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新修版)的读后感大全
《笑傲江湖(新修版)》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08.00,页数:14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8.1 近十天
●好的文字安定我心的作用太深,看書的這些天可說是天聾地啞,對旁的事一個不知一個不曉。幾次看的氣結沒法兒繼續,又幾次看的撫掌大笑,快意非常。讀罷深感,仁義禮智信何嘗不是一種我執?人生哪有真正的逍遙自在可享,誰又不是被困在自己的念頭裡?最後一章名為「曲諧」,意在琴瑟和諧,鏗鏘和鳴;我卻讀出了一首「終身誤」: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一副眾生相,合上了書,還在眼前。
●都说令狐冲是金庸小说中最潇洒的男主,可是对待小师妹却无论如何也潇洒不起来,初恋之纯,失恋之伤,令狐冲都体会到了。很多人不喜欢岳灵珊,变心不说还疑心令狐冲盗去了辟邪剑法,最气人的是自己被林平之杀了,临死还要令狐冲保护林平之周全,她深爱林平之却不知自己只是被当成了挡箭牌。任盈盈是个让人不由得喜爱的人物,心思细腻,体贴入微,敢爱敢恨,知道令狐冲对岳灵珊一往情深也能等待也能理解,尤其可贵的是身在魔教却很善良,爱一个人就心甘情愿地付出。这部小说读起来很爽,可能是因为里面大部分都是有脑子的人,权谋相斗,以为左冷禅够厉害了,结果最有心机的竟是岳不群,以为东方不败够阴狠毒辣了,结果任我行早就铺垫害人了。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是经常帮助令狐冲,说是主持公道其实也是为了要保少林武当不被吞并。江湖自古人心难测啊。
●为什么小时候没有读!感觉令狐冲在我金庸男主排名里可以到前三甚至第一了!任盈盈真的可爱!
●进入江湖,再读《笑傲江湖》,对世道,对人生感触颇深。 主角令狐冲,华山集团大弟子,恋人是华山集团掌门人唯一的女儿,多好的前程啊。这和现在多少人的梦想是一样的啊,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好不令人羡慕! 但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也许是因为世道险恶,人心难测;也许是因为令狐冲骨子里的放荡不羁,自由正义;之后被华山集团开除,青梅竹马的小师妹移情别恋,还被主流集团联盟集体除名,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嫌弃。“这TMD什么世道啊!” 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变故,令狐冲寻到了做自我的机会,“练好独孤九剑,保证我好酒好肉好乐,做个浪徒子更适合我啊”。令狐冲顿悟:不论我会遇到什么,唯有豁达不执念,方能笑傲江湖。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喝酒吃肉,共赏一曲《笑傲江湖》。哈哈哈哈
●有勇随性谓之侠
●笑傲江湖应该是金庸最老庄最出世的书了,在最合适的年代写出了最合适的书。
●武侠的壳,政治的核。
《笑傲江湖(新修版)》读后感(一):纯属瞎编
