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影评精选
《冲突》是一部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阿尔·帕西诺 / 约翰·兰道夫 / 杰克·基欧主演的一部传记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7.8。新好莱坞真好看啊,两个小时看阿尔帕西诺演戏太舒服。有点像帕西诺版的出租车司机.不过美学弱了很多,剧本不错剪辑也不错,最后那段调度特别好。不过这样除了摄影其他各方面都不错的电影倒是像极了当今奥斯卡颁奖台上部分8提9提的奥系片,可能多年后这些奥提电影也会无人问津吧。时代差距。
●2008-11-29 23:14:32 9/7.7(18914) 同类片里看过最好的,帕神演技加分,actually,one of his best acting
●喜欢的导演和最喜欢的演员,强强联手啊。年轻的阿尔帕,存在感实在是太强了,坐着不说话都不能不去注意他
●本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而富有理想的警察孤身对抗腐败体制的故事,虽然题材和结构一板一眼,但纽约实景的拍摄增加了时代背景的动感,带来了一种浪漫化的悲剧体现,稳重而又不失感性,阿尔帕西诺的特立独行的强势表演,让观众感觉到男主角像一团怒火地存在着,在生活化的片段为了人物形象递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比他后期更加自我放纵化的表演要好得多
●帕西诺年轻时嬉皮风的模样,觉得这个形象和毒害鸳鸯的毒瘾混混、热天午后里的倒霉银行抢劫犯、稻草人里的流浪水手的形象并行,成为帕西诺青年时期四个迥异却有些莫名的共同之处的面目。
●帕西诺的变装秀。鲁迈特无疑为帕西诺确定了一个符号般的男性角色形象。无论这个男人是警探、黑帮、盲人、流氓还是白发苍苍的医生,他都始终保持着正直、偏执(躁郁)、易怒的个性以及难以倾诉的无力感。btw,20年后的《情枭的黎明》应该是参考了这部片子吧。
●Al太会塑造这样的人物,耿直敏感情商高,坚强果敢同时也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是个活生生的汉子,何况还帅。眼神总是让人心疼。节奏尚可 ,有时转场生硬。一开始就把结局扔出来,就看过程怎么逐步深入。表现了丰富的生活细节,各种动物很好地衬出他的可爱面,结尾唏嘘,听说也是真人真事。配乐有问题。
●个人抗争体制的题材,见怪不怪了。片子太过于沉重,看得我昏昏欲睡……即便有再多精彩之处,由于昏昏,也不得而知了。可见黑爷说的话还是有他的道理。电影就是要有趣嘛。
《冲突》影评(一):那个孤独的警察谢皮科
看到有人评论说教父之后帕西诺的表演被限制了,其实1.2部教父是1972.1974.两年的,热天午后是教父2之后,后来闻香识女人是在十多年后,再后来也有死亡医生,其实他的演技是多变的。回到本片,他演这个人物是真人真实事情,很投入,以及他拜访过谢皮科,对人物本身也有很深感受,
谢皮科,他是固执,坚定又孤独的警察,浪子的外表却是有执着的心。
《冲突》影评(二):【最不警察的人最警察】
瘦小的身材,珞腮的胡子,颓废的衣饰
——你会觉得他是一个警察吗?
