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个孩子高考被冒名顶替,幕后黑手曝光:这件事关乎每个家庭命运
如果不是父亲临终前那颤抖的双手,苟晶从来都未曾想过为自己沉冤长达20年的大学梦讨一个公道。
2018年,父亲脑癌恶化,在浙江经商的苟晶回到老家照顾父亲。期间,一位同学上门拜访,无意间谈起高中老师的女儿顶替她上大学一事。
尽管父亲当时已经说不出话,但听到此事,依旧情绪激动,颤抖着手抬向半空。
每次谈及高考,她都不愿意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甚至选择去忘记。
事情追溯到1997年6月,就读于山东济宁市实验中学尖子班的苟晶第一次参加高考。
放榜当天,她从老家骑车30里地去查成绩,结果意外落榜,心灰意冷的她打算放弃读书。
这些年,父亲供她上学已经花光存款,可父亲坚信孩子一定能成大器,即便家徒四壁,依旧支持苟晶进行复读。
1998年,高考前摸底考试考了全区第四名的苟晶,竟再一次以低分落榜,苟晶大受打击,忍痛离家千里上了中专,随后到浙江一家工厂打工。
信的大致内容是——
“我的女儿没有像你这样聪慧,智商有点欠缺,她不争气。我作为一个父亲,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无奈的情况之下,才让她顶替了你的成绩去上大学。作为一个老师,我这样做,的确有违师德,但是请你原谅我。”
收看到信后,苟晶气得直掉眼泪,可对于势单力薄的苟晶来说,自己又远在浙江,这些已然成了往事,除了认命和放下,苟晶还有选择吗?
最终,苟晶隐忍了整整20年,才选择公开这件事。
极其讽刺的是,班主任带来一兜桃子和一万元,问苟晶妈妈:“你是不是有个孙女要高考了?”
简直是笑里藏刀,要知道,苟晶的班主任恰巧是她们家孩子的老师。
看到这里,豆妈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拼命读书考取的成绩,就因为老师的女儿不聪慧,而自己成绩不错,就要被冒用名字和成绩上学!
简直无耻至极!
对于一个农家女来说,读书本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何况在20年前如此贫穷的家庭里。
愤慨之余,让豆妈更为痛心的是,像苟晶这样,被冒名顶替上学的例子并不少。
光是最近,山东高考冒名顶替就被查出242人。
所幸,苟晶通过个人努力,经商致富,已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扳回一局。
解气的是,就在昨天,这幕后黑手一一被揪出:7月3日,山东通报“苟晶事件”调查结果公布:苟晶1997年高考成绩达到济宁市中专(理科)委培录取分数线,但本人未填报志愿,其个人身份、高考成绩等被邱小慧冒用。
涉事15人均被处理:
苟晶终于为自己被冒名一事讨回一个公道。
可那些因为错失大学,只能苦哈哈打工、每个月数着柴米油盐饭钱的人呢?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家境不好,本指望着高考能够改变命运。
却不曾料到,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竟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而背后操纵的人,远远不只是冒名者,按理来说,中间涉及的学籍、档案、身份证,无论是升学还是工作,都必须提供100%的原件。
冒名顶替者竟能一路瞒天过海,从求学到就业,步步高升。
可见,这背后的利益链该是如何庞大!
从学校领导、教育部门、到工作单位......
无辜的受害者像待宰的羔羊一般,在这群冷漠的操控着面前毫无反击能力,只能认命作罢。
冒名顶替者却骗得一纸录取通知书,成功取得名校和工作的敲门砖。
他们偷得,哪里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分明是一个孩子触手可及的前途啊!
原本他们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和同学一样读博士,站在讲台上教书......
可因为某些人的私欲,他们的人生彻底被改写。
在体制面前偷天换日,实在让人愤恨。
高考本是人生的分水岭,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
它的公正和严密性,让普通老百姓不去质疑,甚至是不敢质疑。
试问,如果连高考都能作假,普通家庭的孩子又能通过什么渠道,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这些被偷换了人生的无辜的人们,需要一个公道,需要一个交待。
我们也在等着,真相到来的那一刻。
那些尚置身于旋涡之外的涉事者,终究会一个个被揪出。
正义可以迟到,但决不会不到!
不是所有顶替的幕后黑手,都能顺利地暗度陈仓。
康辉,这位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曾经也差点成了“顶替”事件的受害者。
如果没有父亲的四处奔走,康辉或许就成了酒店管理工作者。
康辉出生于普通家庭,父亲是邮电部门的小职员。
(康辉与其父亲(图源:康辉自传《平均分》)
在康辉高考成绩放榜后后,得知自己的分数在报考的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中排名前三。
再加上自己是三人中专业分数最高的,高考成绩也过了重点分数线,进入大学读书,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欢天喜地告知亲友庆祝,没想到却迎来了一张天津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
当场吓坏了一家子。
康辉的父亲第一时间打电话到广院招生办,一问,果然有猫腻。
招生办称:没有收到康辉的成绩。
康辉的父亲,就像一头倔强的老牛,拼死也要确认儿子的信息无误。
于是,康父让电报局的工作人员重新发送了成绩,并且亲自跑到广院恳求等几天再确定录取人选。
随后又跑到天津,学校不肯轻易退档,康父又只能再三恳求和解释,最终才得以成功退回档案。
经过前面的曲折,康父不放心,亲自跑到河北看着康辉的档案成功调入广院,才折返老家。
此后,康家才得知中间”乌龙”事件始末,原来有另外一位女孩同样报考了广院,只不过成绩稍低。
而恰好女孩的父亲刚巧负责报送成绩的部门工作,为了女儿能够考上广院,女孩的父亲选择欺上瞒下,故意雪藏康辉的成绩,试图为女儿争取入学名额。
而在那个年代,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高考考学生,录取考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容许,自己的孩子遭遇到类似的事情。
那么,在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如中考、高考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 记录成长信息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节点,年度成绩、奖励,社会实践等,都该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不仅是孩子的能力证明,也成为孩子的名片。
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及时掌握分数线动态,紧跟教育政策,如录取标准等。
保留孩子考试的成绩,尤其是初三、高三时段的成绩信息,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成绩册、档案,关键时刻可拿出来作为证据。
● 关注异常信息
关注异常信息,万一孩子的成绩和平时落差过大,比如某个科目的成绩明显低于平时成绩,可通过查分来核实,确认成绩无误。
在和工作人员沟通时,如果发现信息错漏或者含糊不清的情况,一定要记录好相关细节,保留证据。
● 反馈举报
当发现蹊跷时,可通过信访部门等办事渠道将事情经过和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必要时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如实举报。
● 舆论发声
如若通过程序向相关部门反馈,得不到有效的回应,求助无果时,可以视情况寻求媒体帮助,联系电视台发声、微信媒体等方式,扩大舆论以寻求帮助。
总而言之,做足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不仅是孩子的大事,也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一分一厘都锱铢必较!
点个“在看” ,哪怕是为了公平和正义,我们也要守住教育的底线,不让更多孩子的人生被偷走!
今日互动话题
假如你家孩子遇到高考被顶替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分享
亲爱哒,最近微信改版,为了不错过豆妈每天的精彩推送,记得把我们设置为星标哦!每天下午6点,咱们不见不散!