不是书评,只是我看完随便想到什么瞎编的,看完这本书仿佛又看到了人性的恶,金庸说“他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人性有善恶,可能恶往往令人更深刻,忘记了善,就像坏的印象往往比好印象让人更容易记住,从出场的人物一个个说吧,一开始确实对林平之有很好的印象,一个富家公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他饿了很久,看到路边的瓜果,他想的不是反正没人看见,摘了吃得了,他内心想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偷一次就会偷第二次,宁可自己饿死也不偷吃,而反观仪琳一个佛家弟子,却怀着救人之念犯了偷窃,林平之也是可怜之人,一生为复仇所累,自从父母死后,他内心想的只有复仇,发现师傅是个伪君子,师妹和令狐冲暧昧不清,他应该是真的喜欢岳灵珊,只不过猜疑,妒忌让他迷失了内心,而杀岳灵珊那一段,一言难尽,我一直觉得他内心应该还是有一点恻隐之心,不是真的想杀岳灵珊为了表示对左冷禅的忠心,而是想让岳灵珊走,不要跟着他,不过金老最后还是把她写死了,我记得港版的笑傲江湖,林平之和岳灵珊的结局是隐姓埋名,远走高飞,岳灵珊已经设想好了他们的归宿,可是林平之还是放不下内心复仇的执念,最后被关在梅庄黑牢,唉,真的可悲可叹,命运弄人,造化弄人……令狐冲是一个无形浪子,他说话的语气总让我感觉金老刻画人物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一点杨过年轻时的样子以及韦小宝的影子,对于令狐冲其实看到最后也没什么好印象,我说的是实话,整本书,看了一半,他内心都是对师妹岳灵珊苦苦的单相思自己幻想,直至他和任盈盈在一起后那一句话说的,他对他师妹刻苦铭心的思念,我在想他当时到底爱任盈盈什么呢?爱他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吗?爱她不顾自己的安危的救命之恩吗?他了解任盈盈吗?说情话的时候我真的是醉了,最后对小师妹心灰意冷,突然发现身边的任盈盈对着天下英豪表露自己喜欢令狐冲,那就是现实中的男神发现追求不到自己喜欢的女生然后发现身边一直苦苦追求自己的女生也不错,就和那个女生在一起的故事吗?原谅我想歪了,但是真的是不敢恭维的爱情故事,任盈盈真的完美女主的刻画了,为了令狐冲付出了一切,从竹林开始,明知道令狐冲的内心只有她师妹……岳不群这种伪君子真的不想吐槽,而宁中则嫁给这种人真的是倒了血霉了,最后心灰意冷自杀,真的很佩服宁中则的为人,从她对左冷禅的态度,以及她处事的态度真的算是《笑傲江湖》里一个人物,余沧海、木高峰这种恶贼就不想说了,桃谷六仙真的我看到老们说话就头疼,金庸写这几个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的真的让我看他们说话就头疼,可能是搞笑担当吧,但是反而不戒大师才给人一种莫明好感,逻辑脑洞惊奇得可爱,而她夫人也是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也是个怪人,田伯光还是很够义气的,至少敢做敢当,劳德诺和左冷禅,岳不群是一类人太想说话,陆大有这个话唠死得太可惜了现实中有这种朋友真的很棒,说说东方不败吧,算了没什么说的,最后为爱而死,幸亏原著里没有电视剧里演的什么和令狐冲开一段苦恋这是什么鬼剧情,怕是要骂人,不过他和杨莲亭这个虬髯大汉子在一起也是令人想深究呢?在B站里有一段视频专门解读了为什么东方不败喜欢杨莲亭以及他是不是喜欢任我行的解读,真的是解读得有理有据,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五星推荐这是今年看得第二本金老的武侠小说,向金老致敬!
《笑傲江湖(新修版)》读后感(二):令狐冲真是最不讨喜的男主角
