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扎特传》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莫扎特传》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06-14 22: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扎特传》经典观后感有感

  《莫扎特传》是一部由Michael Longhurst执导,Adam Gillen / Lucian Msamati / Peter Willcock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莫扎特传》观后感(一):上帝给的礼物,都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剧中的萨列里是妒才和才的矛盾体。他不是唯一一个见证莫扎特在维也纳实行各种音乐创想的人,但他是少有的能够真正理解莫扎特不凡音乐才能的人(眼里闪烁泪光双手控制不住的颤抖……演员细节好评!),这似乎暗示了他并不只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参与莫扎特的人生,每次打击都直击痛点心疼莫扎特

  《莫扎特传》观后感(二):天才需要怎样的苦难

  真的好喜欢这个电影,里面的音乐让人无名的觉得舒服,尤其是场景化了的音乐,让人更加的理解了这些音乐,音乐不再是那么枯燥的,更加的丰富和易于体会、理解。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去包容、理解、支持这些具有天赋艺术家无奈很多时候天才遇不到自己知音柴可夫斯基运气最好,遇到了一个支持他的富豪可以自由驰骋于音乐世界。不过,也许困难才造就了这些伟大艺术吧。

  《莫扎特传》观后感(三):巨星殒落到底是比普通人的悲叹更加令人动容

  上半场一直在疼Salieri 仿佛芸芸众生缩影 终其一生努力却在别人的天赋异禀下显得暗淡见绌 再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mediocrity的宿命

  下半场开始心疼Mozart 有什么比把美毁灭给人更具悲剧意义的事呢 天妒英才更加令人痛心 过于infantile而遭人算计 才华横溢始终得不得应有的肯定 潦倒末路只能给自己写一首安魂曲

  《莫扎特传》观后感(四):那一曲安魂曲安的是谁的魂?

  老莫扎特走了时候,小莫扎特就已经死了。他精神堡垒塌方了。他所有爱,所有恨,所以的一切情绪没有了出口。他再也没有爸爸了。再也没有了。一贫如洗又遭受丧父之痛的莫扎特,妻子孕育新生命并不能给他带了一点的欢愉父亲死了的莫扎特和这个世界有了结界。这结界任谁也无能为力。他对父亲爱,恨,念,怨,悔。所有所有所有的情绪,成一个环,这个环圈死了莫扎特。在父亲在的每一天,他都活的没心没肺的是一个单纯的250一样孩子。那时候的他是以赤子之心来做音乐。怎么想就这么做。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老莫死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那个让他爱,让他恨,和他吵,管束他和在与管束他当中和他各种或是争执,或是各种妥协的人。没有了。没人再和他吵了。也没人在管他了。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那一曲安魂曲安的是谁的魂?

  《莫扎特传》观后感(五):一个吃瓜民工看《莫扎特传》时的自我身心调整过程报考

  每次去菜市场买瓜都很轻松,只因我是挑选者……

  轮到人与人(艺术品等同人)就会互相挑剔……

  当我的身体在黑暗中隐去的时候,面前总会有一块银幕亮着,此时,我带来的三样东西终于可以用上了:一牙西瓜、一份期待英国国家剧院的表演、一个根植在我体内的套路——以茶馆的表演风格诠释清宫内斗戏的样板……

  伴着Salieri一通歇斯底里且无休止符号约束所呼唤出Mozart的时候,我咬在嘴里的第一口瓜不慎掉到地上…… 怪我!偏要以观影的形式看一出有半个音乐剧的戏剧。

  第二口瓜我嚼到忘了咽,总觉得这戏应叫救赎者的告白,并付给莫扎特代言费。

  第三口瓜我吃的闹心,此戏主角拼的是体力,比得是嗓门,一浪盖过一浪……

  第四口瓜我忘了嚼,莫扎特真的是这样么,生理与卫生?

