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晓松秀“优越感”,我觉得挺好的,请继续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高晓松秀“优越感”,我觉得挺好的,请继续秀!

2020-02-07 14:46:15 作者:何日君回来 来源:何日君回来 阅读:载入中…

高晓松秀“优越感”,我觉得挺好的,请继续秀!

  假期本来计划读很多理论性的书,但是,疫情新闻实在是让人心烦,读不进去,于是只能看点简单东西,打发时间,然后就把高晓松这几年的东西全部看了一遍,包括《晓松奇谈》系列啊,《矮大紧指北》系列。

  我觉得这些其实都还有点意思的。

  于是闲得聊,到知乎上一搜,怎么评价高晓松?

  结果有些答案让我瞠目结舌,比如高晓松还不是个半吊子水,他自己有毛才华啊,还不是靠里?!还有回答说高晓松就是那种一辈子,啊,诗与远方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优越感爆棚

  我???

  别的不说,我就随便说,高晓松以前写的歌词,一般人写得出来?

  随便举个例子

  老狼模范情书》前四句。

  我是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

  我是你初次流泪时手边的书。

  我是你春夜注视的那段蜡烛

  我是你秋天穿上的楚楚衣服

  我觉得,这四句,绝对是华语歌坛初恋感觉翘楚

  符合文学性里既写实又有象征意。

  橡树,书,衣服,蜡烛,这些都是生活中能见到的实物。日常的东西最具有说服力。越日常,越具有大众代表性,每一个女孩都有份,能引起所有人的共情

  接着这是谁的日常呢?

  哦,是一个青春女孩的日常。

  她闲坐窗前看到的橡树,她初次流泪时手边的书,她春夜注视的那段蜡烛,她秋天穿上的楚楚衣服,看这个描述,这些日常实物开始有了场景情绪,活起来了。

  第三句用春夜和秋天的对比表示了时间的变迁,这份青春情愫的持续性,我你好久啊!

  写到这儿,还没很厉害,这首歌还属于70分水平,接着笔锋一转,来了,每句前面加了简单三个字,神了,达到80分水准了。

  窗外那颗橡树也是那个人,初次流泪时候手边的书也是那个人,连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是那个人。

  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

  但是高晓松为啥不写“你是我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你是我初次流泪时的书”,而是反过来写“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我是你初次流泪时手边的书“呢?

  这有三个原因

  第一,假如你的感受,你自己能够准确说出来,那就没有青春的困惑迷惘的感觉了。

  青春期女孩喜欢一个男孩,你是搞不清楚的,你只觉得忽然高兴忽然低落,没来由的多愁善感,所以从女孩的切入角度写,不如交给旁观者的男孩角度。

  第二,这是交给老狼的歌,更适合男生视角

  第三,把角度交给男孩,那么这首歌在写了女孩的感觉后,又写了男孩。

  你想我的时候,我知道。那说明我也有在关注你。

  这是妥妥的85分以上水准啊。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己没有才华的人写的???

  高晓松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的成长环境对他耳濡目染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个“耳濡目染”能变成自己的才华,这也是他自个儿的本事啊。

  你们酸啥呢?

  直白的说,也不是每个爹妈出色的孩子就都出色,也不是每个清华大学的爹妈就生出了那么能说会道的高晓松,不是吗?

  至于你们批判的高晓松的优越感啊,你们那是不知道真正的优越感是怎样的。

  没错,高晓松在节目里,他是喜欢说某某大神,我也认识,什么斯皮尔伯格,我们以前还一起吃过饭巴拉巴拉什么,但是人家就是一起吃过饭啊,这还不让人家说了啊?他就是看过一本孤本《红楼梦》,9000多块钱一本,他学英文的时候就用的丘吉尔的日记学的词汇啊。

  这也是秀优越感啊?

  这就是人家的日常生活,只是离你太远,你够不着,所以你觉得人在秀优越感呗。

  只要你把高晓松的节目听个七七八八,就会发现,高晓松啥都说,他那张嘴啊,是管不住的。

  除了那些根本不能踩的政治红线啥的,他基本啥都说,不只是说他隔壁住着林徽因这些名人,倍儿有面子,坏的他也说,压根不止一次说他自己酒驾坐牢的事儿。

  他还说很多大佬跟他不熟,比如他访问美国橄榄球的大曼宁,大曼宁就不那么搭理他,很多问题避而不答,让他觉得采访不够意思。

  假如高晓松为了秀优越感,他为啥还要说这些个没面子的事儿呢?

  高晓松是那种巴拉巴拉,啥都说,好的坏的,他都说,甚至随时让你逮到某些错误说法的性情中人。

  高晓松不理解普通人的生活压力,这有可能是对的,而且他会明显表现出来,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庸俗,天天就想着钱。

  但是你说他这是秀优越感,这完全是你想多了。

  人的生活层次天然就是不同的。

  你非得让高晓松鼓励你们买房,为你们着想,不聊情怀,不聊诗与远方,这反而是很假的,那是显然的为了讨好大众而说的话。

  高晓松比蔡康永他们就可爱在这里。

  他没有做出姿态,我跟你们是一样的人,来,我出个书,我教你如何说话,拥有我的情商?

  他没有。

  我就是把我的真实生活告诉你们,我的真实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因为生活层次不同,那么,大家想的东西也不同,接触的人群也不同,说话技巧也不同,这根本就是没法教的东西,你永远也不会蔡康永的说话技巧,哪怕你努力到死,看他一万本书,你也不会有,因为你和康永哥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上面的人,不把底层的人当韭菜割,不忽悠你,来,你来跟我学习(其实学个毛),挣你的钱,这已经很厚道了。

  我觉得高晓松能叨叨逼这么多,反而体现了他不太轻视普通人,他的分别没那么严重,他愿意分享他真实的生活给我们看。

  

  真正的优越感是根本不屑跟你们沟通,“是是是,你最好看你最对,都按照你说得来”,迁就你,免得你不满,免得你嫉恨,这才是真正的优越感。

  明星会告诉你他一身的行头有多贵吗?

  他们一顿早餐会吃个大几万吗?

  他们的性资源有多丰富吗?一周可以搞到普通人一生都难以搞到的异性吗?

  ...

  

  他们不会!

  知道飞机的头等舱和经济舱为啥要用帘子隔着吗?

  因为不让经济舱的人知道头等舱的人的真实生活,这是头等舱人的体面。

  从来只见到穷人写书揣测富人的生活,富人有几个会写自己的真实生活给穷人看的?

  君不见汪小菲出个书,都只聊他人生有多苦恼呢?(详见汪小菲《生于1981》:给有钱人/明星们出书提个建议。)

  

  明明不是底层人,但是要装作底层人,装得跟你们同理同心,博得你们的好感,随便收割一波韭菜,这才是上面的人的习惯性操作方式。

  这还亏得有高晓松,他傻,他还愿意跟我们讲讲人华谊王中磊的房间墙壁上就挂着毕加索的真迹,好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