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三

2020-02-08 07:31:05 作者:黄小平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载入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三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三

  聪明的人不狡猾

  文/黄小平

  狡猾的人,都是聪明的人,但真正聪明的人,不屑于狡猾。狡猾和聪明,其差距高下不在智力上,而在道德上。

  有人说,狡猾的人不吃亏。在我看来,狡猾的人不吃亏是指不吃眼前亏,但狡猾的人不亏眼前,亏的却是长远。因为狡猾的人做事没有是非、没有底线,所以才会常常惹出是非,因为没有底线,反而容易跌入万劫不复深渊

  聪明的人不狡猾。真正聪明的人知道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始终有把道德的标尺,这样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走得更长远。(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7月1日)

  节 制

  文/黄小平

  吃饱了撑的,本义是指一个人吃饱了,会撑得难受,引申为一个人没事找事自寻烦恼、自寻痛苦

  一个人怎么会没事找事地自寻烦恼和痛苦呢?比如,一个人有一套房子,已经够住了,可偏要去想二套、三套房子,甚至套、八套房子,结果,生出许多端的烦恼和痛苦来。

  食物是用来喂胃的,欲望是用来喂心的。对于胃来说,食物喂得太多,会让胃撑得难受;对于心来说,欲望喂得太多,也会让心撑得难受。

  无论喂胃还是喂心,都要有所节制。有所节制,才能健胃强心,才能拥有人生舒适、安健康幸福。(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8月27日)

  哲学

  文/黄小平

  小时候,听父亲讲一则寓言故事

  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里,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听到这里,我自作聪明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是要我去学勤劳的蚂蚁,而不要去像那蟋蟀,整天就知道玩乐,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听我讲完,问:“孩子,难道只有这种选择吗?”

  听了父亲的问话,我感到纳闷,难道父亲对我的选择还不满意吗?

  父亲说:“孩子,父亲然愿意你做一只勤劳的蚂蚁,但父亲同时希望你学做一只蟋蟀,每时每刻享受生活快乐,因为勤劳和快乐并不矛盾啊!”(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3月26日)

  心 闹

  文/黄小平

  记得学生时代写作文,当要形容安静时,最喜欢用这样一个句子: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听不见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的,但要是环境极静,就能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然而,我们总是埋怨世界太吵、太闹、太喧嚷,弄得我们心神不宁心浮气躁、心猿意马心不在焉,而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个计划、一项工作、一项事业,最终落得碌碌无为蹉跎一生

  哪里才能闹中取静?哪里才能得一静处?我们寻寻觅觅,随处可见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们很焦躁,不懂得能让我们闹中取静的、能让我们得一静处的,不在别处,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心。

  这世界太闹,是因为我们的心闹。可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内心的声音,听得见内心的所思所想,听得见内心的祈盼和召唤,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那么我们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外部的世界多么喧闹,我们都能听得见内心的声音,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2月25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