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妈和婆婆住一起了,你猜有没有一地鸡毛(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妈和婆婆住一起了,你猜有没有一地鸡毛(2)

2020-04-13 11:30:20 作者:颜辞 来源:颜辞 阅读:载入中…

我妈和婆婆住一起了,你猜有没有一地鸡毛(2)

  后台回复歌单

  一个颜辞歌单

  2019年4月3日,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妈和婆婆住一起了,你猜有没有一地鸡毛?》。

  写文章的那个时候,我刚生完孩子3个月,婆婆和我共处了5个多月,我爸妈和婆婆共处了2个多月。我们一家6口挤在6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艰难、辛苦,但也热闹和睦

  时,有读者看了文章以后,断言我家这种和谐很快就会被打破。

  确实,不少人对两亲家一起来带孩子的安排忧虑重重,因为根据过来人经验,两亲家住一起容易矛盾

  不过,也有很多过来人的经验是,和婆婆住一起,容易有矛盾。还有很多过来人的经验是,结婚生娃了,和老公也容易有矛盾……

  如果按照他人的经验主义来生活的话,要想没矛盾,恐怕只有一个人孤独终老了。

  我一直以来的看法都是“既来之安之”,出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暂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是2020年4月13日,又是一年过去了,我妈和我婆婆还住在一起,你猜我家有没有一地鸡毛?

  答案依然是:没有。

  我们这一家6口,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三个老人相处融洽祖孙三代其乐融融,哪怕一次小小的争执,我们都没有过。

  如此和谐的家庭氛围,到底是怎么维持至今的呢?

  

  第一,能互相理解体谅

  漂亮都会说,比如“自己生的孩子就该自己带”,但中国有特殊国情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目前还远远赶不上社会观念发展

  我们的父母辈,绝大部分都还需要子女协助下养老。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年收入约为3.07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42665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5889元。

  不要每次看到现在网上动不动讲年薪百万的故事,就觉得我国到处都是有钱人了,请各位正视一下这个数据,动动你们的脑子算一下,城镇人均月收入只有3555元,农村人均月收入只有1324元。

  如果只有一个人赚钱,怎么养活一家三口?很多生完孩子的女人,都不得不在最短时间恢复工作保姆、托儿机构质量良莠不齐,有几个妈妈放心把还不能正常交流婴幼儿交给外人照顾

  这些问题和困难,是中国目前主流家庭模式持续的根源年轻夫妻,需要老人帮忙带一段时间孩子。

  所以,如果老人身体健康有时间前提下,可以适当的伸把手,这是给子女创造更好生存环境机会同时,也等于是给老人自己做了一次“养老储蓄”。

  当然,老人也有拒绝帮忙的权利,毕竟她们确实没有义务年轻人带孩子。

  我和老王一直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提前征询了两边老人的意见。他们愿意来,我们举双手欢迎,他们不愿意来,我们尊重。他们什么时候想走,什么时候想休息想换班,我们通通配合。

  很幸运很有福气,我爸妈和我婆婆都是非常好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对儿女的爱,那是没得说。

  早在我备孕期间,他们就已经互通电话,商量好了到时候他们如何分工带娃的事情了。

  我爸买菜做饭,我妈和我婆婆轮流带娃,因为带孩子是一件超级辛苦的事情,人多,就意味着能分担这份辛苦。

  我和老王对此相当感激,每个月都会给三个老人轮休放假,让我爸去钓鱼,让我婆婆回老家玩几天,又或者让我妈去逛商场买衣服……此外,每月1号,我们都会给三个老人“发工资”,每人1000元,所有节日,父亲节、母亲节、元旦、端午、中秋……再给他们每人500元,春节一人5000元,钱真的不多,不过是我们的一份意,所以每次领钱的时候,老人们都很高兴,还会在一起计划,拿这笔钱出去吃顿饭,不带我和老王呢。

  常听我妈说:“你在迁就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迁就你。”她的意思是一家老老小小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大家生活习惯不同很正常,要做到互相理解和体谅,哪还有什么大的矛盾呢。

  即使有了矛盾,只要还有互相理解和体谅,也可以妥善解决矛盾。

  

  第二、有边界意识。

  说起边界意识,不少人都能理解,但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尤其是中国人。人情社会,一团浆糊逻辑。

  正如上次我转载了杨小米的一篇文章,文章里讲了一件事引发巨大争议,文中女主生了孩子,但做不了全职妈妈,婆婆要照顾生病的公公,没办法来带孩子,只能让妈妈来帮带3年。

  为了不让妈妈白干活,女主每个月给了妈妈3000元辛苦费,但女主妈妈心善,想到她没给儿媳妇带孩子,是亲家母在带,她没出什么力,就把女儿给的3000块钱,给了儿媳妇。

  这下,几个女人皆大欢喜了。

  所有二元关系都是清晰的,简单的,互相满意的。女儿有了妈妈照顾孩子,她可以放心去工作;妈妈有钱给儿媳妇,让儿媳妇一家没话说;儿媳妇每月拿着3000块钱,不会因为婆婆只给大姑姐带孩子,没给她带,而内心不平衡。

  这么会为人处事的一家人,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呢?