上学的时候读了金庸全集,唯独这本《笑傲江湖》从来没看过,连电视剧版都没看过,全部所知都来自李连杰、林青霞演的电影。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 (1992)8.41992 / 中国香港 / 剧情 爱情 武侠 / 程小东 / 李连杰 林青霞这次花了30多个小时,读完全书。令狐冲真让人爱不起来。反倒是田伯光、桃谷六仙、仪琳师妹、任盈盈等人物更觉可爱。
令狐冲
前半段油嘴滑舌、颠三倒四,中间为岳灵珊五迷三道、魂不守舍,后段对任盈盈情不自禁、因愧生爱。贯穿整部书的特点有三个:运气好、灵气足、酒量大。没有主角的行动力,也没有明确目标,义气、情谊支撑不了这贫瘠的人生。所谓笑傲江湖,不过是远离江湖,早日脱身。
令狐冲对岳灵珊,是改改改,什么都愿意改,“只要师父师娘愿意将小师妹许配给我,我再也不胡闹,连喝酒也一并戒了”。最后终于跟任盈盈在一起,却变成了
虽偿了平生之愿,喜乐无已,但不免受到娇妻温柔的管束,真要逍遥自在,无所拘束,却做不到了。人心啊。
田伯光
采花贼田伯光是整本书中非常饱满的一个人物。亦正亦邪。恶的时候是淫邪奸诈,四处下手。正的时候又极重义气、极守诺言。被不戒和尚擒了之后,还多了点认栽的委屈劲儿。后来被不戒阉了做和尚,身上则更多了点唯诺。
情节
全书轰轰烈烈,情节紧凑繁复。
一开始夺剑谱、林家灭门。
接着是衡山派姓刘的金盆洗手,被左冷禅揭破与魔教长老曲洋的友谊,二人一曲笑傲江湖合奏后自杀当场。在这个段落里,嵩山派的势大、左冷禅的缜密、余沧海和他青城派的无耻下流尽数铺陈。一众派别、人物,悉数登场。
令狐冲的油嘴滑舌屁话多、小聪明,田伯光的奸恶重诺,各派掌门或是庸喏、或是伪善统统开始初现端倪。《笑傲江湖》曲也已经登场。
接下来便是令狐冲的开挂人生,华山面壁、与小师妹两情相悦-小师妹转恋林平之-令狐冲情场失意却意外发现神秘石壁、练出各派精妙剑法。
此处也埋下了武林纷争、正邪难辨的诸多伏笔。
田伯光上山更是将令狐冲的际遇推向巅峰,得风清扬老前辈亲授独孤九剑。
左冷禅派人大闹华山。令狐冲帮忙,受伤,被桃谷六仙掳走,乱治一通,自此埋下全书伏笔“治伤”。
此后华山派被逼四处流落,被人关门打狗,流窜洛阳、福建。令狐冲越来越不受待见,越来越成为伪君子的背锅侠。
此后与盈盈相遇,与向问天去梅庄营救任我行。
此处颇为精彩。如何喝酒、如何写字、下棋、作画,读来甚有兴味。秃笔翁、丹青生、黑白子、黄钟公,又是一组与桃谷六仙呼应的趣味人物,只是多了点悲情。
而后半段中,东方不败出场。聊聊数百字,读来心惊。不知是当年电影留下的印象太深还是小说写得甚妙。鬼魅般的身法、粉红的长袍、窗前绣花的景象都让人惊惧。
好在,是人便会有弱点。
东方不败也死了。
高手们的死并不轰烈,误杀、蛮力、天命已尽……全是稀松平常的死法。
江湖结束了。
但永远会有新的江湖。
《笑傲江湖(新修版)》读后感(三):斗鸡走犬过一生 天地安危两不知
有些朋友不愿意读新修版的,觉得新修改的情节破坏了原来脑中构造的那个世界。我却一直很想读新修版,因为在一些媒体中得知新修版的情节修改,例如“黄药师爱上了梅超风”、“王语嫣人设崩”……好像恰恰回应了我以前的一些疑问。新修版是年长的金庸以他年长的心智重新的整理过的武侠世界,当然要拿来一读。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伴着这个武侠世界成长起来的读者不也跟大侠一同变老了么。
最早接触《笑傲江湖》是儿时看的李亚鹏版的电视剧。前两天还跟儿时的闺蜜玩笑说:现在回想起你亚鹏版的《笑傲江湖》,印象最深的就是许晴饰演的任盈盈的那两个大麻花辫啊! 如今这个年纪是多么羡慕那么茂密的秀发呀!
