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读书,需要一个理由
文/夜渔
每次看到问题,我都喜欢钻牛角尖,琢磨一下问题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手机和读书之间的关系。
手机和读书有关系吗?
看似有决定性的关系,过度依赖手机就无法读书,但实际上手机只是影响读书很小的一个因素。
有时候因为工作,我会把手机放在身边,然后边读书边用手机处理工作的事情,相比没有手机在身边,我觉得影响最大的就是专注力。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读书环境的问题,手机就像是这个环境当中的诱饵,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容易被它吸引,这就导致我们读书的专注力明显会降低,对书中的内容思考的就没有那么深入。
环境对于读书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就好比你在家里工作和在公司里工作,你的专注度和工作效率明显会不同,因为“场”不对。
回归问题本身,是什么让你从不喜欢读书开始渐渐爱上读书的?换句话说,你开始读书的理由是什么?
有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只有自己不喜欢读书?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即便知道读书非常重要,可是就是没有兴趣。
这里我讲个故事。
前些年我认识了一位同事,那时候他喜欢上了公司里的一个女孩,但是女孩对他并不感冒,这让他有些难过,不过在他心里认准了这个女孩,于是就对她展开疯狂的追求。
女孩虽然对他不感冒,但从行为上看,对他也不反感,这让他有了很大的信心。
以前下班这位同事很少去干别的,基本就是公司和住处两点一线,平时有朋友邀请他一起出去玩,他基本都是拒绝的,他属于特别宅的那种。
直到开始追求这个女孩,只要工作不加班,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主动去送女孩回家,然后陪女孩一起吃饭,回到家里经常都快要到12点了。
女孩子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每次他知道以后,就会去女孩那里照顾她,她想吃什么,他就给做什么,有不会做的,他就去外面走遍多条街,进去多家饭馆,直到为女孩找到她想吃的。
虽然有很多事情他不会做,例如做汤,但是他愿意为她去学,去网上搜遍了各种做汤的方法,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直到女孩对他说:真好喝。
故事就讲到这里,无论结局是美好的,还是不美好的,这个故事都已经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爱上读书。
故事里的男孩喜欢宅,但他会为了女孩把宅放在一边。
故事里的男孩不会做汤,但他会为了女孩寻找各种方法去学。
你有没有想过,男孩为什么要做这一切?
同理,把追求女孩折射到读书上,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喜欢读书的,一定是在某个时期因为某个理由让他们爱上读书的。
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我以前非常讨厌读书,我经常会拿我上学时的语文分数调侃,及格的次数屈指可数。
那时候我也认为读书很重要,可是就是不喜欢读,读着读着就走神了,即便不走神,也能睡着。有朋友看我家里放着一些书,问我这些书里讲了什么,我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尴尬到脸红。
后来是因为什么爱上读书了?
因为写日记。
很多人会觉得写日记很简单,可是如果让你每天都写呢?大部分人不超过一周就不知道写什么了。
写日记是在输出,持续的输出就需要输入,也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
那时候我每天的日记都是在写身边每天经历和发生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我每天经历的事情几乎都差不多,再写就重复了,于是就找到了读书这条路,通过读书为日记寻找素材。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没错,除了读书能够找到写作素材之外,行万里路和阅人同样也可以带来素材,但是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两点都无法做到,所以只能通过读书来满足我的写作欲望。
就这样,那一年我读了6本书。虽说不多,但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惊喜中的惊喜了。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唯一读过完整的一本书,还是一部网络小说,花了半年的时间才读完。
所以你看,读书并不是要硬逼着自己去爱上它,而是要找到爱上它的理由。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养成阅读习惯?我的回答言简意赅:明确目的。
这个目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就像我读书,是因为写日记这个间接的行为。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男孩不宅、学做汤,是因为追求女孩这个间接的行为。
再比如很多人选择辞职创业,他们都知道创业很苦很累,九死一生,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为什么要创业?要么是因为打工赚钱太少,要么是因为打工受局限还受气。
如果能够有一份既稳定又不错的工作,每个月也能够拿到不少钱,相信创业者中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创业的。
读书也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找到那个间接的理由,爱上读书就不是什么难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