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道传奇》经典读后感有感
《崔老道传奇》是一本由天下霸唱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5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本太好了,不像其他的小半本似曾相识。看的是文字,但是有自动转成评书的功能,天津卫的人物吃食无一不活灵活现。
●天下霸唱怎么老是这个评书口
●评书剧本2看完了……
●比第一部明显有诚意,走出鬼吹灯的霸唱慢慢形成了评书演义的风格,作为天津老乡,他的书如果请郭德纲来讲,想必相得益彰。
●最大的感触是,民国时期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太艰辛了,艰辛得难以想象。看到崔道成贪心毁了王宝儿和窦占龙的生意还气死窦占龙的时候,真的有点生气。但是一想到崔道成当时都快饿死了,又觉得他太不容易了。费通到处压榨普通百姓,“吃拿卡要,瞪眼讹人”,书里还说他“说不上多坏,至少不祸害老百姓”,当时大家的要求是有多低?众多小人物尽情展现自己的丑恶和不易,俨然一个民国众生相。生如浮萍,被命运推着走,还能乐呵呵地过日子,也许这就是当时人的生活吗?
●很好看
●赶紧比起第一部不够连贯,废话有点儿多。但是还是很有趣的形式
《崔老道传奇》读后感(一):崔老道亲儿子
董妃坟讲崔老道来历 最后一章崔老道无以谋生开始说书 无底洞开篇就交代 整部四神斗三妖是他崔老道的书文 是他顶门杠子 一点点交代之前挖的坑
个个故事总有那么一根儿线连着 窦占龙(三腿金蟾)从五雷殿逃走后以知书目 死了四次了 书中交代他是九死十三灾 吓死董妃魂魄的黄鼠狼贯穿两本 王宝的龙种敛财金鱼被王喜儿蛊惑放走 王家大奶奶误食夜叉肉怀鬼胎 崔老道用砍头大皮口袋收妖 口袋被王喜儿顺手扔河里 几年后连家大小姐意外落水怀了妖胎连化清 乾坤楼斗法殃神开口阻蛟化龙 张三太爷求崔老道取厌胜钱儿 崔老道推诿 草草算了一卦交给后文书火神里的孙小臭 结果所托非人害了已经渡了七次天劫的张三太爷 这本四神斗三妖 有的是他崔道成亲身经历有的是间接促成 错综复杂堪称霸唱的巅峰 本本精彩各成一套 又互有因果 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能窥得全貌 何年何月能出完!
《崔老道传奇》读后感(二):崔老道传奇比不上鬼吹灯传奇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盗墓派的开创者——天下霸唱。这本书也是他新开的系列——四神斗三妖中的一部分。
但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没有那种回味良久,缠绵不绝的感观体验。
豆腐脑卤子用鸡汤鸡油,配黄花菜、木耳熬成荤卤;锅巴菜卤看上去更黏糊,得先把香菜梗炸熟放进锅里,这是提味儿的秘诀,再加羊骨头汤和各种小料,开锅后用团粉勾芡。两者滋味、口感不尽相同,可无论哪种,都是头一锅卤子味道最浓。除了吃,值得说的就是语言了。其间人物只言片语都立时将人物的灵性表现出来。
二者之外,别的就觉得寡淡无味了。情节安排紧凑,却无法让读者代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锣鼓打得紧密,却让人徒生烦躁。具体逻辑上,既然是传奇,便也不能深究,但是自己看书看着看着便去较真,最后只好是作者怎么说怎么来吧,读者不能动脑筋。
