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100字

2020-01-27 23:3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100字

  《必须牺牲卡米尔》是一本由[法]皮耶尔·勒迈特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一):有个可以让为之牺牲的人本身也是幸福的一件事

  先看了《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然后来看《必须牺牲卡米尔》。本书的套路和《必须找到阿历克斯》基本相同,前面做大量铺垫情节设置在“收尾”阶段(文末15%进入到”抖包袱”的环节)。

  但是客观来说,阅读体验没有能够比上《必须找到阿历克斯》。在《必须找到阿历克斯》中,她的禽兽哥哥这个角色并不是突然出现在,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就提到过阿历克斯给哥哥打电话这个情节,为后面的情节反转做好了铺垫。而在《必须牺牲卡米尔》中,坏警察个人设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没有任何铺成。目的就是为了最后的大反转,人物设置牵强。最后的反转的确出人意料,看不出来。但是这种炫技似的写作手法是小说不接地气。没有能像《必须找到阿历克斯》那样给人震撼!另外,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boss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

  卡米尔警官正直忧郁,身上永远有那种法抹去的孤独感,使得主人公加深刻和富有魅力。这本书有一句让我回味了很久的话:有个可以让你为之牺牲的人本身也是幸福的一件事。(不是原文根据记忆回忆的)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二):世界燃尽了最后一点希望 灵魂光照向何方?

  去年的初春,也是一片延绵无期的阴雨带来了阴冷气候心情,长沙的湿冷是即使躲在里面也是无法舒展难受,那个时候,我的人生是非孤独无助的,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的话的人,最重要的是,我甚至开始嫌弃自己,就在那个无比低谷的时候,我疯狂的迷恋上了阅读书籍,书里面的世界成了我的收容所,书里的人成为了我的朋友,书籍喋喋不休话语成为了我的慰藉

  就在那时候,好死不死的,我读到了那本《必须找到艾利克斯》那个红发饱受折磨却一路向着目的地进发的女孩子,那个永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沉默的她,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那本书让我夜晚想起都会落泪,因为书中的她永远沉默不语,永远悲伤的低着头,孤独的走向结局。然后她走出商店,走到大街上,一瞬间,她已经是另一个人了。虽不完全是,但也差不多。就算这样不能改变人生,但也至少会帮她打发时间,尤其是当她不再有太多期待的时候。

  无数次,这些辞藻仿佛附身一样将我温暖,我今年也减掉了二十斤的体重,换了新的衣服发型学会新的妆容,不为别的,只为在没有期待的时候,改变自己,改变现状

  那本书之后,我便记住了皮耶尔•勒迈特,他表面残酷不留一丝温情故事,却有着无比温暖的内核,那就是同情弱者,一步一步,将书中作恶的角色逼入死巷。

  今年,也是在一样落雨而阴郁春天,我再一次遇到了皮耶尔•勒迈特的作品,仍旧是文滙出版的,仍旧是一样的风格,是一个系类的新作品,书名叫《必须牺牲卡米尔》,卡米尔警官正直而忧郁,是书中我非常喜欢主人公,在三位可爱的警官里面,他也是永远的老大,所以新书的书名着实令我吓了一跳,不过好在作者永远会在看似漆黑的夜幕中突然点亮一盏灯,让一切仿佛也没有糟,是啊,生活就是这样,永远不会让你好过,但是它总会给你一丝丝的希望,当这一点点的希望都被剥夺,灵魂的食粮是希望,当没有了一丝丝的希望,只有仰才可以慰藉那悲伤的灵魂。

  女性是他书中永远的被害者,却也是强者,女性主导了故事的攻与守,主导了所有人物命运方向,女性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故事,温暖了整个世界,女人是为了爱而生,仅此而已,她们希望得到的也仅此而已。

  E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三):一本洞穿人性的推理小说

  她叫安妮,是一个性感美丽的中年女性,眼神迷离,笑起来脸颊带着酒窝,却在一起暴力事件中被歹徒毒打至毁容,并且因为是目击证人,所以即便住进医院,也依然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

