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六

2020-02-04 05:27:05 作者:黄小平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载入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六:

  小气就是赚自己的钱

  文/黄小平

  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后开了一家公司,现在已发展到千万资产。一次,我去找他,他顺便带我参观了他的公司。路过一间办公室门口时,他突然收住脚步,径直走了进去,严肃地对员工说:“天也亮着灯,这不是浪费吗?”接着,便随手关了灯。事后,我对同学开玩笑说:“已是千万富翁了,还斤斤计较一盏亮着的灯,不是太小气了吗?”同学却解释说:“小气就是赚自己的钱,自己的钱都赚不回来,又怎么有能力去赚别人的钱呢?”

  “小气就是赚自己的钱”,仔细想想,同学的这句话还是不无道理。最近,在网上看了一项有趣调查,美国本土1000个百万富翁中,依靠继承、中彩等暴富起来的只有4位,其余都是通过定期向银行存入现金稳妥投资积累而成的。看来,很多富翁的财富都是积少成多、集沙成塔累积而来。

  小气不仅有利于你积累财富,而且还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有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从幸福感觉来说,省下一元钱往往强于你赚进一元钱。

  同学的话让我感到,赚钱不仅要赚别人的钱,还要赚自己的钱;不仅要盯着别人的钱包,还要盯紧自己的钱包。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己就是一座金矿,而小气正好可以帮你守住这座人生的金矿,赚足自己的钱。(摘自《广州日报》 2005年11月24日)

  黑夜考验

  文/黄小平

  印第安男孩在13岁生日那天的晚上,要接受一项“成长考验”,父母会让孩子自在黑暗森林里度过一夜,以此来考验他的独立和生存能力。当第二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惊恐无助的孩子惊喜发现阳光是那么灿烂温暖,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的小松鼠是那么快乐和可一条从脚下伸向远方的小路是那么踏实清晰。更令他惊讶的是,离他几步之外,背着弓箭整夜偷偷守候在他身旁的父亲是那么慈祥和伟岸

  印第安人的这种“成长考验”,其实是在告诉孩子:

  挨过人生的黑夜,就是灿烂的黎明;

  人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会独立的过程,独立是人的生存之本;

  面对人生的黑夜,你也许看不见世界美丽,也许看不清路在何方,但你必须耐心地等待,当你拂去眼前的黑暗和阴影,你就会发现,路就在脚下,美也像一只跳来跳去的小松鼠,给你快乐和希望

  面对人生的黑夜,不必恐惧惊慌,因为论你在哪里,都有亲情守候在你的身旁。(摘自《广州日报》 2006年6月17日)

  燃完一根火柴

  文/黄小平

  一天,朋友要我做个游戏:不借助任何东西,让一根火柴在手里烧完。

  我划着了一根火柴,火苗从火柴头开始沿着火柴杆慢慢地燃了上来,我的手指不断向后退却,最后再无路可退,火苗烧痛了手指,我一哆嗦,未燃完的火柴杆扔在了地上。朋友说,他能将一根火柴在手里燃完,接着便开始做起了示范。朋友同样划着了一根火柴,用右手执着。当火柴烧到一半时,朋友换上左手捏住了那烧得焦黑,隐隐之中还有猩红余火的火柴头。火焰以此为支点,继续往上烧,一根火柴就这样在他左手中完全燃完了。

  如果把火柴燃着的一端比作人生的忧患,把未燃着的一端比作人生的安乐,那么从这个游戏中不难看出人生的安乐不是绝对的,一味地固守安乐,终会被安乐“灼”伤,招至灾难。有时,人生有必要适时地去选择忧患,因为上帝总偏爱把人生成功的机会,放在忧患的一端。(摘自《广州日报》2006年8月6日)

  看到一颗种子的

  文/黄小平

  春天,我把一粒种子放进花盆,然后盖上泥土。孩子问:“爸爸,为什么种子要盖上泥土才会发芽呢?”

  “因为泥土能给种子带来生命的养料。”我说。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兴奋地告诉我种子发芽了,并拉我到花盆前去看。“爸爸,你看这芽苞,像不像种子的眼睛?”经孩子这么一说,再看那两瓣嫩黄的芽苞,还真像一个婴儿睁着一双探寻光明的眼睛呢。

  “爸爸,现在我知道了种子为什么要盖上泥土才会发芽。”孩子说,“给种子盖上泥土,那是对种子的一种考验,看它在黑暗中还有没有一颗寻找光明的心。”

  一位诗人说:孩子的眼睛因为纯真,才看得更加深远。也许,唯有孩子的眼睛,才能透过泥土的黑暗,看到一颗种子的心。(摘自《广州日报》 2007年12月9日)

  想飞就能飞起来

  文/黄小平

  有一对小兄弟,经常跟随父亲去牧羊。一天,他们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突发奇想,要是自己也能长出翅膀飞上天空,那该多好。这时,一群大雁飞过他们的头顶,他们从草地上一跃而起,跟随着大雁“飞”起来,可他们怎么也飞不起来。他们沮丧地问父亲,为什么大雁能飞,而他们不能飞?

