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有人说: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可以理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却都是问题。
而我认为这是一种“自虐型人格”。
你曾经是不是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一度否定过自己?因为四级考试屡次不过而闷闷不乐?
为什么不重新制定目标再出发呢,成绩已然不能改变,我们应该用下一次的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屡战屡败,那么我选择屡败屡战。
你曾经是不是因为某些工作完成的不好,怕第二天会被领导狠批,而一夜睡不好?因为某件事出了点小错,怕被负责人狠骂,而无心下一步的工作?
当你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时,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吸取教训,及时改正,避免类似的错误就好。王阳明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把永远不犯错误当成标准”
你曾经是不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怕被别人看不起,而一直活在自卑中?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怕被别人嘲笑,而一直战战兢兢?
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我们需要去接受它,面对它。当你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当你自己可以自信的直面某些东西的时候,别人只会看到你自信的美丽。
你曾经是不是因为失恋,怕错过那个人,而卑微乞求?因为前任找到新欢,怕自己永远孤身一身,而彻夜买醉?
错过一个人也好,失去一个人也罢,都说明那个人是不属于你的,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如果卑微能挽留一个人,那个人一定不爱你,因为爱你的人是舍不得你卑微的。
十万个读者有十万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你非要选择和自己作对的那种处理方法呢?是生活过得太顺心,还是日子过得太平淡,亦或是人生太安顺,非要寻求点刺激或波澜来虐待自己呢?
其实我们很简单,不应该用“长大了”这个借口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接受自己做的不够好,接受自己长的普通且家庭一般,接受你喜欢的那个人不喜欢你。我们一直在长大,我们一直在变好,我们一直在努力,所有的不够好、不理想、不优秀都是成长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我们最终要到达的地方,不要用沿途的风景去定义目的地的画面。
回到第一句话,为什么: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情感专家?
当面对别人的烦恼和困惑时,我们总能头头是道的分析,针砭时弊的评论,一针见血的点题。可主角一旦是自己后,惊慌失措、智商清零、摸不着头脑,唯一能发泄的好像只有哭。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没有胆量去接受事实,没有学会怎么和自己和解。
其实,和自己和解很简单,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己,放过自己,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