  他叫卡米尔,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的警长,办案经验丰富目光锐利,曾失去挚爱妻子,并因此而患上抑郁症,现在,他与安妮是一对恋人

  安妮的不幸遭遇激起了卡米尔强烈保护欲望,他发誓一定会拼尽全力保护好安妮。反而,事情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吗?随着卡米尔调查深入我们发现事实绝对不是表面上的那样,而这个安妮,也有着不为人知秘密

  对于警官卡米尔来说,他即将面对的是不只是一桩棘手案件,更是一个完全陌生亲密爱人

  在法国推理小说家、龚古尔文学奖得主皮耶尔•勒迈特的最新力作《必须牺牲卡米尔》一书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疑云、不断反转的故事。读完皮耶尔•勒迈特的这本《必须牺牲卡米尔》,我们不禁会反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罪恶,以及真正的罪恶会以怎样的面目被掩盖起来。

  作为一部犯罪推理小说,《必须牺牲卡米尔》有着紧张的故事节奏刺激的情节发展。通常来说,一部推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暴力案件与侦破过程。在《必须牺牲卡米尔》一书里,作者设计了好几处暴力案件,这些暴力案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残忍,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求生欲望,可以说是非常震撼人心了。而本书的侦破过程,则通过主人公警官卡米尔那细致深入的分析,逐渐呈现出事件的真相。读者跟随警官卡米尔的分析,看到的依然是人性深处的光明阴暗。所以,这本《必须牺牲卡米尔》不仅只是讲述一个暴力犯罪的故事,更是揭露出人性的真相,——人性总是光明与阴暗并存,爱虽然能唤起我们的力量,但爱的反面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皮耶尔•勒迈特极擅于刻画人物的理,他的文字凝练、生动、准确,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在这场惊险刺激的探案过程里,警官卡米尔与他的恋人安妮,有几场非常精彩的心理暗战。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最能见出皮耶尔•勒迈特的写作功底,也正是通过这些心理描写,我们得以窥见警官与罪犯这两个站在对立面的人物,对对方抱有的希望与失望

  当一个警官,发现自己所爱的人,并非表面上那样良善,那样楚楚可怜,而她还以假的身份陪伴在自己身边,那么这个警官面对的不只是良心拷问,更有对爱情怀疑。警官卡米尔在这样的两难中到底该如何选择,这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可以说,这个矛盾点的设置,也正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皮耶尔•勒迈特凭借《必须牺牲卡米尔》这本书,荣获2015年度国际匕首奖,并于次年斩获日本《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奖。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这个紧张惊险、洞穿人性的故事,那么就翻开这本书吧。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四):美好苦涩

  《必须牺牲卡米尔》,也是《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系列的终篇,万众期待,不负众望。作为悬疑推理这本是出色完成了对上一本的升华。表面是高潮迭起的悬疑推理,内核更是引人深思的,美好而苦涩的人性挖掘

  在故事进行的时候,你可能环环相扣的反转,震惊到发麻,但当真相浮出水面时,却会不由得为之动容。卡米尔为了自己爱的人,甘愿不顾一切地牺牲自己。因为他失去过妻子,失去过工作伙伴,他不能再失去爱人。

  为了心中所爱,他也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在这场令人战栗的罪恶中,最内核的“阴谋”其实无比深情:即使必须牺牲自己,我也要不顾一切保护你。真是甜蜜中带着苦涩的终极大包袱。

  爱情,生活,职业当这三者纠缠在一起,你会如何抉择,人性是善是恶到底如何评判迷雾蔓延,罪犯躲在暗处觎着普通人们,到底该怎么做,恐惧内心升起,却不的不坚强!卡米尔是个矛盾中心,故事也就此展开,精彩的环环相扣,跌宕起起伏伏。带你亲眼见证每一宗源于爱的罪恶,和不可小觑的普通人伟大奉献。我们以为的爱与保护,也许背后就有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心理学动力论中,自我,本我,超我,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结构理论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代表最原始和强烈的欲望。

  自我是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这三者如何协调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这个故事中既有本我支配的罪犯。也有被超我带领的卡米尔。人性就是复杂存在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五):卡米尔的悲剧