  “只要你们想飞,你们就能飞起来。”父亲肯定地告诉他们。

  “可我们想飞,为什么飞不起来?”

  “那是你们还想得不够。”

  小兄弟俩信以为真,便每天想着如何让自己飞起来。1903年,他们根据风筝和鸟类的飞行原理,制造出了人类的第一架飞机。他们终于腾空而起,成功地飞上了理想的蓝天。

  这对小兄弟,就是飞机的发明者美国莱特兄弟。

  今天,在美国宇航中心的大门上,写着人类面向宇宙的一句豪迈宣言:只有人类能够梦想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想飞就能飞起来,请呵护孩子的每一个飞翔的梦想,也许那就是他们飞向成功的第一片羽毛。(摘自《广州日报》 2007年11月3日)

  角 度

  文/黄小平

  看一个人、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其效果是不同的;一个人、一件事,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展示在世人的面前,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之间,两国为了争夺更多的瀑布所有权,进行多次谈判,最后,巴西做出让步,阿根廷如愿以偿地把瀑布最美的部分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伊瓜苏瀑布成了世界名胜,各国游客纷至沓来。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伊瓜苏瀑布的最美部分虽然在阿根廷境内,但观看瀑布的最佳位置却在巴西境内,所以游客们纷纷从阿根廷涌向了巴西。

  从伊瓜苏瀑布我想到了人,一个人光有美和才华是不够的,还要学着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角度去展示美,去表现才华。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怀才不遇”,其原因就是被动地坐等着别人来“遇”他,而不是主动出击,选择最恰当的角度让别人“遇”到他、发现他、欣赏他。

  而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学会多角度地去“看”员工,不仅要“看”其优点,还要“看”其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用好一个人。(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5月3日)

  “1”为什么大于“300”

  文/黄小平

  如果给甲1个机会,给乙300个机会,那么,谁更有可能把握机会呢?

  如果要你回答,你会选谁呢?我想,你一定会选乙,因为乙拥有比甲多得多的机会,当然乙也就更有可能把握机会了。

  在判断你的答案是否正确之前,我们先来读读以下两个故事吧。

  从前,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财主的女儿,便上门去求亲。财主说,他家有9头牛,明天早上他打开牛栏门,9头牛会陆续地从牛栏里走出来,只要年轻人能抓住其中一头牛的尾巴,他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他。第二天早上,年轻人按时守在牛栏门口,见第一头走出来的牛过于高大,而第二头牛又过于强壮,第三头牛又太威猛……年轻人迟迟不敢上前去抓,心想,等下一头再说。在等待观望中,一头又一头牛从他的眼鼻子底下走过。等到第9头牛出来,刚好是头小牛,年轻人喜出望外,伸手便去抓牛的尾巴,可却抓了个空,原来这头小牛没有尾巴。年轻人之所以没有抓住牛的尾巴,就是因为财主家的牛太多,财主给他的机会太多,结果他在这些眼花缭乱的“牛”中,一次次错失了良机。

  有一位射击运动员,开始时,教练每天给他300发子弹进行训练,可他训练起来,总是漫不经心,还没对准靶心就随意地发射,结果射击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后来,教练对他改变了训练方法,每天仅给他一发子弹,如果没有射准靶心,就不准离开训练场。因为只有一发子弹可以发射,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所以训练起来他变得格外认真,再也不敢有丝毫马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射击成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952年,在第15届奥运会上,他获得了大口径步枪 300米3×40项目的金牌,成为前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射击冠军,这位射击运动员就是鲍格丹诺夫。

  读完以上两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你对你给出的答案又是否满意呢?

  “1”为什么大于“300”?就是因为“1”是“唯一”,失去了这“唯一”,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对这“1”也就看得格外珍重。而如果换上“300”,失去了其中一个“1”,还有许多个“1”,所以对失去其中的一个又一个“1”,也就漠然视之,正因为这种漠然视之的态度,而最终失去了全部。

  生活中,珍惜“1”,珍惜“唯一”——珍惜唯一的爱,珍惜唯一的珍宝,珍惜唯一的机会,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幸福、快乐和成功。(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10月30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