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100字

2020-03-06 23: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100字

  《吉本家猫咪们》是一本由[日] 春野宵子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吉本的猫咪们》精选点评

  ●#阅读打卡#《吉本家的猫咪们》春野宵子 计划阅读150min,实际阅读141min,完成100% 摘录: 2012年6月,弗兰西丝可过世的时候,我把装骨灰盒子放在爸爸面前:“在这里,变成骨灰回来了。”时双眼几乎看不见的爸爸,用手摸索着盒子的外形问:“变成骨灰之后呢?”“嗯……就先放在家里,直到甘愿了再看要撒掉还是埋起来吧。”爸爸听了我的回答很开心地笑着说:“哈哈!直到我甘愿吗?这个好,哈哈哈!”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我决定爸爸的骨灰也要放着,直到我甘愿。 分享: 学到了一些有关养猫的知识,也被作者乐观的心态感染着(毕竟父母去世了仍可以平静地、开心地养猫)。意外之中才看的书,生活中有这样的意外,真好。

  ●还可以的一本吧。因为收养了流浪猫,所以还比较共鸣。但大概是因为是把很多篇连载结集出版,所以整体感觉不太连贯

  ●流浪猫喂养指南

  ●作者是个善良的人

  ●阅读过程中真的会有感同身受的瞬间,猫咪总是能触及我们柔软地方,“白白,对不起,爸爸不能对不起弗兰斯西科”,19岁送走了全部家人高龄婆婆,太多让人动容的画面,与其说是温暖的读物,更让人决心坚强成长

  ●温暖治愈

  ●我超这本书!!两周前因为救助一只车底下的小猫 开始关注流浪猫以及需要救助的猫咪。这本书里很多观点非常正确 因为三观不同的救猫行为会让我无法接受。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要救助的生命太多 我们应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救猫。「在人类身边生活的猫咪们,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现代人与人之间缺乏包容与喘不过气的生活。一个地方如果有很多悠闲的猫咪,应该表示这里的人也过得很舒适。」这段话太正确了。作者是真的爱猫 她和猫咪都让人觉得很暖心 真好:-)最近感到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我一喊小橘小橘 他就出现叭。我们是好伙伴呢!

  ●这就是所谓“老年的故事”,在走下坡路,在不断失去,在不断告别,在风考验中逐渐坚韧展现生命顽强的一面。所有一切终将逝去,在这样的生命图景面前,人类能选择的只有积极淡然心态,为每一秒钟的当下感恩幸福

  ●我是一个害怕动物的人,所以也几乎没有和猫咪亲近经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猫咪是那么有灵性小生灵,他们有自己处世态度和生存准则,他们恣意而活又傲世独立。还有我真的太佩服作者了,她为了这些流浪的小生命付出了那么多辛劳和爱,真的很让人敬佩。文豪世家也是爱猫家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人之基本。

  ●挺喜欢猫咪的啊,所以这本书真的可以看看啊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一):不敢想如果我是蛋会怎样

  就算主张:“永不绝望!”但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与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 “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二):所有爱猫人士都该看看的书

  忍不住标题党一下,因为实在很喜欢这本啊!

  这是春野宵子在《猫咪的好日子》上的连载合集,虽然不是小说,但这典型“救猫咪“开头,让人无法克制地读下去:一个漂亮的却不能自主排便必须每两天去一次医院的小猫,能够活多久呢?

八年前,一轮皎洁明月高挂天空的夏日深夜,我在隔壁的墓园里捡到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猫,这就是一切的开端。小猫患有“马尾症候群”,尾巴根部的脊髓神经受损,看起来不是先天性的,猜想是遇上意外所致,平时几乎不影响运动,但没办法控制大小便,稍微动几下,竟然就失禁了! 当时父亲说:“哎呀呀……我自己也会漏尿,实在说不出口要把她扔掉。”不过,一向爱干净的母亲却不断祭出老招:“你想干吗?难道要养吗?我知道猫是无辜的,但我受不了那味道呀!如果坚持要养,我就离家出走!”我们家的妈妈是所谓的“控制狂”,此招一出,别说是我,连老爸也不得不投降。我的人生当中,有好几次面临重要抉择时,都跪倒在这番威胁之下,幸好这次仿佛有股神秘的力量推了我一把,“不用!妈不需要离家出走,我带着这只猫搬出去!”这句话就这样冲口而出。

