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蔡少芬一番话揭露扎心真相:大多数感情破裂,是因为不知道沟通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蔡少芬一番话揭露扎心真相:大多数感情破裂,是因为不知道沟通的

2019-11-20 20:02:53 作者:雅茹 来源:遇见张小娴 阅读:载入中…

蔡少芬一番话揭露扎心真相:大多数感情破裂,是因为不知道沟通的

  ♪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主播 ruru 朗读音频

  更多音频可在喜马拉雅搜索遇见张小娴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提问者称:遇到问题男友习惯沉默不爱交流,而我是有了委屈必须马上和对方清楚类型,5年恋爱谈得很辛苦,应该分手吗?帖子里,楼主描述了两人相处的很多具体细节矛盾小到出门旅行男友抗拒自拍微信聊天常常断联,大到希望男友更上进却看不到对方任何改变试探性提了几次分手都没被挽留。还有诸多相处中的细枝末节女生感觉自己“不被爱”,而每次产生矛盾,她越是上火,他越是沉默,彷佛自己在与“一堵墙”交流。“一有矛盾就沉默”似乎已经成了女性专属的情感问题,之前郑爽在《女儿们的恋爱》中遭到男友张恒“冷暴力”的片段就曾引发全网共鸣。而知乎中的高赞回复同样愤慨:“这种人还留着过年?!没有不愿沟通的人,只有不爱你的人。”我想提问者之所以在纠结是否应该分手,大抵是因为她屡屡被沉默消耗爱意,已经逐渐无法支撑起对感情信心。但伴侣间的沟通不畅和该不该分手其实是程度不同的问题,而现实中很多感性的女性往往容易“使错劲儿”,沟通时总是用力过猛,分手又分得太过轻易。蔡少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十分受用:“真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一想,也不要太期待人家给你的反应”在选择通过分手解决问题之前,你应该知道,关于沟通的这三个“潜规则”。有效沟通的潜规则之一:允许对方暂时沉默 很多人在与沉默型伴侣发生冲突时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你越是哭天抢地想马上得到回应,他越是冷眼旁观顽强抵抗——“我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你能不能稍微吱个声?!”“烦不烦啊,你还想让我说什么?”其实不止于两性关系,在所有人际交往中,沟通这一行为都是讲究时机条件的。沟通,作为需要另一半参与的“活动”,首要条件是双方都需要有“愿意沟通”的意识,因此对方有没有心情参与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知乎上的女生提到:“吵架永远是我在说话我在哭,我希望他能在这个时候跟我聊聊内心想法,能哄哄我……”是,迫切希望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想沟通的心情是“正义的”,就无视甚至漠视对方不想沟通的心情。沟通,只有在双方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彼此时,才会真正开始。对于常常在两性关系中扮演更多“要求者”角色的女性而言,你需要在两个人的沟通又疑似出现了“要求-退缩”的征兆时,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不要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模式之中。因为当双方都失去理智,你所谓的沟通,可能已经脱离了沟通的目的,而变成了一场情绪发泄;而对方看似无动于衷的沉默中,亦充斥着愤怒恐惧。因此,允许当下的不沟通、不表达,选择后退一步,反而是在重建沟通的可能。张晋在与蔡少芬的相处中,曾习惯第一时间用“对不起”去缓解冲突,结果非但没解决问题,自己还会觉得更加委屈:“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样?”而脾气向来火爆的蔡少芬在沟通受挫时,也总是习惯用分手去“要挟”对方。久而久之两人都发现:“如果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个份上,还不如不说话,其实(暂时)不说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后来蔡少芬受了委屈,会选择在出差的飞机上给张晋发信息,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我是有些东西做得不太好,但是你的态度,也会让我受伤。”而张晋在看到信息后也会表达:“我没考虑到你的感受,对不起。”冷静下来的沟通,不仅让张晋和蔡少芬更容易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表达歉意与爱意,也让彼此间的感情在当下的紧张气氛缓和后变得更加深刻亲密有效沟通的潜规则之二:明确自己的沟通目的研究两性关系长达40年的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曾在《爱的博弈》一书中提到:“我们对未解决的事项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记忆力强约两倍。也就是说,伴侣间的沟通如果能够以双方达成共识结局,那这段“互相伤害”的经历就会被迅速淡忘,成为一块夯实感情的基石,不再继续影响两人关系的后续发展。