电视剧版的可能为了凸显男女主人公吧,第一集令狐冲和任盈盈就出场了。而书里的描写显然更为精彩一些。第一个出场的是林平之,读者看着这个少镖头从意气风发到家破人亡,然后再顺着他逃难的足迹,遇到了华山派众人, 从华山派众人的嘴里听到了大师兄跟乞丐骗酒喝的故事。 但当时因为二师兄劳德诺年纪很大了,所以第一次看到此处的读者脑子中勾勒出的大师兄是一个年长的形象。 接着读者又跟着众人上了衡山,看刘正风金盆洗手。在衡山上又听了仪琳小师妹转述的令狐冲与田伯光打斗的场景。最后在衡山的群玉院中,读者才第一次直接看到奄奄一息的令狐少侠。 这种写法自然是高明的,也电视剧里很难拍出来的。还有书中人任盈盈的第一次露脸,是从山崖上一路滚下来,落到了令狐冲的背上,令狐冲从水中看到了她的倒影,这才指导“婆婆”是一位小姑娘。 这一节也是剧中很难拍出来的。
再有便是书中很多很多的心理描写,尤其是令狐冲在嵩山顶上与小师妹比剑时的心理描写 更是看剧时很难有的体验。
重读新修版的笑傲江湖,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令狐冲的心理走向。可以看到他是多么的迷恋小师妹,之前是,之后也是。从小伴他长大,陪她玩耍,哄她开心。二人在瀑布边练剑,创出“冲灵剑法”的剑舞。以后不管经历了多少,与小师妹的这段情都是铭刻在骨、在血、在心的。 以至于在少林寺上,岳不群的“浪子回头”,“萧史乘龙”引得他心下狂喜;所以在嵩山之巅,他竟好像看不到众人, 也不再理会什么五岳并派的武林大事,一心只想着比剑输给小师妹,哄她开心。令狐冲待小师妹,绝不只是儿时情谊,而是缱绻眷念 、相思入骨。然而终归求不得,放不下。哪怕是为了任大小姐大闹少室山之时,也只是想着还报了她的情谊。一想到将来,就这样与她结为夫妻,心里还是乱乱的。
可是任盈盈是怎么看令狐冲的?她是怎么想的?她既迷恋令狐冲,何以对自己情郎对小师妹的相思如此冷静?小师妹是怎么想的?他为何会从令狐冲身上移情到林平之身上 且至死不渝? 仿佛书中都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虽然金大侠补了一笔,说岳林姗爱的是跟他父亲一样的人,所以她虽曾与令狐冲亲近,却没有真正尊重过他。但这个说法也略显得没有说服力。可见金大侠也是有弱项的,及擅长描摹男性,却不擅描摹女性。想来也是不仅是这本书,金大侠的整个武侠世界里,女性都不免符号化、标签化。现在人们常批判大女主剧,或是玛丽苏剧,女主出场之后莫名其妙所有的男人只要见到她都倾心于她。但这次我在读新修版骄傲江湖的时候,忽然发现武侠剧不就是男人版的玛丽苏吗?一个男主出场所有的女人只要见到他,都倾心于他。 任盈盈喜欢令狐冲, 为了他可以独闯少林寺,连命都不要,还给他心爱的小师妹挖了一个精致的坟。 至于任盈盈的心理描写,对令狐冲感情的前后变化,书里倒是很少着笔墨。任盈盈这个角色是为了令狐冲而存在的,如同大女主戏里面的男一,男二,男三都为了女主而存在一样的。只不过大男主的戏看多了,都习以为常了,如今出了大女主的戏,人们便觉得怪怪的。想来神雕侠侣里面喜欢杨过的女人得有七八上十个。鹿鼎记更不用说了,居然还有一个帮助男主找小老婆的双儿这种女性的存在。 都说玛丽苏剧里面的男人为女主掏心掏肺的掏太过了,其实大男主戏里的女人也是如此。
原版的书中琴箫合奏笑傲江湖,剧终,曲谐 。 冲盈二人似乎完成了刘正风和曲洋未能完成的夙愿,不问正邪殊途,自在归隐。而在新修版的书中却写道令狐冲与任盈盈二人如同劳德诺与猴子一样,一生缚在一起了。 写到令狐冲一人弹奏笑傲江湖曲,便可恣意变换曲调,但若与任盈盈合奏,便只能照着曲谱来。人生若有牵挂,便终不得自由; 人世间有牵挂,便终不得归隐 。让我想到《倾城之恋》结局里的那份苍凉,虽然范柳原与白流苏喜结连理,但总有一份面对未来人生的或是恐惧,或是名之为勇敢的无奈。可能金大侠上了年纪之后再看大团圆结局都多了一份忧郁,一份不悲不喜。
曲谐,不是什么皆大欢喜,也真没有童话故事般的归隐。曲谐, 无非是一颗笑傲江湖的心,与自己、与天地、与人世,和解。
