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2020,更需要确定的自己!
请容我大呼小叫一下:“2020年!?已经要到2020年了!?”
你会不会觉得2020这个数字,无论说出来或看起来,都比2019来得更正式、更隆重?心理上,人们本来就偏好整齐、对称的数字,再加上我们有“好事成双”的认知,2020就有一种加倍、要 down的感觉。这让人很期待,但也不免会有焦虑。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还在2019年底,不过设想新年过后,各种局面都即将面临挑战和改变,而我们也即将要在这万变中随之应变,让我想起一句话:“当未来不确定,更是要确定自己。”
在2019年12月,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路跑比赛,叫Hood To Coast 人车接力赛。这是一场接力赛,五人为一队,赛道从台东的鹿野高台沿着海线到太麻里,再穿过山区到台湾最南端,绕过鹅銮鼻到垦丁大湾结束,全長174公里。
为了这次的比赛,我准备了半年之久,每周要抽出至少三天锻炼心肺、肌耐力、外加核心训练,让我这个原本很排斥跑步的人,也能够应付山路的上下坡而不会放弃或受伤。我和队友们都认为自己做了该做的准备,但谁也没料到居然会遇见超强的落山风。
我的天哪,那个风。
半夜到鹿野高台时(比赛是从午夜12点开始)还在下雨。主办单位通知说原本的开幕仪式取消,因为舞台、背板等根本搭不起来,风太大了!准备跑第一路段的我当时只穿着短裤短袖,一下车就踩入脚踝深的泥泞,衣服一下子就被横扫的雨水打湿,太冷了!我赶紧把带来的长袖上衣都穿在身上,外层再套一件雨衣,在最狼狈混乱的状态下与其他跑者们一起出发。
起跑的感觉,真可以说是“像逃难一样”。
我的双脚像是泡在冷水里的海绵,眼前一片漆黑,只有自己戴的头灯照亮前面的一小片路面。上天似乎有意在给我们增加难度,大风卷着雨拍打在身上,每次都冷到让我不自主惊叫起来。
怎么办呢?我咬着牙,把狰狞的表情硬是挤成龇牙咧嘴的笑容,对着风喊“好过瘾啊!哈哈哈!”是啊,这种自找苦吃的事情,还能怨天怨地?
比赛每一段差不多十公里左右,到了接力点就换下一个队友跑,五个人轮流跑也轮流开车,没在跑的就负责导航、给队友补给、或自己补眠。我们不允许开车跟随在跑者身边,只能先开到前方定点等候,摇下车窗,拿着水瓶等队友经过。
“还好吗?”不用回答,看跑者脸色和听喘气的速度就知道。“吃一个能量胶再继续!”“OK!”“再过五公里等你?”“不用,直接到交接点见!”“好!”
我第二次跑,是在早上五点多。黎明之际,一个人在乡间路道上,双脚噼啪打着节拍,耳边阵阵风声当合音,远处传来狗吠和鸡叫。
这时候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虽然没有人在身边,但前面有队友在等着你。”这个想法让我找回了稳定度,顺利完成了这一段。
第三次跑则是在午时。太阳出来了,天气一下子从很冷变很热。一个人跑在海岸边,左手的浪花溅起来有几层楼高,右手山岩峻厉,远处一片水气迷蒙。
每阵风吹过来,能明显感觉身体飘移。飞沙打在脸上很痛。碰到逆风,我就放慢脚步,把自己缩小,不跟它争。遇见顺风,我就抬头挺胸,大步迈进,感谢老天的助力。那竟然是我跑最快的一段。
我们这一队,最后以16小时27分跑到了终点,在完赛的223个队中排名87,成绩算还可以。重点是,我们完成了!
人家说路跑会上瘾,我绝不会反驳。比赛过后,我虽然返回工作状态,脑袋里却不断地回放着比赛的过程。奇怪了,当下那么受罪,为何回头想却觉得很痛快呢?我在日记中写了几行:
因为虽然有逆风,但也碰到了更多顺风。
最重要的是,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我稳住了呼吸、抓到了节奏、确定了配速。之前的训练,换来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这个稳定度,是能够顺利完赛的关键。
“当未来不确定,更要确定自己。”以前我对这句话的认知,是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但我发现“确定”也是一种对自己能耐的认识:
确定配速,让自己不疾不徐。
确定有好队友,也确定自己能当个好队友。
我相信2020将会有不少逆风,但也会有顺风,会有横面扫来的雨水,也会有拨云见日的佳境。我将带着路跑的体感进入新的一年,也希望各位都能找到自己的配速,稳住步伐,不要跑太快,重点是平安完赛。
祝大家有个顺风的一年。
爱情36“气”,你气过几回?
谈恋爱这件事,我输给了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