  带去医院发现这只小猫膀胱随时都累积着尿液,很容易细菌感染,会导致尿毒症或肾功能失调而死,春野觉得怎么样都无法放着不管。

  但是一般人,会像丢弃蛋白的主人一样,认为蛋白是个大麻烦吧。很多人养猫只是想要猫咪带来快乐和陪伴,如果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回报,会选择置之不理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吉本家却对初见的可怜猫咪伸出援手,我觉得他们一家已经超过爱猫或者善良的定义,而是带着普渡众生的温柔神性。吉本家的家猫除了鸡里肌和生牛肉,全都是受过重伤快要活不下去的猫。除了家猫,还有檐猫,即家里喂养的流浪猫;还有很多会喂养但是还有其他觅食据点的流浪猫,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来就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绝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濒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地方。

  这本书跨越八年,充满了猫咪的受伤救助生病和死亡,也包括了人类的病痛和死亡。有痛苦,也有豁达,或许经历过越多,越能看得开吧。春野的文风真挚质朴,带一点狡黠,轻易就打动人心。

  她写猫咪就像在写朋友,不是说把猫咪当作人类来写,而是将猫咪作为与人类平等的有智慧有情感的生灵。猫的感情、人的感情、人与猫的感情,在她笔下熠熠生辉。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三):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这本书,好几个没想到。

  一、买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春野宵子就是吉本芭娜娜的姐姐,她怎么不叫吉本***?

  二、看封面,我以为是轻松愉快的漫画小品文,谁知道越看越觉得震撼,有感动和难过。一点也不轻松,一本充满死亡话题的书籍。

  一样的文学家庭,一样的文学姐妹,一样的爱猫。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到朱天心写的《猎人们》,但总觉得本书绝对是《猎人们》的进阶版。

  春野宵子真的是爱猫爱到痴狂,她不仅文笔好还会画画,探讨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从小动物到人,从生到死。

  我们人类一样可以从动物身上汲取能量。

  春野宵子说妹妹曾给我起过一个过度褒奖的称号“猫界特蕾莎”,我觉得她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吉本老先生说的“猫界光源寺”这个称呼也完全的符合。

  她真的是发自内里的爱猫,不像有的人,喜欢名贵的猫,健康的猫,如果猫有一点点麻烦,生了病,家里有了孩子,或者什么其他的原因,一定会遗弃猫。而她养的几乎每一只猫都是生病的猫。这本书的主线也是一只生了病的美女猫,她叫蛋白,她的尾巴根部不知道什么原因断掉了,可能是被压断的,也可能是被车子碾断了,总之是伤到了脊髓末端的马尾神经,导致排便排尿困难。她的便意和尿意没办法传递给大脑,最后的结果是,当便便和尿积满了,再有便和尿的时候就会掉出来。我自己养过猫,我知道猫的尿味是多么的可怕,很难消除。因为蛋白是病猫她的尿更加味道难闻,而且会不受控制的漏到家里的任何地方。以为漏尿就算了吗?可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不能主动排便,所以膀胱和直肠里经常集满了细菌,需要频繁的去医院清洗膀胱和直肠。好的时候一周一次,严重的时候每天都需要去,精力时间金钱,心力,需要花费的东西,没法计算。

  明知道她是病猫,明知道这种病是无法治愈的,可是就算这样,还是养了八年。用她自己的话说照顾这样的猫差不多比普通的猫要麻烦20倍吧(我觉得不止啊)。关键不只是这一只,她还养了很多流浪猫,虽然不住在家里,但是她会喂食,生病了会喂药,还会送去医院结扎,家里,院子里有猫洞,猫猫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她不做任何干预,她自己说,她喜欢每一只猫,哪怕它长得丑陋,还生了病,都觉得圆圆的脑袋非常可爱。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就来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频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

  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春野宵子为什么要照顾这些猫,因为猫猫也鼓励了她自己的人生。

蛋白来到我们家,已经过了八年。这八年对我来说,真的是风波不断的八年,我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大则是父母因病痛离世、我自己的一侧乳房切除、小则是两只到八月就养了十年的金鱼(长达二十厘米)死了,至于“中间”程度的失去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一期出刊时(指日本杂志连载),小公主可能也不在了。(她家里养的最后一只猫)。不过这八年来,我本身的缺失几乎都是蛋白教会我、让我学到的,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如果没有遇到蛋白,或许我连生命的意义也无法理解、依旧是个不成熟又个性粗暴的人,别说照顾双亲了,我看很可能会用金属棒把父母的头敲破。

