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案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图案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6-12 23:0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案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图案人》是一本由[美] 雷·布拉德伯里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020-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图案人》读后感(一):活的珍宝现实的窗口

  第一次雷·布莱伯利的小说,就被他天马行空想象力折服了,以图案人为画布,打破时间空间界限,从遥远的过去、清晰的现在以及更为深远未来描写宇宙众生相,通过抽象手法隐喻折射现实,科幻小说的外壳包裹批判性思考人文关怀内核,让人回味无穷。 图案人身上布满了图案,他们活灵活现,仿若真实世界。 “各种颜色在三维空间炽烈燃烧,这些画是望向火热现实的窗口。如同宇宙中所有精美绝伦景象都汇聚在了一面墙上,他就是一个活的珍宝馆。” 这座活的珍宝馆就像万花筒千姿百态,18副图案,18个故事集中体现人性幽微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比如《大草原》和《牵线木偶公司反思人工智能化对亲密关系挑战儿童房取缔了父母孩子中的地位机器木偶谋杀正主上位,科技进步对人类还是福音吗?人如何在当中找到自己位置?《万花筒》和《无日无夜》叩问生命意义价值,在坠入大气层身体被燃烧殆尽时你是否后悔曾经空虚贫乏一生?无日无夜地在虚无的太空中航行,人的存在是真实的吗?《逆转乾坤批判种族歧视描绘黑人先于白人登陆火星,当地球毁灭放下偏见接纳幸存者,重新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歧视人人生而平等的新世界;《狐狸森林》带我们时间旅行到遥远的未来2155年,人们生活极权统治恐惧中,思想审查书籍被烧毁…… 每个故事布局都很巧妙,再加上非常优美流畅的译文,很容易让人沉浸在故事里,或惊悚悲伤感动发人深省留有余地,让读者自行去想象无限的可能。有些故事细节没看懂,比如《大草原》里父母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孩子们头脑里的投射,他们之前听到的尖叫那么熟悉说明什么?《决战时刻》里的蓝色怪影是什么,是否是指火星人?妈妈感到恐惧是否是因为意识他们的孩子被异化了被火星人作为内应入侵地球?我试图在其他故事里找到答案,但没有找到他们在情节上的关联,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的话,大概是对人的关注反映的都是比较严肃社会主题。 PS:发现一个问题不知道算不算漏洞),开篇提到图案人1900年纹身,当时20岁,已经找了老巫婆50年,那他遇到“我”的时候也就是70岁了,而最后一个短篇《图案人》讲了他纹身之后的两个星期先后预言了他杀死妻子和他的死亡,那么他应该已经死了,为什么还会有后来的故事?(为了完成作业强行凑字数我也是拼了)