难以忘却从西湖牢底逃出来的令狐冲,重见天日 ,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死,还学成了吸心大法,化解了内伤。以如今的内力加上独孤九剑,这一身功夫是师父师娘无论如何也教不出来的。但是他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甚至宁愿没有遇到过风清扬、向问天、任盈盈,希望自己还是华山派的弟子,还在小师妹身旁,与她一起练剑、哄她开心,朝夕相伴。
我们每个人最初的那个世界,都是一样的阳光明媚,花香缱绻,是非分明,人心纯澈。所谓“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或许就是这种心境吧。
《笑傲江湖(新修版)》读后感(四):黑白的中间,没有灰色。——《笑傲江湖》读后感
小时候,看电视剧,总喜欢分个好坏。《新白娘子传奇》里,法海是坏的,白素珍、许仙是好的;《包青天》里,包拯、展昭是好的,陈世美当然是坏的。等等。有的好人坏人从一开始就能分辨,有些坏人是到后面才露出本来面目,而在观看的时候,就经常为坏人咬牙切齿,为好人屡中阴谋而惋惜哀叹。但是不管怎样,总会对电视中人物定下好人或坏人的结论。
从虚拟的电视剧到现实社会中的人,也喜欢分个好坏,是非,单一的看人看物。小偷是坏人,警察是好人;班里调皮的同学是坏人,爱学习的同学是好人。
如此非黑即白,自然爱憎分明。但单一的世界,少了世界和社会的复杂性,未免色调过于单一。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姆在《刀锋》里说,人是由人所经历的一切所塑造的。人历一世,自不可能只遇到好事,自也不可能只遇到坏事。换个调度,也许好坏只是同一件事的不同侧面。
对天真纯洁的孩童,白素贞善心善行,自是好人,法海猪油蒙心不分好坏要镇压白素贞,自然是坏透。但法海是和尚,是专职捉拿妖怪的高僧,白素贞是妖,法海尽心尽职捉拿她又何错之有。
所以,有时候世界并不只是这般单一的正邪对立和黑白分明的,它是复杂的。
《天龙八部》里,萧(乔)峰和少林大师有一番对话。
萧峰问少林大师:晚辈有一个疑问,想当面问清楚家父,倘若辽军他日起兵攻打少林,家父会如何自处?
大师:当然是奋起反抗,护寺杀敌,正如萧施主一样,弃暗投明。
萧峰:大师身为汉人,自然认为汉为明,辽为暗。但是对于契丹人来说,他们就会说大辽为明,大宋为暗。我萧峰身为契丹人,竟然帮助大宋残杀自己的同胞。日后辽国上下必视我萧峰为一个不忠不义之徒。
萧峰一句话振聋发聩,指出了人、物事、家国的立世之道。正邪、黑白、明暗并不是鲜明对立的,它是一体两面。这些都是金庸先生的家国天下情怀。
但是金庸又是悲观的,萧峰没有出路。
“萧峰一直谨记自己是契丹人,但萧峰自幼在南朝长大,受汉人养育之恩,并且答应我爹在有生之年不会助辽侵宋,不仅是为了大宋,也是为了大辽免收战乱之苦。今日我萧峰迫于形势,挟持皇上,愧对大辽,我萧峰无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语罢,萧峰跳崖自尽,一代英雄,依然不能填补意识形态、家国界限、是非黑白的沟壑,遗憾陨落。
这种对非黑即白、非正即邪二元对立的批判,在《笑傲江湖》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突出的体现在以五岳各派、少林、武当、峨嵋等为代表的“正教”与日月神教为代表的“魔教”跨越几百年之间的矛盾冲突。
正邪之间的这种矛盾激烈到什么什么程度?小说第六回“洗手”、第七回“授谱”通过正教衡山派二把手刘正风和日月神教(魔教)长老曲洋在个人音律方面的融合的尝试失败对此进行了描写。
刘正风与曲洋均精通音律,两人得意共奏《笑傲江湖曲》而引为知音知己。刘正风深知正邪势同水火,于是自导自演“金盆洗手”,昭告天下武林退出江湖,以期能和知己琴箫和鸣,远离世态纷争。为了掩人耳目,不让人察觉自己和魔教人士有什么牵连,刘正风还煞费苦心,演戏给天下群豪,自己是为了“当官”才退出江湖的。
