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10篇

  《不确定遗产》是一本由余英时 / 章开沅 / 柯伟林 / 周言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39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一):因为没有继承意愿

  本书是去年十月底哈佛大学的辛亥革命百年论坛活动的一个演讲集子,我和一个同样读了此书的朋友讨论后都表示这书可以算作是个炒冷饭,而且炒的不太成功,我对于这两年来逐渐崛起的九州出版社是没什么意见的,装帧印刷都很好,但这本书怎么个出法我意见很大,既然出席这次论坛,也就是这本集子里发表演讲的都是搞历史的,那九州干脆就延请每个人都把自己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如果没专门搞过那就近现代革命)弄出个集子,然后把这次哈佛的讲稿做一个附录好了。其实炒冷饭真心没什么,现在全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约800万左右,你想想看文史哲一年要出来多少人,哪有那么多主题让本科生专科生们阐述,想不重合都懒,更不要说真正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冷饭炒了也不好吃之外,另一点就是相同主题导致的罗嗦,我可以用一个类似的东西来解释下,上大学的时候外国文学老师推荐我们买徐葆耕先生的《西方文学之旅》,那书已经断货很多年了,就退而求其次买了本徐先生的《西方文学十五讲》,妙!读进去出不来了。我就想当然的以为这类十几,几十几讲的玩意都是好物,作死把自己感兴趣的门类都买了,结果当时的友谊出版公司也不学好,负责校对的人不知道干什么吃的错别字特别多,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出版社出的宋词多少讲,出的问题类似于本书,那本宋词的编辑搜罗了很多研究词学的人得讲稿,大多是民国时代的,然后修修错别字,把不为出版总署的斧头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删删,也不知道按什么次序排了名,就除了这么一本书,开始读前两讲的时候还好,读到后来的感觉就像《不确定的遗产》一样:烦不烦啊,怎么又说这个还且观点角度还都一样呢~所以我还要说句比较难听的是:其实让人看着很烦与问题无关,就是编排以及部分作者自身的水平问题。

  具体一点来说,本书中除了一位教授作了一个统计从教育角度分析以前没见过外,余英时先生和章开沅先生的讲析平实但颇见深厚学养外,其他的几位,恕我直言,反正我本身也不是历史专业出身,我觉着这冷饭还是专门捡质量不好的米炒的,越读越头痛,强烈建议编辑同志考虑下我在开头提供的建议,真的。

  关于辛亥革命本身,尽管学界仍在不断的争论,从宏观到具体而微的层面,但普通民众对于这场革命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两个,一是靠高考的强制需要不得不念追悼词一样的记着: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该论述在这本集子里面也提到了)二是老百姓在切身的感知生活后一点都不觉得这场革命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其他革命也没有。这真的挺糟的,各位大儒在坛上挥拳攘袖你来我去好不热闹,不收钱的,结果民众们连个围观的意愿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你们说哎呀怎么没人来领钱啊,我们要讨论下是不是因为金额巨大可是来源不明还是分割上存在问题……继承人收到通知后说:啥,还有这玩意,不要,你们自己留着吧

  这种拒绝不叫寂寞,也不叫尴尬,叫做清醒。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二):行进的祖国

  以前关于辛亥革命的了解都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记得有一句印象很深,就是对辛亥革命的失败的阐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两面性“等等之类的,总之,自己对辛亥革命并没有很大的感觉。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任何一个被标记成历史符号的事件,往往是那一个阶段矛盾的爆发点,而当尘埃落定之后,这个事件就像一口沉默的古井,透着千年的凛冽,有着永远看不穿的深度。

  这本书,有两个地方,我觉得很有意思,

  (1) 孙中山,是走的苏联的道路。

  (2) 日本侵华最大的祸害是让中国建立了党国制度。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三):你幸福吗?我姓曾。

  事实上,他们不天真,更不脑残,这次“你幸福吗”的大问询,不过是一次驾轻就熟的词汇再定义罢了。他们不是要唤起大众对于幸福的追求,而是降低大家对于幸福指数的期待值。你们不是整天抱怨月入万元也在北上广活不起吗?看看人家底层人民,你就知足吧,你一家安安稳稳的,没碰上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有口饭吃那就是幸福,可轻点得瑟吧!跟你说了,不管人家外国的幸福是啥样的,咱天朝的幸福就这个意思,你可明白了?

  对了,上华山被捅了的那两口子,就说你们呢,你们十一能休假,那就是幸福,还能有钱去旅游,那就是老幸福了,你们被捅了,市长还能亲自去慰问你们,那就是天大的幸福。说你们是游客互殴,你们就是互殴了,关人家保安什么事儿,你们没死于华山论剑,那就是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若要评选十一最“幸福”的人,非你们莫属!