  到最后我对春野宵子和她家的猫猫们,一起肃然起敬: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家母本就就没什么食欲,求生意志也很薄弱,听她开口闭口讲些:活得好累,痛到不能动”等等,人性化的抱怨,很想大声告诉她,多向动物看齐!蛋白也一样,无论有多少病痛,就算被弃养也努力站起来,不断往前走,遇到虎斑兄弟档,最后被我捡回家。过去罹患进行性胃癌的牛舌也是,在她死亡的两三个星期前还会出门抓小鸟,直到死前还想吃她最喜欢的甜虾。

  动物永远不会绝望。

就算主张:“用不绝望!”但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与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读到这里,我觉得再写任何的字句都是多余的。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四):有缘则留,无缘则去

  “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来就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绝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濒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地方。”

  八年间,共有四只家猫、十几只流浪猫在吉本家自由出入着。擅长观察的漫画家春野宵子,以生动的线条和活泼的文字捕捉出猫咪的灵魂。

  《吉本家的猫咪们》既是一本记录欢笑与泪水的猫咪图文书 ,更是其父母去世前八年的家庭相册。

  人在受到重创时,总是会情绪跌入谷底,求生意志薄弱的吧!抱怨也就更加难免。

  动物永远不会绝望。“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就这么简单,无论全身有多少障碍,小动物们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

  就像蛋白,无论有多少病痛,就算被弃养也努力站起来,不断往前走。过去罹患进行性胃癌的牛舌也是,在她死亡的两三个星期前还会出门抓小鸟,知道死前还想吃她最喜欢的甜虾。因为永不绝望,医生宣布只剩一个月寿命的牛舌又多活了两年半。

  “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生活,生存,有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国外的电影(又或者是电视剧吧,真的记不太清楚了),影片名称,人物姓名也都忘了。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段:年轻的女孩得了很重的病,整日在家忧愁。于是家人找来她的好友们,带着她一起去游玩。至今犹记得,女孩在看到大自然美景时发自内心的笑容与奔跑。她的家人倍感欣慰。意思大概就是现在说的,不要总是记着自己的病与痛,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你喜欢的美景和你爱的人,心情好了,病痛自然也就远离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自然远离,多半说的是心境。心境简单了,一切也就不会太过复杂。只是人类的精神状况复杂程度绝不是动物能比拟的,恐惧、执着,以及成长的过程,还有现在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就像春野宵子在书中所说的: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

  吉本家的人对于猫咪是充满爱的,对于猫咪的去与留却也是保持一颗佛系的的心:缘来则留,缘尽则去。猫箱就在那里,食物就在那里,门也总是会留着一条缝,为的是给有需要的有缘的猫咪可以随时挡风遮雨御寒和填饱肚子。

  想吃东西!(有进食的意愿),对这个世界还保有兴趣。只要符合任何一项条件,我就会尽可能努力让这个生命活下去。以猫咪来说,就算没有食欲,没办法吃东西,但对玩具显示兴趣想玩;就算动不了,看到主人还是会露出开心的眼神,我也绝对不会置之不理或考虑安乐死,这是我的原则。

  或许,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可是,在对待猫咪的自由上,春野宵子又变得毫无原则。不忍心将猫咪关在笼子里,哪怕是手术后的需要。在对待小公主淋巴癌使用抗癌剂问题上,动摇了自己说过的:“就算发现癌症复发,我死也不用抗癌剂!”,当然,这动摇也是本着对小公主的生命之爱。

  有时候,原则,在爱与生命面前,又显得那么“不重要”。

  难以想象,春野宵子,一个重度猫奴,却是一位对唯独对猫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是,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她对猫咪的爱与关怀。

  托波,一个突然出现的捣蛋鬼,“咬了最后一只家里照顾的流浪猫小天婆婆,害得小天死了,还连我都咬,我的左手因此受了重伤。”可是,即便这样,还是尽心照顾着托波,并没有因此舍弃它,甚至在它最后的时光,打电话给它的前主人,当看到一人一猫的亲昵模样时,忍不住频频掉眼泪。

  然而,无论面对人、面对狗、或面对猫,从来没经历过失去的人,也就是经验为“零”的人,无论是一百倍或一千倍,终究都是“零”。在小天死后,“喂养流浪猫生涯”也完全落幕。

  《吉本家的猫咪们》看似记录了八年来所有进进出出的猫咪们,这八年对于春野宵子来说,是风波不断的八年,在这八年间,经历了太多的离去,甚至父母也因病痛离世。

  猫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总会回到它最感到心安的地方,哪怕是拖着浑身的伤痛。有的流浪猫选择去人找不到的角落,有的则选择回到吉本家,或许,这也是猫心中的一种安心与缘吧。