  《图案人》读后感(二):步履不停,写作不止

  写作,是为了生命不止 说起《华氏451》,读过的人应该对其中的名场景——焚书——印象深刻。这本《图案人》也是其作者雷·布拉德伯里的经典短篇集。在序言中,作者借由与舞者朋友的对话,铿锵有力地说出自己对于写作的信仰——雷·布拉德伯里,用写作,对抗着岁月老去与死亡侵蚀。 本书《图案人》说是短篇合集,但是却用了一条主线——“‘我’与图案人相遇经历”——串联着。那18则寓言故事刻在图案人满是文身的皮肤上,给每一个观看者,包括“我”带来一场故事盛宴。 先来看看图案人的故事 一生起起伏伏——最初的他虽算不上事业有成,但也温饱有余,同时夫妻相爱,庭幸福。但自从双方有了争吵,一切便扭转直下。他因家庭不合致使暴饮暴食,造成体型臃肿,工作危矣。为了保住工作,他找了一个老巫婆文身。从此他开启了流浪的生活,因为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长久。在漫漫人生中一次流浪中,“图案人”与“我”相遇了。“我”有幸观赏到了这些神奇的文身。那里有18幅图案,18个故事。“我”盯着它们,渐渐地,图案抖动起来,活了过来。一个小时后。我发现他给右肩胛骨开始显示出我的未来(图案人要掐死“我”),“我”吓得马上逃跑。 18则脑洞小剧场 简单总结一下主题 《流亡者》“焚书毁文”。科技至上的时代居然容不下一片文化,大海旁的篝火里,熊熊燃烧的褪色烫金书名,它们点燃了《华氏451》的大火。 《大草原》AI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扭曲了人类间的亲密关系。 其实这个故事我更专注于孩子利用AI实现了孩权对父母的反杀。 《决战时刻》大人最大的自负就是低估孩子,以致于“母亲”忘记了自己也曾“决战”过。 《乾坤扭转》“种族歧视”,配上最近美国白人警察暴力致黑人死亡新闻观看,别有一番味道。 《万花筒》人生的意义为何?按部就班还是随性而活,可能只有在死亡面前才会做出无悔于心的答案吧。不过到那时一切也晚了! 《公路》《天灯》反战主题。 当下世界有太多爆发战争的因素了——核武器泛滥、各种歧视并存、能源紧缺下的贪婪侵略……而不爆发战争的原因又何其得少——放下武器,热爱和平。 《那个人》只知一味追逐虚无的神明,不如脚踏实地地从头做起。 《苦雨》坚持就是胜利。说起来,在阅读中途我以为他们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哪晓得是柳岸船头又一春。 《火箭人》几年中只能回家三个月的父亲与孩子最后的陪伴,用自己的火箭人生教育孩子。 《世界上最后一夜》如果今天是你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这真的是个很老旧的话题。老旧到已经有个类似于“政治正确”的答案出现——跟往常一样度过这平凡的一天。 《无日无夜》我只看到了一个杠上开花节节高的“希区柯克”。 《狐狸和森林》在未来,战争与科技并进,人类从此远离文明与艺术。借由时空穿越机,一对夫妻厌倦炮火弹声,沉溺于安逸和平的历史。 森林陷入火海,狐狸即便再聪明,也难以逃脱时代宿命。 《访客》人心的贪婪永远不会让人“失望”。不懂分享,只知占有,最终便是由有到无的一无所有。 《水泥搅拌机》“战争虽然可怕,但和平也很恐怖”——娱乐至死。 《牵线木偶公司》人工智能叛乱人类的故事,我国在八十年代有部同题材电影《错位》。 借科幻之壳批判资本社会中人心的隔阂和身份的虚无。 《城市》仇恨的力量绵绵不断,万年等待只为复仇。 《火箭》梦想带来的奇迹,父亲为孩子们搭建太空火箭梦。 结语: 情节承载着作者的渴望——那是对和平的无限热爱追捧,是对科技发展下人伦变迁的担忧,也是对漫漫人生路上暖阳的追忆。 这十八则如同“黑镜”的寓言,有温馨治愈,有毛骨悚然……虽然背景是科幻虚构,却还是在细腻讲述着“人”的故事。作者视灵感为影像,每次黑暗中摸索时快速拍下的快照成为这些面世的小故事,供人观赏,细细品着。图案人暂无评分[美] 雷·布拉德伯里 / 2020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图案人》读后感(三):展开寓言故事的画卷

  I wrote. I wrote at noon or 3:00A.M. So as not to be dead.

  雷·布拉德伯里是个笔耕不辍的作家。他七十六岁那年跟啤酒屋里那位二十三岁的侍者聊天。侍者说,他每天工作很多个小时,干完活之后他开始跳舞,直至凌晨四五点才睡觉。他说,睡觉是死亡。他用跳舞来拒绝死亡。

  布拉德伯里也说,他凌晨三点才睡。可是他并不是跳舞到深夜,而是写作陪伴他。他用写作远离死亡。

  在《写作的禅机》里他提到了自己从小就喜欢天马行空。他听回来的话看到的马戏团表演都成为了他奇思妙想的素材。他每天还坚持写一千字(练习写作)。

  《图案人》正是他多个灵光闪现的瞬间,也如同立拍即得快照,把寓言故事串连成一幅绵长的画作。

  ————

  图案人问“我”在哪里找到工作。四十年来,他从未有一份工作做得长久。他身上的图案都让雇用他的人吓到了,把他辞退。

  他身上有着十八幅图案。据图案人说,这些图案在夜里都会生动起来。究竟为什么图案人变成了图案人,他开始并没有细说,只说是一个女巫帮他做人体彩绘的。图案人只有右边肩胛骨没有图案,那里预兆图案人同伴的一生。

  到了书的末尾,我才读到图案人自己的故事。他还未成为图案人之前,叫威廉·菲利普斯·菲利普斯。他和丽莎贝丝结婚了。婚后,他慢慢吃成一个大胖子,还被游乐场的老板嫌弃辞退。