而最让我别扭的在于,书是以评书形式来写的,这种形式确有新意,且很容易抓住注意力。但里面总充斥着迂腐的气息,这种感觉便是我觉得没有代入感的原因之一,仿若总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把着扇子拍着板,节奏不在读者身上,全由别人带领,因此读来令人不爽。
《崔老道传奇》读后感(三):一本自带有声书音效的小说
对天下霸唱的印象多停留在《鬼吹灯》,不得不惊叹天下霸唱的想象力,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盗墓体系。跟随着他的名气来看看这个新开创的“四神斗三妖”体系,这个体系第一本看的是《火神》,但《火神》读完观感并不佳,里面与当时的现实背景结合得过多,读起来有些阻碍,中途差点弃置不看,崔老道的这个系列的上一本《崔老道捉妖》并没有看。所以在看这本《崔老道传奇》之前担心会不会又产生《火神》那种情况。好在崔老道这个小老道超级争气,这本读起来顺畅,迫不及待的花两天时间看完。这个体系虽然还处于挖坑阶段,但相信最后填坑的高潮绝对不会让人失望。天下霸唱自己也在这本书里说了
常言道“好饭不怕晚”,换什么东西也如此,好的都得留在最后,比如说吃饭,主菜向来最后上桌,先上的冷拼那叫压桌碟。不得不说这句话也暴露出了吃货本性,举例子都得把吃饭排第一位。
所以读一本以吃货为主角的书,要接受一万点美食暴击。下各大馆子大饭庄里诱人的硬菜就不说了,连小摊点里的早餐都能写得你口水直流。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崔老道和费通相遇的那个早餐摊点,头锅卤子的锅巴菜外加热大饼夹馃子,猛咬一口大饼馃子,扒拉一口锅巴菜,左右开弓的吃上。书外的我开始急速分泌唾液。也不知为何,最近看的几本书都是美食暴击,什么《侠饭》、《闪闪发光的人生》,都是极尽详细的描写食物的美好。唉,本人可是在减肥呀。
看书的过程,不仅美食诱人引发食欲,还能脑中自动根据文字脑补出声音。尤其是人物对话,可不就是带着口音的么,脑中两个天津人开始讲上了,“哎哟!可有阵子没见您了,您上哪儿去了?”“承您惦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作者的叙述也仿佛一个说书人在讲书,事情前因后果给您解释解释,具体经过给您说得天花乱坠,歇后语一堆一堆的往外蹦。与此书主线无关的,或不表,或卖关子以后再说。不得不佩服天津人,自带的幽默感,说话间各种包袱往外抖。读这本书,只会觉得故事怎么这么短,急切期待赶紧来下一本。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催作者填坑吧。
《崔老道传奇》读后感(四):【无量天尊】崔老妖的书中传奇
他可没想到,张瞎子不仅在城隍庙扎纸人,还是个走阴差的,专拿九河下梢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孤魂野鬼,否则怎么住在城隍庙呢?那位问什么叫走阴差?民间相传,阴差不同于鬼差。鬼差是死鬼,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都在阴曹地府当差;阴差是活人,因为尘世相隔,很多地方鬼差进不去,必须由活人充当的阴差去勾魂,再带到阴阳路上交给鬼差。走阴差时躺在床榻之上,脱下来的两只鞋,一只鞋面朝上,一只鞋底朝上,万一让孤魂野鬼缠住还不了阳,家里人就把底朝上的那只鞋翻过来,生魂即可入窍;如果有人使坏,知道这位出去走阴差了,将两只鞋全扣过来,走阴差的这位可就回不了家了,非但拿不住亡魂,自己也成了死鬼。所以说干这一行的都是夫妻两口子,瘸子骑瞎驴——互相有个照应。张瞎子走阴差也是跟老伴儿联手,他下去走阴差,老伴儿在床榻前守着他的两只鞋。两口子这些年倒也办成了不少差事,没出过洒汤漏水的纰漏。民间众说纷纭,有害怕的,有佩服的,可没有真正见过的。