  第五口瓜我下不了口,心疼莫扎特,而不是演员。

  能让我把西瓜完整吃完的戏都不是好戏,这次我把半块带回家……

  《莫扎特传》观后感(六):天才与发现天才的人

  #NTlive

  #悲剧四部曲之三

  #莫扎特传

  用萨列里的自白 讲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传不只是莫扎特的故事

  其实也是萨列里的故事

  莫扎特是 A gift from god

  萨列里 乞求上帝让他能够用音乐服务上帝与人类

  我认为的悲剧之一在于 萨列里知道了他只能够发现来自上帝的礼物 却不能成为上帝的礼物

  然后开始了与莫扎特的争斗

  悲剧之二 是 在莫扎特离世后的三十二年 萨列里即使名满世界 但他知道 最后流芳百世的也只能够是 莫扎特

  因此 他编造谎言 为的就是世人在赞颂莫扎特时 也能因为厌恶他 而被记起

  世上

  总有像莫扎特一样的人

  注定是天才闪闪发光 将平凡变得不平凡

  也总有萨列里 他们努力想要闪闪发光

  却发现他只有发现闪闪发光的能力

  就是饰演萨列里的演员的采访说到

  或许这些人不是天才 但发现天才的能力也是上天赋予他的天赋啊

  《莫扎特传》观后感(七):萨列里的平庸者说

  萨列里~开头的序篇介绍说,剧作的原名本来叫做萨列里XX,但终于,这个“平庸之人”在以自己为主角的剧里也无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这是第二次看《莫扎特传》,第一次是2012年看的电影版。当时印象最深的是莫扎特的天才和难以理解的癫狂性格~ 但这一次看戏剧版,可能一开始就从萨列里的视角出发,所以看到了更多悲剧性的东西。无论是平庸之辈对抗平庸的恶,还是天才郁郁不得志的痛,究竟他们各自的悲剧是源于性格(命运)还是社会关系? 如果莫扎特的人生里没有萨列里,他还会不会长期困顿忍饥挨饿?如果萨列里没有遇到莫扎特,他是否会更快乐? 萨列里说,我们皆为奴隶,那奴役我们的是何物?在他,盛名之外,希冀的是天才的音乐。他把音乐当作了绝对信仰,这又和莫扎特有何异? 只是因为天赋不可得,他的渴求变成了嫉妒和邪恶。 他在生命的最后,祈求原谅。但最终,他也释然了,那一声“平庸者无罪”是多少人的心声。 天才的陨落让人悲切,平庸者碌碌无为过一生同样让人悲悯,毕竟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萨列里说,他为平庸者代言,但和大多数人相比,他终究也不是平庸的,因为即使是狼藉的声名,他最后还是被记住了。但我们呢?只此一遭,留下了什么。 最终仍然回到这个终极问题:人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亦或是这本来就是件无意义的事情。

  没有人需要为别人背负什么。

  《莫扎特传》观后感(八):Amadeus,一个生命所不能承受的名字

  虽然剧名叫莫扎特,但是实际上在讲述奥地利宫廷作曲师萨列里嫉妒莫扎特的天赐才华,挣扎着毁灭他的故事。既生瑜,何生亮?这应该是萨列里内心的真实写照了。

  作为一位成功的宫廷作曲师,萨列里自认为是上帝的宠儿,直到莫扎特出现,他的内心世界开始崩塌。莫扎特的才华让他惶恐、嫉妒,他一再否认莫扎特拥有天赐的音乐才华的事实,可是莫扎特的一部部作品,每一个音符,都敲打着他,让他认清自己的平凡,莫扎特的伟大…摧毁他还是帮助他,萨列里痛苦地挣扎…最终嫉妒还是击败了理智,莫扎特一步步走向萨列里所期望的绝境。原以为这样的他不可能再创作出美妙的音乐,然而,天才就是天才,未完成的《安魂曲》,莫扎特写给自己的绝唱之曲,每一个音符都强有力地传达给萨列里一个讯息-莫扎特就是上帝的宠儿。

