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的一条船》的影评大全
《汪洋中的一条船》是一部由李泉溪 / 谢一德 / 吴桓执导,翁家明 / 陈美凤 / 于佳卉主演的一部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汪洋中的一条船》精选点评:
●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看的,虽然早已记不清完整的剧情,但剧里那种悲苦又顽强的气息,无法忘怀。
●真没想到有欢欢
●看着你长大。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看的
●他不幸也幸运。不幸是命运安排,幸运是自己努力争取。看着他身边不乏关爱帮助他的人,很温暖很感动。至今有点迷糊郑丰喜/演员的腿是真的吗?!好剧,超励志!
●貌似看过
●根据郑丰喜自传小说《汪洋中的一条船》改编。看一集,哭数次。实在太励志。
●记得小时候看的 那么苦的生活 还记得他得看着他家的鸭子 下雨了鸭子跑了 好可怜 还哭了呢
●当时一直叫做汪洋中的一条破船。。。
《汪洋中的一条船》影评(一):励志
出生于战乱空袭之日,家庭贫穷,先天残疾的丰喜,仿佛从出生那刻就注定了苦难的一生。但乐观的爷爷、坚强的妈妈和各种爱着丰喜的人也是丰喜最大的幸福,腿残疾又如何?始终不放弃的丰喜付出了比别人更大的决心、更多的努力而最终收获了事业和爱情。
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心坚定,再大的苦难都能过去。
《汪洋中的一条船》影评(二):汪洋中的一条船,不需要眼泪,需要明灯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灯塔的指引,即使是一条破船,就算失去了方向,只要努力不放弃,总有一天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
男主虽然天生残缺,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一再的努力、坚持、面对,大步大步的跨出自己想要走的路,就能克服所有逆境,再往后的日子他最终找到了回航的方向。他是那条破船,不过却是一条方向最正确的船。从他身上我看见了残而不废、力争上游、刻苦自励的最佳精神典范。
虽然命运多舛,却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值得人们学习的好榜样。
《汪洋中的一条船》影评(三):我比现在的孩子幸福,起码当时我们还有励志剧,不是搞笑剧
今天突然想到了一部很老的电视剧,只记得男主下肢被截,回想起来都没有什么深刻的画面,但是却有一种很怀念,很酸的感觉。看到很多人说是70-80年的人看的,想到自己也才90年,对那么久的片子居然还有很深的印象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当然啦,对我来说为了找寻一个片段,一个电视剧来回看几十遍的事情也是有的,所以还好,不过,看到还有这么多人都记得这部片子,突然就有那么意思感伤,现在的小孩子长大后回忆童年的时候,回忆到的电视剧,不是脑残穿越剧,就是脑残改编剧,儿女情长,宫斗不止,没有下限,对了,还有无数的山寨的山寨的山寨的剧 突然就觉得很可怕,弄得我半夜爬起来,就很想呼吁广电台,为了下一代,你把芒果于妈一流禁了吧,至少送到国外,荼毒其他国家的人民,或许我们国家还可以更好的发展。
《汪洋中的一条船》影评(四):斯人已逝,且听风吟
今天读新闻看到于佳卉去世
看到这个眉眼弯弯、巧笑倩兮的姑娘,大概不会有太多人能念到继钊罢
特致意一二
早年间看到此剧时,还不懂什么励志、成功学之类的。只记得身世飘零、身残志坚的苦孩子与富家女相爱,拼尽全力回报乡里。大抵是苦心天不负,为善终有报的民间传奇。
印象极深的是片尾曲,叫做爱别离。
后来知道这歌是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谛(Dukkha)
佛说,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苦乐相杂,然而诸行无常。色、受、想、行、识(五蕴)合因缘而生我,历经成、住、坏、空,因了贪、嗔、痴(三毒)而获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此所谓“苦谛”。
-增壹阿含經·四諦品》:「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而今斯人已逝,且听风吟
-----
爱别离
歌手:方维珍
(汪洋中的一条船片尾曲)
想再牵着你的手
走在十字路口
再看看你的笑容
听听你的问候
你说你将要走
不会有太多哀愁留给我
你可知在我的心中
会有多少的伤痛
你可知爱别离
你为何不能让我喘息
你知道在我的记忆
不能从此没有你
你为何不能与我相依
为什么我们总得生生世世
苦苦的追寻
《汪洋中的一条船》影评(五):伟大的人都是努力努出来的
看得删减版电影解说。本电影根据郑丰喜的自传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先天肢体残疾的不幸者如何经历和克服先赋或后赋的困难,收获事业和爱情的成功。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他的人生已经得到了尽情绽放,有朋友、有爱人、有子女,他活得艰难却幸福。
什么叫努力: 努力就是人家欺负你 你不哭 跌倒了 马上爬起来 不怕苦 不怕难 一直做下去 伟大的人都是努力努出来的
凤凰的子女孔雀、青鸾是强大的,但绝对称不上伟大。越过龙门的鲤鱼是伟大的。伟大源于对自身渺小的突破、颠覆和翻转。
人于环境,如池中鱼,四周环绕着结构性限制,如何发挥能动性突破这种限制或者融入结构?能动地能动。
榜样,与偶像同义,都是激励人奋斗的模范。在现今反体制的社会舆论氛围下,官方每年标榜的榜样或许只感染了体制内群体,普通人很少去关注这些,对一般公众的号召力很难达到当年时传祥、王进喜那样的高潮。而常人所关注的偶像是娱乐明星,或许其中有几个奋斗的典范,却也只是沧海一粟,名声不显。众人所着眼于的仍是出轨包养的八卦421。
在此背景下,社会似乎格外缺乏榜样,缺乏聚焦的榜样,缺乏榜样的引领作用。榜样之所以成为榜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或共情,让他们能够浪漫化地想象自身可以复制或者借鉴偶像的成功。如果没有这种共情或共鸣,榜样只能高高在上,如泥塑的人偶不沾半丝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