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他用男人的本能,让女人的哀怨化作呜咽
1、亲着揉着,她在起伏中释放
4、喂不饱的继子像一头饿狼
5、继子又出损招,小四儿命悬一线
37
遇见紫阳
二弟三弟看着护着自己长大的二姐又要受这个泼妇受气,连挖苦带损骂就怼了回去,大嫂一看两个小叔子都给米婉撑腰,两个弟妹连个气儿都不和她一起出,爬起来就冲老二脸上挠过去!
一时间,屋里闹作一团,米婉看到弟弟脸上那血淋淋恶毒几道子,急忙把弟弟护在身后,却被大嫂逮住机会狠狠扇了她一巴掌,随着清脆的响声,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米爸爸瞅着女儿脸上瞬间红肿起的四个红手印儿,护犊子的话不经大脑就涌了上来:“我还活着呢!这个家我说了还算!分!明天就分家!”
米老爸看着自己不舍得动一手指头的宝贝闺女被那个泼妇打了,平日一直都是持“家和万事兴”态度的老头儿,儿媳妇那会儿子幺蛾子百出时也随她折腾,如今真是触了他的逆鳞,一下子就翻了脸。
老米家在镇上一直都是温良和睦传家,看着父亲因为自己发怒,米婉很是后悔,明知道把孩子送来会给父母惹麻烦,没想到却捅了这么大的娄子,传出去让爱面子的父母定是颜面无存了。
米婉当天就想收拾东西走人,两个弟妹上前就把孩子抱走了,弟弟们拽着不让她走。
米爸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婉儿,不管遇到啥事儿,老米家的大门永远是你们女儿家的后盾。她不容,那就让她出去!小丫头就是留下了,我看她能咋着!就是老二老三不管,你爸我要饭儿去,也能把她养大!”
“爸!我管!”二弟说。“爸!我也管!”三弟急忙示忠心。
38
遇见紫阳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
大嫂见老头儿真的发了火,也没敢再提分家的事,只是每日里嘟嘟囔囔说,谁家的姑娘出了门在还回来过年的,十足的丧门星......
米老爸不语,却用亲情让米婉泪喷,几日后,米老爸破了正月不分家的规矩,初八这天,米老爸早饭时就让大家搁下手里的事,说今天分家。
大嫂心里的高兴立马就挂在了脸上,爸呀妈呀的叫着,破天荒张罗着要抱小四儿.......
兄弟三个正式分了家。所有家产一式三份,对不上三份的,就用差不离儿的东西的补上。
两个弟妹都很懂事,凡事都是让大嫂先挑,不想给老人惹麻烦,大嫂拿完了,她俩再去拿。
屋子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没有再动,一上午东西分完,这日子就以后就是各过个的了。
家是分完了,但是灶头还没有垒起来,米婉大嫂依旧空手腆着脸带着三个娃过来吃饭。米婉大哥很不好意思,低着头不说话,米婉上前拍了拍大哥的手,示意他不必往心里去。
分家后,米婉爸妈做什么吃的也不再避讳着,日子反倒过得心宽,两个弟妹也是轮番把好吃的送到屋里。
大嫂看到眼红,可是已经分了家各顾各了,在屋里指东骂西,说自己出头做了坏人,她俩沾了光不说感激,还处处显摆自己是良民......
难听的话顺着窗户就溜了出去,那么点的院子哪能听不到?只是那妯娌俩也不在意,该干嘛还干嘛没事儿人一样。
39
遇见紫阳
咱们简短说,日子飞快,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明天,米婉就该回去了--那边,一家子老小还等着她张罗呢!一晚上米婉辗转难眠,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都是当娘的,米婉妈自然知道她心里的苦楚,把闺女搂在自己怀里,小声安慰着。米老爸靠在墙上,抽着烟袋锅。是啊!但之有办法,谁舍得骨肉分离呢?
