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烦恼什么?
每当我在烦恼的时候,我其实总是会问自己:“你到底在烦恼什么?”,希望能用一种最具体的方式去描述它,可以被拆分简化到眼下、到手边。
我该怎么做才能消除它?如果此时实在无计可施,我可以选择无视和逃避吗?
所以下午的时候我发微博问说大家具体的烦恼是什么?其实最重要的字眼落在“具体”上。
其中有一条回复我挺有感触的,说是:“我细想了一下,想了好久,都没有想到最具体的,好像没有,又感觉好多。”
我很明白这个感受,这其实才是我发这一条互动的目的,因为我其实是在试图去消解掉自己的这种状况,而当相似状况出现时,我也得到了缓解。然后我回复对方说:“那就是没有,你就这么想。”
这句话更多是我在对自己说。
“最近我的情绪是很复杂,甚至于很多时候我整个人是走神的。吃饭的时候在发呆,坐车好几次差点过站。冷风吹过来的也不冷了,明明身上穿得并不多。
以前我忙碌一天总会感觉到很充实,因为每当把事情推进一点、又多了解一些新知识的时候,我总是很快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有无数种去赋予它们意义的方式,我本应该由于眼下的幸福而知足。
但我还是很恍惚,我不知道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这一年的问题,发生太多太多世事无常。
偶尔我去假设,我是否能够承受住那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打击。仅仅只面对着自己手头上一件一件的小事时,我知道,自己是轻易就会被打败的那一个。
经历过就经历过,没经历就是没经历。懂是不存在的,感同身受也是。人们只是竭尽所能地去理解了一个概念,用从别处看来的对概念的解释说明去还原了另一个概念,仅此而已。
更多的感受被向内化解吸收了,延迟回甘的爱,突如其来的不习惯,都会在一个瞬间的快速跳跃后被平息了。我终究不是热衷亲口表达情感的人,我的沉默和其他不重要的话语里藏着某些线索,却不一定必须被找到和解答。
但如果这让人困惑了,别担心,我还有生活和实际行动、人生道路和时间精力。我同样把情感线索藏在了这里,只要与我一起渡过漫长的时间,隐藏的就都是明确的,晦涩的也都会是浅显的。
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任何可以对我起作用的方式我都不吝惜。利用选择性遗忘、利用可恶的自洽、利用意义、利用毫无意义、利用冷酷的理智、利用煽动人心的情感。
被感伤打败不丢脸,但是一直爬不起来就很丢脸。什么事情都做到适可而止,这是我对自己的告诫。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11月结束前的深夜写下的,有一种奋力鞭策自己的感觉,像成为骡子成为马,总感觉道理之外哪里有不对劲,不过又想想,自我鞭策总是好的吧。
今天刚看完项飙的那期十三邀节目,这些不对劲从他的话语中得到了解答,他口中所说的“附近的消失”,其实就是我自己的这个状态,是这种不对劲的最主要来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世界从层次分明的样子,逐步极端化成了两类,一类是“自我”,一类是“遥远世界的统称”。
但是这中间呢?还有太多可以被关心到的部分。而一旦我把这些部分省略掉,我就无法忍受太多事情会有过程,无法忍受我本来应该等待的时长。在这两个极点跳跃,超级英雄都会疲惫,更何况我。
科技和工业的发达或许助力了人们变成这个样子,但我知道这主要是我自己的问题。从小我一直在逃离,逃离我成长的地方,逃离一所学校,逃离一个工作生活的环境,逃离与人产生联系的方式。
倘若当我在急躁时,可以意识得到自己正在急躁的话,我相信我会愿意去改变的,愿意冷静下来,学会不去过分比较,不去频繁地把手机拿起又放下,不再强求自己太多。
但最最糟糕的地方就在于,这种属于我的“附近的消失”,成为了我思考的下意识。我总是看不到那些我已经做了,并且做得好的事情,我看不到此时我拥有了比过去更好的生活,我看不到身边周围正在发生的美好。
我频繁地说还不够好,还要更好。然后我像一个陀螺那样不停地转,当我准备睡下,我仍在担心明天要做的事。
对自己而言,我成为了一个没有界限感的人,所有应该被厘清然后区分的事情却笼统地放在了一起,什么时候是放松,什么时候该紧绷,不清楚。我怎么变成这样不知分寸。
找不到平衡,我总是更容易处于一个郁闷烦忧的状态,甚至是会开始为不具体的东西烦恼,到最后变成因为习惯了烦恼,而开始烦恼。
真正的朋友会指出你的问题所在,但他们也会说:“你不是笨蛋,这些问题反复再讲,其实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同一个事,是你都明白的东西。”
但事实上是什么?是那些我没有做到的东西,我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懂。我只是费尽力气用四处偷来的对概念的解释,去理解了一个概念而已。
如果到最后我无法做到它,那么我就是一个笨蛋,是既不懂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懂自己的笨蛋。
十二月,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下雪,我没有再等待雪落下,因为我知道冬天只是一个预兆,没有人知道好坏。而雪落下之后一切仍然照旧,有人在耐心等待,而有人早就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