  萨列里只是想用纯粹的音乐去让世人记住他,可是他败了,虽然他在有生之年站上万众瞩目的地位,拥有了穷困潦倒、凄惨死去的莫扎特所不曾拥有的东西,然而,他真正想要的、乞求上帝赐予的—纯粹美妙的音乐,未能拥有。而那个他所不齿的,想要一手毁掉的“生物”-莫扎特,拥有这他可望而不可及的才能。嫉妒让萨列里扭曲,自己不曾拥有的,别人也别想拥有,所以,他要毁掉莫扎特的绝世才华。然而,最终他也毁掉了自己,深陷于自己编造的“谋杀”谎言中,被吞噬殆尽…

  上帝赐予莫扎特令萨列里嫉妒至极的才华,可是生在那个世俗保守时代的他,没有多少人懂他,真正懂他音乐的人,恰恰是要毁掉他的萨列里。

  Amadeus,一个生命所不能承受的名字,欲拥天赐之才,必要承受同等甚至加倍的艰难和困苦。但这又如何,一个沉浸在音乐世界的人,纯粹的音乐即是全部。生前的高光时刻虽只在刹那之间,但在庸才遍地的时代,莫扎特的音乐早已是永恒。

  《莫扎特传》观后感(九):5星给音乐

  1.动不动Votre Majesté, mon dieu,旨在表现维也纳亲王附庸风雅爱追时髦不懂音乐之余,也讽刺18世纪全欧罗巴爱说法语伪雅

  2.Salieri看乐谱时背景乐队演奏,每一次情绪失控合上乐谱的戛然而止;乐谱撒满一地后花腔和三重唱加入;向上帝宣战后追光Salieri,背景乐队后撤;孤独寂寞冷且决绝

  3.樱花粉的马丁靴是好看的,下半场知道人间疾苦后的宗教图案马丁靴也好看,之余,绑鞋带的方法很地道嘛

  4.变奏好听100000+

  5.Salieri大概是Mozart音乐最大的脑残粉

  6.Mozart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少,S confess后murmur小星星变奏曲这个安排棒透了

  7.戴着面具的人,压迫,冷漠

  8.大概是世界上第一例捆绑炒作

  9.每一部歌剧都有这么多寓意(捂脸)

  Mozart是当时的摇滚先驱式人物。关连最近LP主唱死亡的消息一起看(本评写于2017年),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乐手短命的问题。Constance指责他是被他爸爸宠坏的大儿童,大概也是有她的道理,只是用了一种更极端的手法来体现。NT扎特更像是以第三视角讲述了一个向Syd & Nancy致敬的故事。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一个这么热衷于说屎尿屁的人(扶额),相比之下Syd爱吃叶子(误)是一件多么酷帅的事啊!

  法扎里扎特是个哥特(洗剪吹)摇滚boy,不得不说Mozart音乐先锋做派的人设普遍得到世界各国肯定。法扎特率性可爱,NT扎特有的时候就有点幼稚了。

  但是,德扎,法扎,都快给NT扎下跪吧。

  一个展开。韦伯借饭桶之手写Don Juan's triumph,是觉得自己可以与莫扎特比肩呢,还是觉得自己比莫扎特牛逼?

  《莫扎特传》观后感(十):历史浪潮翻涌,唯天才永垂不朽

  TL版,Salieri的独白白白白白白以及Mozart的N双马丁靴。

  照例在放映前有一段前导片段,紧接着都是NTL所要上演的各类话剧宣传……每一部都好想看

  然后画面出现加菲Angels in America以及抖森Coriolanus的时候,场内少女们癫狂得很...

  听见扮演Mozart的演员Adam Gillen说到史实里的这位神童出身的音乐艺术家其实很爱talk about shit...的时候,突然想到开场前带着两个约小学初级班的女孩来看剧的两位大人……紧接着听见爆料Mozart性欲很强这件事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选择看Amadeus(莫扎特全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

  私心就是想听他所创作的音乐,以及舞台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当然没想到Salieri的独白竟可以如此——长!多!high!

  也没想到Mozart的马丁靴有那么多款式配色那么好看……咳咳

  多一颗星给现场管弦乐队与歌剧演唱家。

  --------------------------------------------------------------------------------------------------------------

  算是一个倒叙。

  以年老的Salieri作为起始,逐渐铺开过去的时间卷……由Salieri的视角,讲述Mozart进入维也纳宫廷之后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以及Salieri的内心历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