  游乐场的老板说这里不需要另一个大块头,不如威廉·菲利普斯·菲利普斯去文身吧。这样能拉来游客买票进场。

  他确实去找到女巫为他文身。那些图案如同血液深入骨髓里,怎么去都去不掉。

  女巫叮嘱他前胸的图案可以在这周吸引游客买票来看,而后背的图案是要再下周才揭晓的。这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前胸后背的图案是什么。

  没想到前胸的图案震惊众人,尤其是他的妻子。游客更愿意下周看后背的图案了。然而图案人的人生也就变了。

  ——

  下面说说那十八个故事吧。究竟是怎样生动又震撼的画面让这么多雇用图案人的老板都选择辞退他。(挑选几个着重讲一下~)

  ⭐大草原

  哈德利夫妇还有儿子女儿到高科技的房子去居住。在里面,他们只需要下指令就能让食物做好端到桌面,鞋子的鞋带也能帮忙绑好 。孩子的儿童房更是随着孩子们的意志和想法去改变画面的。哈德利夫妇害怕孩子想象中的非洲草原和狮群,决定锁上儿童房。这个决定让孩子们更反叛了。心理医生戴维·麦克林(看样子是个坏人)站在孩子的这一边。结果,父母被孩子内心的想法和狮子群的靠近害死在儿童房。

  ⭐乾坤逆转

  黑人移居火星。他们好久都没有见过白人了,更别说那些新生在火星的孩子们。突然有一天有消息来火星说,有白人要驾驶飞船登陆火星。火星上的黑人反应各异。他们有的是好奇,究竟白人有多白,是不是像牛奶一样白。他们有的是仇恨。

  →布拉德伯里在这个小故事里面提到了不少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观念。

  威利·约翰逊带头拿枪去看白人的登陆。他认定他父亲的死去还是地球家园的破坏都是白人造成的。他连带恨起这个白人来。

  “你从小一直痛恨的就是这种事。你现在的做法和你痛恨的那些白人有什么区别!”

  镇长痛斥着威利·约翰逊,全因威利让那个垂垂老矣的白人做他们黑人在地球上做的卑微工作(在书的内容设定上,以前是黑人为白人服务的)。

  白人低声地求助,希望能把幸存者带到火星上来寻求帮助。白人希望与火星上的黑人们和解,而不是继续仇恨彼此。

  (这篇和后面的一篇名叫天灯的故事都表达了布拉德伯里爱好和平避免冲突战争的强烈愿望。他希望现实世界是没有不满,没有不幸也没有贪念和争斗的。缥缈的蓝色的火焰也是让众生平等,不争不抢。)

  ⭐苦雨

  这篇故事让我想到的一本新书叫《乐观而不绝望》。还有关于坚持与功亏一篑的寓言。

  金星上,雨下个不停。中尉、西蒙斯和皮卡德在雨中艰难行走着。雨持续滴落在他们全身上。他们浑身都疼,渴望找到传说中希望的太阳屋躲雨。

  在雨中前行不容易,他们在路上遇到太多不确定的因素,遭遇雷暴,还有想要放弃的念头。除了中尉,其余的没能坚持走到最后的太阳屋。那时的中尉,是咬紧牙关走了漫长的路才找到真正的有资源热量提供的太阳屋。

  苦雨也是对困难的苦战。谁坚持到最后,才不枉费之前越过的艰难险阻。太阳屋虽然遥远,也是中尉的希望终点。他做到了。

  ——

  还有好多发人深思的寓言故事在图案人的身上活现出来:《万花筒》里面相距万里的太空人思考关于人生的价值,是认真活过还是按部就班?《公路》里面对于世界末日的思考;《那个人》中对于时间和上帝的争分夺秒的追逐;《火箭人》当中每三个月远飞太空的火箭人对孩子的教育;《访客》里面众人的贪婪让一切成了空;《牵线木偶公司》也是和《大草原》一样的想法,究竟高科技是利还是弊。

  最细思极恐的还是“我”看到了背对着“我”睡着的图案人的右肩胛骨部分。里面的画面慢慢显现。“我”惊呆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图案人的工作都无法长久。这归结于图案人本身!

