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精选
《日月星杀人事件》是一本由青稞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优点一,案子中选用了以前案子的参与人员的关系人,增加了可读性;优点二,本以为双线平行叙事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有交集的中篇故事,但此篇的两个故事却不是像拼图一样完整拼接,而是像两块陆地一样,相遇相撞,进而产生山脉,最后爆发。达到了1+1>2的效果。尤其最后的高潮部分值得细细品读,而且其中的天文知识也都有据可考。
从最初看的第一本《巴别塔之梦》,再到现在的《日月星杀人事件》,青稞始终在不断的去尝试新东西,这对一个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尝试新方式,无论是从叙事方式还是写作的角度,都是对一个作者的考验,因为你没有尝试过这个东西,所以你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做。
青稞的每次尝试不能说是做的非常之好,但是也是相当可圈可点,他的文笔和熟练程度一次次在刷新我们对于他的认知,这让每个喜爱他的读者都不由得去展望他的下一步作品带给人们的惊喜。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三):终于把人物关系理清了
普鲁托(旧)——小媛(二楼)——维纳斯(新,一楼);
朱庇特不是山庄的主人,周弼才是,朱可能只是小媛雇的一个临时演员,书中最后章节有提到。
正文前的人物介绍特意写了普鲁托(新)是涅普顿的弟弟,暗示《时间的灰烬》并不是讲10年的故事,但我们在读那些行星时的时候都自动带入了贺爸爸、赵等人,这正是作者想要的目的,为最后反转做准备,导致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山庄有两个相差十年的主人都声称是自己出资建的。。。。
目前大概想到是这些了,有误请指正
没想通的问题是,如果十年前下安眠药的小朋友是小媛,即霍霖十年前并没有来,从赵的话可以得知(P175加重点的“本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还呼应了“那个娃娃没有来),姑且不论赵为什么不问妹妹变成了弟弟,我的理解最后医院的合照就是想暗示当面的普鲁托是小媛,那霍雨薇跟小媛是什么关系?求解答。。
1.界楠死亡,穿衣服先递围巾很奇怪; 2.日馆、星柱的机关挺巧妙的,但是月潭的密室手法无法理解; 3.大量与故事情节无关的天文知识科普; 4.日馆机关运行难道不会发出一点声音,引起馆内人们的察觉吗? 5.感情线我觉得还行,不是特别尴尬,只是读着读着不知道为什么男生就对女生产生了好感,翻回去看只有一些细节的暗示; *6.(我觉得最好玩的)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两条线的人,他们吃的饭相似程度有点高,尤其是“乌鸡汤”,不过确实没有想到是在同一个时间下发生的; 7.严管家后来的几乎都不出现了,感觉这个人物再丰满一些就好了; 8.仔细想来,从凶手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必要把一二层的人放在同一个时间里吧?这样不是增加了他(她)的行凶难度吗? 9.对于侦探是否应只专注于解密的探讨,虽然可以,但总觉得有些多余。10.全书最后,提示10年前出现的是小女孩,有点难理解。首先她和霍雨薇肯定没什么关系,那么她10年前又是以什么身份参与进其中的呢?难道是她意识到其实是她当年失手杀了亲近的黎雨,所以选择了死亡?不过后记作者却说她其实也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的死了,难以理解啊。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五):平行×交错×重合×因果
昨晚到很晚才看完这部作品,还跟青稞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我也是第一次给喜欢的推理小说写评价,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不喜勿喷。
本书最让我觉得最震撼的还是结尾的叙述性诡计,虽然我是个只对解谜手法感兴趣的读者,到不得不说,青稞还是特别用心的在构思对于读者来说新鲜的东西。说实话,前面部分在阅读的时候相当的流畅,直到后面第一次解答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不会是叙诡吧?然后结束,果然就“卧槽”了。因为从之前篇幅的阅读过程,完全高估了自己,到最后才发展自己远远低估了青稞。我喜欢本作的诡计,更喜欢所有的解答,中间穿插的天文学知识篇幅,从一开始觉得没必要,然后读完发觉,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两个平行叙述要相互呼应,那么如果没有了这些篇幅,我认为时间的灰烬的故事就会显得和日月星无法契合,虽然可能相对故事来讲稍有些枯燥。
另外,凶手的自食因果也为本作的爱恨情仇增添了唏嘘。谜题方面,让我想起了林斯谚老师的《冰镜庄》,虽然同为馆作品,但是较冰镜庄来说,本作更有实际性一些,总体来讲,我还是很高兴能读到自己国人的这部新本格作品。然后呢,提个建议,青稞在情感方面的描写,还是要继续下点功夫呀,哈哈哈
最后希望青稞继续加油,带给我们更多好的作品!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六):经不起推敲(泄底)
双线叙事好评,除此之外的缺点很多,解答与动机都表示不能接受。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解答的不可实现性,所有的解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线索也不公平。
第一重伪解答是利用玻璃搭成三角形桥支架进行作案,即便凶手身轻如燕还是大力士,用水和玻璃搭好了,那需要怎么不留痕迹地拆除这个机构呢?