  皮耶尔·勒迈特是一位出色的畅销小说作家,他最为出名的作品《天上再见》甚至被搬上了大银幕改编也非常出色。结局可以说比原著更加感人

天上再见 (2017)8.12017 / 法国 加拿大 / 喜剧 战争 犯罪 / 阿尔贝·杜邦泰尔 /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阿尔贝·杜邦泰尔

  这部《必须牺牲卡米尔》是警长卡米尔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第一本英语版叫“Irene”,指的是卡米尔的妻子伊琳娜,说的估计是第三部登场过的的被关在监狱里的连环杀手的故事,他最后一个受害者就是伊琳娜。导致了卡米尔生活中一系列的悲剧。可惜这部奠定系列基础的作品国内目前居然没有引进,让人很遗憾

  第二部说的是阿历克斯的故事,与卡米尔的私生活关系不大。情节也算得上跌宕起伏,只是翻译不是很顺畅。第二部与第三部一样,突出体现了女性的坚韧,她们虽然是犯罪者或犯罪协同者,但还是足以让读者动容。

  第三部再次回到卡米尔的私人生活上,看到最后会发现这实际上是第一部的延续,与第一部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次,命运再次带走了带走他的爱人。卡米尔的爱与恨,甚至他的职业生涯都将告一段落。什么都没有剩下,除了他的母亲留下的充满卡米尔悲伤记忆的房子

  卡米尔牺牲了自己的前途,他被安娜欺骗了,但他无怨无悔,他说“我发现有一个能让你牺牲一点重要东西的人也是很不错的”。卡米尔毫无疑问是爱安娜的,安娜有没有爱过卡米尔我终究还是不太清楚,虽然一切都是经过事先设计的,但我宁愿相信安娜t也同样爱着卡米尔。她最后离开了他,带着卡米尔的素描本,上面有卡米尔为她画的速写。我希望有朝一日安娜能够回到卡米尔的身边,他们能够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开始。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六):当爱成为了一个圈套,你是否选择相信?

  《必须牺牲卡米尔》是法国著名推理大师皮耶尔·勒迈特继《必须找到阿历克斯》之后的又一力作,同时也是这一系列的终章。《必须找到阿历克斯》读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发生在那个不断变化发色和眸色的女孩身上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不停反转的烧脑情节让人似乎一直绷着一根弦,你所以为的最终却是另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答案,人性的阴暗面淋漓尽致揭示开来,血腥与残忍之下却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骇人听闻伤疤

云非云,雾非雾

  《必须牺牲卡米尔》延续了上一部的写作风格,故事依然不断的反转,没有到最后一刻总是难以窥得其中的隐情,然后在故事结束的时候,让读者在真实人性的强烈冲击下感受着那个让人意想不到谜底。 与上一部不同的是,“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的那个“必须”是卡米尔作为警察的一种责任感信念推动着他,而“必须”牺牲卡米尔的这个“必须”,更多的则是源于他身为爱人的情感担忧。这个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小个子警官卡米尔,曾经已经失去了一次挚爱的妻子,所以他再也承受不住爱人被杀害的悲剧重演,于是这一次,他决定哪怕是牺牲自己,也一定要保护爱人安妮的生命安全。看似情比金坚、可歌可泣爱情故事,真相确实如此吗?我多希望这个屡受挫折真心付出的卡米尔警官,可以收获一次真挚的爱情,可到头来终是一场圈套和骗局,以至于合上书后,心绪依然难以回转,心底深深地为之叹息。

枕边人的阴谋

  故事的开始要从安妮目睹了一场抢劫案,然后被歹徒残忍暴打至毁容说起。安妮本是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女人,在一次阴错阳差地目睹了抢劫犯的真容,然后浑身重伤逃离了歹徒的枪口,住进医院以后,却时时饱受着来自歹徒的生命威胁。身为警察,更是爱人的卡米尔,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保护安妮的任务中来,即便这个任务本不属于他,即便他为此付出了停职的代价,卡米尔也未曾后悔过,因为他绝不能让爱人被害的悲剧再次发生。 可是随着案情的推进,事情的真相也日渐明朗,安妮并不是安妮,主犯阿福奈尔其实也并非阿福奈尔,他们到底是谁?他们究竟所为何事?这一切又是怎样的一个阴谋?