当年的手艺人以地方分派别,称为某某把,北京帮的工匠称为京把,天津帮的工匠称为直隶把,手艺上各有特点。京把打出来的棺材体统大方,格局端正,严丝合缝。直隶把做活不太注重外观,只管结实,真材实料,因为天津卫水多地皮浅,棺材埋在地里很容易被泡烂了。田宝和打的棺材集两地之所长,又气派又结实,堪称一绝。手艺好只是其一,打完了棺材还得会卖,这个更不容易。天底下三百六十行,或有幌子,或能吆喝,唯独棺材铺不行。咱就拿幌子来说,幌子也叫“布招”,酒铺有酒幌子,鞋铺有鞋幌子,店里卖什么,幌子上画着什么,但谁见过棺材幌子?门前挑起一根竹竿,幌子上面画一具大棺材,再写上三个大字“棺材铺”,那还不把人都吓跑了?再说吆喝,九腔十八调、棕绳撬扁担,吆喝买卖讲究“上下有句、高矮分音”,为了合辙押韵,听着也好听。棺材铺没法吆喝,横不能站在门口嚷嚷:“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不买的不要紧,躺里边试试也行……闲了置忙了用,有大有小哟,买回家预备着吧,早晚用得上!”这可不是人话。不挂幌子也不吆喝,上门拉主顾行吗?让小伙计上药铺门口等着,瞧见愁眉苦脸出来一位,抢步上前请个安,嘴里还得客气:“这位爷,您甭发愁,病治不好没关系,我们桅厂有上等的寿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口大的还能搭您一口小的,买一送一,万一家里小少爷死了,不用再买了。”照这么做生意,还不让人打死?因此说干这一行买卖,最主要的是手艺,其次是路子广、走动宽。上至官商富户,下至贩夫走卒,各行各业都得交朋友,不为别的,就为让人家知道有你这么个人,真到事上就想起来了。除此之外,田宝和还立下几条规矩:首先,主顾不分大小,必须一视同仁,不能狗眼看人低。卖给有钱人一具金丝楠的大材,一把挣上千的银元,这你得点头哈腰招待好了;卖给穷主儿一具狗碰头的薄皮匣子,连本带利不足两块钱,你也得毕恭毕敬,不能光图眼前利,还得赚一个名声,在外的名声好了,这买卖才好干。再有一条规矩,即便身穿重孝的客人来了,也不能问人家是否买棺材,得问:“您今天给谁管点儿闲事儿?”转着腰子说,免得人家不愿意听。还有就是不能“转空”,客人选中了棺材,人家不说什么时候送,绝对不能往丧家抬空棺材,万一家里那位还没倒头,不也是讨打吗?
自古至今,杀人的规矩从来不少,首先一早上要拜狱神。狱神是谁呢?民间流传的版本众多,最普遍的说法是汉相萧何,也就是月下追韩信的那位。刘邦称帝之后,萧何采摭秦六法制定律令,后世称之为“定律之祖”。过去的死囚牢在大狱的南侧尽头,迎面墙上画一个虎头,下边是个二尺见方的小门洞,代表虎口。有犯人熬刑不过死在牢中,尸首不能从大门出去,必须打这个小门洞往外顺,意在送入虎口,因此,民间又把死囚牢称为“虎头牢”。其实墙上画的并非老虎,而是狴犴,外形似虎,乃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打官司,仗义执言,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虎头牢的对面是“狱神庙”,说是庙,可没有庙堂,只是在墙上掏个洞,做成一个壁龛,里头供奉一尊蓝衣青面的圣者,那就是狱神萧何。