最不像警察的人其实是最尽责的警察。
名字叫frank的主人公真真正正是个frank的人~
但是他极度的坦率却让他深陷于不断的冲突中~
ERPICO是frank的姓,
但有人把这部电影翻译成《冲突》或者《急先锋横扫罪恶城》~
于是serpico就变成了“冲突”和“横扫罪恶城”的“急先锋”的代名词~
这点真是耐人寻味。
看到这里不能不想到同一时代马丁和DENIRO拍的《出租车司机》
都是小人物,都是邋遢世界里的干净人。
但是,他们两个演出不一样的感觉。
《冲突》影评(三):正义与自我的选择
苏格拉底和青年在柱子上写下了正义和非正义,讨论的结果似乎在说,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双方的阵营与利害关系;这部电影中,有正义系统中的腐败,也有那些坚信正义却在障碍面前却步的人,Serpico是少数在障碍面前依旧勇敢前行的人,然而庞大的结构并非朝夕即可改变,那些本应是他战斗伙伴的人,却在他身后不时的捅了一刀,而那些原因与他同行的人,却也面对着种种的无力;为了心中的一份理想,他失去了自己的爱人,深陷危险之中,如此庞大的结构性问题本不是他和他为数不多的战友们能解决的,而正是Serpico的放手一搏才让事情有了突破点;
然而一个人永远也无法撼动一群人的利益,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你可以解决一个地方的腐败,但还会有更多地方还有腐败存在,世界永远是如此,黑色和白色在灰色的世界中永无止境的斗争着,你既需要确保自己可以存活于世与敌人继续斗争,又要确保自己不会陷入黑暗之中,这便是Serpico的困境,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后,正义到底是什么?你又会如何定义和贯彻你的正义?
PS:最后写一个跑题的感受,连这么有魅力的Serpico都无法留住爱情,看来我也该赶紧准备养条狗了,还好我单身二十多年至少还不用体会失去的痛苦
《冲突》影评(四):警察的职责
看完这片感觉跟以前看过的一本港片很象,也是讲警察贪污受贿的问题.然后才成立的了专门请人喝咖啡的廉正公署.
片子一出来用了倒叙的方法,帕西诺演的警察沙比高(读起来感觉象沙皮狗,哈)中枪正被送往医院,然后故事慢慢展开.沙比高从小立志当警察,从警校毕业后他如愿当了名制服巡警.但是同事对犯罪的视而不见使他想着离开当时的警局,换个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他慢慢发现了整个警察队伍的贪污受贿潜规则.但他不想同流合污,拒绝受贿,因此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威胁.甚至于自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女友的感情也发生了危机.沙比高毅然决定与贪污受贿行为做斗争,想办法清除这种行为.他四处找办法,同时自己也被调到了比较危险的缉毒部门.在一次出任务的时候,沙比高不幸中枪.此时,影片跟开头沙比高被送进医院连接了起来.
沙比高最后被医治好,他的事也引起了有关人士的重视.
影片故事属真实事件改编,帕西诺在片中的演出还是不错的.他把一个虽然形象不羁,但内心正直的警察形象演绎的很真实.
本片导演: 悉尼 卢曼特 (Sidney Lumet)和帕西诺有多次合作.在随后的<热天午后>中,他们再度合作.更碰撞出一部精彩的好片.
《冲突》影评(五):当嬉皮士成为警界一员
本片是值得一再欣赏的70年代好莱坞经典。导演还导演过经典的12怒汉,以及同样阿尔帕西诺出演的热天午后,本片的气质更接近于后者。热天午后的时间仅在一个下午,而本片的跨度则是一个嬉皮士变成警察的过程。4星半
导演故事讲得冷峻扎实,镜头下风格真实自然,不修饰不做作,细节考究、运光自然。很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风格。很多街景实地取景,展现了70年代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风貌的。主题着眼于挖掘当时警界贪污的丑恶,帕西诺饰演一名正义的警察为终生理想的毕业警校学员。初入警局,从吃饭,到抓贼,处处显露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随着慢慢的深入,他发现警局内部存在着广泛的贪污腐败问题,小到街区保护费,大到毒贩回扣。而这些,直接与他在警校毕业时的宣誓相违背。
意大利裔的帕西诺将小警察演的十分到位,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不光服饰,举手投足、一言一动都彰显着嬉皮风格。其身上的嬉皮气质,与当时美国的整个思潮像融合。嬉皮士倡导的和平、爱、诚实,终于自由和理想,对很多美国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应该也包括导演。
收尾照顾了好莱坞,以观众满意的方式(坏人得到严惩,正义得到伸张,好人有善终)结尾,虽然力道稍弱,但全片依旧回味悠长。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香港八十年代由麦当雄推起来的枭雄片,比较起来,本片就像是文人拍摄的嬉皮士,而香港片则像大佬拍摄的黑社会,更加狂放,更加黑暗。
20110607 影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