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革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革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2-03-27 03:0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革命》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革命》是一部由休·赫德森执导,阿尔·帕西诺 / 唐纳德·萨瑟兰 / 娜塔莎·金斯基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精选点评:

  ●看了爱森斯坦的十月才知道这部《革命》看似震撼的开头是哪来的。。这部电影很奇怪,不是说独立战争不能从这样一个很个人的角度来讲,而是它立场太模糊了,给人一种避重就轻的感觉。重剪版竟然还剪去了最后重逢的长镜头,更让人困惑。帕西诺拍这赔本大戏得了两次肺炎大病一场,之后几年没拍片,惨

  ●在学校的电影院看的,坐前几排,脑壳看到很昏,不过场面还可以,不大记得了。

  ●挺不错的 战争场面感觉有点受到80年代苏联的诗化电影的影响

  ●鲁迅笔下的革命!

  ●阿尔帕西诺脸麻麻木木的演绎一个洪流中的老屌丝 现在回想起来 这么处理是对的 屌丝不配有情绪 有一种深深的随波逐流的无奈

  ●剧情太繁复,光是D·萨瑟兰演的军士长就同时扮演了:革命的无情镇压者、主角他儿子的鞭挞者、主角的追杀者、最后差点被主角割头皮的时候又成了英、美同文同种,亲如一家的象征。两个小时的片长显然不够啊~

  ●传说中的“一流导演、一流编剧和一流演员制造的一部三流电影”,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老帕因为这部败作息影了4年。

  ●美国主旋律电影,以小见大,史诗感强烈。

  ●挺有史诗气魄的大片。布景和场面都很精良。不想打仗的普通人被逼得不得不去打仗,战斗胜利了,当初的承诺不顶一个屁,逼得为不属于自己的战争打过仗的人还要继续为自己的战争去打仗。

  ●“这场战争不是我的战争,我只是为了我的儿子。” “你们如果要从我身上抢走我们的东西, 我们会反抗并拿回来!”

  《革命》观后感(一):《革命》观感

  总体上让人有一种拖沓、杂乱不想看下去的感觉。

  场面不错,选景很有那种蛮荒模样,人物切入角度也不错。

  影片让人觉得,变革的大时代一旦到来如果不想被卷入其中就得第一时间远远躲开,别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看着像装逼,可是面对着不管是革命(美独份子)的野蛮还是反革命(英国殖民者)的暴戾就像是待宰羔羊。

  《革命》观后感(二):革命些什么

  就像本片的篇名一样,整部《革命》弥漫着气壮山河的史诗气息,然而导演的高明在于,主人公的设定是绝对的反英雄主义——看看阿尔.帕西诺猥琐的小辫子和刻意佝偻的矮小身躯,再听听儿子奈德三番五次的嘲弄父亲的懦弱。然而这个人物被阿尔.帕西诺演绎得绝对丰满的,在硝烟中偷生才是本片捂着人性体温的真实,亲情的力量浑然厚重于外强中干的自由口号,所谓的“革命”,名义下的本真只是道德操守的变革。感慨于导演的自我审视的力量——因为站在英国大师级导演的角度拍摄一部揭露英军残暴侵略美利坚的影片需要勇气,就像片中父亲承认自己的懦弱。

  《革命》观后感(三):可以不要打着爱国的旗号绑架无辜群众吗

  后来年纪大点了,再看这片,才知道原来身处历史的大洪流中,早已是身不由己,只能是随波逐流,所以要说内涵、深度,我是觉得该片比只会歌颂主旋律价值观的《爱国者》强到不是一星半点,我就没搞懂这个片子当年怎么就遭遇票房滑铁卢了,欧美的观众和影评人都瞎啊?!美国佬赶走英国人,所用的手段也不是都是那么见得光的,光鲜靓丽外表的下边,同样隐藏着污秽,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大上,有意思吗?

  《革命》观后感(四):小人物的革命

  其实这就是一部动乱年代中父爱的故事。

  题目应为父爱,所谓革命,革的其实是父子俩的命,小人物的命。

  一对父子被迫卷入时代大洪流中冒险与挣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更迭和其所必定带来的痛与爱,并同时邂逅了奇妙的爱情。 这,是他们的革命。

  题为战争和革命,其实唤起更多的思考不是大主题上的革命,而是爱。

  在漂泊的年代,在最稍纵即逝的年代,在最身不由己的年代,对爱的亲历,验证,质问,更深的思考,如今和平时代难及的思考。

  至于历史功过之评价以及战争的批判云云,都是老生常谈,此不赘述,且亦非本片所重点谈及。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个人愚见。

  正如男主初衷,所欲只是保住船与儿子,奈何被拉上了动荡的岸。

“我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她就这么离我而去。上帝啊教教我。该怎么说才能向她表达我的心。她就要离开我去费城了。” 你要去哪?-我不知道。 那个航海员,他是个好的航海员吗? -是的他是 你会嫁给他吗?-不。我只会嫁给你

  《革命》观后感(五):革命的出发点是自私的

  《革命》同《爱国者》和《勇敢的心》一样,三部影片的男主角一开始都是不愿参加战斗的明哲保身的小人物,到后来基于对亲人的保护和为爱人的复仇这一极其私人的动机才揭竿起义,从这点来看, 无论如何粉饰,革命的出发点从来都是自私的,而不是为了什么狗屁而伟大的理想主义奋斗(这点也让《勇敢的心》结尾大喊的‘’自由‘’口号显得无比虚假和自煽耳光);革命只是个借口,任凭一张单薄的票据(而且还会扁值)和一句虚无的口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征用他人材产并逼迫参军,当老百姓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过着饥寒交迫时,他们期待的胜利果实非但换不来更幸福生活,而且极有可能被某个心数不正的投机主义者窃取(这段历史参考辛亥革命就知道了)。往好的情况想一想,就算真的过上更安稳舒适的生活又怎么样?政党哪能容许民主的存在,只不过换了一个当权者罢了,然后一代一代接下去权力无人约束,又成了一个新的官僚社会(感觉说到这已经有点离题了)。

  说实话,整部电影拍得真是乱七八糟的,情节完全是在生拼乱凑无病呻吟,从节奏、场面到配乐无不困意眠眠,上次遇到这么无聊的‘’传说中的史诗巨制‘’还是《白鹿原》,另外不觉得爱情戏码很唐突么?

  最后,豆瓣简介你是在逗我玩还是逗我笑呢?看完电影核对一下,这个......这个......这尼玛到底TM写的是啥啊!!!!‘’而是通过底层人物的命运转移带出对这段历史……更描绘出一个摆脱帝制后全速前进的美丽蓝图……‘’亲,整一大段都是错的好吗……话说虚构这么多内容出来是怕观众受剧透影响吗?嗯,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