凡有处决或刺配的犯人上路,官差和囚徒都得跪拜狱神。京剧《女起解》里苏三有这么几句唱:“低头出了虎头牢,狱神庙前忙跪倒,望求爷爷多保佑,我三郎早日得荣耀。”除了祭拜狱神,人犯怎么提、绳子怎么绑、怎么勾名字、怎么插招子、杀剐怎么下刀,这里头全是规矩,没有一下生就懂的人,全凭师傅带徒弟,一点点传授。过去还有这么个说法,杀人的刀轻易不能磨,因为刽子手杀业太重,为求心安,他们宁可相信杀人的是刀,而不是自己,如果把刀磨快了,相当于助刀杀人。这无非是自欺欺人,到头来还是掉脑袋的人犯倒霉,赶上刽子手的刀钝,二三十刀砍不掉脑袋,只能往下锯。
其实陈白给祖上倒不是卖老虎鞋的,是个缝鞋的皮匠,这一行干了几百年,据说自打天津设城建卫之时就吃这碗饭。老年间的鞋匠不只缝鞋,大多还会“缝尸”,比如说某人犯了王法,在法场之上“咔嚓”一刀掉了脑袋,落得个身首异处,家中苦主前来收敛尸首,甭管家里穷富,也得找缝鞋的皮匠,用纳鞋底子的大针和皮线,将人头和尸身缝合在一处,落个囫囵尸首,否则到了阎王爷那儿对不上号。这个活儿不好干,既要手艺好,又须胆大心细,不怕晦气。没有脑袋的尸首血了呼啦的吓人着呢,还不是光把皮缝上就得,里边的骨头茬子也得对上,所以缝一个尸首挣的钱,顶得上缝一百双破鞋。陈白给祖辈全是吃这碗饭的鞋匠,到了衙门口出红差砍人头的时候,就候在刑场边上,等苦主过来商量好价格,再去帮着收殓。缝鞋的手艺了得,缝尸首也不含糊,飞针走线缝完了,擦去血迹、抹上胶水,连针脚都看不出来,死人脖子上只多了一道褶儿,在九河下梢立下一个名号,提起缝人头的陈皮匠,可以说尽人皆知。他们家这手绝活代代相传,直到大清国倒了,砍头改成了枪毙,开了窟窿眼儿的脑袋无从缝补,缝鞋的皮匠就此少了一份进项。
王宝儿听了崔老道这几句话,如同吃了定心丸,心下主意已定。拜别崔老道,刚走了没几步,崔老道从后面喊住他,追上来说:“王大财主,那宅子买可是买,只是有一节,我记得宅子后院里有一棵枣树,买下来之后,你得先找人把这棵树砍了。”王宝儿不解,园子里有棵枣树遮风挡雨,还能吃枣,难道不是好事?而且天津卫城里的宅门小院,种枣树的也不少。崔老道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所谓桑梨杜枣槐,不进阴阳宅,枣树是好,但不能种在自家院子里,这是其一。再者说来,院中有木,是为一个‘困’字,砍了树,方能天地开阔,住得踏实,万事大吉。”
崔老道正低着头在卦摊儿前忙乎,这两天长能耐了,跟撂地说相声的学了白沙撒字,面前放着一块青石板,手攥一把白沙子,一边撒一边哼哼:“一字写出来一架房梁,二字写出来上短下横长……”从一唱到十,然后再从十往回唱,唱的时候还得加上两笔,再拉一个典故,好比说“十字添笔是个千字,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九字添笔念个丸字,丸散膏丹药王先尝……”唱这个不为别的,无非是招揽生意。过去的相声艺人在街头撂地,一边唱太平歌词,一边撒沙成字,这个绝活儿叫“千字锦”。崔老道依样画葫芦,颇有几分活到老学到老、艺多不压身的劲头儿。不过崔老道还没练好,撒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心下正在烦乱,瞧见王宝儿端来一大碗羊肉烩面,忙扔下手中的沙子上前相迎。
《崔老道传奇》读后感(五):崔老道讲故事