一早,两个弟妹就做好了面条用盆端了过来,米婉老家有个讲究,叫进门的饺子出门的面条,进门教子出门调(tiao)儿嘛,米婉哪里吃的下,抱着娇弱的小四儿万般不舍。
大嫂也过来,看似安慰米婉,实则针尖儿般的刺着婆婆:“你放心吧!咱爸咱妈就是喝西北风,也得省下那口粮食喂大你闺女,老米家没有闺女,想法儿也得换个样不是?”大哥暗暗拽了一下她的袖子,大嫂用力一甩,扭着出去了。
米婉抱着小四儿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在俩弟妹的催促下喝了口面汤,眼看着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才跟着二弟出了屋门。
米婉出来一看,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泪又噼里啪啦的往下掉,只见两辆自行车上都绑满了大包小包,三弟的后车座上,还捆着两匹蓝迪卡布,那是三弟妹的陪嫁.......
两个弟妹由不得她撕扯,架着她就出了院子,姊妹几个含泪道别,两个弟妹说让她放心,就是没谁吃的,也有小四儿的!
二弟怕米婉带东西多,转车时自己弄不了,又陪她上了火车帮她把东西搬腾上火车,自己才返回去了。
33
遇见紫阳
米婉光顾着难受了,车开了才发现二弟临下车时塞给她,说是大哥给的一个纸包儿。
打开一看,别离的痛苦间夹杂着亲情的温暖,米婉核桃般肿着的眼忍不住又开始掉泪:哥哥的苦心她哪里不懂?
纸包儿里是两卷十元的现金,还有一沓全国粮票。不用问,肯定是两百块钱。这点钱和粮票,不知道工资全部上交给家里的哥哥,是怎么东省西省抠出来的.......
大哥性格木讷,和牙尖嘴利的大嫂没法沟通,就用自己的笨法子接济着家里,尽量弥补大嫂的尖刻。所以,爸妈也知道大哥的难处,啥事都让着她,为的也是让大哥少受点儿气。
二弟和三弟没少受大哥的恩惠,事事上都给自个儿媳妇儿说明白,让一步,和和美美,别整天争那点尺长寸短的,一家子有事相互有个帮衬,比啥都强。
米婉坐在那哭了又笑,她觉得,父母生了他们兄弟姊妹五个,哪个都没有带偏,个个都是人正心善的孩子,她将来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养成这样,她就知足了。
六个多小时过去(那时候都慢车,一小时走几十公里),火车到了站。
丁万顷也是去火车上接的米婉,他头一天就收到了大舅哥的加急电报,让他上车接米婉,他还以为米婉身体不好,早早就套了驴车带着老大闺女来接。
34
遇见紫阳
俩口子倒腾一身汗才把东西弄下了火车,丁万顷看着眼前一座小山一样的东西,笑着问:“老婆,你这是要把我老丈人家搬空吗?”
米婉哪里有心情说笑,见到丈夫,所有的委屈又涌上心头,顺着眼眶溢了出来:“万顷,小四儿她......”
丁万顷拉着她手拍了拍,承诺:“就这两年,等她能自己吃饭了,咱就接她回来。别难过了,大冷的天,被风呲了脸就不好看了。”老丁知道,米婉虽不爱擦香抹粉的,但是也珍惜自己那张俏脸。
米婉这才擦干泪,俩人又费了老鼻子劲,才把东西挪出了车站。看着驴车的北雪老远见到她,跑上前去,冻得通红的小脸儿笑容灿灿,亲热的喊着妈妈。
米婉把北雪搂在怀里,心里升起一个念头,不管多累也要赶紧挣钱,交了罚款把小四儿接回来,啥也没有孩子守在身边,一家人亲亲热热过得有劲儿。
他们一家三口拉着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进了村儿,街坊邻居有看见的,无不眼红地打着招呼:“万顷,好家伙!你这老婆可真是有家底儿,模样一等一不说,还整天价往家给你倒腾东西,不出两年,你家就得过上地主的日子啊!”
