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兄妹之间(徐秋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兄妹之间(徐秋田)

2020-01-07 00:45:26 作者:黄良其 来源:罗西有意思 阅读:载入中…

兄妹之间(徐秋田)

  从2020年元旦开始,将不定期在“罗西有意思公众号“二条”发表一些朋友原创文章,拼盘,辉映,丰富平台

  兄妹之间

  作者:徐秋田

  自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没有叔叔伯伯姑姑宠爱印象中最为深刻莫过于大舅了。

  母亲排行老小,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二舅入赘本村一户人家做了倒插门女婿大小事都攥在二舅妈手中。倘若三姐妹娘家自然都去大哥,也就是我的大舅家。其实大舅年长不了弟妹几岁,由于父母早年双亡,长兄如父这个重担,便落在大舅肩上。

  我在四兄弟中也是老小,母亲比我大36岁,刚好三个年轮同属牛,在那个年代算是老来得子。回娘家总会捎上我这个“小牛犊”。

  我幼时算不上可,嘴不甜甚至有点木讷,却成了大舅家的“小贵宾”,尤其是大舅妈,更是视我这个小外甥为掌中宝。每次总会特地做了一大碗长寿面,错落有致点缀着油榨花生米紫菜鸡蛋,俗称点心面。这对于当时家里经济拮据的我,比年夜饭丰盛待遇,通常不到几分钟便狼吞虎咽舔吃得干干净净,并忍不住打两三个饱隔。每每如此,我总免不了挨母亲的斥责,低声道:“慢点吃,没人与抢”,“留点点面,这是礼数。”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许是大舅家连生几胎都是女孩子,在村里乐于善事,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大舅,慢慢变得寡言。到处求仙拜佛,仍未见观音送子。后来大舅私下找母亲商议:“将我过继方家,延续香火”。兄妹的秘密协定,很快遭到远在省城父亲坚决反对

  当年母亲毫不犹豫推掉邻村大户人家厚重聘礼,毅然决然嫁给仅靠爷爷拉扯成人的“孤儿”一一我的父亲。这让大舅觉得面上无光,兄妹隔阂由此而生。母亲嫁给父亲那年,正值父亲临近高考,往后,省外念大学毕业分配单位又离家一百多公里。母亲仅靠父亲微簿的工资含辛茹苦抚养我们,母亲深谙父亲从小孤苦伶仃窘境,对于父亲的坚决反对,亦在母亲的意料之中。大舅却心存芥蒂也许他认为,刚直且有主见小妹不应该就此妥协。

  后来我上了小学年纪稍长,和二姨三姨的几个表哥表姐慢慢混熟了,大舅村里每年两场的社戏,每场两天,我们几个小孩总是不请自来,直接从学校一路狂奔大舅家。大舅是乡里乡亲热心人,戏前,难免有村里人来家串门,讨杯酒茶喝喝,瞅一瞅,比一比,谁家请的客人多。大舅家紧挨戏台,自然显得尤为热闹张灯结彩胜过除夕夜。

  可在次日,我和三哥便被母亲逮回家。对此我俩很是气恼。更纳闷的是,发现母亲回娘家没有以前勤了。即便是一年两个农忙大抢收,母亲一改往日不求助娘家,倒是二姨常来帮忙。

  有一年,老家旧宅翻建,里里外外都是母亲打理,免不了要找村里的工友帮忙“椿墙”,相当于现在建筑浇灌水泥钢筋墙体,他们有别于泥匠石匠木匠,无须付工钱酒菜招呼即可。不知父亲从哪儿听到了闲言碎语,那晚,很少喝酒的父亲喝得烂醉如泥,与母亲吵得不可开交,当母亲熬过了无数个捉襟见肘日日夜夜,等来的却是无比委屈……母亲半夜离家出走,消失在无尽的黑夜中,几个小孩不知所措的哭啼声,惊动了叔公,发动族人所有男丁连夜寻找

  后来,在邻村二姨家找到了母亲。第二天大清早,大舅赶来,白发上沾着很重的露水,半蹲着门坎,紧皱的眉头如旱季一道道田埂,“咕噜咕噜”狠狠地吸着旱烟,并朝鞋底敲了两下,环顾着家徒四壁的家,对着母亲,絮絮叨叨了一大阵子。我好长时间没见到大舅,也是我印象中,大舅第一次出现我家了。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母亲再也不用为小孩半夜发高烧提心吊胆,可眼看着大哥已到谈婚论嫁的年纪,母亲又开始犯愁了。不知道母亲是出于什么想法,也许是亲上加亲吧,背着父亲,答应了大舅的提议:小表姐嫁给大哥。为了让大哥同意这门亲事,不识字的母亲既转车又徒步,找到外地打工的大哥。这次,父亲的近亲顾忌,母亲已然不容商议。

  世间的事,往往不遂人愿。母亲本想通过联姻,多了娘家人帮手缓和兄妹关系。不想,小表姐过门成了大嫂日子一长,母亲和大舅家的关系,不见好转,反倒慢慢疏远,且又生了间隙。自此,大舅家的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如此等等,皆由大哥大嫂代表,似乎与我们无大关联,这或许是母亲一生最大的憾事

  我最后一次见大舅的时候,他已安静地躺在早已订做的黑漆漆木棺里……在这之前母亲一直细心照料着不能自理的大舅,陪完大舅最后的日子。

  △作者简介:徐秋田,70后,作品散见多种刊物,现居贵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