第二重伪解答中的打雪洞不怕塌掉吗,绳子拉冰块简直不谈了,还有为什么星柱会转,三米多高的大柱子随随便便就能转成那样子吗?怎么保证白天浇水形成的冰的融化时间?好吧,没关系这都是伪解答无所谓。
最终的解答我认为更坑,日馆二楼的旋转不是匀速缓慢的而是一天转一次这种的(否则当年住二楼的黎雨怎么下楼),这种加速度下的旋转怎么可能不被人发现?住一楼二楼的人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2.凶手一人分饰两角的动机实际上很矛盾。凶手一个月之前就杀死了界楠,那时候肯定就是计划好要杀死所有当年有嫌疑的人了,并且最终确实也杀完了所以当年的相关人物,居然还两手准备要重演案件找出真凶。滥杀无辜跟找寻真凶是一个人,没错是一个人。。。
3.平淡的人物塑造与感情描写,毫无意义的炫学,诡计也无法让人信服,即便是作为国产也不推荐。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七):日月星的交汇之处
之前对青稞大大的这本作品抱有厚望的,但读过之后略有失望,可以看到青大在此书中用了很多想法和心血的,在文笔上较前作确有一定进步,但个人感觉在核心诡计上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bug。
小说分为“日月星杀人事件”和“时间的灰烬”双线进行。前者讲述侦探和助手根据某推理作家生前收到的一封邀请函来到了日月星山庄,应邀来此的人员多为过去一个天文爱好者的团体成员,且十年在此山庄发生了男主人的未婚妻死于密室之中的事件,在缅怀着过去的气氛下暗流涌动,紧接着,惨案接二连三的发生了……时间的灰烬讲述“我”是一名推理作家兼天文爱好者,受天文同好之邀来到了日月星山庄,来参加活动的天文爱好者均以九大行星的罗马名来称呼自己,“我”因疲劳而病倒,得到了山庄主人未婚妻的悉心照顾,我们却目睹了其处于密室的尸体……
嗯,一看到这个双线叙述,在下本能的想到了那个XXX诡计,而实际上嘛……由于涉及到核心诡计我不能泄底,但是据在下所想,最后的双线归集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由于考虑到人性因素)。主人公侦探对日月星杀人事件中发生的三起雪地无足迹诡计提出了推理,就个人观点,除第一起解答虽八嘎还说得过去外,另两起实在是太复杂了,有点不切实际,现实中很难有凶手为了不产生足迹而采用此类诡计,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最后要诟病的一条就是:身为助手的某人表现实在不堪,从《巴比塔》到《钟塔》到《日月星》,助手每本都对书中登场的某女性表示好感,但最终皆为无果之爱,似乎有点模式化了些。而看此书助手与其有意追求的女性之间的互动,有些地方实在令人尴尬。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八):感觉不错
这次参加了赠书活动得到了签本好开心。作为没有读过很多本格推理作品的读者来说一说感想吧^_^ 即使在中间想到了曾经看过一本书机关类似,即使中途想到了会是这样,也想不到应该如何操作。暴风雪山庄加密室的谜面很容易误导读者(对我想了好久),甚至觉得伪解答的日馆部分非常合乎情理(现在也觉得),还想了下怎么拖着尸体爬到日馆中心再把尸体送出来伪装成密室T﹏T。对于书的中间部分提及的玻璃制造的机关放置尸体的手法持怀疑态度。 伪解答剩下部分开始有些扯,抬月潭冰面真的震惊到了……怎么可能有人抬得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转动柱子使五角星变小的想法很妙! 杀人动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那么完美被人喜爱的女生怎么可能会被杀呢?解答令人唏嘘…… 阅读时时间线弄得有些模糊,或者是因为没太注意时间点,【第二天醒来昏昏沉沉的】第一人称主观的意识并不太相信,大略看了下长评有同好在捋时间线,一会儿写完评论仔细研究下。 有几个细节挺有意思的。陈默思跟陆宇在死去的推理作家界楠家见面的时候,陆宇喝的是咖啡而咖啡上瘾者陈默思喝的是红茶,之后喝的都是咖啡;对于食物的描写很细致,弄得我都有点儿想吃了;褚媛对陆宇的态度会有转变弄得我有些懵,其实读整本书读下来也是有点儿懵的,需要更加投入的读一遍吧。 对于序中提到的双线平行序事,印象深刻的事《十角馆事件》了,对于拥有金鱼超能力的我来说,最好不过的就是书前面的人物简介了,当初十角馆还对结构图非常在意……即使这样也逃不过【啊又被骗了】的结局(⑉꒦ິ^꒦ິ⑉)。交叉的两部分或是同时进行的或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最终会在某时某地有所交集,想把序里提到的作品都看一遍^_^ 整本书虽然只有200多页引入了很多天文知识,可见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查找资料,所谓“炫学”的部分还是挺有意思的,甚至想拿笔画个图算算(•̀ϖ•́ );可惜的是金星凌日在2012年和2004年的时候没有想法去观测,也活不到2117年(๐•̆ ·̭ •̆๐) 虽然是看的第一本青稞的作品,以后也会持续关注哒(๑˃̵ᴗ˂̵)و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九):中国本格的新旗帜——青稞《日月星杀人事件》书评