  ⭐开篇就说过这些故事都是作者布拉德伯里灵光闪现的素材。他把自己对于世界的纷争与和平、欲望与贪念、种族观念、坚持与放弃、图书的禁锢与销毁(《华氏451》的灵感来源)、战争与威胁,还有高科技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想法都揉碎散落在各个故事当中。

  他像是给读者展开一幅绵长的画卷,里面有地球、火星和金星,也有人类的争斗贪婪和伤害,更有世界末日来临前夫妻俩的安之若素等等。或许他内心的希望是像《天灯》那篇里面的蓝色火焰一样,没有手脚的火焰,不存在争斗和背叛,也不存在不满和不幸。它们是幸福的。布拉德伯里也希望人类也是这样的吧~

  《图案人》读后感(四):图案人

  图案人的手掌有一朵刚采下的新鲜玫瑰,娇嫩的粉红色花瓣带露。外封之上是不是就是图案人手心盛开的那朵玫瑰呢,被压上的银色几何线条在内封变得更为密集繁复,重重叠叠的交错加之以繁星点点,如多重空间的重合,又如图案人身上图案画框。外封到内封,从柔软肌肤上玫瑰纹身窥见堆叠重合的浩瀚宇宙,预言着未来。

  故事从图案人身上的密集图案展开,每一幅图景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构建出依靠现代科技背景的独立故事,一开始便有阵阵寒意涌出,再后来时而恐惧、时而感伤、时而温情,短篇科幻也能引起我这么复杂的情感共鸣真是没想到。

  ☆大草原

  未来预言感很强。科技进步到可以根据脑中想象模拟出任意环境,两代人的温情被被冰冷机器取代。结尾填饱肚子的狮群、从天而降兀鹫的暗示,叫人不禁再回头去细想儿童房那声熟悉的惨叫,不寒而栗。“ 谁都不愿意死,房间也一样”,有种AI操纵人类的恐怖感。

  ★万花筒

  “他们就成了漫无目的的流星,朝向各自不同而又无可忘怀的命运前进。”

  太爱这篇了。炸开的火箭。散落宇宙的船员。坠落。

  在各自最后短暂的生命里人会思考什么呢,还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使心情如同坐过山车吗?坠入大气层像流星一样燃烧撑起别人一个美好心愿,也算是空虚贫乏人生最后的一次闪光了。跟着沉沉向下坠的心中突然又涌动出浪漫来。

  读这篇脑子里总是想起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跌落太空的船员,不知道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又想了些什么呢。

2001太空漫游

  ☆乾坤逆转

  宇宙背景下的种族歧视问题反转设定,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白人并未像曾经的黑人一样孤独。

  时值美国示威抗议愈演愈烈,读来总格外唏嘘。

座位隔离

  ☆公路

  公路上、公路下仿佛两个没有交集的世界。世界末日的恐惧蔓延不到埃尔南多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世界是什么,世界末日又是什么?这里是恐怖堕落空间外的桃花源。

  ★那个人

  耶稣基督降临在你准备大出风头的城市,以虐夺为目的的现代科技与慈爱救赎为目的的宗教间的battle ,这篇真的太酷了。从怀疑到失望到暴躁,没有信仰的人迫切想要找到信仰,向宗教寻求安宁,可是人只有在安宁的时候才会与他相遇吧。

  ★苦雨

  我还蛮喜欢雨天的(补觉最高),但是金星一秒未停歇过的雨瀑真的“苦”,浓重的水汽中,霉斑生长,植物藤蔓缠绕,心怀希望的赶路人像爬行在莫比乌斯环上的小小蚂蚁,丝毫不敢停歇。而我们知道故事的最后所有迷路的人最后都会相遇在光明的太阳屋(不知道为什么我老以为到达太阳屋是他弥留之际的幻想,可能被作者文字里弥漫的悲观倾向给影响了)。

  ★火箭人

  普通火箭人家庭的日常。父亲在家与宇宙间的两难选择,母亲为了避免痛苦的自我催眠,我对父亲职业的向往。这些平淡情节与浩瀚宇宙背景组合起来平添了一抹伤感。他消失在太阳,妈妈便再也不敢看太阳。

  ★关灯

  我太喜欢太喜欢科幻+宗教元素。神父在火星的传教,为了证明蓝光是有意识的,可以作为被传教者,神父多次以自杀的方式来验证蓝光是不是会救他。执拗又好笑,如果说蓝光尚且知道自杀是罪过,神父怎么又忘记了呢。

  “我们每一个自身就是教堂,不需要另外净化之地。”