从天津到山东,再回天津,崔老道:原名崔道成,天津卫四大奇人,跟师傅做火居道人,行走江湖。给董妃娘娘选阴宅,泄露天机打断了腿。趁民国打乱,夜闯董妃墓,同伙三人相继死于非命。逃走避难,江湖算命糊口,不好糊口外带说野书。
《王宝儿发财》
王宝儿开的水铺买卖大、连号多、特别的是门前大水缸里有条大红金鱼。十三四岁没了爹娘,只留破落住所,天津银子窝附近。王宝儿拉竿要饭,看好家里的小孩滚圆,对比自己也长了志气,给水铺送桔梗杆,在众多水铺里选了“顺隆”这个大埔,也勤快也受得掌柜的信任与帮助。玉鼠没抓着,又赶上战乱,水铺关门,只能再去乞讨。在自己破屋里决定把房子卖了,盘下水铺,更名“王宝水铺”,生意却不见好,崔老道又找上门,还他之前的人情,道破天机,摆鱼放缸。还买到了“望天龙”,生意好起来了。雇了帮小乞丐,说吉祥话送水,得了好名声,铺子越收越多,连号48家。给自己再买个房子还鬼摸头买了北门凶宅,也打鼓,找了崔老道合算,崔老道可以买,砍掉枣树破困局。第一晚在院里睡着就见了白袍子、青袍二位说话,原来这宅子是因为之前麻袋王为了钱供了妖怪的排位在房梁,一年祭个人头。惊醒后抱着金钩将军的牌位,去堂厅睡觉,然后睡着梦见两个“红帽翅儿”说起压箱底的《神鹰图》,按照之前梦的解脱法做了,忽然听到一声炸雷,看见卧室床上趴着一个人大的黑蝎子,赶忙包了蝎子排位一起烧,一股黑烟就要往王宝儿头上钻,神鹰图吸走了黑烟,画上多了一颗奇怪德古松有点像蝎子。做罢回想梦境找到地库,发现白袍、青袍都是银子铜币。去跟崔老道道谢,交了神鹰图,被指点开了钱庄,倒腾盐票,真正发家了。受自己亲信王喜儿教唆给鱼换缸,结果原来的缸破鱼消失,从此生意一落千丈。
窦占龙:天津卫四大奇人之一,憋宝的窦占龙。骑黑驴的老客。要跟王宝儿买猫,王宝儿拿猫当弟兄,多少钱都不肯,窦占龙兜了底,要抓得道玉鼠就得王宝儿的猫,事成分一半。被崔老道捣乱还耍赖后气的吐血而亡。
崔老道:饿的发晕看见王宝儿拿着烧饼也骗,正巧王宝儿刚遇完窦占龙,更信了。结果王宝儿说漏了猫的事,撺掇王宝儿自己去抓玉鼠,结果癞猫变踏雪,玉鼠受惊摔碎,竹篮打水。
冯六:四十六岁,牙侩,专门拉房签,就在这行混。王宝儿出钱以为是少,介绍了鬼宅。
王喜儿:王宝儿亲信,出主意换缸揩钱,最后缸破鱼没,害得王宝儿一贫如洗,又去伺候别的大户人家,家里有点奇怪的动静为了邀功,去找了崔老道帮忙。
出事这家也姓王,水贼出身,攒了本,做起了行船运粮的行当,有了铺面和大宅子。崔老道一看不妙、妖气冲天。
王家大爷:奸恶之人,还在走背运。四十来岁没孩子,头一年终于怀了,生出一只妖怪,想世界摔死,没想成了一阵狂风,孩子也无影踪。折腾一天一宿,爱鸟全不见了,又一天猫狗也都死了,再一天看见怪物直奔马圈。要请高人来,王喜儿便请了崔老道。崔老道让找陈白给买祖传的大皮兜子。又哄王大老爷准备起了宴席,自己全吃了。夜里兜住了寻夫妇的怪物,让把皮兜子埋了,找个古寺埋下,王喜儿也没做到位,后话了。怪物原来是由于六个月吃了熊肉,其实是夜叉肉。崔老道得了诸多赏赐,结果因为一句话,又被一顿打,王喜儿也被赶走了当个乞丐饿死。
陈白给:卖劣质老虎鞋的。祖辈缝尸的,大皮兜子专门兜刑场人头的。
烙铁头:知名混混,找茬讹钱。来俩军大爷救了崔老道,揍了烙铁头。
《法定斗乾坤》
纪大肚子:现在山东济南府督军,派人来天津卫找崔老道。和崔老道是故交,崔老道胡说他是个将军,倒是成真了。接上崔老道就是寒暄宴请。