足够坚强吗?

他感到自己冷的像一条蛇,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他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甚至得以呈现出一个堪称符合艺术衡量标准的结局。他只有一个疑虑:他足够坚强吗?

  是啊,卡米尔他还足够坚强吗?他还可以坚强吗?命运对他似乎过于为难了,让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去,让他不顾一切牺牲自己之后,却换来一场以爱之名的骗局。人性的丑陋和罪恶在一层华美的包装之下,深深地隐藏着,我们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和用心去相信的那一切“眼见为实”的东西,往往不过是一个阴谋的伪装。卡米尔一直选择去相信,选择去守护爱人和爱情,所以,即便他是一个再出色的警官,在涉及到自己珍视之人的时候,也难免会忽略一些经过思考依然可以找出破绽的错误。大概是所谓的关心则乱吧,在那一刻,卡米尔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保护安妮,保护安妮!虽然看起来不够高大威猛,却依然想给她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当真相浮出水面,付出越多的那个人,就越是痛彻心扉,越是寒冷的像一条蛇。

  虽然这一系列的作品已经结束,却让我对皮耶尔的推理小说愈加痴迷。他对于场景以及人物心理的描写刻画的极为精彩,无论是《必须找到阿历克斯》还是《必须牺牲卡米尔》,其中血腥而狰狞的画面感非常强烈,尤其在这一部中,长长的一个故事,其实描写的仅仅是三天之中发生的事情,全书以时间为小标题,带来了强烈的紧张感,使得故事的整体氛围营造的更加急迫。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自由转换,真实而自然地将人物心理活动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在故事结束之后,又给人留下了许多的思考和感叹。

  《必须牺牲卡米尔》读后感(七):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第一次听法国作家皮耶尔•勒迈特的名字,是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的推荐,据说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情节的反转不读到最后都想象不出。然而,时至今日还没读过,只是对那个红头发的女孩印象深刻,偶然机会看到了这本《必须牺牲卡米尔》,黄色的封面上标注着这是横扫25国的重磅推理小说!也是《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系列终篇!

  虽然有时有点强迫症,更希望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来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但这本书莫名地撩动了我的心,带着这份浓厚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要先睹为快!

  故事的发生是从安妮遭遇的一个偶然事件开始的:安妮去取准备给给卡米尔的礼物手表途中,因随身携带的钢笔漏水去卫生间清洗而目睹了一伙劫匪,不幸的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戴好面罩,所以她刚好看到了他们的真实面孔。这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故事从发生到案件结束,用了三天时间。我们也跟着一起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行动。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件吧:

  地点:莫尼尔商业长廊

  时间:上午10时

  事件:抢劫、枪击

  受害人:安妮(女)40岁

  犯罪嫌疑人:三人 其中两人(一高一矮)在抢劫现场,第三个人驾车负责接应

  警官:卡米尔(男)50岁

  安妮是在给自己的恋人卡米尔取手表时遭遇了袭击,在不该发生的时间不该出现的地点发生了这件不幸的事件,这难道是命中注定?真的是一种宿命吗?在整部小说中,有很多的巧合,还有很多神奇的情节,让我们感叹世事的多变与无奈,也许吧,正所谓:

  无巧不成书

  神奇的巧合1:卡米尔是谁

  安妮的恋人名字是卡米尔,负责此次案件的警官也叫卡米尔,虽然这个名字也许在法国很大众化,甚至是个男性女性都可使用的名字,但在同一案件里发生,感觉还是很巧,总不能是同一个人吧,毕竟避嫌是全球都通用的法则,然而,此卡米尔竟是彼卡米尔,什么情况?怎么可能?!