  有缘则留,无缘则去。

  《吉本家的猫咪们》读后感(五):生命是相互陪伴如此才能好好别离

  此刻一别,若闻人说因幡山上的松树,便以为众人等待即刻归来。

  说出来你可能不,就是这句看似无厘头的咒语让我感受到久违的生命力。就像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突然读到的一句话,看似千丝万缕无法一时间领悟,你回味良久,终于在某一瞬间见到了它的天地。

  出生于文豪世家的春野宵子,拥有一位思想巨人的爸爸还有一位文学畅销作家的妹妹。她的光芒与才情在其中便显得温和许多。她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温和随性,动情而不束缚。少了吉本芭娜娜作品中那些与死亡有关的孤独和决绝,多了宽和与自然。这也许和长年居家照顾双亲有很大的关系,她幽默又温情的照顾着身边重视的人和猫咪,守护那些小小的生灵和它们共同的家。

  直到读完最后一页,我都觉还无法做到平静接受生命之间的别离,这可能就是人性当中的怯懦和自大所组成的对生命坦诚的干扰。想起前不久早起去市场看见马路边一条被车压过的小狗,那么躺着,赤裸裸的。我把它捡起来放到旁边的草丛。突然想起那只车轮下发现被作者埋在墓园的小猫。那只小狗还躺在那里,人有时真的是很糟糕了。

  本书记录了吉本家最后八年的时光。从在夏日深夜月光下捡到的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猫蛋白开始到流浪猫咪小天的离开,她前后长达三十年“喂养流浪猫生涯”至此结束。期间还有父母相继离世、独自面对病魔、和猫咪们相互厮守或别离的时光。哇,这一生,因为你们变得真是短暂又漫长呢。这本书的反射弧很长,痛感和释然都来得迟,就像血管下缓缓流动的沙砾,慢慢的才会有细微的感觉绵延下来。

  书里的猫咪关系图详细丰富,读完整本书再倒去回看,你会发现每一只猫咪你都熟悉。啊哈,又是你,之前我们就见过面啦。那些生动的形象仿佛下一秒就从书中跳到你的腿上,伸伸懒腰,梳理梳理毛发,然后眯眼看着你,对啊,就是我没错啦。

  “蛋白,你是不是又欺负小公主了?”

  “黑子夫人最近总是这么沉默呢,”

  “牛舌抓到了一只小鸟把它吃了,真...真是...厉害。”

  “我就知道你跑不远,胆子这么小,快回家吧,小公主。”

  “喂!你三个个不准再打架了!”

  “看看,打伤了,送医院,这些家伙果然伤脑筋。”

  一座老房子旁边连接着墓园,院墙下方开了一个小洞作连接通道,房子造型怪异又温暖,一排排简易温暖的猫咪房接待着生命和离去,在城市中自成一派气候。主人和三只家猫还有十几只流浪猫在这个世界里用生命相互依靠,与一切不美好做着抗争。小动物真的很优秀。

  这本书最大的舒适感在于人和猫咪之间相处的态度,那么自然,那么释放本性,书里没有一只相同脾性的猫咪。这也源于作者按照猫咪的习性去对待它们,不过多干涉,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受伤了就细心保护,这种守护这真的是最好的陪伴了。那扇很少关上的门,每天耐心的清洁,爬得太高我就抱你下来,我的床也可以分你一半。想出去就出去。受伤了就回来。

  它们也许都有相同的残忍遭遇却对于这个世界有不同的骄傲和期许。高傲的蛋白、沉默谨慎的黑小子、优雅沉稳的黑子夫人、爱撒娇温和的王小瓜、十年如一日不与人亲近的小天、活的恣意尽兴的牛舌。这个世界啊,你如此伤害我,而我依然怀有善意,如果我不够友好和勇敢,也请你接受我的这种懦弱和傲慢吧,我就是要坚持做我自己呢。

  如作者所说:“人类一定要向小动物看齐。真厉害.....动物永远不会绝望,小动物只专注于努力活过今天,因此,我对于这些单纯却高度成长的生物时时保持敬意。” “想走走!想多吃!想活下去!”

  呐,这段时间的照顾,辛苦你了,我要走咯,不准来找我,你也要继续好好地活着啊。

  好啦,我知道了,我们还会再见啦。

  此刻一别,若闻人说因幡山上的松树,便以为众人等待即刻归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