阚三刀:山东境内另一路军阀,心狠手辣。双方势均力敌,都想吞了对方。还做了法,吞了纪大肚子的运势。请来的黄老太,身上的仙人就是跟崔老道和纪大肚子有仇的黄鼠狼。摆了几次阵法,没少花钱,都被轻易破了局。黄老太也发了狠,崔老道提示纪大肚子低调行事,结果正赶上督看死刑,碗摔不碎,天气突变,20杆枪全哑了,可纪大肚子来气了,亲手杀死死刑犯。回来路上看见了一黑房窑子,有标志姑娘,白天没去怕影响不好,夜里去了折腾半宿。第二天崔老道就看出了不对,点破此事为黄老太的道道,为纪大肚子捡回了一命。结果马上收到了阚三刀的鸿门宴邀约,崔老道又是有意无意的破了黄老太的数局。阚三刀只好台面上先和解,以在天齐庙办戏喝彩声为比较输赢。天齐庙在济南城外,交通便利,纪大肚子也不想打仗,崔老道又没什么好主意便先应了。但唱戏的不敢玩,唱的把自己弄哑,武的直接把自己砸成花脸。纪大肚子这边找不到人,一堆杂耍艺人,被人嘘下了台。阚三刀那边黄老太做法,戏法精彩,里面演了个纪大肚子的角色,罪状累累,被砍了头。纪大肚子浑身难受,也就走了,崔老道出了主意,晚上又去了戏台子,找到了白天演戏的妖怪们,一把火烧透了,原来都是黄鼠狼。第二天阚三刀没声了。
崔老道怕黄老太还要作妖就想一绝后患追到一片荒凉处却看一片宅子,被开门的张三太爷攥住了手腕,老狐是张三太爷和黄老太太同一师傅。一是替黄老太太说情,二是自己有事,后来崔老道也不敢得罪,所以就给他随意算了一卦,说孙小臭儿可以帮他,后话孙小臭儿虽然帮她把这个东西去,但是因为特别贪小便宜,所以把他的命害了。他再回去的时候,纪大肚子趁机驱走了阚三刀,济南这个富庶地方也有人猫着,看他们俩决裂之后自然有人趁虚而入。阚三刀死了,纪大肚子逃了,崔老道又没了靠山,凄惨回天津卫。
枪打肖长安
费二爷:费通,巡警。怕老婆。家里的费二奶奶母老虎。世家出身,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和崔老道是旧相识,俩人都馋。俩人吃早点遇上了,一起去警局发现费二爷已经当上了蓄水池警察局的巡官。遇见一场考试死命用功,逮着一个偷吃花生米的小胖小子,让他偷出试题,狠狠用功,果然考中升官。
三梆子:嫉妒费二爷。自己又丑又懒。媳妇比他更丑,但是勤快不挑活,开门做赌场。就想占便宜讹顿饭。猫在他家厨房边看见了费通和胖小子,直到夜里想起看一看胖小子,结果发现是只大耗子,直接给拍死了。费通急眼了,这可不是普通耗子,是他小兄弟,他的福星。
混混凭溜须拍马成了费二爷心腹:一个叫虾没头,另一个叫蟹掉爪。夜巡追个俊俏飞贼进了家宅,一看全家都被灭了口,正厅还有血画的大蜈蚣。这户姓刘,家境殷实,贼人奸淫女眷,灭了一十二口人,卷走金银不计其数。锁定凶手飞天蜈蚣肖长安。此人有胆有谋心狠手辣。死胡同里追贼还追丢了,官厅大老爷一顿骂后又给派了个活,迁坟。迁的还是韦家大坟,天津卫八大家之一、前朝大盐商,“韦家茔地”,兵荒马乱看地的人跑了,大家觉得是风水宝地都往那埋,就成了乱坟岗,洋人要在这片开起公司。费通得罪不起,家里媳妇出了主意去求远房爷爷费胜,两家对的上话。没出三天就承应了,牵好了线,让他去韦家,顺便多争取点赔偿。谈好了,事情都安排好了,发现一口巨大棺材抬不动。大棺材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一个钉,里面套着很檀木棺材一阵香气,还有十八盏莲花灯,不知道还有多少陪葬。里面的黑檀木浑然一体打不开,找到了老木匠田保和,八十多岁,早就花白了头须,认了外棺事情虎头棺,和费通讲了听闻,这棺材里被韦家镇了邪物,碰了会倒大霉。费通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得做这差事,就接了这报应。