  我看了一下后台的评论,基本都是武志红老师提到的“6点浆糊逻辑”,比如女儿应该给妈妈钱,妈妈不应该再把钱给弟媳妇。

  女儿不是白给妈妈钱,妈妈是辛辛苦苦给女儿带孩子挣的钱,她没有这笔钱的处置权吗?妈妈就是把这钱扔大海里,只要她乐意,也行。更何况,她只是想让大家都高兴而已。

  更“浆糊逻辑”的是居然有人还要追究到为什么弟弟和弟媳妇不给丈母娘钱?丈母娘就该白白给他们带孩子吗?自己家的一地鸡毛都没处理干净,就想去捋别人家的毛了。

  一家人计较来算计去,早就忘了自己最初是想解决什么难题了。

  我们两口子很感激,我爸妈和我婆婆都是非常拎得清、有边界意识的人。

  我和老王平时买什么、吃什么、用什么,甚至是给孩子买什么、多少钱,三个老人都没有意见,我婆婆常说一句话:“能花钱就说明能赚钱”,哪怕再贵的东西,她只是欣赏,而不会指手画脚。

  上次,老王说他计划再买一套房,我婆婆在旁边笑,我爸妈说“你们自己想好了就行”。

  至于带孩子的观念,老人们早就说好了,如果大家有分歧,以我和老王的意见为主。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现在我家小王已经15个月了,我们在育儿观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分歧。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爸妈和我婆婆他们都“没主见”,不像其他隔辈带孩子的老人,会拿自己的经验主义说事,反倒是我经常问我婆婆和爸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们以前是怎么带孩子的。

  我婆婆就说,现在和以前怎么能一样呢?我妈就会在一旁附和:“就是,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了,你们年轻人懂得多,你们说怎么带我们就怎么带。”

  当一家人没有浆糊逻辑,哪还有什么大的矛盾呢?

  即使有了矛盾,只要都能分清楚哪些是我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也可以妥善解决矛盾。

  第三、有共同的目的。

  何为一家人?

  我认为不是有血缘关系就能称之为一家人了,能成为利益共同体,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所谓利益共同体,不是算计如何才能占人家便宜,也不是权衡自己如何才不吃亏,而是大家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我爸妈从四川到安徽来之前,我和老王就一个劲儿的感谢,感谢他们这么大老远的过来帮我们带孩子,而且家里居住环境不好,我爸睡了整整一年的飘窗,直到今年春节,我们的新房装修好了,才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品质。

  但我爸一来,就说了一句话:“我们有自己的家,为什么还要和一个并不那么熟悉的亲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呢?还不是因为我们都是来帮你们度过孩子上幼儿园前最麻烦的3年。你们好了,大家就都好了。”

  帮我和老王度过小孩上幼儿园前最麻烦的3年,这就是一家人共同的目的。

  所以我在家能看到的场景,经常有:

  婆婆催着我妈去睡一会儿,因为我妈的睡眠浅,轮到她带孩子那晚,她就睡得很不好,哪怕我妈不说,也会被我婆婆看在眼里;

  我妈在网上买衣服的时候,也都会给我婆婆买,因为我婆婆没读过书,不识字,不会网购,但哪个女人不喜欢穿新衣服,推己及人,我妈也没有忘了我婆婆;

  孩子拉臭臭,我婆婆打水,我妈给孩子洗屁屁,我拿尿不湿,老王收拾残局……没有一个人会偷懒,目的都是为了这个家。

  当然,下了班以后,吃过晚饭,我们祖孙三代还会在一起看电视。前一段时间,我们重温了经典电视剧《金婚》,被好多情节所打动,笑成一片。

  有时候,我们会聚在一起打打扑克,最近的这一次,我赢了一百多块钱呢,我请他们喝了奶茶。我们还计划等这次疫情结束了,我们一家六口一起出去旅游一圈,大家都太不容易,太辛苦了。

  从我爸妈和我婆婆身上,我们两口子也学到了很多积极正面的人生智慧。

  所以,我想到了张宇的那首歌,歌词就是唱的我们——

  “从此不再是一个人,要处处时时想着念的都是我们,你付出了几分,爱就圆满了几分,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

  珍惜、感恩。

  实录话题征集

  今天征集的实录话题:你是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

  如果可以,请描述更多细节,以及孩子对此的反应,你的投稿可能对更多家长有意义。入选的小伙伴,颜辞都有稿费相赠。联系,快给颜辞来信吧~

  再读两篇

  老公出轨2次,生活费才涨了3w

  高管性侵未成年女儿的3年,女孩自杀多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魔鬼

  *作者:颜辞丨专攻两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会帮你说话,我只会帮你过得更好。愿和你不拧巴,勇敢走天涯。微博:@颜酱酱儿,公众号:颜辞()。新书《你的人生,还有10001种可能》正在热售中。

  *配乐:谢浛露 | 《给你们》

  长按关注 ,谢谢转发

  坏日子会过去,而你会留下来

  如果你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