  ☆世界上最后一夜

  你想要哭吗,还是想再道声平淡而甜蜜的晚安。

  ☆流亡者

  可爱又心酸的一篇。可爱当然是爱伦.坡可爱,依然是以宇宙为背景展开,被禁书的作者成为流亡者,用奇思妙想搭建出魔幻城市来。地球上的船员们带着禁书一路追击而来,最后一点儿文字化为灰烬,他们也不存在了。语言的力量,语言的沉默,语言的消亡。

  ☆无日无夜

  致敬希区柯克

  ☆狐狸和森林

  反乌托邦小说的压抑感。从未来逃离到现在,逃到森林的兔子逃不过狐狸,和你一起奔跑的兔子也可能是伪装后的狐狸。

  ☆访客

  地球的传染疾病隔离区火星,VR一样的幻术慰藉人心、引起贪欲。不分时空的,这是人类的老毛病,不会满足于平均,而想要全部,结局当然也没有不同,他们终将一无所获。

  ☆水泥搅拌机

  看见这章标题心里猛的想起斯蒂芬金的绞肉机来,一阵恐惧涌上心头。读罢发现是另一种恐怖,火星与地球间的战争,预言中的火星征服者居然只是个生意人,贩卖物欲便可以征服整个星球呢。“战争虽然可怕,但和平也很恐怖。”

  ☆牵线木偶公司

  和第一篇同样的感觉,AI技术不断进步,当它能读懂你的潜意识,还会有人的容身之处吗。

  ☆城市

  城市的复仇,漫长的隐忍

  ☆决战时刻

  差点儿就要以为小孩子就是被城市一篇中被改造过的人。小孩子的世界有很多父母并未关注到东西,黑化的小孩感觉比成人还可怕。

  ☆火箭

  用父爱为孩子们倾力完成此生唯一一次太空之旅,和火箭人一样感人。

  ☆回到图案人自己的故事

  图案的形成过程、失败的婚姻。

  ★最后是图案人和“我”的故事,右肩胛骨隐隐浮现的图案预言着恐怖结局。越想越可怕

  翻开《图案人》之前一直都被菜狗般卑微压制着,怕内容太硬自己啃不下去,却没想到会被图案人身上惊悚、魔幻、感动兼具的18个世界和细腻文笔所感动。先说文字,书中有太多精妙的比喻“雨水倾盆而下,如银河倒泻,以刀砍斧劈之势扫荡着丛林,如利剪般将树木拦腰斩断,它削平了草地,剃秃了灌木,在地面上冲刷出深沟。”“白色的髓骨像突兀的念头,像荒唐可怕的念头一样,穿插在这一长不变的肉酱之中。那些出事的车辆如同沙丁鱼卷板。紧紧的团在一起——淋满鲜红的酱汁笼罩在死寂之中。”给了科幻以梦幻的诗意。而“我闻到了火星的味道,一股铁腥气。 闻到了金星的味道,是绿色常春藤的味道。闻到了水星的味道,硫磺和火的味道。我呼吸着银色的月亮和坚硬的恒星的气息。”则给幽暗的宇宙抹上了一点温柔的色彩。同时腰封上“故事填满了我的岁月,那些拒绝死亡的岁月”一句则道出雷.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中注入的情怀,对科技进度的怀疑,对种族主义、亲情的思考,全部被他勾画进图案人皮肤当中,《图案人》是在广阔宇宙中上演的人类情感故事,喜欢这样的软科幻,我想科技进步始终还是要有人文关怀,科技会让世界高度机械化,没有人文关怀,生命只会更加卑劣,社会只会更加残酷。故事填满了我的岁月,那些拒绝死亡的岁月

  《图案人》读后感(五):浩瀚宇宙,我只珍惜你

  再不更新,就对不住自己了,刚好昨天看完了上海译文最新推出的《图案人》,因此在星期三的这个早晨,窗外小雨淅沥,内里风扇飘逸,开始撰写这篇书评。

  照例,先从外,再到里。

  这本书的装帧,也值得我为各位看官介绍介绍~ 封面上的这朵玫瑰,并不娇艳,反而因为被银线勾勒而露出一丝神秘。并且这朵花被一双手所托起,个人觉得,也象征着人对于美的渴望和追求。

  这本书在光线的折射下,透露出黄金比例般的光芒,而它的故事,也如黄金比例般精准,让你沉迷。 腰封也简洁介绍了作者另外两本伟大著名的著作《华氏451》和《火星编年史》。

