征途,我们才刚刚开始走,但从理论上看,并没有达不到终点的理由。不过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大脑的模拟会有意识吗?如果正确地捕获细节并进行模拟,我们能够得到一种有感知的生命吗?它能思考吗?它拥有自我意识吗?P234

  30:大脑的计算假说仅仅是个假说,我们还不知道它是真是假。毕竟,大脑神经系统里说不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尚未被揭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只能坚守自己天生配备的生物身体了。但如果计算假说真的是正确的,那么思想就可以生活在计算机里了。P240

  31:观察大脑内部,我们看到了神经元、突触、化学递质、电活动。我们看到了数十亿活跃的、叽叽喳喳的、热热闹闹的细胞。"你"在哪里呢?你的思想在哪里?你的情绪在哪里?幸福的感觉、红这种颜色在哪里?你怎么可能是由单纯的物质构成的呢?在莱布尼茨看来,意识似平是无法用机械原理来解释的。P246

  32:当足够多的蚂蚁聚集到一起,超级有机体就出现了,它有着比自身基本零部件远为复杂的集体性质。这种现象叫作"涌现",指的是简单的单位以合适的方式互动,便出现了更宏大的整体。蚂蚁之间的互动是关键,大脑里的情况也一样。P248

  33:虽然理论细节尚未确定,但意识似乎是从大脑数十亿零部件的互动里涌现而来的。这引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任何有着大量互动零部件的东西,都能涌现出意识吗?比方说,一座城市是有意识的吗?毕竟,城市也是建立在大量元素互动之上的。P250

  34:按照这一理论框架,托诺尼认为,意识系统需要一种完美的平衡:既要有足够的复杂性来呈现极为不同的各种状态(这叫作“分化”,differentiation),也要有足够的连通性,让网络中距离遥远的部分彼此紧密沟通(这叫作“整合”,integration)。使用这一框架,可以量化整合和分化之间的平衡。他提出,只有在合适范围内的系统才会涌现意识。P252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关于思考的思考12本书,5星2本,4星7本

  3星|《人类帝国的覆灭》:人工智能简史+畅想/幻想

  3星|《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科幻小说的情节讨论

  3星|《玩家1号》:《头号玩家》原著小说,美国80年代流行文化集大成

  3星|《虚拟人》:准科幻,讨论人的记忆与思维能力能够复制到机器之后的种种场景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4月30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4月30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35本书(截至4月30日)

  本号945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