田保和用木偶开棺,里面人还跟刚放进去似的,身边堆满了珠宝,看热闹的红眼去抢钱,费通止不住趴在棺材上,和尸体脸对脸,尸体马上黑了,天也变了,人都散了。办完这数据,费通怕局里人嫉妒,割肉请了会仙居,在大厅点菜的时候掌柜的来攀谈,与韦家交好,请客了,吃好喝美,晚上在路上看见一女子在给30岁白衣女子参拜,走向泥坑,费通救人要紧,结果发现那白衣女子分明是条大白蛇,吓得酒醒了,径直去了警察局,眯着了背脊发凉,发现白衣女子还在窗外。天亮到家告诉媳妇团委,警察所煞气重,费通夜里就在所里呆着,天亮蛇就没了。每天夜里睡不着,一早就奔着早点,这就遇上崔老道。崔老道说白蛇就差一条人命可升仙,本来女子该死,被费通搅了局。崔老道吃了个主意,让费通扮成死尸体给自己出殡,再破白蛇五百年道行,就能让它不敢再杀人。请了“大了”就开始操办了,被抬进去河龙庙义庄,半夜三更有了动静,就开始扔豆子,不管外面动静,挨到了天亮。费通找崔老道道谢,但是崔老道看费用面露死相,算出飞天蜈蚣要找他灭口,让他去找城隍庙的张瞎子求救。
三探无底洞
张立三:张瞎子,扎纸人纸马为生。原来也是义贼,瞎了之后隐退、娶妻奉养老母。还是走阴差的,把魂引了与鬼差做交接。听费通说完,正好肖长安大限已至,借费通的手可以销案,准备好了纸人等物,交代了费通,费通就去办了。提心吊胆了三天,最后发现自己的小人替自己死了,肖长安也死透了,以此费通还当上了稽查队大队长。费通再去拜谢张瞎子,张瞎子说肖长安这个阴间案子未结。
肖长安:家里穷,去给地主家放羊,缺吃少穿,苦不堪言。放羊的时候无意间救了一个盗墓贼。想用逍遥枕换他的馒头,枕着逍遥枕什么都能在梦里有,肖长安舍不得馒头,狠心走了。第二天再来发现盗墓贼已经死了,肖长安拿走了逍遥枕,真如盗墓贼所说,一天肖长安放羊丢了一只,被东家打骂,结果夜里把东家七口全杀了,都传言是逍遥枕里得了仙传。肖长安死前吐了三魂,七魄进了逍遥枕,张瞎子就是让费通找这逍遥枕。费通这就颓了,也不是自己会的,又去找崔老道,一起受罪,崔老道起了一卦,吓得更不敢碰这事,但对费通只说这阴阳枕就在大荣当铺。大荣当铺作恶多端,前些年遭了土匪,遭了灭门,东西都被卷走,还被放火烧了。费通不解,崔老道说这事夜里的另一座天津城的大荣当铺。夜里费通就开始走阴差,找到了大荣当铺,也见了银行枕,但因为没有当票没能拿走,费通定睛看枕头就进入了枕头中的幻境,遇到了当初传授飞贼功夫的老道,指了肖长安在山顶洞中,费通到了洞口听见嚎叫又退却了,这功夫又被鬼差打断,然后就在自家醒来。等天亮又去找崔老道,说无底洞很不见底,普通灯笼不顶用,崔老道出主意让费通盗取幽冥火,再探无底洞。晚上吃好喝足了,穿上费二奶奶最艳的衣裳,涂脂抹粉,又去了另一个世界,直奔城隍庙去,见了各路小鬼扎堆。借着了火,穿了穿云履下去捡到了“太液池”,与被美女环绕的肖长安大了照面,又被挠回去了。又去砸崔老道的门,崔老道又支他去找“照胆镜”,正是炸果子的案板,让费通给讹来了。晚上带好装备又去了,朱砂脸老人早等着了,给了他金甲神将,安好照胆镜,嘱咐了费通。费通再去照胆镜把女鬼都打回倒壁画里了。飞天蜈蚣看势头不对扎进了太液池,费通也追了下去,穿过萤火虫和蝙蝠,越看越追不上就扔出了金甲神将,电光火石变成一只巨手,攥住了飞天蜈蚣。费通大喊,肖长安也没应声,一抬眼就被阴司勾走了,阴司大票上也有了他的生辰八字。朱砂脸老人说自己叫李道通,求费通也带走他,好让他也进入轮回,费通也答应了。后来出来和张瞎子复命,跟崔老道瞎聊,聊出来放的老头不是好东西。这也就是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