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鸟岁时记》读后感锦集
《坛鸟岁时记》是一本由王自堃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知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一):身边的美好
本书非常适合放在床边,时不时翻阅一下。平时总在匆忙赶路,只要我们慢下来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很多美好。书中作者观察并记录了每天发现的鸟类,配有照片。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坛鸟岁时记
对于鸟类爱好者,特别是有经常去天坛观察鸟类的人群来说,宝典无疑了。
最好的话,在某个清晨,起个大早,在天坛公园坐着,翻看此书,抬头就能看到书中的鸟儿...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坛鸟岁时记》读后感”—— 飞鸟坛中悟
这类书存在就是有意义的,鸟类不仅仅是自由那么简单,更是人类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在人类的生活圈里,和人类共生的生物并不多,而能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物更少,曾几何时,城市里没有了鸟儿的鸣叫,但是随着人们自然保护意识的提高,鸟类重新回到了城市中,天坛中有了鸟,城市里有了鸟儿的鸣叫,春天不再寂静。
但是就如书中所写,天坛有人打鸟,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尚有如此之人,破坏环境,更何况白山黑水,更何况表里山河,更何况五岭逶迤,更何况大江南北!我生活于东北黑土地,鱼虫鸟蛇众多,盗捕盗杀情况众多,去年十月还曾经救助过一只挂在树上的短耳鸮,而粘网上还挂着已经逝去的斑鸠,如此可见,鸟类是多么的脆弱。
斯是书,观鸟之余展示鸟之美丽,实际更是警世钟,寂静的春天我等都不为好。
如是。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
收到快递之前以为是大开本的厚书,因为之前的宣传说是有一百多幅图片。拿到手才发现书很小巧,像是厚本子。但纸质不错,摸着舒服,插图也清晰。
书名很简略,如果不看内容的话会以为是《奇鸟行状录》的姊妹篇。坛鸟”指的是天坛附近的各种鸟类。
每一篇文章前都有一小段之前的观鸟笔记。笔记的内容是鸟类爱好者当时的观察与内心想法,不涉及具体的鸟类知识。正文引用了很多专业资料。
一些常见的鸟比如长耳鸮(猫头鹰),麻雀等的观测内容更丰富,观感更像是纪录片,读着很有趣。观测次数少的鸟,就只能用资料来介绍,味同嚼蜡。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有趣的。观之,可以增加一定的知识。本书的目的还是让大家走出书房,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欣赏的同时保护环境,不要伤害这些可爱的生灵。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浅评《坛鸟岁时记》
书装帧的非常之漂亮,封面摸起来也很有质感,书里还有各种鸟类的插图。《坛》是由很多鸟类爱好者自发记录天坛鸟类在一年四季的活动。内容很详尽,文字也称得上优美,最最难得的是在这本书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鸟的声音,贵在真实,全是鸟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只要微信扫码就可以倾听。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鸟类爱好者的福音了。
说一下自己的小想法,从书中一处就可以感受到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的影响非常大。猫头鹰可以吃老鼠,但是在天坛搞除鼠活动以后,猫头鹰数量迅速下降,存活的只能以捕食蝙蝠类动物为生,但是捕捉蝙蝠的难度比捕捉老鼠可难得多,所以猫头鹰的生存难度就大了很多。这只是人类很小的一个活动,就很容易提高了其他物种的生存难度。现下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越来越孤独的生活在地球上,只能对人类说,且行且珍惜!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坛鸟岁时记读后感
书的专业性还是挺强的,看了能增长不少关于鸟类的知识。书的包装精致,图片清晰,扫码可听鸟鸣,文字伴以声,色,让我更能够接受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以四季为行文线索,其中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鸟类知识,内容丰富又不至于枯燥。作者笔触细腻,文字不乏幽默。比如在第44篇《相互取暖的银喉长尾山雀》,调侃银喉长尾山雀为珠圆玉润的盐水棒冰或是说棒棒糖,配以图片,不自觉地让人捧腹大笑。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闲人碎语
首先感谢赠书!