眼看,正教中的刘正风就要退出江湖纷争,洗手隐居后,便可不再受江湖上正邪对立的框束,实现与魔教中人在音乐上的“大同”。
只可惜,就在刘正风将手放入金盆前一秒。嵩山弟子史登达手持五岳剑派盟主令旗前来喝止。随后,刘正风家眷弟子尽数被嵩山弟子挟制,在嵩山派“大嵩阳手”费彬追问之下,刘正风交待自己如何与曲洋一见如故,如何又只探讨音律。
但,哪怕就只是和魔教中人以音律相识、以音律相交、以音律止,就足以令天下英豪大呼不得了了。恒山定逸师太、泰山天门道人、华山岳不群,悉数前来规劝,要刘正风杀掉曲洋,以示界限分明。刘正风又是敢作敢为的豪杰,虽衡山派上下将他的家眷弟子作要挟,在他面前逐一杀掉,他还是初衷未改,不肯出卖曲洋。
在嵩山派一干人等手下,刘正风一家一脉悉数殒命,自己也和曲洋一同迸断内息主脉,闭目而逝。
于此,正邪两派从音律、个人感情上摒弃界限的尝试失败了。黑白之间的泾渭更加分明。
《笑傲江湖》里,黑白的界限究竟消失过没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的。就在任盈盈作了日月神教教主这一短暂的时间罢。这时,五岳各派在短暂合并为五岳派后,因权势争夺,岳不群、左冷禅等高手尽数死去。江湖上,“正派”只剩下如少林、武当、峨嵋等佛、道教众人,尚止战停戈。而本欲一举灭五岳、降少林、武当各派的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阳寿殆尽,一命呜呼了。
此时,“正派”中年轻一代杰出代表就仅剩下令狐冲了,魔教中也就只有任盈盈能振臂一呼。而两人已通款曲,都是洒脱磊落之人,自不会大动干戈。也就只在这个时候,黑道白道从未如此融洽,日月神教主动归还少林、武当各自丢失数百年的秘籍、古物,以示摒弃前嫌的诚意。
这是乐观的,但我又觉得没有比这更悲观的了。这短暂的黑白两道界限最不分明的时候,却是黑白两道人物大部分已经死去的时候。换句话说,若不是这些人自作孽死去,黑白两派的界限永远不会消失。
人都死光了,江湖还是江湖吗?
当然,令狐冲和任盈盈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的人,要想活着,在江湖上却只有归隐这一条出路了。
对,最绝望的就在这里,就像《天龙八部》一样,萧峰想弥合辽宋的对抗界限,他发现自己没有出路,只能一死。世界若不再有明、暗,不再有意识形态的区分,世界可能也不再有国家,不再有人了。
所以,黑白还会继续对立下去。
《笑傲江湖(新修版)》读后感(五):一曲《笑傲江湖》,引多少风云事
读《笑傲江湖》有感
很久之前,不知道是谁,聊天聊到金庸笔下你最喜欢哪个主角,但是其实尚未读过金庸吧,只是看了电视剧,就凭电视剧的印象,我没怎么多想就回答道:“令狐冲,因为他的性情即真实,又洒脱不羁(96吕颂贤那版)”……
这两周内,在一个读书群里看到了对武侠的探讨,有群友说起小说里的情感表达,很推崇金庸,在我记忆里(电视剧的记忆),金庸的作品更偏剧情与情结,而古龙的更偏人性的探讨(有读过古龙的几部),就如同知道了一个新的方向,挑起了我要阅读金庸作品的好奇心,所以这几天便读了《笑傲江湖》,刚开始前几章还不觉得,读到超过十章,便再也放不下手了,引人入胜颠倒日夜,我可怜的黑眼圈呀
看似最洒脱的人被束缚的最多
在翻拍成电视剧里,我原以为令狐冲是最风流倜傥,傥荡洒脱的,读了书之后,才发现令狐冲的傥荡洒脱是真的,率性而为是真的,追求自由的心是真的,豪气万丈不拘小节也是真的,但是他有很多很多束缚(这些束缚被很多人话垢),这些束缚大多事关华山派,比如他很敬重他的师傅师娘,到后期有点愚忠愚孝(比如左冷禅要合并五岳剑派的时候,岳不群略施小恩小惠,令狐冲就感恩戴德说这件事情就以华山派马首是瞻,令狐冲以为他师傅岳不群一定会反对,没想到岳不群这个小人同意了,惹得恒山派一阵不满);令狐冲比如事关他小师妹的时候,他的理智呀就完全不在线,犹豫不决藕断丝连,行为就让人忍不住吐槽(少林三战救任盈盈的时候,岳不群用冲灵剑法对付令狐冲,令狐冲又一时陷入各种纠结,让人看了真的想一巴掌抽上去,盈盈你放哪里去了)。书里有大段大段的关于他那些关键时刻的心理描写(大多是掉链子的那种),他的那种臆想师傅原谅他了,重回华山,与小师妹的大段回忆什么什么的,看书的时候很是蛋痛,就很想朝他吼道“令狐冲,你带点脑子好不好,岳不群在利用你!你还在愚忠什么,愚孝什么,他就是个伪君子……,你那小师妹从来没有喜欢过你,别在舔狗了,圣姑盈盈在看着呢,你怎么对得起她……”