  神奇的巧合2:

  卡米尔的伴侣都遭遇枪击

  既然这个卡米尔既是办事警官,又是受害人的恋人。这样的身份自然要说一下他的身世。你会发现更巧的事。原来,卡米尔刚刚失去了一位战友,并且4年前,因受自己案件的拖累,他的妻子遭遇了报复,死于自家门前。卡米尔刚从失妻有悲痛中解脱出来,结识了现在的女友安妮,他的女友又遭遇了枪击。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神奇的巧合3:每一颗子弹都脱离了轨道

  在安妮遇袭的现场,因看到了抢劫犯的面貌,安妮本是遇到了杀身之祸的,她被劫犯用枪托打,用拳击,用脚踹,用刀砍,都没有致命,更为神奇的是,在现场如此近的距离用枪射击,竟然三发子弹都没有射中她!是抢劫犯太紧张手太潮,还是安妮的命太大,感觉她就像是个打不死的怪兽一样顽强!谁让她是女主?!

  神奇的巧合4:英雄总是遭遇救美

  俗话说:爱江山,更爱美人!童话故事中有美女与野兽,真实生活中自然都是英雄救美。咱们还没说两位主人公的外表形象,来,看一下:安妮是个40岁左右,风韵犹存的离异女人,紧致的皮肤,火辣的身材总是引得不少男性想入非非;卡米尔一样让人过目不忘,他是一个身高只有145CM的男孩子般的身材……这两位外形上如此无法般配的人是如何成为恋人的呢?原来,他俩曾经同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过饭,刚好那天从不与人吵架的安妮却与人打了一架,身为警察的卡米尔怎能看得下去?自然发生了一场救美行动,很俗套的一个故事吧,它就这样发生了!

  ……

  故事中,如果你去细读,会发现还有很多巧合,此时,不禁想起小说开篇中提到的那句话,人生中什么是决定性事件,什么是偶然性事件呢?卡米尔说:“所谓决定性事件,就是彻底把你生活打乱的事件。”然而人世间,就是这么一个偶然接着另一个偶然,打乱了你的生活,终成为了决定性事件!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本小说,是一部推理小说,然而在推理之外,感受最深的还是“情”。

  说到情,不是说卡米尔与安妮之间忠贞的爱情。让我们回到第一个疑问吧:“卡米尔是谁”既然负责这个案件的警官卡米尔就是受害人安妮的恋人,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谁都知道办案避嫌的原则,他唯一可以办到,自然就要去隐瞒,甚至是欺骗。要知道,要男人的世界中,事业或许会高于感情,而卡米尔不会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冒了多大的风险,然而,安妮是遇上了杀身之祸,她是为了送给自己礼物而遭遇的这个不测,他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去抓罪犯,他只相信自己才能保护安妮,为了安妮,他会想尽办法,他动用了各种力量,他可以忍辱负重、卑躬屈膝,他欺骗了上司,他陷入了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言中被停职……为了保护安妮,他甚至可以牺牲生命。这是一个男人对女人最浓的情。

  小说中,牺牲的又何止是卡米尔呢?卡米尔可以为安妮牺牲,安妮在为纳唐牺牲,甚至犯罪嫌疑人阿福奈尔也为他的女孩们在牺牲……或许这就是人性吧。无论你内心深处有多么坚硬,都会有一处是柔软的,无论你人性中有多少恶,总有那么一个人你愿为他(她)付出全部。只是,不同的人走上的是不同的路。

  本部小说,皮耶尔大部分篇章都采用的第一人称来叙述。一方面心理上的描写很细致,感觉情节很丰富,另一方面,心灵上的独白使我们对人物的理解更深刻,这个故事中出现了那么多的剧情反转,没有心理发展的支撑,就会显得牵强,心理上的变化使情节的反转发展水到渠成!因为人物性格饱满且有个性,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转换,并不突然生涩。

  总之,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很棒,不愧荣获了那么多大奖。虽然我已经读过了这一系列的终篇,不知这是不是他的巅峰之作,但怀着对皮耶尔的崇拜及敬意,我还是打算要读一下《必须找到阿历克斯》,更想读一下这位大师的《天上再见》!希望与皮耶尔再次相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