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命,但不认命。”
尽 可 能 地 拥 抱 你 的 人 生
不知怎的,这句话我记了很久很久。
我一共算过两次命。
第一次是儿时,我体弱多病,普通的拉肚子都能病多半年,怎么也治不好,特别瘦小。
这件事我是许多年之后知道的,我问起算命的结果,我爸说,师傅说你命好,有福气。
我天生遗传了我爸的一个特征。
右耳的耳垂下长了一个2毫米的小瘤子,老人说,这是米面布袋子,能吃饱,饿不着,大富大贵。
我还不信,缠着我爸问,不是说我有福气吗?怎么我没察觉出来?咱们家也没什么钱啊。
我爸说,算命的说你命里有三虎,三虎必有一龙。
第二次是97年香港回归那天。
我被家人领到乡下一个瞎婆婆家,煞有介事地摆弄了一通,这事也曾被我写进书里。
瞎婆婆曾对我爸说过这样一句话:霞光千丈晚归途,楼兰桥宇路不通,唐僧三过火焰山,金麒麟千里送袈裟。
那时的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家人拜佛只是求平安,我却暗自许过两次愿。
第一次是我在出某本书时,恰好和家人去五台山,我跪在佛祖前虔诚许愿,希望新书能顺利出版。
第二次是母亲生病,我在厦门出差,听说普陀寺特别灵,特意去上香,恰逢寺庙翻修,我将母亲的名字写在了即将安置于寺庙顶上的瓦片上,祝祷母亲早日康复。
算命算的是命里有的,是迷信,不可全信,拜佛拜的是心愿,是希望,不能强求。
我曾问我爸,干嘛要算命,你是党员,不应该是无神论吗?
我爸笑了,求个心安吧。
我曾对两句话不甚理解。
但古人也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听起来是矛盾的两句话。
人定胜天这句话出自《东周列国志》。
尹吉甫对伯阳父说,你曾说担心会有弓矢之变,大王是不是会有劫难?
伯阳父说,我夜观星象,太白妖星隐藏于紫微星之中,国家恐有变。
尹吉甫反驳道,光是看天数,却忽视人的作为,将这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置于何地?人定亦能胜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
在第一百零三回中,诸葛亮绞尽脑汁,机关算尽,用尽各种谋略,终于把司马懿父子诱骗进上方谷。
诸葛亮以干柴火把截断谷口,火箭地雷齐发,司马懿父子与魏兵进退无路,面临的是火焚丧生的灭顶之灾。
但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满谷大火竟被大雨浇灭,司马懿父子趁机杀出重围,九死一生。
之后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后人也有诗曰: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我之所以详细写典故,是为了让你比较这两句话运用的场合环境。
所有的事情,无论你是交给所谓的“天数”也好,还是你使劲手段以“人定胜天”也罢,最终只有六个字:
尽人事,听天命。
但注意,这六个字是有先后顺序的,是先尽人事,再看天命。
而不是听了天命,才尽人事。
更不是听天由命。
我们都说,一个人的成功,有三个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唯有三者齐全,才能顺利得到理想的境界。
这原本是古代作战时的兵法。
在《孙膑兵法·月战》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意思是说,在作战时,这三个条件如果不占优势,那么就算是打了胜仗,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伤敌一百自损八十。
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涵盖了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一切。
天时就是天数,是运气,也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或机遇。
地利就是外界环境,是趋势和格局。
人和是人的综合能力。
《孟子》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直接阐明了这三要素的关系,运气不如环境,环境不如实力。
想要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人的综合能力。
这其实很好理解。
天时有了,地利有了,如果人和达不到,那么最终天时地利也不会偏向于你这一边。
你的能力没办法利用天时,不懂得地利,自然也不会成功。
而当人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可以创造更好的天时和地利,被自己所用。
哪怕目前局势不够明朗,只要尽心尽力,结果也不会差到那里去。
许多人在做事时,喜欢拼运气。
借天时,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地不利,说环境不尽如人意,有许多的理由。
但实际上,造成失败最重要原因,是人不和,也就是能力不够。
只是不愿意承认自我的不足,想要借由“天数”一说来慰藉自己。
你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讲天数,说听天由命,唯一的前提是,你真的尽了人事,用尽全力去做过,全力以赴去拼过。
不然,就真的是唯心论。
认定一切都是天意,都是命。
人的努力是有程度的。
我们中的许多人,往往达不到用尽全力的程度,充其量是尝试去做了而已。
没吃过什么苦,没什么倒下再也无法爬起的挫折,只是脱离了舒适圈,做完了眼下的事情,将这些称之为用尽全力。
但真正的尽人事,是你有100分的心,要出200分的力。
只有你的努力远远大于你的决心,才能够将决心变成动力,那才叫竭尽所能。
不然,你的那点行为,不叫尽人事,而是尽本分。
只是完成了该做的事情而已,远远没有到真正努力的程度。
尽人事,不是为知天命。
命这件事,我们参不透,或许到死去的那天,也只有一声都是命的感叹。
既然不知何为命,那什么叫不认命?
很多年,我都在思量这个问题。
最近,我倒是有一个全新的答案:
不认命,是不后悔。
有人说,不认命是不要在意事情的结果,保持轻松的心态。
我却觉得,做事就要做成,做人就想成功,没有人真的能到不在意结果。
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是在告诉你用尽全力,不留遗憾。
如果你真的全力以赴过,那么结果肯定不会太糟,自然也就无需介怀了。
我们的遗憾,不是遗憾结局潦草。
而是遗憾这种结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尽人事。
我今天一直在说做人做事的顺序。
你在做事之前,不能听天由命。
而是认定谋事在人,结局远远未来。
不要首先认输,要咬紧牙关,用尽全力。
当努力拼命之后,面对着最终的结果,无论好坏,才有资格说成事在天,才能问心无愧。
过去已然无法改变,这是命中的注定。
未来注定是未知数,这是命里的天数。
所谓天数,犹如古人天天仰望的星空,瞬息万变。
从现在到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任何一点改变,都能直接影响你的未来。
信命,是你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你能对自己的命运有一种预感。
不认命,是你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活得尽兴,就必须先苦后甜。
做暂时不可为之事,行那条艰难之路,才能对得起自己的那点野心。
所以之前才有那个金句:
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只有先运用好“人和”,才能提升“地利”,才能知晓“天时”。
尽可能地拥抱你的人生,尽可能地改变你的生活,这才是你的命,你的天数。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你才能对自己说,我尽了人事,听了天命。
但这时的命运,其实已经被你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是靠运气,不是看天象,不是依赖他人,而是你一路用尽全力走来的所得。
无论结果好坏,因为你的尽人事,全力以赴,你才无怨无悔。
信命,但不认命。
信命,是相信自己。不认命,是不后悔。
END
山 海 皆 可 平 , 难 平 是 人 心
♫ / El Niño Querido —— Georg Gab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