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伤害的总是那些与你亲近的人?
点绿色小喇叭收听文章语音人有烦恼,很多时候与生活无关,而是与大脑认知有关。这是“大脑有苦”,不是“生活是苦”!以下的事实我们必须了解,并且要让大脑接受这些事实:首先,人与人一定不同。人与人不同是平常事,人与人相同是偶然。其次,人一定是活在人群里,只要你活着,想要活下去,就一定离不开人群。人一辈子不可能单独生活,独处是偶然。偶然的独处是为了沉淀与休息,因为与人相处费神费力,需要处理各种事务,也得面对人与人之间的落差与摩擦。休息沉淀之际,调整“以为这样可以、以为这样足够”的想法与做法,从中学习、成长与改变。人与人一定不同,人与人相处一定有落差和摩擦,这都是平常事,是正常之事。但是我们的大脑却希望“人与人相处不要有落差、不要有摩擦”,认为人与人之间有落差、有摩擦就是个问题,因此很拒绝、很焦虑。我们的大脑有必要重新认知“人与人相处有落差、有摩擦是平常的事”,了解原来只需要平常面对,学习不让落差和摩擦成为不必要的问题,减轻落差与摩擦造成的伤害即可。
人与人相处有落差、有摩擦,绝大多数不是因为谁对谁错,单纯只是因为人与人的不同。
面对人与人的不同,我们需要学习和面对,重点不是在改变你或我,而是就“这件事”,我们要如何调整,才能让这件事情过关,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问题,减轻后续的伤害。
这都是生活中必须学习与面对的事,你静静想想,如果我们不学习,最后跟我们吵来吵去的人,是不是多数都是跟我们生活密切的人?
我们的同事、家人、父母、手足,都是我们必须在乎,以及不能不在乎的人,我们吵来吵去的不都是跟这些人吗?
以上所说的都是生活中平常的事,都不是道理,然而我们可能搞了一辈子,大脑却不懂得要“活在事实之中”。
我们的大脑不接受人与人相处有落差、有摩擦,遇到事情只管问谁对谁错,评断某人、某事、现况的好坏与否,永远只凭个人的心情,因此变成凡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的人、我们正在做的事、我们的现况全部都不好,都是让我们心情郁闷的元凶。
大脑让我们活在地狱之中,除非换脑子,否则人类永无宁日。这是“大脑有苦”、“五阴有苦”,与生活本身无关。
大脑要重新调整过来认识这件事:“人与人相处有落差、有摩擦是正常;人与人相处没有落差、没有摩擦是偶然”。遇到困难,就去面对,就去消化情绪,不要变成负面能量的制造者。
人们习惯到处诉苦,或是将工作情绪带回家,搞得到处乌烟瘴气,例如你把工作情绪说给妻子听,妻子无法替你解决那些事,却又得跟着你烦,你这不是在整人吗?
有些人会直接响应你:“你成熟一点!谁没有这些事啊,你自己消化就好了!”你不要觉得难堪,人家是在给你震撼教育,让你清醒些。
如果对方愿意听你说,那是对方对你有感情,是你遇到了好人,对方要面对的事情不会比你少,也是累也是烦,但是最终每个人都要学习面对与消化。
本文由书记组整理自2017年4月15日,随佛禅师 于北投内觉禅林对法工的部分开示内容
欢迎转发朋友圈,利益更多人! ▼ 更多往期精选 ▼☞ 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
☞ 佛法在人与人之间
☞ 珍惜这难得的偶然
☞ 一辈子相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亲子之间,相处难得,何必相逼?
☞ 八个重要处方,助你改善亲子与家庭关系!除特别说明外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原始佛教任何观点。欢迎将 原始佛教 公众号设为星标支持我们请点右下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