  各位看官是不是寻摸着有点儿不对劲,可不是,幸福的定义似乎变得似是而非了。同理,有很多词汇在天朝的语境下,早就失去或者扭曲了原本的含义。例如革命、例如抗日、例如资本主义、例如立宪派、例如民主、例如共和、例如爱国……

  所以,我可以坦诚地说,我不懂辛亥革命,我也不懂孙中山。这百余年间的历史,离得太近了,政治色彩早就扭曲了事件的原貌,我看不透。我只能是多读此间的史料,这本书是哈佛辛亥百年革命论坛讲演的辑录,自然水平层次不齐,对比可观意识形态之差异,倒是可作为史料之外的又一玩味之处。

  我现在是如此的厌恶“革命”这两个字,我坚信,一切的暴力革命,都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流血惨剧。当一个民族把革命当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的时候,这个民族,就彻底陷入了命运的死循环。可是,百余年前的中国青年不能等了,眼看国家内忧外患,眼看列强群雄逐鹿,早已等不得任何循序渐进的温良改进之策了。

  这个死结,仿佛是从谭嗣同开始的,他慷慨就义,留下一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呵,革命一词,就此变了味道呢,他们眼里看到的革命,恐怕是那个看似彻底实则后患无穷的法国大革命吧。值得注意的是,从此之后,康梁成为了保皇派。

  革命了一大圈,还是这个死结。

  刚刚看到了一个野段子,倒是有几分道理,说是有四句谚语可以概括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第一句是: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第二句是:时间是筛子,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沉渣;第三句是:蜜蜂盗花,结果使花更加繁盛;第四句是:暗透了,方可望得见星光。

  我等着,能看到星光的那一天,那时候,我才可以坦然地说:“我很幸福。”

  (写于2012-10-06 21:08:35 ,我应该在昨天双十贴出来的,搞忘记了……囧)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四):辛亥革命的遗产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这次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社会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次革命还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这次革命到底给后人留下了多少历史遗产?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问题。这本《不确定的遗产》就是是学人们的一次努力。

  这本书收录了十三个学者的文章和《南方周末》记者的一篇关于“在哈佛谈辛亥”的报道。十三篇文章中有七篇是精选的学者论文,有六篇是在哈佛大学举办的有关“辛亥百年论坛”的与会者的演讲稿。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些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这些论文或是演讲稿篇幅不是很长,但都是言简意赅、言之有物,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看法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提供的一些资料和观点也可以给我们读者不少启示。

  张朋园的《立宪派的“阶级”背景》一文是比较有特色的。这篇文字通过细致的资料梳理和分析,观察立宪派的背景,分析这批人的革命性和反革命性,既要看到了他们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限制了辛亥革命的成就的另一面。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在《辛亥革命是怎么成功的?回顾与反思》一文中,比较细致地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思想根源,对晚清七十年间对西方自由、民主与共和思想的引介,以及立宪派与革命的争论,立宪派对革命爆发后维护社会安定所起的作用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这对于比较深入地透析辛亥革命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在《谁领导了辛亥革命》中,杨天石先生指出那种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以及政治代表的观点是跟历史事实不符的,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那些共和知识分子,而不是那些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维新知识分子。

  如果你对辛亥革命有深入了解的需要,这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五):百年民主路 还须从头过

  本书是哈佛大学举办的辛亥百年论坛中13位学者的演讲录。演讲录这种文字不可能太过深刻,毕竟两个小时内要让学术程度层次不齐的听众读懂,不至于昏昏欲睡,只能写得深入浅出。同时要把内容表述得清晰全面,而且观点鲜明,又需要很深的功底来归纳总结。因此,好的演讲一般需要数年的研究与足月的准备才行,可以称得上厚积薄发。如果想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一个学者的核心思想,只需要读他的讲演稿即可。就像几百集的动画长片,其实只要看几部剧场版足矣,省时又省力。

  2011年是辛亥百年纪念,国内相关的研讨会议不胜枚举,不过多半是滥竽充数。毕竟都是各大学、机构、研究所指导或赞助下的科研项目,必须符合革命史观或是党派史观。广场前面立个国父塑像,不代表我们真正愿意直面那段历史,毕竟广电总局刚刚要求我们要“敌我分明”,万一误导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对统战与宣传工作可是大为不利的。

  而哈佛大学远在大洋彼岸,政治觉悟难免低下,在这种氛围中探讨得成果就不那么光明和正统。“不确定的遗产”这个名字本身也说明了问题,辛亥革命对于今时今日的中国来说,究竟是笔怎样的遗产呢?作为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辛亥为中国打开了国外先进思想的大门,但也为中国带来了更深的迷惑与抉择。改革派经历了照搬美国、学习德日到复制苏俄的历程。国共两党在此时逐步趋同,这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然而在27年,两党因为利益而分野,为日后的内战埋在了伏笔。正如裴宜理在开篇提到,“1911年是一个失败,因为它没有成功建立起一个共和政府并实现稳定的国家政治,以至于造成中国的军阀割据。”