但是看完书后,我开始释怀了,这才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呀,他师傅岳不群在他心里不仅仅是师父,更像是父亲,一个自己从小到大崇拜的神,就会如同我们与自己父亲的关系,有时候理念不对,明明我的想法更好,但是父亲就是不明白还发火,与我生气,在气头上的时候,我会觉得我老爸怎么怎么样,但气顺之后,更多的是懊悔与体谅及自我检讨,在按时代去想,倒是觉得令狐冲这样的纠结这样的扭捏各类想法都合理了,才接近一个真实的有血有泪的人呀,我们大多数在很多这样的时刻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犹豫彷徨左右摇摆拖拖拉拉各种幻想、如果这样会怎么、如果那样会怎么呀的心里活动,谁还不是个戏精呢,令狐冲为什么一定得果断理智呢,对金庸大大的膜拜更加了一层。
令狐冲他身上有两种力量在对抗,一种是他生性的率真直爽,洒脱不羁,想要无拘无束快乐逍遥;一种是他师傅和名门正派的这种戒律对他的严格要求,名门子弟该怎么样,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要与邪魔外道划清界限等等。这种戒律对他的约束,与他的天性,这两种力量在他身上撕扯的很厉害,他能与田伯光、蓝凤凰、向问天等等魔教中人把酒言欢,他能理解曲洋与刘正风的名门正派与魔教的因为音律的知己之交,但是一旦涉及到他师傅或者华山派的时候,他又会有懊恼,我会觉得他即想要挣脱了束缚又有些不愿意,既想要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但又怕离他最美好的时光越来越远(林平之未来华山派之前的和睦)。在这样的对抗下,我很欣赏他的那一种明辨是非不畏强权的对事物有自己看法的能力,比如他交朋友看事件,是以自己的判断为准,并不受他人看法不受世俗不受强权的影响,在他放诞不羁时而豪气粗犷、时而滑稽逗趣、时而嬉皮笑脸的浪子的形象之下,是有一颗敢担当会怜悯有责任感会同理赤子之心,这个很可能是我为什么最喜欢令狐冲的主要原因吧,在放浪形骸之下,他比任何人都担当的住!唉,看似最洒脱的人被束缚的最多,曾一度想要成为令狐冲这般快乐逍遥的人,但读懂之后,却发现他或许能自由,但是……。
一个意外他的人生拿错了剧本
看电视剧的时候,可讨厌林平之了,因为他,小师妹离开了令狐冲,因为他,令狐冲频频被人怀疑被人责骂被逐出华山,就是因为他令狐冲离开了他最幸福的时光……
但是看了书之后,只是觉得林平之既可怜又可恨,原本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的还有点正气凌然的富二代,结果因为怀璧其罪导致被灭满门,虽然很惨,但是更惨的是,他原以为因机缘巧合拜了个满身正气的君子如玉般的名门师傅,结果发现他的师傅是个伪君子,道貌岸然的偷了他家的武功秘籍,还装得大义凛然的嫁祸别人,以至于他的整个世界被摧毁了吧,就连与岳灵珊的两情相悦,他都不敢相信了,他怀疑全世界了,这个很大可能是导致他性格后期的扭曲吧,整部《笑傲江湖》全然是林平之的被逼疯史吧,他最后报仇成功了,也失去了全世界,我曾一度有过这样的猜测——我觉得林平之最想成为的人可能是令狐冲吧,在一开始令狐冲还没出场的时候,林平之在别人嘴巴里听到的令狐冲,有一种钦佩,如果换一种打开方式,他和令狐冲或许会成为好朋友。
爱与被爱?她选择去爱