本来看书名原以为是较为枯燥的内容,但是翻阅后看到文中虽然春晓秋冬的板块划分,给我的感觉却是散文一般的优美和舒适。
特别是文中每篇开始不同人写的观鸟日志,可能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写才更感觉到精彩纷呈像文章的主体,而作者后面添加的更像是观鸟日志了,比较来看我喜欢前者,字数虽少但是很舒适。
特别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的不同鸟叫的文外连接,其实它们本来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一听才恍然原来我在哪儿听到过。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生活中的这一面罢了,只是有一点不足,如果声音播放的同时可以展示当时的动态图片或者一段小视频就更好了,这样的书和声音很适合跟着小孩子一起看,让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了解生活中的自然多一点!
书的整体个人感觉并没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倒是多了几分时不时拿起看上一篇的想法,极其适合闲暇时光一窥自然的时刻!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八):鸟和书头等可爱。纯新手当作观鸟入门科普会撞墙【豆瓣鉴书团】
简评如下: 内容简介挺准确的。 以季节(春、夏、秋、冬)划分大框架。以鸟种或自然行为划分小章节。每章节以2012年旧鸟调自然笔记开头,后接适当展开和年度普适性的科普、少量鸟类实拍图片。
优缺点也很明显。 生活气息非常浓。可以体会到城市也能有自然野趣。鸟的萌与观鸟偶遇的惊喜。故事性强,科普强弱度兼具可以兼顾不同阅读目的的读者。具体落地到天坛,且按时间划分,可以成为个非常实用的手册。相比于《紫竹院常见鸟类》这种纯图谱,又多出了趣味度。 但想作为实操观鸟入门建议配合带描述的手绘图鉴、网络鸟叫库、天坛地图服用。
鸟调样线有个地图就好了。 实拍图片感觉以展示可爱、引发兴趣、配合故事为主要目的?但真的很不利于辨认特征。。 不太常见的中文配了拼音。 提到展开的鸟类都给了拉丁名,很方便查找图鉴。 参考文献是优良后续阅读列表。 编者很诚恳、入选鸟调笔记很诚恳。有可以感染人的好奇和热忱。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
我从来没有想过鸟类调查报告会这么有趣,我对天坛的印一直就停留在一个游客对景区的印象。
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动物总是被人们忽视。忽视,大家很少为他们生存去特意做点什么,似乎他们是误入我们世界的过客。我们听见,看见,但未曾留意。
我们是多么幸运,活在一个扫码就能听到上百种鸟鸣的时代,每次点开视频背景音中有数不清的鸣叫,我确实无法分辨,但是有点微微感动,现代城市这样有生命力的一面可以留声保存。我完全无法抗拒毛茸茸的小动物,包括鸟类,非常愿意再去天坛看看。
我很喜欢本书的编辑方式,文字描述鸟类习性,图片拍摄的非常可爱,再加上音频和视频的互动,可以说在最大的程度上把读者带到了天坛观鸟的环境里,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实际上大家鸟类知识比较匮乏,很难通过阅读去记忆和分辨各种鸟类,这使得本书看上去有点像一本工具书,实际上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或许更适合以电子版的形式上线,通过APP或者小程序让游客更直接的查阅观察到的鸟类。
无论如何本书的内容是让人惊喜的。
《坛鸟岁时记》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坛鸟岁时记》鸟语自然
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坛鸟岁时记》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观鸟人拍摄的照片,还有鸟鸣的音频,可以边读边看边听。再加上作者以日记的方式叙述,仿佛让我置身于天坛的树林中,虫鸣鸟叫,蓝天绿荫,很惬意,很有意思。
看书的前一个月左右,观看了仙童版的话剧《鸟人》,那时就对老北京的这些鸟和鸟的文化有了兴趣,没想到过没多久,就看了这本书,帮助我解答了话剧中不少的困惑点。
“画眉、百灵、红子、靛颏、黄雀 ”这些老北京常说的鸟在书里都有介绍,从观鸟人的眼中来了解这些鸟类,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
观鸟人对鸟的热爱,以及他们的耐心和认真的态度让我很敬佩,在见到有捕鸟的情况时都会很气愤,会制止这种行为。相比于养鸟人在笼中的悉心照料,他们单纯对鸟的欣赏,保护,才是真正的爱鸟。
就像是书的副标题所说“鸟儿都是从天而降的游吟诗人”,鸟儿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头顶的蓝天上飞翔,为我们带来欢快的吟唱,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做的就是欣赏它们,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融入自然而不是介入它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