  我们今日称辛亥为革命,是因为它直接导致了两千年帝制的终结。然而历时半年的革命并没有大范围的暴力行为,各省通电独立多是反覆无常各怀鬼胎,清帝退位也是通过御前会议协商决定的。如此和平的氛围中结束帝制,在近代各国变法中并不多见。这说明辛亥革命其实是旧体制与旧利益集团利用革命派进行的一场权利重新配置,这个变革的基因在清末立宪派掌权的过程中已经奠定了。张朋园在《立宪派的“阶级”背景》一文中详述了期间的利益关联。

  整本书13篇讲义并不能全面阐述辛亥的真相,但通过13个不同的侧面为我们总结辛亥打开了新的思路。有的用详实的资料来例证观点,有的用严谨的推理来分析得失,都让我们得到启发。因此,需要感谢海外自由的学术气氛,为我们内地的史学研究保留了思想的净土。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六):辛亥百年,我们仍在路上

  那次革命时至今日已有百年,但我们对于于它的认识有很多地方还很不充分。当时的社会状况、思想动态、力量对比、内外环境等还需要进行史料的挖掘、考证和澄清,以及革命爆发前后的不同和变化等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把事实和真相放回到历史的核心。而它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评价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则是一个更为重要和复杂的问题,远不止开篇的36个字所能概括。可以说,这就是众多争论的根本原因,论坛现场张鸣与杨天石两位的争论也正是为此而起。从编者所取的这样一个书名就可以看出,有关于此,并不确定,对于众多专家学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观这一百年来所走过的曲折,感慨良多。个人感觉,能否走好未来的路的决定因素之一,最需迫切解决的则是两岸统一。60多年前,国共两党兄弟阋墙,造成台海两岸分治。时至今日,辛亥革命百年,两党都以为自己是辛亥革命这笔遗产的直接继承者,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特别是大陆官方,罕有的以一场最高规格、最大排场的纪念大会来纪念这场由国民党发起的革命,我看意不在争夺正统,而在向对岸示好,表达善意。百年前,我们顺应世界潮流而奋起革命,开启了建设现代国家的历程;而如今,我们同样应该顺应世界潮流,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当今世界,形势虽迥异于百年之前,但严重性、紧迫性却不减分毫。面对诸多考验和危机,也只有两岸统一,兄弟携手,中国从辛亥革命出发一直延续至今的,奔向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路才能走稳,走好。

  《不确定的遗产》读后感(七):变得成熟的1911 ——《不确定的遗产》所想到的

  变得成熟的1911

  ——《不确定的遗产》所想到的

  学术演讲文集的奥义,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同学,相比也会和我一样,充满了迷惑和茫然,至少,我们眼中的辛亥革命,肯定比之这些历史学者们在“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上的说讨论的样子,要单薄片面的多。

  历史这个玩意儿,相比可以确定的物质,显然可变系数要大得多,由人来演绎的东西,肯定主观占了多数:这个人说王阳明是个人物,那个人可以说这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同的视角,可以见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而辛亥革命,这个必考题,却以试卷的模式,映刻在我们大部分经历过高考的文科生的脑海,即便是逃过一劫的理科生,进入大学时代,上到必修的近代史,也不会逃过一劫。我们在脑海里面把“辛亥革命”和“一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了等号,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评价是怎么得来的。我们日复一日背诵题目,却没有思考的空间,而因为没有思考的空间,所以,我们没有从中收获除了分数以外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东西,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被称作思考力。

  2011年作为辛亥百年纪念,武汉作为发源地,曾经搞过很多活动,大街上的宣传墙上被涂着的标语和宣传画现在还在,可是回想11年的时候,我们这些普通大学的再普通不过的学生感到有什么变化么,或者增进了什么知识么?除了烈士的人名、阅马场翻修的公园、学校里今年纪念建国明年纪念百年的套路式必备的红歌会和完全调动不起来积极性的同学,我们印象中,缺失的是质疑、理解、不确定这些因素的出现。

  而这本《不确定的遗产》里面的1911,是与我们的教条和口号不一样的1911,有些相似,有些不同,但是,我们从这里面看到的是分析、思考和研究。这样的研讨,似乎从来不属于普通的我们,不是重点院校,不是历史研究的专才,不是学者,我们被排除在思考之外,我们没有实践过或者目睹过这样的讨论,自然,也不会在迷茫之后觉醒,也不会在探索之后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我想,我们真的应该读一读这样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野,用一种更为成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去眺望未来,去找到我们的路。我们不应该是真正的“迷惘的一代”,我们要开始思考。附录的记者见闻里,留学生们关注的事情,也许我们没有这儿样的条件,但是亲爱的,我们可以阅读这个世界,阅读更为成熟的1911。

  y 林怿

  2012年8月1日

  0:51

  写于蓝牙小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