岳灵珊,电视剧里,也很讨厌的人,因为她没有选择令狐冲,当时会想不通,为什么不选择那个全心全意将你放在心里的人,那个满心满眼与两小无猜的人呢,有一种想要把她拎出来好好教育一通的想法
看书的时候,还是很讨厌她,她……因为爱情被蒙蔽了双眼吧,竟然会因为那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去怀疑自己一起长大的性格的大咧到无所谓的大师哥,会觉得就算是选择了小师弟,也不必要这样的去伤人呀,完全是仗着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恃宠而骄任性妄为,会头痛,令狐冲你到底是如何瞎的眼?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梦见了我曾经很要好的朋友(很久没见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越走越远了,那一天的午休,很伤心,那些好的不好的回忆都涌上了心头,我与她曾经是那么要好呀,好得跟一个人似得,然后忽然联系少了,但是我知道不论她哪一天来找我帮忙找我诉苦,我都拒绝不了她的,友谊如此,那么令狐冲对他小师妹的那种情谊,似乎也理所应当了让人能理解了。
岳灵珊死的那一章,眼泪都要看出来了,最后交代好令狐冲好好帮她照顾好林平之之后,她最后想去的地方是——妈妈那儿,她受的伤远比我们想到的还要重的多吧,她真的是宁女侠的女儿,性子更似宁女侠,她对林平之的爱真的是爱到了心里,她哪里不知道林平之对她不如大师哥对她好呀,可是偏偏真的是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丢了心丢了命,最后的遗言,虽圣母却真挚感人,愿若是有另一种打开方式,愿她与林平之相遇相识会是另一方风景。
另一种的爱情
我最受到冲击的爱情不是岳灵珊与林平之,也不是令狐冲与任盈盈,我觉得竟然是充斥于前半部书却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迟迟才出来,出来不过几章的东方不败和杨莲亭,大名鼎鼎的东方不败出场不过几章,武功高强,装束妖艳,因为为救杨莲亭而被诛杀,那一章,东方不败的人物就像从对面走来,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讲诉着他后半生的故事,他练了《葵花宝典》后,那一番爱情,虽然奇异,却不得不为他的真情实感而喝彩,额……我是什么时候成了腐女的(我不太认)。
那也是一种爱情!
圣姑任盈盈,在书评区,估计有七成的人,在说令狐冲对小师妹是真爱,对圣姑只是报恩,我一度很想反驳,但似乎都反驳不了,我只能说令狐冲心里有圣姑,但依旧留有小师妹的位子吧!
到快结尾的时候,有一章是仪琳的妈妈抓了令狐冲和任盈盈,逼令狐冲娶仪琳,有一段描写,她们真的是心意相通呀,在那一霎,似乎看到了令狐冲对圣姑是有欢喜的,也为圣姑值得了,她的付出,她的包容,有了回报
刚开始,圣姑偶然间听令狐冲讲起了自己的遭遇及对小师妹的情感,而后三教九流盛传圣姑欢喜令狐冲,人人来相邀令狐冲喝酒送礼,想尽办法为他治病,再圣姑为了救令狐冲宁愿自身被困少林,再令狐冲集结江湖众人上少林救圣姑……
一种女生兼具主动与羞涩且不失去傲骨的情感吧。
金庸大大对令狐冲是真心好,写了一个这么善解人意,聪明大气,有情商的妹子与他作伴,笑傲江湖。
有很多忘不了的人物
比如:脑子缺了很多筋不辩好坏的时而残暴的嘴炮——桃谷六仙
性情刚直无暇的师娘,师娘死的那一刻,哇,真的,所有的情绪都积累到极点,最煽情的一章之一吧,愿师娘有机会的话,只做侠义凌然的宁女侠,而不是岳夫人;
最高级的暗恋仪琳——我的爱情与任何人无关,也与他无关;
来去无踪影的高手中的高手风清扬;
胡音很凄凉,人心却很透亮的莫大先生;
曲洋与刘正风,一曲笑傲江湖,引多少风云事;
梅庄四友、不戒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