  看之前并不理解“从这里开始燃烧”和“自此地启航”这两句话,看完全书才明白,它的意思就是这两本书的灵感起源在《图案人》里面就初现端倪。

  腰封底部的这句话我也是很喜欢。 I wrote,I wrote,at noon or 3:00 A.M.So as not to be dead. 如今这个时代,有千千万万种活法。 有的人醉生梦死,怀着和书本第一页二十三岁小伙子一样的想法:睡眠如同死亡,睡着了就像死了一样。所以我们跳舞,为的是远离死亡。我们不想死。 而有的人,如同作者,笔耕不辍,灵感源源不断从他的视网膜落向纸面,通过写作,远离死亡。

我的旋律和曲目就在这里,它们填满了我的岁月,那些拒绝死亡的岁月。为了这个目的,我写作,写作,在正午时分或凌晨三点笔耕不辍。

  这本书的开头序言来自作者,和一般书的序言要么一味剧透要么长篇累牍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对自己创作初衷和过程的解剖,让读者看了序言之后,更像迫不及待开启这趟未知的旅途。

  整本书由十八幅图案,十八个故事,十八个平行宇宙构成。 和我五月看完的《世界杂货店》类似,可以不用按照顺序,按照自己的喜好前往这趟文字的冒险,虽然你的肉体不会因此受伤,但你很可能会被文字给勾了魂~

  接下来我挑几个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故事进行分析~比较主观

  大草原

  科技对人的反噬。故事中过度依赖科技的父母,最后的结局,让我联想到如今为了让子女安静下来,就给他们看手机看ipad。孩子养成习惯之后,父母也不去管控,任由孩子一撒娇一生气,就扔给他们电子产品。这样的做法,就让电子产品取代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孩子对父母不再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父母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提供电子产品的工具人。

  推荐指数:❤❤❤❤

  万花筒

  舞台剧一般的故事,就如同作者一开始在序言里面交代的。引爆一艘火箭飞船,将船上的宇航员抛入茫茫太空,看看会发生什么。 这个故事,没有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也都对应着现实社会的种种人。 霍利斯对应那些觉得自己大半辈子都活的没什么意义的人。莱斯佩尔对应那些乐观主义者,对自己过往美好回忆的怀旧能让他直面死亡。阿普尔盖特对应那些,面对死亡的时候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人。这个故事虽短,但给我带来了持久的感动。

  推荐指数:❤❤❤❤❤

  乾坤逆转

  这是一个乍一看名字挺唬人,看完故事却觉得名字很贴切的短篇。也是一个在如今美国因为黑人之死陷入暴乱的时期适合阅读的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期,黑人饱受迫害之后全员移民火星,和平度过了二十年之后,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自地球的白人。 故事我就点到为止,算是简单科普一下设定,但想必你已经开始觉得有趣。 结局也是比较让人想静下心,好好思考一下种族问题。白人黑人黄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彼此和平相处?

  推荐指数:❤❤❤❤❤

  火箭

  这本书的另外一篇火箭人,和这篇文章有着相似的人设却不一样的结局。 这也是一个我看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的温情故事。布拉德伯里的文风我是真的很喜欢,非常多变。他可以很严肃的和你探讨生死边界和人性的话题,也可以幽默风趣或温情脉脉。这篇故事的主角是一直想搭乘火箭,前往太空遨游的一个普通人。他为了这个目标奋斗了一辈子。 但他最终做出了属于一个合格父亲的抉择,我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只觉得心头暖暖,父爱无疆。

  推荐指数:❤❤❤❤❤

  世界上最后一夜 当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知道明天太阳不会照常升起,而世界即将毁灭,你,会怎么做?这是一个所有人或多或少,也是电影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电影之中大多数时候总有那些个英雄,会带领人类存活,保留最后的文明火种。而我们也一度认为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

  而这篇故事的主角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却让人释然一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是最最后一天,我会怎么过这一天? 我自己的答案:我会和我最爱的人在一起,去联系所有我爱的人,把曾经难以说出口的话都说出来,然后打开一本自己一直想看却没看或没看完的书,和父母看一部他们年轻的时候最爱看的电影,好好吃一顿饭,好好看看他们的脸庞,记住他们欢笑的样子(咦,写着写着眼睛里面进洋葱了...)

  推荐指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