婆婆听见动静,急忙带着南风迎出来,一家子高高兴兴把东西搬了进去,看到三个孩子,米婉暂时忘却了和小四别离的心酸。
35
遇见紫阳
自不说婆婆见到东西后的欢喜,夫妻晚间自然是少不了一顿哀叹,丁万顷用尽男人所能,米婉终于在恩爱中,终止了话题。
第二天一早,丁万顷走了,米婉送走了小四儿,没了孩子的牵绊,便将全部精力转移,投在了田里的庄稼上。
米婉终究是读过书的人,从收音机和大姐的信件中,把新的农业知识用在了自家的庄稼上。眼见着,老丁家庄稼长势和大家的就有了区别,苗又肥又壮不说,收成也比别人家高了一大截。
八十年代,国家慢慢放开对棉粮的收购,粮站不再只是对公,开始与棉纺厂、造酒厂等大型企业对接,华北华中平原地区因棉花收益快,很快大面积普及。
米婉也不例外,为了有个好收成,她没日没夜的长在棉花地里,就盼着秋日里白花花的棉花能变成钱。
高大的棉花棵地里,钻进去一呆就是一天,中午饭都在坐在地上,啃块儿干粮完事。每天晚上回去,累的腰都直不起来。
在最需要婆婆帮忙的时候,婆婆却去了北京,帮两个嫁到北京的女儿去看孩子了。
米婉和老丁也哭过闹过,闺女的孩子是孩子,儿子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两个姑娘放了学都没口饭吃,自己顾家顾不了庄稼。
36
遇见紫阳
老丁没法说自己娘的不是,只能劝米婉,两个姐姐都是上班,晚去一会儿就得扣工资,那一堆孩子少一口饭都饿得叫唤,不像自己家地里的活儿,干不完就少干点。
他给米婉说,少打点粮食没事,别累着自己,他也会多努力,让她过上好日子。
米婉知道愚孝的老丁也不会找他那两个姐姐去劝他娘回来,也只好将就着过。好在婆婆疼孙子,把南风带走了,北雪和东露好赖懂点事儿了,每天上学前嘱咐好她们放学回来把锅烧开就行了。
丁德民干了机会缺德的事,对米婉一直是有些怕的。所以他跟着师傅学木匠就住在了那,很少回来,家里的啥事一应不管。
筒米婉太想把日子过好,十多亩的棉花地,这一茬掐完了疯长的杈枝,下一茬已经又冒了出来。
掐完尖儿修整完枝杈还没歇口气,就到了伏暑季节,各种虫子开始爬满了棉花叶,米婉用自行车驮着两桶水,背着药桶去喷农药。
米婉抬忙了,就让她们中午自己热热剩饭吃,不用等她回来,以免孩子等着她吃饭,耽误了上学。两个孩子知道妈妈辛苦,每次热好了饭,都去地里叫妈妈回来。
这天,俩孩子做好饭,北雪给妹妹盛好饭让她先吃,自己就去地里找米婉。
这一去不要紧,只吓得北雪屁滚尿流的跑了回来,哭着去找后院的老虎爷爷。
原来,北雪到了地里,喊了半天妈妈也没回应,但是看到妈妈的自行车还锁在地头上,知道妈妈没走。
她顺着棉花拢一拢一拢的找下去,就看到瘫坐在地上、嘴角全是白泡泡的妈妈!
(待续)
紫阳告知:
从今天开始,想继续观看《两世孽缘》系列的宝宝们,扫下方,请移步“风月三爷”,在“风月三爷”后台输入“1”,即可收看更新。
内容目前已更新至18集,又一深坑挖好,我该怎么办?喜欢的亲们赶紧扫码观看吧~
1、亲着揉着,她在起伏中释放
2、女人追到房顶,逼着他把事办了
3、旺家媳妇倾力盖房,继子却对她心怀不·轨
4、喂不饱的继子像一头饿狼
5、继子又出损招,小四儿命悬一线
6、小叔子和嫂子滚做一团
◆目空一切的小和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