如题所说,对于青稞这位作者,一直都是我在国内最喜欢的原创作者。
这本作者本人最满意的推理小说,在我看来,其实与上一作《钟塔杀人事件》质量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种种迹象表现了作者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进取心,所以他被称作国内本格的新旗帜,在下个人认为当之无愧。
小学时曾学过欲扬先抑,对于这本书我真正想要称赞的,还是需要先以缺点为铺垫。 1.不能算缺点,只是我一直想吐槽陆宇这个“汽车杀手”的属性。只要陆宇做过的车,基本都是66万的奔驰。 2.感情戏!!!确实很甜 就是发展让人有点…… 我着实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感情动荡。 我看完后对于感情的发展心态是崩的。 3.既视感……一直对于青稞的书有一种浓浓的既视感,《钟塔杀人事件》中有《钟表馆事件》的既视感(其实看完后并没有),这本书建筑方面有《十角馆事件》的既视感…… 4.如作者本人所说,故事确实有些许拖沓,直到100多页才发生案件。但是青稞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手法,即——在序章用一起看似毫无关系的小案件引出下文。不知道在以后的作品中,青稞会依然使用这种办法,还是加快故事节奏。 优点: 抛开以上 1.仍旧是超级无敌强的本格。 2.炫学部分比较多,没接触过天文的我有点懵(就和当初我看钟塔里的逆莱洛三角形差不多) 3.双线叙事是一大亮点 4.叙诡 ,其实在我看到使用代号时我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5.这一点不知道是优还是缺 对于青稞的书,我一直认为永远是,谜面谜底二八开。 谜面非常普通,谜底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千万,千万,千万,别看后记!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很是低落。对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终究只是一番赘词而已。
最后,抛开儿女情长这个在阅读过程中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切回正题。
祝中国推理更进一步!
辻雫
2019.4.29
《日月星杀人事件》读后感(十):背水一笔惊日月,星辰之默唤思量
日月星也正式看完了,算计下来所用时间,大概是3个小时左右,也许是科普知识所占比重有一定的缘故吧。 看完《日月星》我其实更多的想对作者说很多话。青稞老师,私底下关系其实很不错的,不说什么客套话,开门见山好了:“或许是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我不是说《日月星》有多少差或者有多少好,而是看完日月星我感觉看到的更多的是青稞老师现在的很多想法和执念,不知道推理的正不正确,但也想简单说一回自己的想法。 《日月星杀人事件》,整本书势必拿去与前作《钟塔》比较,我认为,水平有所提升。青稞老师曾经说过《日月星》是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其实这不是什么营销策略,我认为我能感受得到作者的那份心。因为这次青稞老师抛弃了原有的推理小说创作思路,采用双线叙事,而且给读者带来的不是多重精彩解答,而是最核心诡计的完美一击。没错,他想用自己最核心的完美一击取代之前重重的巧妙伪解答。我能体会到,你在成长,你在突破自我,毕竟平成中国推理榜的投票榜首——《钟表馆事件》,不也是它最完美的一击才如此受人钦佩的吗?
但这必然是一次全新的冒险,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如果最核心的一击并没有打动读者,或是逻辑混乱,不精彩绝伦,这必将会使其打入深渊,被视为流水账。然而这次我想说,青稞老师,你没有失败。推理小说,有人总是以手法不遵守现实规律去抨击它。诚然,我们的推理小说有别于悬疑和科幻,一些手法可谓是理想型的现实主义。我们更看重的是纸上谈兵,但我们绝不会忽略逻辑上的丝毫漏洞。讲真,结局我还是看了好几遍,我是真的很能体会青稞老师想传达给读者的那份心,想看到自己的进步,但其实青稞老师这本书,除了推理层面,一些文学作品所必需的元素是非常欠缺的。
首先文笔方面与前作相比,没有任何进步,很多戏份也略显尴尬。夹杂的天文学知识可能真的太多太多了,我不是反对这些知识的普及,而是认为就《日月星》来说,他所占的比重或许也太大了。感觉像是一个新人,想到了一个精妙绝伦的诡计,然后提笔就写,兴奋地写写停停想想。
我非常喜欢青稞老师,希望青稞老师的作品接下来能够更加地用心。这本《日月星》确实,我再一次被你的才华给秀到,让我更加坚持追随稞佬的步伐,但真的希望,推理文学的创作,要在文学方面,多下下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