反之,如果沟通的过程只是一方纯粹的发泄情绪,而另一方急于灭火,想通过沉默或道歉草草了事,那这些积攒下来的矛盾就是让彼此心生间隙,直到最终走向分手的局面。曾在《亲爱客栈》中疯狂狗粮恩爱的阚清子和纪凌尘就是如此。尽管两个人的相处中存在很多分歧,可任何问题,在纪凌尘的亲亲和撒娇面前,都可以被往后放;而无论大事小事,阚清子的情绪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发生争执往往习惯用“错了吗”去拷问对方。她没有意识到,我们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向对方要一句保证和道歉;而沟通的结果是否算数、是否被执行,则对未来感情的走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事说她身边的一位女性朋友,在与男友产生分歧时,就非常擅长以“达成目的”为导向的沟通方式。比如,女生曾不远万里地出国看望男友,结果到了之后,对方却沉迷于游戏迟迟不肯下线,而被“晾在一边”的女生更是满肚子委屈。换作其他人,可能早按捺不住一肚子火气,开始埋怨哭诉对方的“不领情”。但这位女性朋友却没有这样做,她躺在床上,左右思量了一会儿,拉起凳子就坐在男友旁边陪他一起打游戏,男生满眼诧异说:“你怎么不去休息?”女生说:“我们难得有一起相处的时间,我想陪着你。”男生听罢,心里又感动自责决定陪着女生一起;而这位女性朋友,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达成了自己的“想要男朋友陪伴”的目的。其实伴侣间的有效沟通,往往要依仗这种“懂换位,能共情”的表达方式,而好的表达方式,一定来自于对沟通目的的明确判断所以,有效沟通的第二个“潜规则”,是要知道自己的核心需求,并保证一定的沟通效果,以防止自己放出去的话变成“空响炮”,徒有响声,没有价值有效沟通的潜规则之三:理解比共识更重要作者张路曾在交往多久最合适床单第一次性关系决定你的地位中写到:亲密关系中经常会出现,彼此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可辩驳的真理常识,而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但只要双方的分歧合乎情理,彼时理解便比共识重要。如果既无法达成共识,又无法相互理解,那能给到对方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自由就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三观一致前提下,沟通的第三个“潜规则”就是:理解比共识更重要,要允许对方做自己。记得结婚65年,却几乎从未吵过架、红过脸的日本建筑师修一和妻子英子,就曾在《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的生活随笔集中,分享过他们应对分歧的方式。你可能很难想象,这对相处融洽的老夫妻,首先在饮食习惯上,就完全一样。修一最爱吃的土豆,却是英子最讨厌的食材;修一爱吃传统日式早餐,英子却钟爱西式早餐。于是,为了让各自都吃到自己满意食物,英子每次都做两种餐食;而为了让丈夫吃的开心,英子更是会花心思,用修一喜欢的食材,变着样式地为他烹饪美味。她从不强迫修一去吃他不喜欢蔬菜,但却会温情地说:“我做饭的最大心愿,就是听到他说‘好吃’”。而修一也从不会勉强英子去改变她的生活方式。修一做事缜密,喜欢整理,所有东西都要仔细分类,摆放整齐;而英子却不够细心,粗心大意,比如有时会忘记煤气,忘记关水龙头……但修一从不责怪妻子,更不会苛责,而是用留言提醒她——在煤气炉旁写着:“正开着煤气呢,别忘了”、洗衣机旁写着:“正在洗衣服,别忘了”。英子从年轻时,就喜欢收藏餐具,尽管已经买了很多,但下次看到喜欢的还是忍不住买买买。而修一不但不阻拦妻子的购物欲,反而会说:买吧。英子感叹道:“修一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想做什么,想买什么,他都由着我。这,很难得。”修一和英子,他们都能允许对方做自己,是因为他们都深刻地了解自己,也清楚彼此身上都有让对方不爽的点。只是那些不爽在爱意面前,变得无足轻重罢了。我想沟通的意义,一定是帮助我们在分歧中更加了解对方的需求,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从而尽可能去寻求一种“求同存异”的平衡局面。当然,如果你在理智沟通、正确表达和充分理解后,对方仍未作出改变,那或许尽快从中抽身,才是更直接有效的应对方式。最后,不论是作为“需求者”还是“沉默者”,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感情,也尝试着在某些时刻,把“我们”放在“我”之前。

  互动话题

  你遇到过“沉默型”伴侣吗?

  相处中出现分歧,你们之间是如何解决的?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本文经遇见张小娴®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雅茹。

  ▌主播:ruru,“遇见张小娴”签约主播,湖南电台潇湘之声主持人主张打造“有声的文字,优质的文化”。

  ▌注:本文配图来源网络。本平台使用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果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